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知识点-七年级下_第1页
初中思品知识点-七年级下_第2页
初中思品知识点-七年级下_第3页
初中思品知识点-七年级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下第五单元 20课 法律护我成长(四大保护)1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角度:内因(特点、地位)+外因+意义)内:特点:未成年人年龄小,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辨别是非及自我保护能力弱,其权利更易受到忽视甚至侵害。 地位: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外:现实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意义:有利于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生命健康、受教育权、继承权等)促进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四道防线是什么?各自的地位怎样?家庭保护(基础)、学校保护(举足轻重)、社会保护(必不可少)、司法保护(重要保障、专门保护、重要举措

2、)。(要能结合教材和现实生活对各个保护举例)区分学校保护和家庭保护可以根据实施的主体来判断。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父母或其监护人应依法履行抚养和监护义务,以健康思想、良好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区别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都属于法律保护)。社会保护是党和政府各组织和个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如图书馆等免费开放、整治网络低俗信息、网络防沉迷系统、禁卖烟酒、禁入营业性网吧。司法保护:在司法程序中案件审理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如不公开审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设立少年法庭、在离婚和财产继承案件中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等

3、。误区:一看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就判断是司法保护,要看他们的具体行为。3我国形成了怎样的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体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包括义务教育法、继承法、婚姻法等保护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形成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大保护领域。请对漫画中的妈妈和儿子的做法分别加以评析。妈妈关心孩子的成绩是应该的,父母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但打骂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侵犯了子女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父母应以健康思想、良好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孩子有维权意识,知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值得提倡的。但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

4、务,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正确对待父母的批评教育。第21课 护佑生命安康 (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1我国为什么十分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1)(内)未成年人年龄小,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其生命健康权极易受侵害;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2)(外)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现象时有发生。(3)(重要性)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4)体现了以人为本,有利于社会和谐。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既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不闯红灯、不买小摊不洁食品、积极体育锻炼、拒绝暴力);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首先要不侵

5、害他人的生命健康;其次,给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3.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寻求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依法自我保护。首先要懂得生命的价值,生命只有一次,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其次要多学一些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再次,要抵制不良诱惑,纠正不良行为; 最后,当遭遇危险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4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不只是未成年人自己的事,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要求:国家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给予特殊保护。社会相

6、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整顿,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家庭:父母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第22课 筑起“防火墙”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1未成年人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或:如何拒绝不良诱惑?)(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学会依法保护、依法维权;(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辨是非,不进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方法:远离诱因法、注意转移法、请人监督法);(3)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

7、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置于正面的教育氛围中;(4)正确把握好奇心,克服盲目从众心理,谨慎交友;(5)自觉与社会各方保护相配合,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负责2.依法进行自我保护:在面临险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冷静、沉着、机智,掌握自护自救的方法和技巧,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面对不法侵害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打官司”依法维权重要方式),不可采用忍让与报复的手段。自我保护时必须认识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得以自我保护为借口,侵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向有关部门举报(依法行使监督权、维护正义、社会责任感)。3维

8、护合法权利的途径:(1)非诉讼。如:与侵权者协商;向有关部门申诉;(2)诉讼(重要方式、最有力武器)即打官司4中学生上网利:正确上网可以拓宽获得知识的途径;可以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培养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弊:沉溺网络游戏;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危害身心健康;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青少年要学会休闲,利用网络学习和适度娱乐,但未成年人进网吧是违法行为。如何维护网络安全和秩序(文明上网)?中学生:增强自护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不制谣、不信谣、不传谣,发现谣言及破坏网络秩序的行为及时举报。(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沉溺网络,利用网络学习和适度娱乐)。国家:完善

9、网络相关法律,加强网络监管,严惩破坏网络安全秩序的行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第23课 不以规矩 难成方圆(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1社会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生活秩序(谣言)、公共场所秩序(排队)、交通秩序(闯红灯)等。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就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也是人们同违反公共秩序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2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违反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既是不道德、不负责任、非正义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危害社会、危害他人。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社会成员只有自觉遵守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

10、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离开一定的公共秩序,社会就会陷入混乱。3举例说明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违反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到学校滋事闹事,报假警; 在广场、街头乱扔果皮废纸,在影剧院、展览馆吵闹,购物付款不排队;闯红灯,乱穿马路、开车超速,超载运输、醉酒驾车;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病毒,实施网络诈骗等。4 怎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如何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公民个人:a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明辨是非,不盲目从众;b制止和举报不文明行为,不做看客,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c积极宣传,提合理化建议。国家: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惩处扰乱、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另一方面

1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公民的公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同时监督、曝光不文明行为。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如何解决中国式过马路问题?原因:公民个人:道德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盲目从众等。国家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没有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危害:对公民个人:违反了公共交通秩序,有损自身形象,危害自身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会受道德谴责甚至法律制裁。对社会:扰乱公共秩序,影响城市文明形象,危害公共安全, 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对策:公民个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善于明辨是非,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法规,发现此类交通违法行为及时劝阻或向有关部门举报,并就解决中国式过马路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合理化建议。国家:完善交通法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营造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加强监管,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同时监督、曝光闯红灯行为。P85“在社会生活中,只要自己遵守社会秩序就行了,别人遵不遵守是执法部门的事”,说说这种观点错在什么地方?公民个人必须自觉树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共场所明文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