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1)_第1页
环境保护概论(1)_第2页
环境保护概论(1)_第3页
环境保护概论(1)_第4页
环境保护概论(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只有只有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和和经济可持续经济可持续性性,人类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人类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春笋。已经进行了一些大规模的会议和行动。第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意义是唤起了各国政府共同对环境问题,特别是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觉醒和关注。的活动。n1983年联合国第38届大会通过决议,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 G. H. Brundland)任主席。n至此,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

2、概念推向行动。n第四部分,实施手段。第四部分,实施手段。会议召开会议召开10周年。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复杂谈周年。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复杂谈判,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判,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这一重要文件。计划这一重要文件。n这次会议是继这次会议是继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和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和1997年在纽约举行年在纽约举行的第十九届特别联大之后,全面审查和评价的第十九届特别联大之后,全面审查和评价21世纪议程执行情况,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世纪议程执行情况,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会议。关系的重要会议

3、。而地球的资源、环境对污染物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总有一天要达到极限,使得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耗竭、粮食短缺。n解决的办法:控制发展,必要时不发展。n该世界自然保护策略阐明了三个目的:n(1)解释生物资源保护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n(2)确定优先保护的问题及处理这些问题的要求;n(3)提出达到这些目标的有效方式。n求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n虽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保护与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且反复用到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但它并没有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这样的一个总观点下,从人口、资源、环境、食品安全、生态系统、物种、能源、工业、城市化、机制、法律、和平、安

4、全与发展等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各个方面。该报告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系指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n1987年,世纪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代之间的平等以及当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平等。采取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可持续的。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能够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n对对不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节约使用;对可对可再生再生资源不断增殖,资源不断增殖,永续利用永续利用。康的发展。nn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将整体预防的环

5、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减少人类和环境的风险联合国环境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划署(UNEPUNEP)对生产过程: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对生产过程: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 有毒原材料有毒原材料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供的服务中n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从伦理上讲,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

6、人有同样的权力来提出他们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这些衡量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完整性有待不断完善。n生态足迹就是指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其生产活动及消费对地球形成的压力,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定的地球表面来支持自身的生存。生态足迹这一形象化概念,既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包含了可持续性机制。失去平衡;如果巨脚始终得不到一块允许其发展的立足之地,那么它所承载的人类文明将最终崩毁。 生态足迹示意图生态足迹示意图能力不同,为了使计算结果有比较性,需要给每种类型赋予一定的均衡因子,目前应用较广的Wackernagel等的计算结果:耕地、建筑用地为2.8,林地、化石能源用地为1.1,草地为0.5,水域

7、为0.2。11( )(/ )(1,2,3, )nnjijiiiiEFN efN raN rC Pin 6611()(1,2,3,6)jjjiiECNecNaryj 差异可用“产量因子”(yield factor)来校正。同时出于谨慎性考虑,在生态承载力计算时要扣除12 %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21。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了其供给,那么本地区的生态系统就是不安全的,其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长治市长治市“十五十五”时期生态盈亏时期生态盈亏地的退化严重,草地资源不断减量。而随着长治市林地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实施,使得林地生态足迹呈现出了盈余。生态足迹ecological f

8、oot-print; ecological footprint 1.地域面积/空间,土地和水域的面积2.具有生态生产力和接纳废物/生物生产性3.提供人类资源消耗和接纳人类废物对象: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判断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全世界是否按生态方式生活生态足迹计算假设2、这些资源以及废弃物大部分都可以转换成可提供这些功能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特别提示足迹不是一片连续的土地土地与水域面积分散在全球各个角落-国际贸易1、我们可以保留大部分消费的资源以及大部分产生的废弃物;生态足迹计算-2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建筑用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海

9、洋(水域)等6种生物生产面积类型。耕地是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类型,提供了人类所利用的大部分生物量草场的生产能力比耕地要低得多由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全世界除了一些不能接近的热带丛林外,现有林地的生产能力大多较低化石能源土地是人类应该留出用于吸收CO2的土地建筑用地面积的增加意味着生物生产量的损失-人类定居在最肥沃的土壤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 不同类型的面积进行标准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不仅单位面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海洋(水域)等间的生态生产能力差异很大,而且单位面积同类生物生产面积类型的生态生产力也差异很大生态足迹计算-7生态生态赤字赤字与生态盈余与生态盈余 反映了区域

10、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区域生态足迹区域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赤字生态盈余生态盈余 区域生态足迹区域生态承载力人类的生态足迹与可用生物承载力的比率(1961-2003 年)人类的消耗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持续增加,2003 年,全球对生物承载力的需求超出地球可供应能力的25%。中国的生态足迹与可用生物承载力的比率(1961-2003 年)当今中国消耗了多于其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两倍多的资源生态足迹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 年)作为一个国家,中国的生态足迹和欧盟27 国的生态足迹相当,是第二大生态足迹国,次于美国生物承载力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 年)中国占据了全球9% 的生物承载力按国家划分

11、的人均生态足迹对于高收入国家和中国,碳足迹占据了总生态足迹一半左右生态足迹在全球各个地区间有很大差异北美和西欧的许多高收入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最大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6 全球公顷,在147 个国家中列第69 位。特点亚太区每个国家对生物承载力的需求和供应纵轴是亚太区每个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横轴是人口数量。本地区的人口总数为35 亿。中国的人口数目是13 亿。每个柱形条代表对应国家的总生态足迹。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人均生态足迹最高,中国和印度的总生态足迹最大。澳大利亚人均需求7.7 全球公顷,孟加拉国人均需求只有0.6 全球公顷。中国人均需求为1.5 全球公顷中国和印度人均生态足迹远在世界平均水平

12、以下。中国未来的道路决定生态超载的五个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因素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 。n3.支出法: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C+I+G+X-M)。n一般最常使用支出法或收入法。定资产使用的性质,其资源耗减具有“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手段;n四. 都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指标,以此衡量一个国家享受国际权利和承担国际义务的比例。nn四. 绿色能更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如环境损失和环境改善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UNCSD)指标体系指标体系n系、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共采用45个“指数”加以代表。n要素层要素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