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萧山电大_第1页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萧山电大_第2页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萧山电大_第3页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萧山电大_第4页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萧山电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一 文字的作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出现比语言的出现要晚得多。世界上现有的文字不过几千年的历史,但语言的出现相当早。语言是通过口、耳交际的,本质上是通过声音来实现交际过程。因为声音是一发即逝的,所以人们说话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谓空间限制,是说交际的双方距离太远就听不见;所谓时间的限制,是指过去说的话现在听不见。为了克服有声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人们发明了文字,使语言除了说和听的形式以外,又增加了一种写和看的形式。文字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这样一来,相隔千山万水的人也

2、可以通过文字写成的文本相互交际。2,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的记录人类的文化。我们主要谈谈历史流传和创新知识这两方面的问题。在没有文字以前,人类的历史主要是通过传说和史诗来传诵的,那时每一个文化群体或部落都有一些专门唱史诗和传说的人。如果会唱史诗的人都去世了,历史的记录也就中断了。如果某一民族的语言不再使用了,这个民族的民族史也因此消失了。同样,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的各种文化知识、生产经验只是靠父子或师徒间的口耳相传,一旦有天灾人祸,这些曾已创新的知识和经验就会消失。文字的出现,为记录人类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更好的手段,人类的历史得以长久流传,人类的创新知识和经验得以积累增加。如果说语言使人类摆脱了动

3、物的本能生活方式,那么文字则使人类由原始蒙昧状态进入了文明状态。3,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一种文化如果没有文字,就如一个人不识字。识字的人和文盲在智力和能力上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一般把有文字的社会称为文明社会,把没有文字的社会称为原始社会。因为文明社会的人群和原始社会的人群在思维上的区别也相当大。有了文字,人类不仅通过一发即逝的声音表象思维,而且可以通过文字思维。文字使思维有了形体表象,可以在时空中留住,反复多次地琢磨。设想不用文字符号来完成一个简单的方程运算是多么困难。调查证明,文盲不能充分借助表象展开复杂的思维活动。文明社会靠口语和文字文本来交流和传承文化,原始社会仅仅靠一发即逝的口语来交流

4、和传承文化。文字的出现,人类不仅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大容量地传承文化,而且加深了思考的深度。可以说,在人类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语言的出现是第一个里程碑,它使非洲猿人取得了人类祖先的地位。文字是第二个里程碑,它使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或者说从史前时期进入有史时期。二、文字的产生原始社会没有文字,主要通过史诗和传说来记录本氏族或部落的人口、财产、对外战争的情况以及内部发生的大事。需要记录的历史和传说越积累越多,肯定会超出人的记忆能力,这就需要一些辅助的记忆手段。从考古和对近代一些没有文字民族的调查表明,在文字发明以前,人类广泛借用某些实物和图画来帮助史诗和大事的流传。

5、实物记事最常见的办法是结绳和刻木。现在我们能观察到的结绳的方法有的还保留在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中,如独龙族出门远行时,用结绳计算日子,每打一个结算一天。易经也有上古靠结绳记事的记录。刻木是在木头上刻上一些纹路或图案。如西藏的僜人借债时一般是在板壁上刻道记数。也还有其他实物记事的方式。比如黔东南的苗族用黄豆的数量来记录劳动的工分数,一粒黄豆代表一个工分。有的黔东南苗族还在木条上栓辣椒表示“事情紧急”。图画记事是通过图画来记录各种事件,表达各种要求。比如教材语言学纲要中提到的印第安人奥基布娃部落的图画情书。这幅图画表达了这样的信息:我,以熊为图腾部落的人,邀请你,以泥鳅为图腾部落的人,前来一会。我在

6、大帐篷里等你。大帐篷旁有一个小帐篷。前面是分叉的河,后面有大小三个湖,周围住的是天主教徒。和实物记事相比,图画记事表达的信息更丰富。实物记事通常记录的是静态的事物,而图画记事不仅可以记录事物,还可以记录有发展过程的事件,还可以表达心里的意愿和要求。图画记事的能力更接近自然有声语言。自然有声语言中不仅有记录静态事物的名词,也有记述事件、表达意愿的的句子。也许因为这一点,除了少数记号,实物记事和文字的产生基本没有联系,图画记事则一般认为是文字产生的前身。三、成为文字的基本条件、文字的基本性质及其与图画的本质差别最早期的文字与记事图画在形体上十分相似,有人称之为“图画文字”。请注意,图画文字和记事图

7、画与文字有本质的差别。记事图画尽管可以传达较多的信息,但它的基本性质是图画,不是文字;而图画文字尽管像图画,基本性质却是文字而非图画。让我们比较一下刚才提到过的印地安女子用记事图画表达的情书和我国纳西族用图画文字记录的传说东巴经白蝙蝠取经记的一小段,来说明成为文字的基本条件、文字的基本性质及其与图画的本质差别。先说印地安情书画。图画虽然也能表示一件事,但表达的方式是以图形直接描画外界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图形与语言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图形表达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多种说法说出来。选用的词和句子可以不同,句子安排的次序也可以不同。图画能否成功地传达信息,与看画人和画画人说的是不是一

8、种语言没有关系,但跟看画人是不是了解所画的场景有密切关系。比如如果不知道他们的图腾,不知道那时印地安居住地已有天主教徒居住,就不可能“读“懂这封情书。再看纳西东巴图画文字。这些看来像图画的图形代表着三句纳西东巴话,翻译成汉语就是“人类的搬迁是从灵山顶上搬下来的,鸟的飞是从山凹处飞出来的,水的流是从高高的高山牧场上流下来的。”东巴经师看着这些图形总是说出这三个句子,所选用的也词和词序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这些图形表达这三个句子,有不少地方不懂得东巴语言是不行的:第一个图形是一个翘足的人,还长着个大象的长鼻子。翘足表“搬迁”,而画象鼻却是因为东巴语中“象鼻”与“人”同音,有了这个鼻子就可以知道这里表

9、示的是与“象鼻”同音的普通集合名词“人”,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第二个图形画的是一个东西挂起来的样子,但表示的意义却是东巴语中“悬挂”的同音词“(人类的)类”。第3个主图形是东巴传说中的圣地灵山,山的上方有个象是蛋的形状,但不是表示“蛋”义,而是表示东巴语中与“蛋”同音的另一个词“上边、顶上”。第四个部分下面的图形就表示“山凹”的形状,而上面的图形是“门扇”的形状,却表与它同音的另一个词“处”。第五部分的上一图形是“鸟”,下一图形依然是用“悬挂”的图形表同音词“类”。第六部分上边的图形是一杆秤,表示的是东巴语中与“秤”同音的另一个词“高山牧场”。下面的山形的顶上有两道标记,用来表示形容词“高”。

10、最后一个图形是描画水流动的样子,表示“水”这个词。仅从图形的摹画程度看,东巴的图画文字与前面的记事图画差不多,但两者已有本质的区别。这就是,东巴文中的图形与语言有直接关系:它不是直接表外界的事物,而是表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是有固定的语音形式的。所以要获得东巴图画文字的图画,必须了解东巴语。不了解东巴语就不可能获得“象鼻”表“人”、“悬挂”表“类”、“秤”表“高山牧场”的信息。东巴图画文字是一种早期的原始文字。它已经大致具备了文字的基本特点,但又不太完善。成为文字的基本特点是:1. 有离散的图形。每一个图形对应于语言中的一个音义结合体,有固定的读音。2. 每一个图形可以重复使用并保持意义不变。3

11、. 图画的排列顺序对应于语言中音义结合体的排列顺序。这样,按照图形的次序顺序地读出每个图形联系的音,就成了有声语言的句子;按照图形的次序或读音的顺序去理解它们联系的音义结合体的意义,就得到了整幅图表达的信息。东巴文所以是文字而不是图画,就是因为,1.它的图形表示的已经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而不是外界的事物,图形都是有音可读的。2. 图形排列的次序不是摹画外界事物的相互位置而是大致是表示语言符号的先后次序。比如“人”形在“鸟”形后,并不是表示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位置关系,而是在语言中先说和后说的关系。3. 不少图形只对应语言中一个特定的音义结合体,而不是现实中事物的形状。如“秤”表“高山牧场”。东

12、巴文还不是完善的文字系统,也是因为它还不完全符合文字的基本条件:1.有些地方一个图形表两个音义结合体,如鸟飞的图形表东巴语中“鸟”和“飞”两个音义结合体。有的地方则有个别虚词成分没有对应的图形。2.同一个图形在文本的不同地方可能表示不同的意义,如“悬挂”图形在我们的例子中借其音表“类”,在经文的其他地方则用其形表“悬挂”。3.个别地方图形的次序与语言符号的次序不一致。如图形是“人搬迁”+“类”,所表达的语言符号的次序是“人类搬迁”。由于还不完全符合文字的基本条件,所以东巴文还是原始文字,不是成熟文字。总之,文字的基本性质是记录有声语言的形体符号系统。要抓住“有声”和“符号”这两点。“符号”意味

13、着其形体可以分析为离散的可反复使用的小形体。“有声”意味着小的形体符号与有声的语言符号(音义结合体)相对应。文字表达信息的方式是通过特定语言符号作为中介而实现的。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读一篇文字材料时我们的确可以不把声音发出来就理解了其中的意义,但这绝不意味着文字可以不表音。因为这篇文字材料中的每个图形对应的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所表达的意义已经是经过了某一种语言的音的切分而得到的语素义或词义再组合的句义。这一基本属性,如果在不懂文字所记录的语言的人看来是不难理解的。图画则与语言没有直接关系。其形体很难都分析为可反复使用的形体符号,即使有一些重复出现的小形体也与特定语言的音义结合体没有固定的对

14、应关系。图画表达信息是通过对外界事物或事物某些特点的摹画,对事物色彩、事物间相互位置的摹画而实现的。一幅图画说不同语言的人都能看懂,一篇文字却只有会说某一种语言的人能看懂。面对同一幅画,可以用不同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各种不同的句子来表达画儿的意义,而面对一篇文字则只有一种语言的特定句子与之对应。可见,文字的基本性质是记录语言的形体符号,文字是通过语言的中介来表达传达信息、表达意义的。四、文字单位的层级和文字的分类关于汉字系统的归类,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有说是“表意文字”的,有说是“意音文字”的,还有说是“语素音节文字”的。到底谁是谁非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这一看法主要取自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商务

15、,1988)一书中的观点。文字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分类。比如,从形体上分,可以有“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方块字”等等。这里我们只讨论根据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不同而做的分类,也就是“表音文字”、“意音文字”等。谈到这一种分类,就不得不先谈谈文字系统中单位的层级问题。我们知道,语言系统有大大小小的单位:语、词、词组和短语、句子,它们都是大小不同的音义结合体。语音系统中也有大大小小的单位:音位、音节、音步等等,它们都是大小不同的语音片段。文字也是一个系统,是个形体符号的系统。这个系统也有大小不同的单位。任何文字系统都有一级较大的文字单位对应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正因为它在文字文本中的排列

16、次序对应于语言符号(即较小的音义结合体)的出现次序,文字才可以有效地表达语言信息。如汉文中的“字”和“英文”中的“词”。汉文中的“字”以一个方块的形体出现,大约对应于汉语中的音义结合体语素,文本中一个一个方块字的出现次序对应着汉语中语素的出现次序,由此来表达汉语语言符号传达的信息。英文中的一个“词”,以前后有空格的一串字母的形体出现,对应于英语中的音义结合体词,文本中一个一个前后有空格的字母串的出现次序对应于英语词的出现次序,由此来表达英语语言符号传达的信息。从这一级较大的文字单位来看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就无所谓表音文字或意音文字的区别,因为这一级单位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如:文字形体音义suns

17、n 太阳日r ì 太阳、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日本的简称在这一级单位上无法对文字做“表音”的或“意音”的分类。但可以根据它们与哪一级语言单位或语音单位对应来分类。汉文的一个方块字大多在语法层面上对应语素,在音系层面上对应音节,所以可叫做“语素-音节文字”。英文的文字词(前后有空格的字母串)大多与语法词,语音词都对应,如果叫“语法词-语音词文字”也太别扭了,所以英文在这一级上没有专门的称呼。一个成熟的文字系统除了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相对应的较大的文字单位外,都还有比它小的一级单位。如英文的词是由字母组成的,汉文的方块字是由偏旁部首或叫字根组成的。如下所示:sun:s u n s s

18、u n n晴: 日 青 日太阳 青 qing让我们把这一层较小的文字单位,英文的字母和汉文的偏旁部首,统一叫做“字符”。从字符的层级上看它们与所记录语言的对应关系,不同文字系统的情况就很不同了。英文的字符只与词的音有关系,而与词的意义无关。如sun如果拆为s,u,n,则分开的s,u,n都没有意义,但可分别表示s, ,n的音。而组成汉文的字符则有的与字义有关,有的与字音有关。如“晴”中的左一字符“日”的意义与“晴”的意义有关(天晴一定有太阳),而右一字符“青”的音与“晴”的音有关。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的所有字符都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

19、符号的意义。表音文字又叫做“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英文是典型的表音文字。表音文字还可以分成更小的类。比如:音位文字: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辅音文字:字符均只表示语言中的辅音,元音没有专门字符表示。如阿拉伯字母。音节文字: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节。如日本的假名。意音文字的字符有的表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表示音的又叫做声符,表示义的又叫做义符。汉文是典型的意音文字。所以,所谓表音文字与意音文字的分类,是以字符这一级单位与所记录语言的关系为依据来确定的。要特别注意的是,按照以上标准,是不是还可能意音文字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表意文

20、字就意味着这种文字所有的字符都是表意而不表音的,而这是不可能的。首先,从东巴文的例子可以看出,语言中有许多抽象概念词是无形可画、无法用义符来表示的。如人类、鸟类的“类”怎么画?画许许多多的人,还是画许许多多的鸟?再比如,上古汉语中有个很常用的表揣度语气的虚词“其”,甲骨文“今日其雨”就是问“今天会不会下雨?” 这种语气虚词怎么能描形呢?所以只能画个与它同音的“箕”的簸箕形状来表示。其次,语言中抽象概念词的数量又很多,而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用既没有形体相似的关系又语音相似的关系的形体来表示抽象概念词肯定会超出人的记忆负担。因此,即使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文字,只要已成系统,只要已经能较全面地记录语

21、言,都是借助有形可画的同音词的形,作为声符,来表示那些无形可画的词。这种借形表音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字学称做“假借”。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成系统的文字,可以没有义符,但是不可能没有表音的声符。这样,所谓的表意文字也就不可能存在,这是由文字记录语言的基本性质决定的。五、从自源文字的发展看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文字的创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人类还没有语言学知识的条件下、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这是一种自源产生的途径,可叫做“自源文字”。另一种是专门研究语言文字的学者为某一语言制定的文字。这种文字往往是部分或全部、借用或参考其他民族文字的字形,再根据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做或多或少的改动而形成的。这

22、是一种有外来参照的产生途径,可叫做“他源文字”。自源文字有向什么方向发展完善的问题,他源文字则有如何创立和是否换用的问题。从这两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文字相对于所记录语言,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很密切的适应性。下面分别介绍。世界上有悠久历史的自源文字有四种: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埃及地区的埃及古文字、中国中原地区的甲骨文和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文字的具体情况,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细讲,大家可以去看周有光先生的世界文字发展史。这里我们只强调以下几点。1. 这些自源文字的早期阶段,无一例外都是不完善的意音文字。一方面,它们都有大量象形的、用来表意的“义符”;早期古苏美尔文、古埃及文和中国甲骨文中一

23、些常用义符,它们在形体和所表达的意义上都很接近。请看古埃及文中的“目”(眼睛)、“雨”、“日”(太阳、一天)、“月”(月亮、一个月)、“水”等义符的大致形体:另一方面,这些象形符号又大量地假借来表音,用做声符。也就是说,文本中的小图形有的表音、有的表义,所以文字的性质都是意音文字。但是这些意音文字又都是不完善的,表现在,同一个形体符号有时表音、有时表义(如古汉文“其”既可以表簸箕,也可以表虚词“其”),同一个音也不一定总用相同的形体符号来表示(如古汉文不同形体“堂、唐”表示的音相同)。这样,形体符号与语言符号(语素或词)就没有完全形成有规则对应的关系,没有做到可反复使用而意义不变,所以还是不完

24、善的意音文字。2. 自源性文字后来的发展方向不同。苏美尔、埃及文字逐渐向表音文字发展,后来为其他民族引进,在他民族最后定型为表音文字。中国甲骨文却逐渐向完善的意音文字发展,定型为完善的意音文字。玛雅文的情况我们还不是很清楚。意音文字是如何发展为表音文字的呢?从埃及古文字看,它发展过程首先是,表音的声符数目逐渐减少而形成与语音发生固定的关系专用声符。如,m音固定用“猫头鹰”形,n音固定用“单道水波纹”形,d音固定用“手”形,等等。埃及文在表示帝王姓名时只用这些声符。在表示其他意思时,一些常用的有形可画的概念仍用义符表示,但越来越多的概念开始用声符表音加附加符号的方式表示。相同的音只用相同的形体符

25、号表示,这种形音唯一对应的专用固定声符的出现,是意音文字转向表音文字关键的一步,这一步一迈出,就意味着语言中所有的语素或词都可能用声符来表示,就可能向着义符的使用逐渐减少,声符的使用逐渐增多的方向发展。虽然,无论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还是古埃及文,都还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表音文字,就随着这两种文明的消亡而不再使用了。但专用固定表音声符的出现,已清楚地反映出这两种文字的发展方向是表音文字。专用表音声符的出现,也为它们在后来的传播中被改革为表音文字奠定了基础。苏美尔文和古埃及文都曾广泛流行,被借用去记录其他民族的语言。在这两种文字向外传播的过程中,有几次重要的改革。一是中东的北闪米特人,他们只取用了

26、苏美尔这一系文字中的表音声符,根据自己语言的特点取用了其中的22个,用来表示各个辅音。这一改动是革命性的,至此,表音文字正式出现。闪米特字母都是表辅音的,是辅音文字。再以后,希腊人又从北闪米特人那里借用了这22个字母,并根据自己语言的特点增加了4个元音字母,至此,音位文字正式出现。现在通行的拉丁26字母,是后来罗马人参照希腊字母设计的。请大家注意,就目前发现的材料看,表音文字都不是自源性的,而是某一系意音文字在传播过程中为其他民族改造的结果。当然,那一系意音文字已明显出现了向表音文字发展的趋向,即,出现了同音必同符的专用声符。中国古文字的发展趋向与以上两种文字完全不同。为了避免甲骨文同一字形有

27、时表音、有时表意,无法做到语言符号与文字单位一一对应的缺点;中国文字使用者采用的对策是增加形声字,用不同义符来区分同音语素。如,“簸箕”形在假借来表虚词“其”之后,出现了既表“簸箕”、又表“其”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表“簸箕”义的“其”在上方再加了一个竹子头,与虚词“其”就区分开来了。通过新增形声字,通过以义符区分同音语素,古汉文一形多用的缺陷得以避免,汉文进入了完善的意音文字阶段。下面我们的问题是,同样是不完善的意音文字,面临同形多用的缺陷,为什么苏美尔和埃及文是向表音文字的方向发展,而汉文却是向完善的意音文字发展呢?答案是:语言的特点对文字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或者说,文字最好要适应所记录的语

28、言,这使得文字的发展朝向不同。苏美尔语和埃及语已经消失,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它们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是多音节语,即它们语言中的词根可以是多音节的。多音节语中的同音词是很少的,因此它们区分同音词的需求并不迫切。它们的问题是,由于缺少同音词根,在借形表音时,一个义符实际只借来表示它的起首辅音,借用多个义符排起来才能表示一个词根,而在表意时,则是一个义符就表示一个多音节词根。也就是说,在文本中,同一个形体是用来表音还是用来表义,不仅表达的意义不同,表达的声音也完全不同。反过来说,只要得知了形体表示的声音,它所表达的意义也就清楚了。这样,对于记录多音节语的文字来说,区分专门的表音声符,需求就十分迫切,而区分同音词根却基本没有需求。而汉语是单音节语。同一个形体,无论是做表音用,还是做表意用,读音都是一个音节。这样,在汉文文本中,一个形体该怎么读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区分这个读音表示的是形体本来的意义还是假借义,也就是说,对于记录单音节语的文字来说,基本只有区分同音语素的需求。单音节语和多音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