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第二章 溶浸采铀的物理化学基本原理溶浸采铀的物理化学基本原理1 铀的应用铀的应用核能(原子能)核能(原子能) 1.1 核衰变核衰变 1.2 核裂变、原子弹、核电站核裂变、原子弹、核电站 1.3 核聚变和氢弹核聚变和氢弹2 溶浸采铀工艺溶浸采铀工艺 2.1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2.2 铀的特性铀的特性 2.3铀的浸出铀的浸出 1 1 铀的应用铀的应用核能(原子能)核能(原子能) 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普通化学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普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来源于外层电子重排时键能的变化,而原子核及内层电反应的热效应来源于外层电子重排时键能的变化,
2、而原子核及内层电子并没有变化。另外还有一类反应的热效应却来源于原子核的变化,子并没有变化。另外还有一类反应的热效应却来源于原子核的变化,这类反应叫这类反应叫核反应核反应。 核反应可分为核衰变、核裂变和核聚变三大类。1g铀(92235U)发生裂变时释放能量为8X107kJ,相当于2.7吨煤完全燃烧;1g氘(12H)发生聚变时释放的能量是6X108 kJ,相当于20吨煤完全燃烧。核反应过程中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变化,所以核能也叫原子能。认识核反应和研究核能的利用就成为处理能源问题时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天然放射性辐射天然放射性辐射 裂裂 变变中子诱发中子诱发U-235U-235裂变形
3、成链式反应裂变形成链式反应 1.1 1.1 核衰变核衰变 U,Po,Ra等元素的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地放出辐射,而变成另一种原子核,这种过程叫核衰变。天然放射性元素铀所放出的辐射,在电磁场作用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辐射、辐射和辐射。 1896年法国科学家Becquerel H 发现了铀盐的天然放射性现象,他的同事Marie和Pierre Curie夫妇在1898年铀矿中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开创了天然放射性和放射化学研究的新领域。他们3人共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为了表彰玛丽发现钋和镭,以及在镭的应用方面所作出的贡献,1911年瑞典科学院授予她诺贝尔化学奖。至此
4、,她已两次获此殊荣,可见玛丽科学造诣之深,贡献之大。玛丽把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对荣誉和报酬却看得十分淡漠。世界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这样赞誉玛丽“在所有的名人中,居里夫人是少有的不为荣誉所倾倒的人。” 1.2 1.2 核裂变、原子弹、核电站核裂变、原子弹、核电站1)核裂变核裂变 1938年Hahn O和Strassman F 研究中子轰击U235的产物时,想发现新元素的愿望虽未实现,但却发现了另一类核反应裂变。235U原子核受高能中子轰击时,分裂为质量相差不多的两种核素,同时又产生几个中子,还放大量的能量,裂变产物的组成很复杂。 核素是指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的一类原子。凡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5、核素则互为同位素。 放射性核素寿命的长短,常用半衰期(t12)表示,即衰减一半所需的时间。不同的放射性核素半衰期差别很大 。 2)原子弹 连续核裂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若人工控制使链式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连续进行,产生的能量加热水蒸气,推动发电机,这是建设核电站的基本原理;若让裂变释放的能量不断积聚,最后则可以在瞬间酿成巨大的爆炸,这是制造原子弹的原理。 原子弹前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前苏联第一颗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1颗原子弹 原子弹原子弹 原子弹里的U应含93 U235 (天然铀矿石中U235仅占0.75%,其余绝大部分为U238)。一颗原子弹中有两块U235,每块质量都不太
6、大,连续裂变时所释放的能量不足以引起爆炸,但当两块铀合在一起时,便能在瞬间发生强烈爆炸。所以在原子弹之中还用一个普通的小炸弹作为引爆装置,它的爆炸使两块铀挤压在一起发生爆炸。 能维持链式反应铀块的最小体积叫临界体积,其质量叫临界质量。临界质量与铀块的形状和纯度等多种因素有关。3 3)核电站)核电站 核电站的中心是核燃料和控制棒组成的反应堆,其关键设计是在核燃料中插入一定量的控制棒,它是用能吸收中子的材料制成的,如硼(B)、镉(Cd)、铪(Hf)等是合适的材料。利用它们吸收中子的特性控制链式反应进行的程度,U235裂变时所释放的能量可将循环水加热至300,高温水蒸气推动发电机发电。核反应堆核反应
7、堆核反应堆结构图核反应堆结构图 核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它没有废气和煤灰,建设投资虽高,但运行时就没有运送煤炭、石油这样繁重的运输工作,因此还是经济的。所以发展核电是解决当前电力缺口的一种重要选择。 据最新消息报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短缺日趋严重,核电已列入我国的发展规划,计划到2010年我国核电占到总发电量的4%,而目前仅为1%。但有两个问题总是令人担忧,一是保证安全运行,二是核废料的处理。核电站事故核电站事故 国际上曾发生过两次重大的核电事故。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因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使堆心部分过热,致使部分放射性物质逸人大气。但事故得到及时处理,没有引起
8、爆炸,对人伤害不很严重,只是核电站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1986年4月26日在前苏联乌克兰基辅市北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人为差错和违章操作发生猛烈爆炸,反应堆内放射性物质大量外泄,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人畜伤亡惨重。放射性伤害,轻者有白血球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症状,重者则有出血、溃疡、遗传失常、癌症等。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当时的泄漏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当时的泄漏事故 中国的核电中国的核电 我国自1982起决定要稳妥而积极地发展核电,笫一座自行设计的30万千瓦核电站,建在浙江省海盐县秦山脚下,地质构造良好,靠山临海。1995年7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第二期工程两台60万千瓦机
9、组将动工,第三期工程亦在计划中。此外在广东大亚湾引进两台90万千瓦的核电站已经建成,岭澳核电站已经通过验收,辽宁建新核电站也已开始筹建。到2000年我国有200多万千瓦的核电能力。 到2020年,我国将新建20座左右的核电站,使我国的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达到10%左右。 核废料处理 核电站废料的处理是非常棘手的事情。U235裂变产生的碎核都具有放射性。反应堆工作一定时间后,必需更换新燃料,卸下的放射性废料就存在着如何处理、运输、掩埋的问题。早期曾将废料直接埋入地下,但即使掩埋较深,久而久之地下水总会使这些放射性物质扩散。后来又将废料装在金属桶里,外面加一层混凝土或沥青,弃于海底,在大西洋北部和
10、太平洋北部都有这些废料的“墓地”。 经多次国际会议商讨,现在认为对用过的核燃料中还有未燃尽的铀,应尽量回收,这样既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又减少废料的放射性。废料中还有些有使用价值的放射性物质和非放射性物质,也应提取分离,这些过程统称为“后处理”。其他放射性废料应装入特制容器,它具有防震、防腐、防泄漏等特性。然后将容器深埋在荒无人烟的岩石层里,使它长期与生物界隔离,其放射性禁锢于容器内而不扩散核污染。随着核电的发展,核废料的处理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在反应堆的运行过程中和核燃料的后处理过程中有许多化学问题值得深入研究。1.3 1.3 核聚变和氢弹核聚变和氢弹 由2个或多个轻原子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
11、原子核的过程叫核聚变。每克氘聚变时所释放的能量为5.8X108kJ,大于每克U235裂变时所释放的能量(8.2X107kJ)。核聚变有几个方面比核裂变优越:其一,聚变产物是稳定的氦核,没有放射性污染产生,没有难于处理的废料;其二,聚变原料氘的资源比较丰富,在海水中氘和氢之比为1.5X10-4: 1,地球上海水总量约为1018吨,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氘,提炼氘比提炼铀容易得多。遗憾的是这个聚变反应需要非常高的温度,以克服两个带正电的氘核之间的巨大排斥力(从理论计算,要克服这种库仑斥力需要109的高温)。 氢弹的制造原理,就是利用一个小的原子弹作为引爆装置,产生瞬间高温引发上述聚变反应发生强烈爆炸。太
12、阳辐射出来的巨大能量就来源于这类核聚变,但我们目前尚没有办法在地球上利用这类核聚变发电。怎样能取得这样高的温度?用什么材料制造反应器?怎样控制聚变过程等各种问题尚无答案。美国的第一颗氢弹 氢弹结构图氢弹结构图 核科学家并未放弃核聚变的研究,另外一个反应温度低些的聚核科学家并未放弃核聚变的研究,另外一个反应温度低些的聚变反应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以氘和锂变反应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以氘和锂(Li)(Li)为原料,在特定的强磁为原料,在特定的强磁场中,可以发生聚变反应。至于是否能利用核聚变的能量发电,目场中,可以发生聚变反应。至于是否能利用核聚变的能量发电,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的初探阶段。前还处于实验室的
13、初探阶段。 2 溶浸采铀工艺溶浸采铀工艺 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溶浸采铀溶浸采铀(矿矿)过程包括浸出和回收。过程包括浸出和回收。 浸出过程就是靠加入某种溶浸液溶解矿物,使金属离子稳定在溶浸出过程就是靠加入某种溶浸液溶解矿物,使金属离子稳定在溶液中。其中的物理化学问题是很复杂的,主要是反应平衡与反应速液中。其中的物理化学问题是很复杂的,主要是反应平衡与反应速度问题,前者属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后者属浸出中的动力学。度问题,前者属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后者属浸出中的动力学。溶浸采铀(矿)工艺流程2 2)铀的特性)铀的特性 铀的化学活性高,是一种非常活泼的元素。它几乎能与所有的非金属作用,也能与许多酸、碱
14、、盐起反应。因此,铀化合物化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已有许多专著。这里介绍的仅仅是与铀堆浸工艺有关的一些铀化合物化学的最基本的知识。 一般认为铀存在三价、四价、五价、六价四种价态。三价铀呈紫红色,非常不稳定,极易氧化;五价铀只有学术上的意义,因为它在水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常见的只有四价和六价铀。四价铀呈蓝绿色,较稳定,但也易氧化,只在还原性介质中才能稳定存在;六价铀最稳定,呈黄绿色,除非有还原剂存在,否则六价铀能稳定地存在于溶液、固相或气相中。 在天然铀矿物中,铀多以四价形式存在,如沥青铀矿等。而在浸出及转化工艺中,绝大部分工序又要利用六价铀的特性,故四价和六价铀对堆浸生产和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铀的
15、主要化合物有: 硫酸铀酰UO2 (SO4)22-、 硫酸铀酰UO2SO4、 碳酸铀酰UO2(CO3)34- 重铀酸盐U2O72-。3 3)铀的浸出)铀的浸出电位、电位、pHpH 溶浸液欲与铀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使低价铀氧化成高价铀;二是要具有一定的酸度(当用酸法浸出时),即溶液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是随电极电位和酸度而变化的。 浸出过程浸出过程 外扩散过程外扩散过程溶浸液从溶液主体(相对于矿石颗粒表面的液膜而言)经过液膜外面对流扩散和通过液膜内的分子扩散抵达颗粒表面;(溶浸液从液体到固体颗粒表面。溶浸液从液体到固体颗粒表面。) 内扩散过程内扩散过程溶浸液从颗粒的外表面通过颗粒的毛细孔和裂隙以分子扩散到颗粒内表面;(溶浸液从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科版必修二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同步测试题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 四川外国语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建筑透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调研数学试卷含解析
- 某地产项目营销方案
- 房地产营销模拟训练
- 坚果种植的有机认证流程考核试卷
- 猪的饲养常见疾病识别考核试卷
- 汽车旧车销售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电磁兼容测试仪考核试卷
-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
- 流浪动物救助中心犬粮公开招投标书范本
- 初中数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PPT
-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课件
- 无机保温砂浆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工艺课件
- 高三二轮复习:产业转移以富士康的企业转移为例课件
- 矿井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考试题(高级工)
- 高中语文《祝福》“谁是凶手”系列之祥林嫂死亡事件《祝福》探究式学习(教学课件) 课件
- 电子商务税收法律问题
- 水平泵房水泵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重点归纳及复习试题(杨干忠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