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9476ba6d-9095-492f-882b-d5020eb20eb8/9476ba6d-9095-492f-882b-d5020eb20eb81.gif)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9476ba6d-9095-492f-882b-d5020eb20eb8/9476ba6d-9095-492f-882b-d5020eb20eb82.gif)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9476ba6d-9095-492f-882b-d5020eb20eb8/9476ba6d-9095-492f-882b-d5020eb20eb83.gif)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9476ba6d-9095-492f-882b-d5020eb20eb8/9476ba6d-9095-492f-882b-d5020eb20eb84.gif)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4/9476ba6d-9095-492f-882b-d5020eb20eb8/9476ba6d-9095-492f-882b-d5020eb20eb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精品文档.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本文篇幅不长,写的是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威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它主题思想明确,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就在于他有自知之明。二重点字词解释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纳:接受。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yì)丽:光艳美丽。 服:名
2、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窥(ku)镜:照镜子。孰:谁。 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甚:极了。 及:赶得上,比得上。 复:又。 旦日:明日,第二天。 若:如。 明日:又过了一天。 孰,通“熟”(shú),仔细。之,指城北徐公。 私:动词,偏爱 畏:害怕 欲:想要 寝:躺在床上。 朝:朝廷
3、60; 见:拜见。 诚:确实。 知:知道。 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 方:方圆。 莫:没有人,没有谁。 四境之内:全国之内(的人)。 蔽,受蒙蔽 甚:厉害 面刺:当面指责。 过,过错。 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受:通“授”。给予,付予。 谤讥:指责、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4、0;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 闻,让听到。 间(jiàn),间或,偶然,有时候。 进:进言劝谏。 时时:不时,有时候。 期(j)年:满一年 诚:确实三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 (服:名词作动词,穿)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四一字多义(一)之a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b问之(代词,他) c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d孰视之(代词,指俆公)
5、; e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f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g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h王之蔽甚矣(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i数月之后(无意义)j 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二)朝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b.朝服衣冠 (早晨 (zho))c.于是入朝见威王 ( 朝廷)(三)孰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四)于a.欲有求于我也(向) b.能谤讥于市朝(在) C.皆以美于徐公(
6、比)(五)修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六)诚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确实、的确五古今异义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古:规劝 今:讽刺2窥镜 窥:古:照,看 今:偷看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第二天 今:明天4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地土方圆 今:地点5能面刺寡人之过 刺:古:批评 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6谤讥于市朝
7、; 谤讥:古:指责议论 今:诽谤嘲讽7臣之妻私臣 私:古:偏爱 今:自私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莫:古:没有一个 今:不,不要; 左右:古:身边大臣, 今:方位名词9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古:即使 今:虽然六通假字受:通”授“,赐予,赐给(受上赏) 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七特殊句式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倒装句:1、忌不自信(即“信自”) (宾语前置)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状语后置)被动
8、句:1、王之蔽甚矣省略句1、与坐谈八内容理解1、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答: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2、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语句是:答: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邹忌以设谕类比的方法进谏的好处是:答: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委婉含蓄,益于接受。4、邹忌为什么时候会劝谏成功?答:邹忌能从个人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讽谏齐王,他是一位责任感强,有远见卓识,能言善辩的贤臣,可见邹忌大胆含蓄的进谏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另外齐王察纳雅言,知错能改,是位头脑清醒的明君,这是成功的次要因素。5、你认为邹忌是一个什
9、么样的人?答: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细致求实,精于思考,能言善辩,巧于讽谏,远见卓识,尽忠尽职,关心国家大事,是个贤臣。6、你认为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英明果断,胸怀宽广,明辨是非,知错能改,言而有信,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个明君。7、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齐国是怎样实现“战胜于朝廷”的。答:邹忌以生活小事喻国家大事,类比推理,大胆含蓄地指出了国家问题所在建筑君主售受蒙蔽;齐王胸襟宽广,接受建议,广开言路,齐国因此政治清明,国势强大,使四方畏服。这样就做到了战胜于朝廷。10、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答:区别在于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意味着齐王虚心纳谏,有改正缺
10、点的勇气,有振兴国家的决心。11、文中三写进谏的效果,列举人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答:通过列举人数的变化,暗示弊端已经彻底根除,齐国政治日益清明。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概括出齐王纳谏除弊的深远意义。12、邹忌的讽谏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积极意义?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要与别人交流,使自己的见解被别人接受,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要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如果都能像邹忌那样生动形象地说理,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13、文章开头用了哪些语句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表现他什么特点?答:“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说明邹忌外形魁梧美丽,
11、“朝服衣冠,窥镜”说明邹忌自觉自美,流露出自我欣赏的心理。14、原来邹忌认为自己是齐国最美的人,事实上他并不如徐公美,那么他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答:是因为他的妻子偏爱他,他的妾惧怕他,他的客人有求于他,所以都告诉我他比徐公美。15、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类比的手法。可以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把复杂变简明,把逆耳变顺耳,委婉、含蓄而又有较强的说服力。16、“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中的“之“指代什么事?答:齐王纳谏使齐国政治修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锦一2009年山东烟台市9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12、; )(2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吾与徐公孰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能谤讥于市朝 朝而
13、往,暮而归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2选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 _”的事实(用原文回答);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_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二、2009年黑龙江牡丹江市11解释下列语录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能谤讥于市朝 谤:( )(2)闻寡人之耳者 闻:(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今齐地方千里,
14、百二十城。13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2分)
15、 1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2分)三、2009年山西省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 )
16、160;(2)孰视之(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4)时时而间进(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
17、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9.本文用“_”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1分)10.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3
18、分)二2009年江苏扬州市【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
19、策·齐策)【乙】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战国策·燕策)【注】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涓人:宫中洒扫的人。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
20、用。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王之蔽甚矣 (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
21、0; )(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涓人言于君曰
22、160; 余将告于莅事者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D隗且见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3、0;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24、60;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乙文告诉我们:_。(2分)三2009年江苏常州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25、”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 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辏镪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暌蛄钊瞬段瞬氛,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26、。(战国策·齐策一)注释:辏耗hàn。 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说:念shuì,劝说,说服。 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卜:念b,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17解释下列词语。(2分)(1)
27、门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说: (5)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5分)(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8、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29、;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甑募苛幌鸷依嫫仁固锛沙鎏颖芑觯踔劣枚苑接谒赖囟罂欤饩褪且右耘械牡胤健20两个片断中的
30、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3分)四2009年江苏苏州市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
31、意义相同?( )(4分)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C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E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32、60;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9.“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弊”取得了什么效果?(2分)10.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五2009年江苏徐州市【甲】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6解释下列句
33、中加点的词语。(4分)(1)臣之妻私臣 私: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 (4)卒得反国 反:_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于是入朝见威王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C时时而间进
34、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内外不闻吾过 及鲁肃过浔阳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_(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_(3)吾知所以亡矣。译文:_9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原因:_启发:_六2009年湖北荆州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35、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6、60;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2分)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成现代汉语。10(2分)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_的道理。第二段写邹忌巧妙运用_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七2009年山西省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37、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
38、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 ) (2)孰视之(
39、0;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4)时时而间进(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
40、60;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9.本文用“_”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1分)
41、10.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3分)八2009年黑龙江牡丹江市(1)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1解释下列语录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能谤讥于市朝
42、 谤: (2)闻寡人之耳者 闻: 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3、; 13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2分)
44、0; 1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2分)九2009年沈阳市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
45、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诚: &
46、#160; 间: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7、160;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48、160;
49、160; 十2008黄石市【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9请用“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今齐地方千里
50、10查古汉语词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义项有:作动词,计算。作动词,列举。二读“ shù ”,义项有:表事物的数目。 作名词,规律,气数。三读“ shuò ”,义项有: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1分)读音:词义:11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51、0;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1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_的方法,使景公明确
52、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2分)十一、2008盐城市【甲】于是入朝见威王,虽欲言,无可进者。【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
53、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54、160;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孙叔敖为楚令尹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位已
55、高而擅权者君恶之。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十二、2008浙江省丽水市郑龙谏勿伤百姓赵简子出畋,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选自金楼子)【注】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野人:农夫。 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卫:春秋时的卫国。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5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 &
56、#160;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4)赵简子出畋 (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人爵愈贵
57、者愈危。19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4分)20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十三、2008年镇江市【甲】邹忌修八尺有余“善。”【乙】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选自旧唐书· 魏征传 )【注释】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 政道:施政的方略。雅:素来 经:治理劳:慰劳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58、60;分) (1)孰视之( )(2)皆以美于徐公( ) (3)王之蔽甚矣( )(4)思竭其用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15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乙】&
59、#160;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_。16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17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 2 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题集锦答案一2009年山东烟台市9B(2分) 10D(3分)11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2分)12“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大意对即可)(评分
60、:2分。每空1分)二2009年江苏扬州市12(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2)刺:指责 (3)反:同“返”,返回 (4)期年:满一年13B A“以”:介词,用/相当于“而”,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C“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D“且”:尚且/将近。14(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2)燕昭王为郭隗建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3)(村中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15礼贤下士,才能广招人才,国家才能强大。三2009年江苏常州17(1)
61、门口和庭院像市场一样(热闹),或“形容很热闹”; / (2)当面指责、当面挑刺; / (3)满一年,或“一年”; / (4)不喜欢对方,关系不好,感情不和; / (5)跑、逃走、逃跑、出逃。(共2分。对23个得1分,对45个得2分。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18(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 (2)邹忌认为(公孙甑募撇撸械览恚腿八灯胪跖商锛扇
62、蛭汗ü5分,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9C(2分)20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晁谱吡舜蠼锛桑冻銎诺暮恳幻妗3分。答清楚一点得2分,答清楚两点再得1分。如果有学生将重点放在说明齐王性格差异的原因上的,最高给2分。而如果只分析邹忌的行为的,判为审题错误,0分。其它合理分析酌情给分。意对即可)四2009年江苏苏州市 6.A、C7.D 8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9“蔽”,指受蒙蔽。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
63、”的效果:在内,“虽欲言,无可进者”;对外,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邹忌讽齐王纳谏“王之蔽甚矣”要求齐王广开言路、听取民生、关注民意,曹刿论战“忠之属也”要求鲁庄公取信于民,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是希望统治者关注百姓的疾苦。五2009年江苏徐州市 (一)(15分)6(4分,每处l分,意思对即给分)(1)偏爱(2)认为(3)当面指责(4)通“返”,返回7(2分)B拜见(A长,身高整治,治理C偶尔私自,偷着D错误到)8. (6分)每句2分,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句子翻译通顺即可)(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孰与”l分疑问句l分)(2)由此看来,大王因受蒙蔽而不明太严重了。或,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严重)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鹅回收合同范本
- sushe装修合同范例
- 代开劳务合同范本
- 高校音乐厅的运营管理探究
- ktv公主合同范本
- 包棚销售合同范本
- 产品交易居间合同范例
- 住宅卖房合同范本
- 对乙方有利租房合同范本
- 个体施工合同范本
-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件
- 中医外治法课件
- 2025届山东省滨州市三校联考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题(公共部分题+专业部分题)及答案
- 4.2 歌曲《牧羊女》课件(14张)
- 2023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安全标准铅炭电池(铅酸电池)
- 2024都市人群科学护肝白皮书-byhealthx庶正康讯x天猫-202409
- 2024至2030年中国天津市酒店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新教材-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教学课件(按单元排序-)
- 甘肃省临夏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
- 货场煤泥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