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摘要】 本文将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意义和现状进行研究和阐述,从而详细分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一些对该区域经济发展有利的相关建议,最后展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前言进入21世纪,经济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区域经济整合逐渐成为国际经济运行的新形式,并赋予国际分工新的内容。我国入世后,改革不断深入,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各地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技术、基础与产业优势,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在当今以经济圈为主体的经济格局下,建设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区
2、域化潮流。壮大海峡西岸经济对统筹我国东部地区协调发展、构筑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海峡西岸也成为统筹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更好的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1. 海峡西岸经济区内涵及建设现状 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2006年被列入我国“十一五”规划加强建设和发展。对于其内涵界定,大致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叶飞文为代表的观点,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省为主体,涵盖周边地区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另一种是以杨立冰为代表的观点,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指福建省。鉴于福建省在中国东南沿海
3、所处的南北接“长三角、珠三角”、东濒台湾省的特殊地位及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潮流的原因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海峡西岸经济区具体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海域与陆地,为福建全省,浙江省的温州、衢州、丽水市,江西省的赣州、抚州、鹰潭、上饶市以及广东省的汕头、潮州、梅州、揭阳市等四大地区,共20个地市分为3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闽东南经济集聚区,是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地带,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龙头;第二部分是内地山区经济推进区,它是山海之间经济交流的枢纽,是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骨架;
4、第三部分是周边经济协作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海峡西岸经济区总面积2.70×105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2.81%;2005年,其年末总人口8494.7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5%。1992年全面改革开放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得到了发展与提高(表1)。2005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年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703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6.39%,比1992提升了1.38个百分点;人均GDP为13776元,为全国人均量的98.39%,比1992年上升了19.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549.9亿元,为全国的6.24%,比1992年提高了4.79
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41.1亿美元,占全国6.44%,比1992年减少了4.16%,应给予关注;出口总额为515.31亿美元,占全国的6.76%,比1992年提高了4.0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379.5亿元,占全国4.93%,比1992年提高了0.19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2005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48亿元,占全国的6.62%,比1992年提高了1.14个百分点。从总量来看,19922005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呈逐年扩大趋势。从速度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GDP年平均增长速度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19
6、922005年,该区GDP由1349亿元增加到11703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6.97%,比全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14.48%高出2.59个百分点。从海峡西岸经济区GDP占全国GDP的相对比值来看,19921999年呈逐年递增趋势,19992005年则大约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从绝对值来看,19922005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均GDP呈单调递增趋势。2005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均GDP为13776元,是1992年的7.63倍,是1995年的2.7倍,是2000年的1.57倍。从速度看,总体上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大于全国平均年增水平。19922005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均GDP由18
7、05元增长至13776元,年均增长速度115.7%,比全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13.3%高出2.4个百分点。从分年段看,19921999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20.08%,全国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1.2%,海峡西岸经济区比全国高出8.88个百分点;19992005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为93.28%,全国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9.34%,海峡西岸经济区比全国低6.06%。从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的相对比值来看,19921999年呈逐年递增趋势,19992005年则大约呈减小趋势。1992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之比为78.5
8、5%,1999年为116%,2005年为98.39%。2.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政治与经济方面的重要意义2.1对于福建及福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海峡西岸,有政治、经济两方面含义。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福建省委始终坚持谋划发展、致力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在新世纪福建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的时候、在台湾产业与资本不断向大陆转移的背景下,福建省委谋划海峡西岸新一轮发展的战略举措。这一举措的目的就是为福建更好地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更好地服务全国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祖国统一大业,构建一个有效载体,为福建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展示广阔前景,也为福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找到了
9、自己的最佳位置。福建省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台湾面积大约为福建省的1/3,人口密度是福建的2倍,台湾地区的土地承载强度(平均每平方公里承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福建省15倍。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福建在大陆也属于土地资源紧缺的省份,但相对台湾而言,土地资源就要丰富得多。福建沿海有大量台地和海湾围垦滩地,适宜于工业用地。福建海岸具备较好的建设港口工业区的条件。目前,台商投资较为集中的在厦门湾、闽江口、湄州湾等港口工业区里,其厂房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低廉,能够为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应着眼于两岸要素禀赋、经济结构、产业的互补性,通过
10、优势互补、产业整合,加强经济合作,共同构建海峡经济区,突破各自经济发展的瓶颈,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利于福建在未来发展中找准定位和方向,树立新理念,拓展新思路,充分发挥沿海港口、外向带动、对台合作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迅速缩小与台湾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和珠三角、长三角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有力推进福建省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避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出现一个区域断裂带和“经济洼地”,逐步形成从环渤海到海南岛整个沿海一线的均衡化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实现东中西良性互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的劳动力状况,
11、使得大陆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台湾。台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福建转移,能够成为增强台湾厂商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能够成为增加福建就业,促进福建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2.2 服务于祖国的统一大业政治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着眼于海峡东岸台湾,着眼于祖国统一大业,一旦福建与台湾联合形成海峡经济区,其经济总量就不亚于全国其他经济区。有资料显示,2003年长江三角洲的江、浙、沪经济总量加起来3300多亿美元,珠江三角洲的粤、港、澳加在一起经济总量是3300多亿美元,台湾和福建经济总量加起来也是3300多亿美元。可见,一旦形成海峡经济区,便可成为我国够格的经济区,而且在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中占有独具特色的一席。加快海峡西
12、岸经济区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联系、人员往来,实现互补合作、互利共赢,增强两岸同胞的了解和互信,使福建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先行区和跳板,提高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优势和不足3.1优势3.1.1区位优势。海峡西岸毗邻台湾,并且与台湾有着历史性的“五缘”关系,这是祖国大陆任何其他地区都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也是对台工作的前沿和窗口。海峡西岸与台湾本岛最近距离仅为60多海里,台湾是祖国大陆的重要贸易伙伴,台资也是拉动祖国大陆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加强多台联系对祖国大陆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目前,
13、福建并不是对台经济贸易的唯一出海口,也不是台商投资大陆的重要领地,一旦福建建设壮大进而投资环境改善,其毗邻台湾的巨大邻里优势便可迅速发挥。另外,其地理条件和气候与台湾相似,是台湾在祖国大陆选择农业合作区的首选地区,目前闽台农业合作已取得很大进展,随着福建经济的发展进而投资环境的改善,包括农业合作在内的闽台经济合作会更加紧密。马尾与马祖相距仅10海里,厦门大嶝与金门最近距离只有1800米。特别是福州和厦门港实现与台湾定点直航,马尾和马祖、厦门与金门实现了“小三通”后,这种原来理论上的优势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现实优势。此外,厦门已获准对台胞实行落地签注和办理5年期台胞证,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台胞通过厦金航
14、线往来于海峡两岸之间。3.1.2开放优势。海峡西岸与台湾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改革开放以来,双方投资与贸易已形成良性互动,台湾是海峡西岸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海峡西岸设立了杏林、海沧、集美及马尾四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建立了漳州和福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一批台湾大企业纷纷来闽投资。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至2004年4月,海峡西岸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804个(不含第三地转投资的台资项目),合同台资141.4亿美元,实际到资100.7亿美元。台资成为海峡西岸的第二大境外资金来源,且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投资结构趋向合理,投资势头不断增强。3.1.3文化优势。闽台文化习俗和语言环境一脉相承,
15、多数台胞祖籍在海峡西岸并讲湾21个县、市。台湾省籍同胞在福建居住的闽南语。据统计,台湾同胞80%以上祖籍地在福建,台湾的福建民间社团很多,在台福建同乡会有147个,宗亲会有126个,遍布台湾21个县、市。台湾省籍同胞在福建居住的也不少。台湾民间信仰,特别是妈祖、保生大帝、关帝和临水娘娘都是由福建传过去的,每年都有大量的台胞来福建四大祖庙进香朝拜。两岸人民同宗、同祖、同语、同俗,这种一脉相承的人文关系,为两岸交流提供了天然的纽带。3.1.4体制优势。福建是综合改革实验区,在国有企业改革、基础设施投融资、非国有经济发展、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晋江模式”,经济市场
16、化、民营化程度较高,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接近5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因而,相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而言,福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很轻,政府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做其他的工作。3.1.5对台工作的经验优势。这些年来,福建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促进两岸人员往来、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成绩突出,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五是海峡两岸经济水平差异互补。台湾资金雄厚,科技产业基础好,营销及管理经验丰富,但市场狭小、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高;海峡西岸经济区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但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相对缺乏。台湾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
17、术密集型为主。因而,迫切需要将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而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具备接纳台湾产业的条件。与此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在台湾也很有市场。另外,东南沿海地区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月工资七八百元,高的在千元左右,相当于台湾同等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十分之一。台湾地区的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价格的迅速上升阻碍其经济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出于人缘、地缘和语言相同等原因来福建投资。今后,福建在接受台湾企业转移方面仍然具备独特的优势。3.1.6政策优势。作为区域战略规划理念,“海峡西岸”最早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在其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法提出。此后,不断
18、受到各方各界的关注,“海峡西岸”的意义进一步拓深,地方利益逐渐被淡化,至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支持“海峡西岸”发展已经提升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部署。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44条提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察福建时殷切希望福建省“抓住中央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努力走在全国前列”。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
19、特别指出:“将努力争取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推动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进程;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依法保障台湾同胞正当权益,竭诚为台湾同胞服务。”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十九章第四节写到:“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3.2不足3.2.1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福建经济发展的最大自然障碍就是多山。绵绵群山造成的结果是道路崎岖,地域封闭,信息不灵。落后的交通一直是阻隔福建与中原联系及福建内部交往的屏
20、障。加上历史上福建长期作为国家的对台前线,因而造成福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健全。近几年,福建许多较为著名的民营企业,纷纷把自己的企业总部或研发中心、商务中心等核心部门从福建迁往上海、北京甚至香港。很多“闽商”也“舍近求远”,纷纷到外地投资。有数据表明,目前在省外投资兴业的福建人数量已达250万人,其中在上海办企业的福建人达30万人,在北京注册的企业有5 000多家,年产值逾500亿元。近些年来,福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交通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但目前仍然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3.2.2.城市化水平不高。长期以来,福建因为多山,人口分布分散,未能形成大的都市群。福建三大中心城市的福州、厦
21、门和泉州的建成区人口之和不到福建人口的10%。而同样是多山的日本,70%以上的人口却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圈。与珠三角、长三角龙头的广州、上海这些大都市相比,福建不仅在人口规模上不可同日而语,在城市化上也是小巫见大巫。严格讲,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座城市只能算是“中小城市”。3.2.3科技与教育水平不发达。由于历史原因,国家对福建的教育和科技投入较少。福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数量偏少,以致科研基础薄弱,教育发展水平不高。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课题组2003全国及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资料显示,福建“专业技术人员数”、“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居全国第15、2
22、0位,“万人R&D科学家工程师数”、“企业R&D科学家工程师比重”分别居全国第14、21位。7又据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资料显示, 1985年至2005年的二十年间,福建的科技竞争力一直在第20位至第28位之间徘徊。8这与福建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1位、人均GDP居全国第7位的经济实力相比极不相称。浙南、粤东、赣东南也是科教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4. 对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相关建议4.1发挥对台区位优势,促使海峡经济区早日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最大的区位特点就是对台优势。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构建海峡经济区的前提和基础,海峡经济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扩展和延伸。目前,虽然海峡西岸经
23、济区的经济总量和产业竞争力无法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相比,但由于海峡两岸的“五缘”优势和经济上很强的互补性,一旦两岸“三通”实现后,海峡西岸与海峡东岸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完全有可能联合起来构建海峡经济区,其GDP将超过长三角、珠三角,成为同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一样重要的经济区,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主动推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并积极建议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把海峡经济区作为全国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争取特殊政策,促使海峡经济区早日形成。4.2大规模的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强的拉动效应。交通状况一直是引导经济活动聚集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追求经济活动的低成本
24、、高效率,资源和生产要素往往聚集在交通要道和枢纽周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空间。基础设施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畅通、安全、高效、舒适”的交通运输体系,拓宽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空间,彻底突破长期以来制约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承北启南、东出西进”的对外交流能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4.3创新区域协作机制,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主体的福建要积极与周边省区开展协作,树立协作发展的新观念,形成联系
25、紧密的经济发展共同体。可考虑在省、地(市)或有条件的县(市)设立协作发展基金,支持重点协作项目的发展;或建立省际间行政首脑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消除因行政垄断、地方保护主义而造成的市场分割和市场秩序混乱的现象,构筑区域共同市场。4.4推进城市联盟战略,培育和壮大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联盟是促进城市间经济合作与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城市联盟的建立有利于带动城市与其周边区域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化水平不高,推进城市联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中已提出重点构建三个层次的城市联盟,即经济联系紧密的闽江口、厦门湾与泉州湾的城市联盟;漳
26、州到宁德的闽东南沿海城和沿闽江流域的城市联盟;闽粤赣和闽浙赣等若干跨省域城市联盟。此外,还可考虑引导海峡西岸的温州、福州、泉州、厦门和汕头等城市与海峡东岸的台北、台中、台南和高雄等城市之间建立城市联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4.5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此,必须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性机遇,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壮大人才队伍,在加快产业聚集中加快人才聚集,在壮大民营企业过程中为人才提供平等的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机制和人才环境,争取早日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政策配套、机制灵活、环境宽松、人尽其才的人才聚集区。5.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趋势展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堂教学实录
-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计划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总复习之全册词语表
- DB11T 1064-2014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空间数据获取与更新
- 阀门技术规格书
- 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 医用去污剂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假体的安装调试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台钟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丧葬费家庭协议书范文范本
- 中小学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方案3篇
- 中汇富能排矸场设计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60题)
- 2024年大学试题(财经商贸)-统计预测与决策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品
-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课件初训修订版
-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第1课 开启物联网之门 教学设计
- 2024220kV 预制舱式模块化海上风电升压站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一平台在线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9 作息有规律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