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陆游书愤教案设计( 2 篇)书愤教案设计之一教学目的1 ,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2 ,了解七律的特点用用典的含义。教学要求1 ,背诵全文,提高对、研讨的鉴赏能力,2 ,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教学方法诵读 分析 比较课是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 关于陆游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O),宇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 ( 今浙江绍兴) 人,宋高宗时,试礼部,名在前到,因触怒秦桧,被罢免,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建及江南西路平茶监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去职,归老故乡。二 解题,诵读本诗写于 1186 年陆洲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求壮岁心
2、情,自伤迟幕,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车,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而不可没,结尾诗人并不消沉,以赞颂的口吻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诵读 ( 教读,齐读,背诵 )三 分析( 一 ) 释题书,写,愤,愤懑,悲愤。( 二)请学生朗读“亩撂崾尽;( 三)诗歌分类1 ,诗歌分类简表( 见投影 )2 ,研讨分类( 见投影 )3 ,七律常识七律共八句,每句七言,计56 字,二,四,六,八句抻韵。一二句称首联,二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对句最后一字为平声字。讲究平仄相间。(1) 问: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答:每联第二句押 an 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
3、感受。(2) 问: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答: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 。“出师一表” 出自三国 志 。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推崇,诸氏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尽管蜀汉地狭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颂古为了非邻居作者 自负为卫国良将,却“报国欲死无战场”。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将全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南宗起先的全降派身上,用“千载”名反洁,到现的委婉含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3) 问:这自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 从早年豪迈到晚年 的悲愤, 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负,洋
4、溢燥热的爱国热情和满膛的悲愤。四 简析陆游爱国诗歌陆游诗歌成就显著,现存9300 多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最突出 的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高昂的爱国诗篇,这些诗歌,兴溢着燥热的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一)体现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夜读兵书常恐埋山丘,不没委锋镝, 书悲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老马引( 二)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褚只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 感愤诸公可叹善谋身, 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公卿有党椰宗泽,惟 无人用岳飞夜读
5、范玉能揽辔录( 三)从幻想或梦境里寄插花了的报国理想,三更抚忱忽大叫,梦中夺没权亭吴楼上醉书夜阑臣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五 布置作业1 ,背诵书愤2 ,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读后感书愤教案设计之二【教学目标】1 、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蕴美。2 、理解诗人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3 、掌握诗歌借景抒情、运用典故等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一、导入新课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屈原、杜甫和陆游是有代表性的三个诗人。在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湘夫人 ,杜甫的作品中我们学习了蜀
6、相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陆游的书愤 二、作家简介陆游 (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 ( 今浙江绍兴 ) 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 跟随家人颠沛流离, 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绍兴二十三年 (1153) ,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
7、 (1158) 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宋孝宗即位之初, 他被召见, 赐进士出身。 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 ,八十五岁的老诗人, 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 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 国势危迫的时代, 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
8、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 受益不浅, 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 慎)云
9、: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 ) ,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 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 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有渭南文集 、 剑南诗稿 、 南唐书 、 老学庵笔记等传世。三、背景介绍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 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 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 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四、课文诵读五、整体感知1 、首联诗的开头两句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那时他遥望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
10、愤恨,气势如山,渴望一举收复故土,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2 、颔联诗的三、四两句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这两句诗写了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 (1161 ,诗人 36 岁时 ) 的两次战斗,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诗人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3 、颈联诗的五、六句是写现在,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只好徒自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鬓发先斑的感慨。“塞上长城”这个典故出自南史 ?檀道济传 ,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愤怒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 ! ”诗人虽然没有像檀道济一样被冤杀,但因为主战而屡次被贬斥,“塞上
11、长城”只能“空自许”。这种“愤”多么强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塞上长城”,是诗人毕业的抱负。陆游不仅是诗人,而且是战略家。“空自许”,与上文“世事艰”照应,是对偏安一隅的投降派的愤怒控诉和强烈指责。4 、尾联最后两句诗人表明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仍以诸葛亮为榜样,鞠躬尽瘁,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干一番报国大业。这首诗以“愤”为意脉,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第三、四句尤其写得大气磅薄,笔力雄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六、问题探究1 、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尤其是起句、结句与诗的主旨、意境的关系。请解释此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明确】 书愤的起句,“世事艰”,暗批投降派
12、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明了诗题中的“愤”字,这“愤”是贯穿全诗的意脉。结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以出师表中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勉,表明至死也不放弃恢复中原的大志。诗人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2 、 除了这首诗, 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 出师表 ,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 ( 参见“相关链接” ) 。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明确】南宋王朝一直在金人的侵略下苟延残喘,处于存亡危急之境地。陆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一生以抗金复国、建功立业为已任。而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最为陆游所钦
13、慕,陆游往往以诸葛亮自况,所以喜欢写咏诸葛亮的诗。七、延伸拓展1 、近人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称赞陆游:“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又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明胡尘意不平。”课外搜集陆游的爱国诗词,选择你喜欢的一两首推荐给大家。【明确】陆游的爱国诗词很多,最为著名的,如: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首选一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湖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 、比较阅读(1) 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 ,说说它们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
14、等方面有哪些不同。【明确】 书愤和蜀相有相似之处,要说不同,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 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和“老臣心” ; 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 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在表现手法上, 蜀相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而书愤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可
15、见,两诗风格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2) 临安春雨初霁 ( 参见“相关链接” ) 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的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明确】这两首诗都写于 1186 年,陆游在被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 代理 ) 知严州 ( 现在浙江建德) 军州事。 书愤这首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 全诗以“愤”为意脉, 沉郁顿挫, 深沉蕴藉。陆游去严州赴任前,先到临安 ( 现在杭州 ) 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等候召见。宋孝宗召见时对他说:“严 陵山水胜处, 职事之暇, 可以赋咏自适。 ”显然不想重用他。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 但迫于“圣命”, 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江苏皋开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线粒体移植延缓衰老的表观遗传证据论文
- 2025年调酒师职业资格考试模拟题库全攻略解析与实战技巧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外科护理学专项)护理伦理案例分析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农村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策略试题
- 2025年征信考试题库(个人征信基础)权威解读与试题汇编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易错易混题型练习试卷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特殊业务会计处理经典题型实战案例解析模拟试题
- 2025化工原料省间调拨合同
-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第19周-解决问题(二)
- Unit7词汇表讲解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城市商业综合体运营管理方案
-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课件
-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专项练习(800道)-100以内加减法
- 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 19.1.1 变量与常量(教学设计)
-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作业专项施工方案24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模拟导游》课件-2.10气象景观导游要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