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鉴赏诗歌的语言 相传苏小妹出了一道题目,要求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各加一字,成为两句五言诗。东坡说:“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说:“好虽好,但不算最好。”黄庭坚说:“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说:“好虽好,但还不是最好。”小妹给出的答案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和黄庭坚不由拍手叫好。 苏小妹的答案竟然让东坡和黄庭坚认为比自己更胜一筹!那么,“扶”和“失”到底好在何处呢?答案因为风只是“扶”着细柳,细柳不“摇”也不“舞”,可见那风是多么“轻”了;在月光下简直“失”掉了梅花的踪迹,可见那月色实在是“淡”极了。小妹扣紧了“轻”“淡”二字,所以比东坡、黄庭坚更胜一筹

2、。真题热身 感受高考1.(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答:_解析“藏”的本义是隐藏,联系前后诗句可知,应为“覆盖”之意,以显示雪大人稀的边塞特点,为下句的“透”字张本。“透”本为“穿透”之意,明写边风之大,暗写衣服单薄,再次呼应前面的人物形象。答案“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

3、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2.(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炼字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首先要字不离句。任何一个汉字都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但一进入具体的语境中,则优劣可辨。其次要联句分析。正因为字不离句,所以

4、,在赏析某个字时,必须联系其所处的相应句子来分析。答案要有以下几部分:形式上要点明修辞或活用等;内容上要分析其对所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效果上可从诗中形象(诗人自己或诗中他人)角度分析效果表达得怎样。 答案“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了骤雨声势之大。 限定时间:你应该在15分钟内完成题目。方法指导:做题前,你应关注几个细节:1.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表面意义之外,还要注意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2.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方法,领悟诗歌精妙之处。考点透析 分解考点 深度探究考点分解一鉴赏“炼字”【示例1】 (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5、。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答:_解析答题时把“软”“涌”放在句中,结合全诗意境情感(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分析;解释含义包括解释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软”,以触觉写视觉;“涌”运用了比拟的手法;还原景物要求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诗歌整体表述诗句所描摹的景象。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命题揭秘】 “炼字”就是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

6、词汇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写事物或表情达意。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所深藏的感情,或品味其形象深刻的表达效果。高考对于“炼字”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作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说说某字的表达效果。 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4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第一步: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就写,没有不写)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什么形象(景、物、人),概括说一下(必答)。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将画面具体展开,展开时要注意突出画面特征,分值少的题可省略这步)第三步:点出该

7、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必答)【答题范式】这个字意思是×××(或: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形象(或:景色),描绘出了×××情状,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情感。【知识精要】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显示诗歌的抒情技巧、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 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有时也要注意副词、数量词和叠词的锤炼。 1动词的锤炼【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8、,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答:_解析这首诗作于搬家之时,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意境,抒写了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浓厚感情。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要告别往日最喜欢的湖上亭了。微风中,亭边的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服,不让我离去,这情景叫人留恋。住久了,连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分别之际,别情依依,鸣声悠悠,透出离别的伤感。要回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干的含意。所谓的“准确”,就

9、是符合“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的特点;所谓“传神”,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寄寓了人的情感。答案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之情态,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2形容词的锤炼【例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 氛垢:尘埃。颈联“白水明田外”中“明”字最精练传神,请简要分析。答:_ 解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

10、景色。诗的开头两句,总写新晴野望时的感受。中间四句具体写所见的景色,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亮度,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答案“明”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3副词的锤炼【例3】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两

11、首诗的末句,一用“应”字,一用“犹”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_ 解析本题要求比较两个副词运用的巧妙程度。要联系诗歌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立足于“炼字”的修辞效果来分析。答案不止一种,见仁见智,贵在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应”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易逝、人生易老的慨叹,也表达出诗人在孤寂愁苦中力求开拓的一种心情。“犹”字也很新奇。去年系舟的痕迹如今仍在,意在暗示在此停泊的客船不多,突出了荒村野店的孤独寂寞。能通过比较鉴别,答出“应”与“犹”任何一字的妙处均可。答案(示例一)“应”字更好,“应”字蕴涵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

12、,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字则无此意趣。(示例二)“犹”字更好,“犹”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字却不能道出此意。(也可以认为二者各有其妙,但要分析二字的妙处)4数量词的锤炼【例4】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该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享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

13、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清代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千里”“十里”都有道理,所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理。答案(示例一)赞成用“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诗题为“江南春”,不专指某

14、一处,所以只有用“千里”才能写出江南之广阔、深邃,才能与“四百八十寺”和谐一致。(示例二)赞成用“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之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5叠词的锤炼【例5】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 芜:丛生的草。“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答:_ 解析叠音词大量出现在写景抒情的诗文中,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能突出景物特征,使景物的特征更加鲜明;二是具有抒情性;三是能唤起

15、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在了解了叠音词的共同作用后,再结合诗歌本身来理解其具体的表达效果。这首五言绝句题为“黄氏延绿轩”,写的是春景。“葱葱”一词常用来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亦用来形容气象旺盛、美好。“靡靡”常用以形容风吹草之貌。两个叠音词的运用,可见作者写景之用心。答案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葱郁茂盛、繁复厚广的样子。同时,叠词在音节上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书边事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注】 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宣宗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

16、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请在首联中找一个最具表现力的词,简析其表达效果。答:_ 解析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词往往是动词、副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等,其中动词最有可能。分析找到的词的效果时,要从本义先作初步理解,然后结合语境看它产生了什么样的特别意味。“断”字是尽或占尽的意思,所在诗句为写景句,故应贴合写景分析,它描写了清秋季节,角声回荡的情形,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答案(示例一)最具表现力的词是“断”。“断”字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渲染了一种深广清幽宜人的意境。(示例二)最具表现力的词是“倚”。“

17、倚”字写出了征人斜倚戍楼倾听悦耳角声、欣赏迷人秋色的安闲姿态,从而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题。考点分解二鉴赏“炼句”【示例2】 (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金王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注】 亭皋:水边的平地。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答:_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赏析诗句的妙处,可从诗句选景、

18、所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炼字等方面切入。结合题目,可抓住“写山水的妙处”这个切入点,分析它使用的修辞手法(比拟),“散去”之“瘦”暗写“晓云”弥漫时的厚阔;“肥”暗写雨前水面的窄。这种曲笔要细心把握。答案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之意;“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又暗示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命题揭秘】 古人写诗讲究构思,往往一句诗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全诗的思想,即所谓的炼句。鉴赏炼句,就是抓住诗歌中关键的句子进行品味,分析其在全诗的结构、表情达意、升华主旨等方面的作用。高考

19、对于“炼句”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1诗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一诗句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2某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3某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题步骤】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第二步:抓住其中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第三步: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答题范式】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结构和主旨)【知识精要】 前人论诗有“句乃诗之眼”之说,名篇之中不可没有格外精警动人的佳句。如我们所熟悉的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白居易的“在天愿为

20、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古人的佳句各具其妙,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两句“意新语工”;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月夜怀子由)和柳永的“多情自古伤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两句“情真意切”;欧阳修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和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两句“情景交融”;朱庆馀的“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闺意张水部)和张籍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节妇吟)则“含蓄蕴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21、完成后面题目。过融上人兰若綦毋潜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注】 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答:_ 解析本题属于考查语言特色题。第一要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第二要找出句子中有特色或者有手法的字词加以分析。“钟声”写听觉,写声音,是动景;“翠微”写视觉,写颜色,是静景,所用手法是通感和以动衬静,“连”字传神巧妙,将这两种感官连接在一起,生动传神,属于用词巧妙。答案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以动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

22、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考点分解三品味语言风格【示例3】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宫词朱庆馀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答:_解析这是一首宫怨诗。两位女主角同时出场,诗人却并没有让这两位女主角开口。读者从“含情欲说宫中事”这第三句诗中看到的,只是一个含情不吐、欲说还休的场面。而且,所含之情是什么情,欲说之事是什么事,也没有去

23、点破它。诗歌最后说,两位美人之“不敢言”是因为在“鹦鹉前头”。从这句诗,读者自会看到:在这幅以“花时”、“琼轩”、“美人”、“鹦鹉”组成的风光旖旎的画面背后,却是一个罗网密布的恐怖世界,生活在其中的宫人不但被夺去了青春和幸福,就是连说话的自由也没有的。答案宫词语言风格含蓄。诗中宫女含情不吐,欲说还羞。她们不说宫廷中的黑暗恐怖,不说被关锁在宫中的痛苦,诗人只写她们在会学舌的鹦鹉面前不敢说话,从而表达了宫女们幽怨暗恨和如履薄冰的恐惧心理。把主旨表达得委婉含蓄。【命题揭秘】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

24、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高考对于“品味语言风格”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3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也可放在最后作为总括)第二步: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种语言特色或风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范式】此诗语言特点是×××(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洁洗练等),×××(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表现了××&#

25、215;之情(或叙写了×××事,描绘了×××情景、场面。)【知识精要】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在此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往往给某些诗人冠以“婉约派”或“豪放派”的头衔,这只是说明这位诗人的诗作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并非说这位诗人的全部作品都是一种风格。我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还是应当就诗论诗。语言风格和诗词的风格往往有一致的地方。 诗词作品的风格包括其意境(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语言。豪放词的语言绝不婉约,而婉约词的语言绝不豪放。因此我们鉴赏诗词的语言风格,难免用到表述诗词风格的专用

26、词汇。语言风格种类繁多,但就高考而言,我们须注意了解下列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气势磅礴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豪迈博大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全诗的语言呈豪放的风格,请结合具体的诗句作简要的赏析。答:_ 解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就是诗题中的董大。诗人起笔便渲染了一个荒凉、凄寒而又令人仿佛没有了着落的送别背景。诗的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劝慰朋友,话说得响亮有力,充满着激励、信心和力量。此诗一反某些赠别诗的

27、那种凄清缠绵、低回流连的情调,表现了送别时刻的一种超乎他人的昂扬和悲壮;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给后人以启示,“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答案诗的前两句写景,如“千里黄云”“雪纷纷”,天地之广,风雪之大,景物之壮阔,折射出诗人心胸之壮阔。后两句言情,“天下谁人不识君”,悲壮之中充满信心。“天下”与前面的“千里”相照应,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诗人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

28、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风格的分析。虽然大家对顾炎武的诗风可能不太了解,但题干中引入了杜甫,并有“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一句作提示,因此,要求我们对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有所了解。杜甫后期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中,形成了以沉郁顿挫为主的诗歌艺术风格。如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借江边萧瑟苍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晚年的不幸遭遇和深沉悲愤的心情。掌握了这些,再参看注释,

29、应当不难作出正确回答。答案这首诗的风格特征是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诗人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遇、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3悲壮慷慨此种风格的作品,含意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施展,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例3】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请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悲壮慷慨”的语言风格。答:_ 解析本诗是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东征时所作。由于武攸宜的轻率和无能,致使东征军全军陷于覆没境地。陈子昂两次进谏,并自告奋勇,“

30、乞分麾下两万人以为前驱”,结果武攸宜恼羞成怒,反将他贬为军曹。陈子昂“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而作此诗,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怀。诗中尽管没有提到具体环境,却创设出一种辽阔幽远、空旷苍茫的意境。答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主人公在时间上的孤独,无论在前朝,还是后代,都无与“我”相知的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现了主人公在空间上的孤独,纵有天地之阔,依然没有能与“我”相知之人。于是,在时间仿佛凝固、空间辽阔无垠的大地上,寂寞地站着一位诗人,感叹着苍凉与孤独,潸然泪下。4朴素自然主要是指语言表达上不堆砌辞藻,不搬弄典故,不矫揉造作,不露雕琢涂饰的痕迹,所谓“

3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例4】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本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答:_ 解析诗的题目是“山中送别”,但却没有写送别的过程,一、二句只写了送别后的情景。一个“罢”字把过程一笔带过。三、四句是用询问的语气,表达对朋友再来的期盼。这首诗拾取生活中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跳跃性地叙述了一次送别的过程,却表达了深厚真挚的感情。题目要求回答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首先,我们的心中要有诗歌语言特点的几种类型,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工整典雅、简洁洗练、雄奇奔放,等

32、等。然后对比归位。本诗基本是明白晓畅的语言,没有生动形象的词语,没有含蓄深奥的词汇,没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像口语一样。答案本诗一、二句简要叙写送别的结果,三、四句是对朋友的询问和期待。语言不作任何雕琢,显得朴素自然,感情真挚。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例5】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33、与何人说?本词“婉约细腻”的语言风格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请作 简要赏析。 答:_ 答案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用“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帐饮无绪”“兰舟催发”渲染离别前的气氛;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体现了离别时的缠绵;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借“杨柳岸,晓风残月”,抒发别后的凄凉。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6含蓄委婉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例6】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

34、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中,作者要表达的真意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诗歌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点?答:_ 解析此诗一题“近试上张水部”,说明是在应试不久前献给张籍的。唐代应进士科举的人有向名人行卷之风,朱庆馀平时向张籍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朱庆馀不好意思明说担心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考官的要求,于是写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答案真意是询问张水部自己这样的水平、风格在科举考试中能否符合考官口味。诗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新嫁娘,将许为知音的张籍比作夫婿,将知贡举的官员比作舅姑,又将自己的文章比作所画之眉。所咏在此,寄意在彼,旨在言外,确实巧妙,很能引人玩味,体现

35、了含蓄委婉的特点。7清新明丽这是一种清朗明净、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特色。主要表现于意境和语言上。一般以新颖、轻巧的构思,生动、活泼的语言,描摹大自然的清幽秀美,抒写轻快、隽永的情思。这种风格要求不蹈袭,不做作,少粉饰,有新意。【例7】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请简析这首诗“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答:_ 解析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诗的前两句是说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轻风,用“细草摇头”来衬托自己的心情,在移情于景时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后两句写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满怀

36、,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的炎热,化静为动。答案本诗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后两句写炎热得连荷花也躲在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8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例8】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焚书坑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赏析。答:_ 解析诗一开始就直奔主题。

37、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竹简帛书化为灰烟销毁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好像当初在焚书坑里焚烧的就是他嬴氏的天下。次句就“帝业虚”之意深进一层,说是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第三句点题,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作出评判。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了书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平。结果适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末句抒发议论、感慨。山东之乱持续了一个时期,秦王朝最后亡于刘邦和项羽之手。这两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都不是读书人。可见“书”未必就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未必就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

38、业”(过秦论)的有效措施。答案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全诗采用了近乎喜剧的表现手法,揭示矛盾,使秦始皇处于自我否定的地位。结句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然是幽默调侃的口吻,饱含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这样写表面似乎很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的感情十分鲜明。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题目。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9、请作简要分析。答:_ 解析“简要分析”主要是阐释、印证“新丽”。“新丽”即“新奇绮丽,新鲜华丽”,从此诗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可知使用的是比喻的手法,从“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可知这是诗人的想象。从比喻和想象这两个方面来分析本诗“新丽”的特点即可。答案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1阅读下面这首曲子,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注】 那答:那边。曲中的“寒”字用得传神且意蕴丰富,请

40、简要分析。答:_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运用情况的鉴赏能力。要在了解本义的基础上,分析它被修饰的对象产生了什么样的特殊效果,有修辞的要点出修辞,对塑造人物形象或主旨起作用的也要同时写入答案。答案一个“寒”字既写出了玉箫曲调的悲凉,也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闻听箫声后的悲凉心情。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题元十八溪居白居易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注】 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居在庐山五老峰下。踯躅:杜鹃花的别称。请结合全诗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一句。答:_ 解析从诗句本身入手,

41、尤其是“落”字,仿佛五老峰掉进了杯子里,作者想象异常奇特,表现了主人的超俗的生活境界。答案此句写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可以远眺山川景物,远处的五老峰影却能倒映在杯子中,溪居的明净便自不待言了。其中“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影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奇特,表现了溪居主人的超凡脱俗。 配套训练古代诗歌鉴赏(二)(时间:120分钟分值:143分)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注】 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

42、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1)“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6分)答:_(2)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分)答:_答案(1)“归”“过”采用了拟人手法。远处的云彩渐渐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稀疏的细雨缓缓地路过中条山区,给人一种清爽感。诗人的情绪从离愁别绪中陡转,胸襟也因之开阔起来。(2)诗人赴京应考即将到达目的地,却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委婉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热衷功名之人,写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

43、,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注】 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5分)答:_(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1)“一身”与“万死”对比,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实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2)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运用“黯然”“别泪”“去国”“投荒”“相思”等词语,抒发了

44、惜别、哀伤之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瘴”“云”“春”“水”“梦”“烟”等意象,表达了凄恻、惆怅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六州歌头·项羽庙李冠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鞭寰宇,驱龙虎,扫橇枪,斩长鲸。血染中原战,视余耳,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泪盈盈。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呜咽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何处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注】 余耳:张耳、陈余,秦末起义将领。掩泉扃:关上地宫之门。(

45、1)上阕描绘出了怎样的项羽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答:_(2)下阕“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5分)答:_答案(1)“秦亡草昧血染中原战”,这七句塑造了项羽叱咤风云、武功盖世的英雄形象;“视余耳泪盈盈”,这几句刻画了项羽穷途末路的英雄形象。(2)描写了荒凉孤寂的景象,与上阕写项羽反秦时的威武雄壮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寄寓了作者的哀伤悲悼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水村闲望宋俞紫芝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注】 俞紫芝:宋代诗人

46、,笃信佛教。桡,船桨,指代船。赊,语助词。翡翠,翡翠鸟。别业,原意为别墅,此指白鹭栖息的地方。旆,旗。(1)诗歌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答:_(2)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歌景物描写的手法。(6分)答:_答案(1)诗歌描绘出一幅恬淡静谧的深秋水村图:船泊烟岸、鸟闲云淡、屋迷旗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从而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2)远近结合。翠鸟闲眠、白鹭栖息为近观,溪水淡淡、酒旗招展为远望,极富层次感。动静结合,化动为静。溪云、酒旗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有静,更增情味。翠鸟、白鹭本为动景,动物不动,从而静物

47、更静,闲适之情荡漾其间。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秋浦途中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注】 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5分)答:_(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答:_答案(1)“萧萧”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萧萧”摹秋雨声,“淅淅”摹溪风声。凄风苦雨,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寂悲凉之情。(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

48、思念之情。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把他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婉转深致地表现了出来。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鹧鸪天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注】 指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1)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5分)答:_(2)这首词以议论为主,作者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试简要概括。(6分)答:_答案(1)词的第一、二句描写了桂花色

49、淡形柔而香浓的特点,这样写是为后边围绕桂花的品性进行议论做铺垫。(2)作者认为颜色并不艳丽的桂花是百花中的上品;让梅花嫉妒,令菊花害羞,并因屈原在离骚中没有将其收列而为之抱屈。词人借助对桂花的议论,表现了自己清高淡泊、追求高洁品行的情怀。7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清平乐·弹琴峡题壁纳兰性德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注】 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罅,声若弹琴”。泠泠:水流声。(1)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6分)答

50、:_(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5分)答:_答案(1)描绘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渲染苍凉肃杀的气氛,烘托作者行旅天涯的悲凉凄苦,为结尾抒情做铺垫。(2)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关塞行役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英雄失路的落寞及对朝代兴衰的感叹。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注】 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1)简析颔联中“犹”“自”两字的表达效果。(6分)答:_(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达的?(5分)答:_答案(1)“犹”“自”分别是“仍然、尚且”和“依然、依旧”的意思,“云犹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天色的阴沉,“浪自生”显示了水势汹涌、旅途艰辛,共同衬托出诗人离乡远行时黯淡、凄凉的心境。(2)此处用了鲤鱼传书的典故,通过叙述船工捕得鲤鱼,诗人期盼发现家书急令烹鱼一事,表现了作者对兄弟、家乡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