食品分析试验内容_第1页
食品分析试验内容_第2页
食品分析试验内容_第3页
食品分析试验内容_第4页
食品分析试验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仪器的认识、清点、洗涤、干燥和使用一、实验目的1 .牢记和遵守化学实验室规则、要求和安全守则。2 .认领、熟悉实验常用仪器。3 .掌握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4,掌握容量瓶和移液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溶液的配制方法。二、实验步骤1 .认领仪器按学生实验仪器配备清单”逐一认识并检查、清点所领仪器,要求熟悉其名称、规格、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2 .仪器的洗涤和干燥(1)将一些常规仪器(试管、烧杯、锥形瓶、量筒等)先用自来水刷洗,然后用洗衣粉(去污粉)或肥皂液刷洗洁净。用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仪器时,应先用水将仪器内外浸湿后倒出水,再蘸取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直接刷洗,再用水冲洗。其效果比用

2、相应的水溶液刷洗要好得多,容易达到清洁透明,不挂水珠的要求。(2)将洗净的试管、烧杯、锥形瓶等在气流烘干器上烘干。3 .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溶液的配制(1)用水反复练习估量液体体积的方法直到熟练掌握为止。取1mL自来水,用小滴管滴入试管中,记录滴数并计算一滴大约是多少毫升,记下1mL在试管的大约位置。(2)用量筒从试剂瓶中取出5、10、20mL溶液至50mL烧杯中。反复练习,直至熟练。(3)粗配0.02mol-L-1NaCl溶液计算粗配500mL0.02molL-1NaCl溶液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粗称所需质量的NaCl固体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其转入50

3、0mL试剂瓶中,再加入400mL水,摇匀即可。(4)将(2)配制溶液准确稀释10倍使用移液管移取25mL(2)配制的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摇匀即可。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三、思考题1 .常用玻璃仪器可采用哪些方法洗涤?选择洗涤方法的原则是什么?怎样判断玻璃仪器是否已洗涤干净?2 .有哪些方法用于常用玻璃仪器的干燥?烤干试管时为什么要始终保持管口略向下倾斜?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为什么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干燥?3 .取用固体和液体时,要注意什么?实验二分析天平称量练习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方法,为以后的分析实验打好基础。2 .经过称量练习后,

4、要求达到:固定质量称量法称一个试样的时间在8min内;递减称量法称一个试样的时间在12min内,倾样次数不超过3次,连续称两个试样的时间不超过15min。3 .培养准确、整齐、简明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的习惯,不可涂改数据,不可将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以外的任何地方,注意有效数字。二、实验原理参见“实验基本操作知识”部分。三、试剂与仪器1 .电子天平,台秤,表面皿(1个),称量瓶(1个),烧杯(2个,50mL),牛角匙。2 .Na2SO4(粉末)。四、实验步骤1 .递减称量法(差减法)称取0.30.4gNa2SO4试样两份。(1)取两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分别在分析天平上称准至0.1mg。记录为

5、mo和mo'。(2)取一个洁净、干燥的称量瓶,先在台秤上粗称其大致质量然后加入约1.2g试样。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其质量,记录为m1;估计一下样品的体积,转移0.30.4g试样(约占试样总体积的1/3)至第一个已知质量的空的小烧杯中,称量并记录称量瓶和剩余试样的质量m2。以同样方法再转移0.30.4g试样至第二个小烧杯中,再次称量称量瓶的剩余量m3。(3)分别准确称量两个已有试样的小烧杯,记录其质量为m,和m2'。(4)参照表1的格式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实验结果。(5)若称量结果未达到要求,应寻找原因,再作称量练习,并进行计时,检验自己称量操作正确、熟练的程度。表1称量练习记

6、录格式称量编号Inm称瓶+试样/gm1=m2=m2=m3=m称出士我羊/gms1=ms2=m空烧杯/gm0=m0'=m烧杯+试样/gm1'=m2'=m烧杯中试样/gms1'=ms2'=1Bit1/mg2 .固定质量称量法称取0.5000gNa2SO4试样两份。称量方法如下:(1)将一洁净干燥的表面皿放到天平秤盘上;(2)待天平示数稳定后,按清零去皮重键,至天平示数为0.0000g;(3)用药匙缓慢将药品放到表面皿上,直至天平示数与需要质量一致为止;(4)及时记录数据。(5)另取一表面皿再重复上述操作。五、思考题1 .用分析天平称量的方法有哪几种?固定质量

7、称量法和递减称量法各有何优缺点?在什么情况下选用这两种方法?2 .在实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为什么?3 .使用称量瓶时,如何操作才能保证试样不致损失?实验三滴定操作练习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洗涤和正确使用方法。2 .通过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甲基橙、酚酬:指示剂终点的确定。二、实验原理0.1molL-1HCl溶液(强酸)和0.1molL-1NaOH(强碱)相互滴定时,化学计量点的pH为7.0,滴定的pH突跃范围为4.39.7,选取在突跃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可保证测定有足够的准确度。甲基橙(简写为MO)的pH变色范围是3.1(红)4.4(黄),酚酬:(简写为pp)的

8、pH变色范围是8.0(无色)9.6(红)。在指示剂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浓度的HCl溶液和NaOH溶液相互滴定时,所消耗的体积之比值VHCl/VNaOH应是一定的,即使改变被滴定溶液的体积,该体积比也不变。借此,可以检验滴定操作技术和判断终点的能力。三、仪器与试剂1 .量筒(10mL),试剂瓶(500mL,1000mL),烧杯(250mL),碱式滴定管(50mL),酸式滴定管(50mL),移液管(25mL)。2 .HCl溶液(6molL-1),固体NaOH,甲基橙溶液(1gL-1),酚酗:指示剂(2gL-1,乙醇溶液)。四、实验步骤1.溶液配制(1)0.1molL-1HCl溶液用量筒量取约8.5m

9、L6molL1-HCl溶液,倒入装有约490mL水的1L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500mL,盖上玻璃塞,摇匀。(2)0.1molL-1NaOH溶液称取NaOH固体2g于250mL烧杯中,加入蒸储水使之溶解,稍冷后转入试剂瓶中,加水稀至500mL,用橡皮塞塞好瓶口,充分摇匀。2 .酸碱溶液的相互滴定(1)用0.1molL-1NaOH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23次,每次用510mL溶液润洗。然后将NaOH溶液倒入碱式滴定管中,排出碱管尖嘴的气泡,将滴定管液面调节至0.00刻度。(2)用0.1molL-1盐酸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每次用510mL溶液,然后将盐酸溶液倒入滴定管中,排出酸管尖嘴的气泡,将液面

10、调节到0.00刻度。(3)在250mL锥瓶中加入约20mLNaOH溶液,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酸管中的HCl溶液进行滴定操作练习。练习过程中,可以不断补充NaOH和HCl溶液,反复进行,直至操作熟练后,再进行(4)、(5)、(6)的实验步骤。(4)从碱管放出体积在2025mL范围内的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控制放液速率为每秒约34滴,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1molL-1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记下读数。平行滴定三份。数据按下列表格记录。计算体积比VHCl/VNaOH,要求相对偏差在土0.3%以内。(5)用移液管吸取25.00mL浓度为0.1molL-1的HCl溶液于250mL锥

11、瓶中,加23滴酚配指示剂,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静置30s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份,要求三次之间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的最大差值不超过土0.04mL。3 .数据记录与处理(1)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指示剂:甲基橙)滴定序号记录项目InmVNaOH/mLVhci/mLVHCl/VNaOH平均值Vhci/VNaOH相对偏差/%相对平均偏差/%(2)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指示剂:酚儆)滴定序号记录项目InmVhci/mLVNaOH/mLn次hVNaOH最大绝对差值/mL五、思考题1.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2.能否采用直接法

12、配制准确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为什么?3.在滴定分析实验中,为何要用滴定剂润洗滴定管、用待移取的溶液润洗移液管?锥形瓶是否也要用滴定剂润洗?为什么?4.HCl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水,为什么用HCl滴定NaOH时以甲基橙作为指示剂,而用NaOH滴定HCl溶液时使用酚酗(或其它适当的指示剂)?实验四容量仪器的校准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容量仪器校准的意义和方法。2 .初步掌握称量法和相对校准法分别校准滴定管、容量瓶和移液管。二、实验原理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是实验中常用的玻璃量器,它们的准确度是实验测定结果准确程度的前提,国家对这些量器作了A、B级标准规定(参考§4.8)。对

13、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测试,应使用经过校准的仪器。校准的方法有称量法和相对校准法。称量法的原理是,用分析天平称量被校量器中量入或量出的纯水的质量,再根据测定温度下纯水的密度,计算出被校量器的实际容量。由于玻璃的热胀冷缩,在不同温度下,各量器的容积也不同。各种量器上标出的刻度和容量,是在标准温度20c时量器的标称容量。但是,在实际校准工作中,容器中水的质量是在室温下和空气中称量的。因此必须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1)空气浮力对质量的影响;(2)水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3)玻璃容器的容积受温度的影响。为了方便计算,综合考虑了上述的影响,可得出20c容量为1L的的玻璃容器,在不同温度时所盛水的质量(见表

14、5-14-1)。例如:某支25mL移液管在18c放出的纯水质量为24.921g;密度为0.99751gmL-1,计算该移液管在18C时的实际容积。V18“921g124.98mL0.99751gmL则这支移液管的校正值为24.98mL-25.00mL=-0.02mL。表5-14-1不同温度下1L水的质量(在空气中用黄铜祛码称量)t/m/gt/m/gt/m/g10998.3919997.3428995.4411998.3320997.1829995.1812998.2421997.0030994.9113998.1522996.8031994.6414998.0423996.6032994.34

15、15997.9224996.3833994.0616997.7825996.1734993.7517997.6426995.9335993.4518997.5127995.69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校准不当和使用不当都是产生容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其误差甚至可能超过允差或量器本身的误差。因而在校准时务必正确、仔细地进行操作,尽量减小校准误差。凡是使用校准值的,其校准次数不应少于两次,且两次校准数据的偏差应不超过该量器容量允许的1/4,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校准值。有时,在实验中只要求两种容器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而无需知道它们各自的准确容积,这时可用相对校准法进行校正。例如,用25mL移液管移取蒸储水,注入

16、干净且倒立晾干的100mL容量瓶中,转移4次后,观察容量瓶瓶颈处水的弯月面下缘是否刚好与刻线相切。若不相切,应作一记号为标线,以后此移液管和容量瓶配套使用时就用校准的标线。为了更全面、详细了解容量仪器的校准,可参考JJG196-920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三、仪器与试剂1 .分析天平,滴定管(50mL),容量瓶(50mL),移液管(10mL),锥形瓶(50mL,带磨口玻璃塞)。2 .蒸储水。四、实验步骤1 .滴定管的校准(称量法)取一只洗净并且外表干燥的带磨口玻璃塞的锥形瓶,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得空瓶质量m瓶,记录至0.001g。再向一洗净的滴定管中装满纯水,将液面调至0.00mL刻度处,从滴

17、定管向锥形瓶中放出一定体积(记为V。)如5.00mL的纯水,盖紧塞子,称出瓶+水”的质量m并无+水,m井卮+水与m瓶之差即为放出水的质量m水。用上述方法称量表5-14-3中所列的刻度间的m水,并测量水温,查表5-14-1得该温度下水的密度,即可计算滴定管各部分的实际容量V20。重复校准一次,两次相应区间的水质量相差应小于0.02g,求出平均值,并计算校准值V(V20-V0)。以V0为横坐标,V为纵坐标,绘制滴定管校准曲线。现将一支50mL滴定管在水温21c校准的部分实验数据列于表1。表150mL滴定管校正表(水温21C,p=0.99700gmL1)V0/mLm并+水/gm并Jgm水/gV20/

18、mLV校正值/mL0.005.0034.14829.2074.9414.96-0.040.0010.0039.31729.31510.00210.03+0.030.0015.0044.30429.35014.95415.000.000.0020.0049.39529.43419.96120.02+0.020.0025.0054.28629.38324.90324.98-0.02移液管和容量瓶也可用称量法进行校准。校准容量瓶时,只需称准至0.01g即可。表250mL滴定管校正表(水温C,p=g_mL1)M/mLmstJgm并s+水/gm*/gm水(平均)/gVzo/mLV校正值/mL0.0010

19、.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2 .移液管和容量瓶的相对校准取一只洗净且晾干的50mL容量瓶,用洁净的10mL移液管移取10mL纯水5次于容量瓶中,观察液面的弯月面下缘是否恰好与刻线上边缘相切,若不相切且间距超过1mm,则用胶布在瓶颈上另作标记,以后实验中,此移液管和容量瓶配套使用时,应以新标记为准。五、思考题1 .容量瓶校准时为什么需要晾干?在用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时是否要晾干?2 .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如何应用滴定管的校准值?3 .分段校准滴定管时,为什么每次都要从0.00mL开始?4.试写出以称量法对移液管(单刻线吸量管)进行校准的简要步骤。实验

20、五食品中总酸的测定(见课本)一、酸碱摘定法1 .目的与要求了解食品酸度测定的实验原理及意义。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简述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因素。2 .实验原理食品中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醋酸等有机酸,其电离常数Ka均大于10-8,可以用强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试样中的酸,以酚猷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测定结果包括了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3 .仪器与试剂(1)仪器酸碱滴定装置;分析天平,感量分别为0.0001g及0.00lg;组织捣碎机;研钵。(2)实验用水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规格或蒸储水,使用前应经煮沸,冷却。(3)试剂Na

21、0H标准滴定溶液0.1mo1/L1%酚猷溶液称取1g酚猷,溶于60mL95%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4 .实验步骤(1)样品预处理固体样品。取有代表性的固体样品至少200g,用捣碎机捣碎至均匀,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固、液样品。取按比例组成的固、液样品至少200g,用研钵或用组织捣碎机捣碎,混匀后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含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至少取200g样品至500mL烧杯中,置于电炉上,边搅拌边加热至微沸腾,保持2min,冷却,称量,用煮沸过的水补至煮沸前的质量,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不含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充分混合均匀,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2)测定试液的制备液体样品。若总酸含量小于或等

22、于4g/kg,将试样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若总酸含量大于4g/kg,称取1050g样品,用煮沸过的水定容至250mL,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固体、半固体样品。称取均匀样品1050g,精确至0.00lg,置于烧杯中。用约80c煮沸过的水150mL将烧杯中的内容物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置于沸水浴中煮沸30min(摇动23次,使试样中的有机酸全部溶解于溶液中),取出,冷却至室温,用煮沸过的水定容至250mL。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3)样品测定准确吸取试样滤液2550mL,使之含0.0350.07g酸,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4060mL及0.2mL1%的酚猷

23、指示剂,用0.l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且30s不褪色。记录消耗0.lmol/L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i)。同一被测样品须测定两次。用水代替样品做空白试验,操作相同。记录消耗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2)o(4)实验数据记录见表6-5。表6-5数据记录表项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滴定时取样体积/mL滴定样品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i/mL空白试样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2/mL5 .结果计算c(ViV2)KFXc(y_1000(6-2)m式中,X为样品中总酸的含量,g/kg(或g/L);c为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Vi为滴定样品时消耗NaOH标准滴定

24、溶液的体积,mL;V2为空白试样消耗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m为样品质量或体积,g(或mL);F为试样的稀释倍数;K为酸的换算系数:苹果酸0.067、乙酸0.060、洒石酸0.075、柠檬酸0.064、柠檬酸(含一分子结晶水)0.070,乳酸0.090、草酸0.045、盐酸0.036、磷酸0.049。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6 .注意事项此方法适用于果蔬制品、饮料、乳制品、饮料酒、蜂产品、淀粉制品、谷物制品和调味品等食品中总酸的测定,但不适用于有颜色或浑浊不透明的试样,建议它们改用pH电位法测定。对于酸度值较低的食品,测定时可使用0.05mo1/LNaOH标准滴定溶液或0.0lm

25、ol/LNaOH标准滴定溶液(用时当天稀释配制)。一般要求滴定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液不少于5mL,最好在1015mL。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两次测定平均值的2%般情况下,柑橘、柠檬及柚子其总酸以柠檬酸计;葡萄(汁)以洒石酸计;仁果、苹果、桃、李等以苹果酸计;盐渍发酵的制品、肉、鱼、家禽及乳品以乳酸计;醋渍及以醋酸发酵制品,以醋酸计;果汁型固体饮料以结晶水柠檬酸计;菠菜以草酸计。实验六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测定铁(条件试验和试样中铁合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学习如何选择吸光光度分析的最佳实验条件。2 .掌握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3 .学会绘制吸收曲线和标准工作曲线

26、的方法。4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吸光光度法测定铁的理论依据是朗伯一比耳定律。如果固定比色皿厚度,测定有色溶液的吸光度,则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有简单的线性关系,可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时,通常要经过取样、显色及测量等步骤。显色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使被测离子全部转变为有色化合物,应当通过条件试验确定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显色温度、溶液酸度及加入试剂的顺序等。本实验在测定试样中铁含量之前,先做部分条件试验,以便初学者掌握确定实验条件的方法。条件试验的简单方法是:变动某实验条件,固定其余条件,测得一系列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一某实验条件的

27、曲线,根据曲线确定某实验条件的适宜值或适宜范围。吸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所用的显色剂较多,有邻二氮菲(又称邻菲啰咻,菲绕林)及其衍生物、磺基水杨酸、硫氧酸盐、5-Br-PADAP等。其中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干扰容易消除,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在pH为29的溶液中,Fe2+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稳定的橘红色络合物Fe(Phen)32+:(橘红色)上述反应的lgK稳=21.3,摩尔吸光系数508=1.1104Lmol1cm1。铁含量在0.16gmL-1符合比尔定律。而Fe3+与邻二氮菲作用形成蓝色络合物,稳定性较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加入还原剂使Fe3+还原为Fe2+,常

28、用的还原剂是盐酸羟胺:2Fe3+2NH20H-HCl=2Fe2+N2T+4H+2H2O+2Cl测定时,酸度高,反应进行较慢;酸度太低,则Fe2+易水解,因此本文采用pH5.06.0的HAc-NaAc缓冲溶液,可使显色反应进行完全。Bi3+,Cd2+,Hg2+,Zn2+&Ag+等离子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扰测定。实验证实,相当于铁质量40倍的Sn2+,Al3+,Ca2+,Mg2+,Zn2+,SiO32-,20倍的Cr3+,Mn2+,VO3,PO43-,5倍的Co2+,Ni2+,Cu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本法测定铁的选择性虽然较高,但选择试样时仍应注意上述离子的影响。三、仪器与试剂1

29、.分光光度计,50mL容量瓶8个(或比色管8支)。2 .铁标准溶液:100dgMl准确称取0.8634g分析纯NH4Fe(SO4)212H2O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20mL6molL-1HCl溶液和少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定量转移至1L容量瓶中,用蒸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3,铁标准溶液:10gm.L用移液管吸取10mLl00科gM映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6molL-1HCl溶液,用蒸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4,邻二氮菲(1.5gL?),盐酸羟胺(100gL-1,用时配制),NaAc(1molL-1),NaOH(lmolL-1),HCl(6molL-1)。四、实验步

30、骤1 .条件实验试验(1)吸收曲线的绘制取两个50mL容量瓶(或比色管),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0mL和1.0mL100科g吊映标准溶液,1mL盐酸羟胺溶液,才§匀。再加入2mL邻二氮菲(Phen),5mLNaAc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后,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0.0mL铁标准溶液)为参比溶液,在440560nm之间,每隔10nm测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峰附近,每隔5nm测量一次吸光度。在坐标纸上,以波长入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A-入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上选择测定Fe的适宜波长,一般选用最大吸收波长福ax。(2)显色剂用量的选择取7个50mL容量瓶

31、(或比色管),用吸量管准确吸取1.0mL100dg-mL铁标准溶液加入各容量瓶中,然后加入l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再分别加入0.1mL,0.3mL,0.5mL,0.8mL,1.0mL,2.0mL,4.0mLPhen和5mLNaAc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用1cm比色皿,以蒸储水为参比溶液,在选择的波长(Max)下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所取Phen溶液体积V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A-V曲线。得出测定铁时显色剂的最适宜用量。(3)显色时间的选择取一个50mL容量瓶(或比色管),用吸量管准确加入l.0mL100wg。!铁标准溶液,1mL盐酸羟胺溶液,才§匀。

32、再加入2mLPhen,5mLNaAc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立刻用1Cm比色皿,以蒸储水为参比溶液,在选定的波长(Zmax)下测量吸光度。然后依次测量放置5min,1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后的吸光度。以时间t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A-t曲线。得出铁与邻二氮菲显色反应完全所需要的适宜时间。2 .铁含量的测定(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个50mL容量瓶(或比色管),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0mL,2.0mL,4.0mL,6.0mL,8.0mL,10.0mL10科gr1i铁标准溶液,lmL盐酸羟胺溶液,才§匀。再加入2mLPhen,5mLNaAc溶

33、液,摇匀。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10min。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该显色体系的试剂空白为无色溶液,在条件试验中用蒸储水作参比溶液,操作较为简单。),在所选择的波长(加ax)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以含铁量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A-Fe含量标准曲线。在绘制的标准曲线上,查出某一铁浓度适中的标准溶液所对应的吸光度,计算Fe2+-Phen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So(2)试样中铁含量的测定准确吸取1.0mL试液于50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按上述标准曲线相同条件和步骤,测量其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相应的铁含量,然后计算出试液中铁的含量(单位为g-n-iL0五、思考题1

34、 .从实验测得的吸光度求铁含量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求得?2 .试拟出一简单步骤,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水祥中的全铁(总铁)和亚铁的含量。3 .吸光光度法进行测量时,为何使用参比溶液,参比溶液选用的原则是什么?实验七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见课本)一、目的与要求1 .学习肉制品中食品添加剂一一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2 .掌握盐酸蔡乙二胺法的基本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蔡乙二胺偶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亚硝酸盐含量成正比,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8nm,可测定吸光度并与标准比较定量。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比

35、色管、各种移液管及常用玻璃仪器;小型绞肉机。2试剂(1)饱和硼砂溶液溶解5g硼酸钠(Na2B4O710H2O)于100mL热水中,冷却后备用。(2)硫酸锌溶液溶解30g硫酸锌(ZnSO47H2O)于100mL水中。(3)对氨基苯磺酸溶液(0.4%)溶解0.4g对氨基苯磺酸于100mL2刖酸中,避光保存。(4)盐酸蔡乙二胺溶液(0.2%溶解0.2g盐酸蔡乙二胺于100mL水中,避光保存。(5)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精确称取0.1000g亚硝酸钠(硅胶干燥剂中干燥24h),加水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混匀,临用前吸取5.00mL于2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毫升相当5

36、国亚硝酸钠。(6)材料午餐肉或腊肠。四、测定步骤1 .样品中亚硝酸钠的提取称取2.50g经绞碎混匀的样品于50mL烧杯中,加硼砂饱和溶液6.3mL,搅拌均匀。以70c左右的热水约150mL将样品全部洗入250mL容量瓶中,置沸水浴加热15min。取出冷却至室温,一面转动,一面滴加1.3mL硫酸锌溶液以沉淀蛋白质,加水至刻度,混匀,放置30min。除去上层脂肪,用滤纸过滤,弃去最初20mL,滤液备用。2 .样品测定取6支25mL比色管,编号,按表6-11顺序加入各试剂及操作。加水至25.00mL,混匀,静置15min,用2cm比色皿,以零号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38nm处测吸光度,记录。绘制标准曲

37、线。以亚硝酸钠量(ug)为横坐标,与其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用样品提取滤液的吸光度,在以上亚硝酸钠标准曲线上查出亚硝酸钠的量(囚)。表6-11加入试剂顺序及结果记录混匀35min0.500.500.2%盐酸茶乙二月$溶液体积/mL0.500.500.500.50吸光度A1000X=20m1000五、结果计算(6-13)250式中,X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kg;;A为测定用滤液中亚硝酸钠的含量,闺;m为样品的质量,g;20/250为测定用样液体积(mL)/试样处理液总体积(mL)。六、注意事项1 .本法适用于肉制品中硝酸盐的测定。具方法是把沉淀蛋白质、除脂肪的溶液通过镉柱,使

38、其中的硝酸根离子还原成亚硝酸根离子,按此法测得总量B减去试样中亚硝酸盐含量C,即得试样中硝酸盐(以硝酸钠计)含量。硝酸盐(以硝酸钠计)含量(g/kg)(6-14)=(B-C)X1.232式中,1.232为亚硝酸钠换算为硝酸钠的系数。2 .样品提取时,也可用亚铁氟化钾溶液2.5mL和乙酸锌溶液2.5mL代替1.3mL硫酸锌溶液,以沉淀蛋白质,配法如下。(1)亚铁氟化钾溶液称取106g亚铁氟化钾K4Fe(CN)63H2O,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0(2)乙酸锌溶液称取220g乙酸锌Zn(CH3COO)22H2O,力口30mL冰醋酸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o3 .本法与国标方法大同小异,只是用

39、实验室现有的25mL比色管,所有试剂相应减少。4 .当亚硝酸盐含量高时,过量的亚硝酸盐可以将偶氮化合物氧化变成黄色,而使红色消失,这时可以采取先加入试剂,然后滴加样液,从而避免亚硝酸盐过量。七、思考题1 .本实验中参比溶液的作用?2 .为什么要对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八食品中水分活度值的测定扩散法(见课本)1 .目的与要求学习水分活度值测定的意义及实验原理图6-2康威扩散皿A一内室;B外室;C玻璃盖;D一铝皿或玻璃皿掌握康威扩散法测定水分活度值的操作方法。2 .实验原理样品在康威微量扩散皿的密封和恒温条件下,分别在Aw较高和较低的标准饱和溶液中扩散平衡后,根据样品质量的增加(在较高Aw标准溶液中平衡)和减少(在Aw较低标准溶液中平衡),以样品质量增减为纵坐标,各种标准饱和溶液Aw值为横坐标,绘出样品质量随溶液Aw值变化的曲线,从而计算样品的水分活度值。3 .仪器与试剂(1)仪器康威微量扩散皿。构造如图6-2所示。圆形小铝皿或玻璃皿。盛放样品用,直径为2528mm,深度为夕mm。分析天平。感量0.0001g。(2)标准试剂溶液配制标准试剂饱和溶液,具在25c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