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高中化学电子题库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外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B. 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数C. 不同能层中s电子的原子轨道半径相同D. 不同能层中p电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相同2解析:选B。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不同能层中,能层序数n越大,s电子的原子轨道半径就越大;不同能层中,能层序数n越大,p电子的原子轨道能量就越高。2当能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确定后,仍不能确定该原子轨道的()A. 数目B.空间伸展方向C.能量高低D.电子数解析:选D。电子

2、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确定后,原子轨道数目、空间伸展方向、能量高低都确定了,只有轨道上填充的电子数不确定。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在核外运动时有确定的轨道和轨迹,电子云就是对其运动轨迹的准确描述B. 原子核外电子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测定或计算出来C. 人们常用小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概率的大小D. 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的个数多少解析:选C。核外电子的运动无法用运动轨迹描述,也不能确定某一时刻的位置。小黑点只代表电子在此处出现的概率,并不代表一个电子。4.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化合价是元素性质的一种重要体现B. 元素的化合价与价电子的排布无关

3、C.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它所在的族的族序数D. 非金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8(氢、氟、氧除外)解析:选A。化合价是价电子排布的一种表现,是元素的性质的体现,所以A对B错。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族序数,只对全部主族成立,副族有的不对。D应是绝对值之和等于8,所以D错。5. 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1s22s22p63s23p1B1s22s22p3C1s22s22p2D1s22s22p63s23p4解析:选A。一般情况下,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应是电子层数最多的。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即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所以最外层电子数最少的原子半径最大。即

4、先找电子层数最大的AD,再从A、D中找电子数最少的A。6. 下列价电子排布式表示的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A4s1B2s22p5C3s23p4D3d64s2解析:选B。由价电子排布式可知,能层数相同时,价电子数越大,电负性越大;价电子数相同时,能层数越多,电负性越小。7. 某基态原子第四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该原子的第三电子层电子数可能有()A8B18C.818D.1832解析:选C。本题考查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第三电子层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对应原子轨道分别为3s、3p、3d,因为此时4s已填充电子,3s、3p肯定填满,3d可能填充,也可能未填充电子,该层电子数一定在818之间。8. 下列关

5、于价电子构型3s23p4的描述正确的是()A. 它的元素符号为0B.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解析:选B。由它的价电子构型3s23p4,可知该元素为S,A错;其氢化物H2S属于共价化合物,C错;其电子排布图违背了泡利原理,D错。9. 某元素M的逐级电离能(kJmol)分别为580,1820,2750,11600。该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最可能是()A. MOB.MOC. MOD.MO解析:选0因为|4?I3,所以一般M呈+3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O。1212410. X、Y、Z三种主族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3s3p和2s2p,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

6、学式可能为()A. XYZB.沟YZ>C.X2YZ2D.XYZ解析:选AoX、Y、Z是三种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是第IA族,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1的元素是Al,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4的元素是Q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是NaAIQo211. 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n为电子层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o1999年已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A. 2,8,18,32,32,18,8B.2,8,18,32,50,8C.2,8,18,32,18,8D.2,8,18,32

7、,50,18,8解析:选A。选用排除法。首先排除核电荷数不是118的选项C和0接着根据次外层电子不超过18个可以排除B选项。12.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_、dD_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A>B>C>DB. 原子序数:d>c>b>aC. 离子半径:C5_>D_>B*>a"+D.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B>D>C解析:选CoA2*、bJC3_、D_这4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CDBA因此原子半径顺序为B>A>C&

8、gt;D原子序数为a>b>d>c;离子半径为C3_>D_>B+>A+;第一电离能A>BD>C且C>A即D>C>A>B13.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 K1s22s22p63s23p6B. As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C. 1s22s22p6D. Cr1s2s2p3s3p3d4s解析:选DoD项中Cr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半充满状态为较稳定状态。14. 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W元素的第一

9、电离能小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B. 丫、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 p轨道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Z元素D.X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Z的阴离子比R原子多一个电子层,故C选项是错误的;X解析:选0根据五种元素所处位置,XW、Y磷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硫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要略大,A选项和B选项是错误的。W元素的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故是所有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即D选项是正确的。15. 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B. 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C.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

10、p6(若只有K层时为1s?)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 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丨1<|2<|3<解析:选BoA项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来越小,活泼性越来越强;B项同周期的第HA与第VA族,第一电离能出现了反常;C项ns2np6的原子为稀有气体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项同一元素的原子,I1<I2<I3,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 (11分)如图是s能级和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形,每个s能级有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形,每个p能级有个原子轨道。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11、nnp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方向;元素X的名称是,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若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那么X的元素符号为,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解析:(1)s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每个s能级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哑铃形的,每个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它们相互垂直,分别以px、py、pz表示。因为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1,np轨道已排上电子,说明ns轨道已排满电子,即n=2,则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是氮元素;当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一1npn+1时,有n1=2,贝U

12、n=3,则X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22p33p,是硫元素。答案:(1)球1哑铃3H:N:S2p三个互相垂直的伸展氮IIIs2s2p3s3ph|h|iffA(10分)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丿元糸相关信息X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YM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ZZ和Y冋周期,Z的电负性大于YW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1) 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2) 元素Y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3) 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共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4) W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13、。元素Y与元素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a. 常温下,Y的单质与Z的单质状态不同b.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不同c. Z的电负性大于Yd. Z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稳定e. 在反应中,Y原子得电子数比Z原子得电子数多f.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解析:通过图表中的信息,不难推断出,X为碳,Y为硫,Z为氯,W为铜。原子核外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共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单质状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一个原子得电子数的多少等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

14、据。14答案:6C(2)三WA(3)7(4) 1s2s2p3s3p3d4s或Ar3d4s(5) Clcdf18.(10分)根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A元素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4,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图是。B是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B元素的名称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3)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下图中的(填序号),另一电子排布图不能作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因为它不符合(填编号)。A.能量最低原理B.泡利原理C.洪特规则(4)第三周期元素的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

15、叫做第一电离能(设为E)。如图所示:1B00412»2咖筑NX)34)0dpkH启AJSir3aAr同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E值变化的总趋势是;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试推断E氧E氟(填“>”、“<”或,下同);根据第一电离能的含义和元素周期律,试推断E镁E解析:(1)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只能是氖;(2)136号元素,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铬,共有6个未成对电子;(3)由电子排布图中的电子数知,C元素是硅,根据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故硅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4)同周期内,随着原子

16、序数的增大,第一电离能总趋势是逐渐增大;同主族内,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多,第一电离能总趋势是逐渐减小。口一、答案:2p铬19.(9(1)第四周期、第族,(3)C(4)增大<分);按电子排布分区,属于p区的(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是a. Ab.Bc.Cd.D(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W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期元素,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17、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名称),不可以验证该结论的事实是Oa. 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b. 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c. 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试液d.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e.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元素周期表中的A区(即s区)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H)共存区;B区(包括d区和ds区)为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区和D区是p区,C区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共存区,D区为0族元素。(2)C、H均为可以形成无机物和有机物

18、的元素,CH是形成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元素,而无机物中碳形成的化合物不如氢形成的化合物多,所以应为H元素;(3)根据第问中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可知甲为Al元素,乙为Mg元素;根据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则Mg的金属性较强;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表面均有致密的氧化膜,且氧化膜均不溶于水;金属性强弱与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答案:(1)bcd(2)H(3)如图HL11:1P(-ifce1-i1亠"-a,1|!|iiiiiY1Ki-iiik11!_1_,屯I'h!TJIi1IHI1!h11h1i-1-*-i-t11fl1°i_i1i1i_-1_i

19、_<_*.八liH111ai1'iIii>i<i!1;114rfi镁ae20.(15分)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定数值x来表示,该数值称为电负性。若x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兀素符号LiBeBCOFx值0.981.572.042.253.443.98兀素符号NaAlSiPSClx值0.931.611.902.192.583.16(1)推测在同周期的元素中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短周期元素x值的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x值的变化规律,确定MgN的x值范围:<x(Mg)<,<x(N)<。在PN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原子。(4) 根据Be和A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电负性的大小,二者符合对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