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养殖的温度控制系统_第1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养殖的温度控制系统_第2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养殖的温度控制系统_第3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养殖的温度控制系统_第4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养殖的温度控制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毕 业 论 文基于单片机的温室养殖的温度控制 院 部 专业班级 届 次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二一六年六月十日装订线. . . :24 目 录温室养殖的温度控制ITemperature control in GreenhouseII引言I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11.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硬件选择11.1.1单片机选择11.1.2 温度传感器简介与选择212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312.1 DS18B20的工作原理32、 硬件系统设计72.1 电源电路72.2温度采集电路和外接EEPROM存储电路82.3按键与显示电路92.4继电器电路102.5晶振控制电路103

2、 软件系统设计113.1汇编语言的选择113.2主程序设计123.3 DS18B20子程序设计133.3.1读出温度子程序133.3.2复位应答子程序143.3.3写入子程序144 自制集成开发板154.1 制作电路印刷版的基本流程154.3系统调试164.3.1 在试验台板上进行调试164.3.2电路板元器件的焊接与调试165. 结论17参考文献18致谢19附录20ContentsAbstract.IIIntroduction. 11 The stem strength tester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21.1 Stem strength te

3、ster structure. 21.1.1 STM32 microcontroller understanding and choose. 31.1.2 Pull pressure sensor profile and select . 41.1.3 LCD choice. 41.2 Stem strength tester working principle .51.2.1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principle.51.2.2 Microcomputer data processing principle.62 Mechanical system design

4、.62.1 Instrument operation mode .72.2 Instrument cutting knife design.73. Control system hardware design.83.1 Amplification system .83.2 Signal reverse system .113.2.1 The application of signal reverse circuit.123.2.2 Motor positive &negative control principle.123.3 SD card storage systems .133.

5、4 Homemad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board.133.4.1 Altium introduced to find 6.0 .153.4.2 PCB design flow of work.163.5 Controller layout profile .174 Software system design . .174.1 Key functions. .174.2 Data shows.184.3 Interrupt handling . 184.4 A/D conversion best precision design . 194.4.1 Track

6、of error sources and analysis .194.4.2 Rainfall distribution hardware how to reduce ADC error.194.4.3 Software how to reduce ADC error . 204.5 PC communication program design. 214.6 Measuring parameters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214.7 Overload and acting program design.214.8 Signal stability ana

7、lysis and design.225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 245.1 Instrument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245.2 Measuring data analysis . 256 Conclusion. 27References. 30Acknowledgement.30Appendix31温室养殖的温度控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一款便携,测温精准,价格低廉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项目主要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单元,以DS18B20温度传感器。然后将采集到的温度变化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经过变送

8、器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将信号输送至单片机。AT89S52单片机将温度进行处理后进行液晶屏实时显示和SD卡数据存储。同时单片机还控制继电器的开关的运作,控制制热装置和散热(制冷)装置的运行来调节温度。该温度控制系统只是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在温度控制领域的一个简单实例,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可以将测得的温度通过单片机与通讯模块相连接,以手机短消息的方式发送给用户,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对温度进行监控。此外,一些原器件的使用上也可升级,如单片机改用性能更好的ATmega16单片机,程序设计用稳定性更高的高级语言等。本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像鸡舍的温度、育婴房的温度、水温的控制。用户可灵

9、活选择本设计的用途,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关键词:温室养殖 单片机 温度传感器引言温度是一个需要不断检测和控制的变量,又因为其对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因此对温度的控制系统的建设变的十分重要。由于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温度控制也向精确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温室养殖技术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温度控制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我国温室养殖实际情况看,大多数温室的温度检测和控制都是人工来完成的,从而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劳动强度大、测控精度低的后果,使得生产成本提升、生产风险加大,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应加大科技的结合力度,建立合理有效的温度控制系统。随着温室养殖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温

10、室的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不论是企业还是农民对此都有比较迫切的需要,因此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需要综合考量。在温室养殖中,鸡的养殖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鸡的养殖不同阶段对于温度的需求的复杂使得其拥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针对养鸡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建设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单片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和温度控制是自动化养殖中较为常见,性能优良的产品。随着温度控制器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多样,各种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智能温度控制器应运而生。本设计是温室养殖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对象是温室内的温度。针对此问题,本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可连续高精度调温的温度控制系统,它应用广泛,功能

11、强大,小巧美观,便于携带,是一款既实用又廉价的控制系统。本设计是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基本的温度控制功能:当温度低于设定下限温度时,系统自动启动加热继电器加温,使温度上升,同时绿灯亮。当温度上升到下限温度以上时,停止加温;当温度高于设定上限温度时,系统自动启动风扇降温,使温度下降,同时红灯亮。当温度下降到上限温度以下时,停止降温。温度在上下限温度之间时,执行机构不执行。同时三数码管即时显示温度。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温度控制系统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灵敏度以及经济性等方面。所以本系统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单片机控制系

12、统建设温度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具有具有可靠性强、控制功能强、可拓展、性价比高等优点,应用十分广泛。1.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硬件选择针对我国温室养殖特点,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控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AT89S52单片机、四位数码管显示、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等。DS18B20是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性价比高,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的特点,温室温度又DS18B20来采集,内部的转换器将收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入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送入4位8段数码管显示实时温度。采集来的实时温度与预设的3个温度进行比较,输入3路报警器处理。图1 -1 温室控制系统原理图1.

13、1.1单片机选择单片机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主要有中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集成而成的一块硅片构成的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AT89S52 是一种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特性的CMOS 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AT89S52引脚图 DIP封装Flash存储器,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

14、引脚完 全兼容。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 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 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 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S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 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AT89S52引脚图 DIP

15、封装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图1-1-1 AT89S52单片机实物图和引脚图1.1.2 温度传感器简介与选择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就是能把温度物理量和湿度物理量,通过温、湿度敏感元件和相应电路转换成方便计算机、plc、智能仪表等数据采集设备直接读取得数字量的传感器根据需要传感器选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接线方便,封装成后可应用于多种场合,如管道式,螺纹式,磁铁吸附式,不锈钢封装式,型号多种多样,有LTM8877,LTM8874等等。主要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而改变其

16、外观。封装后的DS18B20可用于电缆沟测温,高炉水循环测温,锅炉测温,机房测温,农业大棚测温,洁净室测温,弹药库测温等各种非极限温度场合。技术指标1)、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连接微处理器,并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2)、测温范围 -55+125,固有测温误差1。3)、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最多并联8个,实现多点测温,如果数量过多,就会使供电电源电压过低,造成信号传输的不稳定。4)、工作电源: 3.05.5V/DC 5)、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6)、 测量结果以912位数字量方式串行传送7)、适用于DN15

17、25, DN40DN250各种介质工业管道和狭小空间设备测温8)、 标准安装螺纹 M10X1, M12X1.5, G1/2"任选9)、PVC电缆直接出线或德式球型接线盒出线,便于与其它电器设备连接.外形和内部结构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4部分组成: 温度传感器、64位光刻ROM、配置寄存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DS18B20的管脚排列如下图1-1-2: 图1-1-2 DS18B20的两种封装形式其中(1)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2)GND为电源地;(3)VDD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12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12.1 DS18B20的工

18、作原理1、 DS18B20的内部结构如图1-2-1 图1-2-1 DS18B20内部结构(1)DS18B20中温度传感器用来完成对温度的测量,以12位转化为例(表1):用16位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读数形式,以 0.0625/LSB形式表达,S为符号位。表1: DS18B20温度值格式表(2)光刻ROM中的64位序列号是出厂前被光刻好的,可看作是该DS18B20的地址序列码。64位光刻ROM的排列是:开始8位 (28H)是产品类型标号,后48位是该DS18B20自身的序列号,最后8位是前面56位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光刻ROM使每一个DS18B20都各不相同,以实现一根总线上能够挂接多个D

19、S18B20的目的。表2 ROM结构CRC的等效多项式函数是:(3)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可通过软件写入用户报警上下限值(4)配置寄存器 该字节各位的意义如下:表3:配置寄存器结构TMR1R011111表3 配置寄存器结构低五位一直是"1",TM是测试模式位,可设置DS18B20是在工作模式还是在测试模式。DS18B20出厂时该位被设置为0,用户不要去改动。R1和R0用来设置分辨率,如下表所示:(DS18B20出厂时被设置为12位)表4:温度分辨率设置表R1R0分辨率温度最大转换时间009位93.75ms0110位187.5ms1011位375ms1112位75

20、0ms2.DS18B20工作原理综上,DS18B20的工作原理如下:  图中低温度系数晶振的振荡频率受温度影响很小,用于产生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送给计数器1。高温度系数晶振随温度变化其振荡率明显改变,所产生的信号作为计数器2的脉冲输入。计数器1和温度寄存器被预置在-55所对应的一个基数值。计数器1对低温度系数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减法计数,当计数器1的预置值减到0时,温度寄存器的值将加1,计数器1的预置将重新被装入,计数器1重新开始对低温度系数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如此循环直到计数器2计数到0时,停止温度寄存器值的累加,此时温度寄存器中的数值即为所测温度。斜率累加器用于补偿和修正

21、测温过程中的非线性,其输出用于修正计数器1的预置值。DS18B20测温原理如图1-2-2所示。 图1-2-2 DS18B20工作原理图DS18B20多是通过单片机采集数据。处理时,将温度传感器与一位口线连接,单片机可挂接多片DS18B20传感器,从而实现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由于DS18B20的单线通信功能是分时完成度,有严格的时隙概念,因此读写时序十分重要。主机控制DS18B20的各种操作必须按照协议进行,完成温度转换必须经过以下三个步骤:1、初始化DS18B20(发复位脉冲)2、复位成功后发ROM功能指令3、发存储器RAM操作指令,才能对DS18b20进行预定的操作。完成初始化后,单片机检测到

22、应答脉冲,就可以发出ROM指令。当单片机在单总线上连接多个传感器时,可指定对某个传感器进行操作。这些ROM命令还允许单片机进行检测总线上有多少个从机设备及其类型。单片机在发出功能命令之前,必须发出适当的ROM命令。当单片机发出ROM命令以访问某个指定的DS18B20时,就可接着发送某个功能命令。这些命令允许写入或者是读出DS18B20暂存器,启动温度转换以及判断工作方式等等。系统对DS18B20的操作以存储器命令和ROM命令实现。当单片机收到DS18B20的感应信号后,就可以发出相应的操作命令,这些操作命令如下表5: 表5 ROM和存储器RAM操作命令代码 DS18B20完成温度的采集需要步骤

23、如图1-2-3图1-2-3测温流程2、 硬件系统设计本设计拟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利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收集实时温度数据。同时还可利用AT89S52单片机开发板上的串口传输功能实现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更方便的实现数据的读取与操作。温度传感器的硬件包括温度采集电路、电源电路、按键和显示电路、片外EEPROM存储电路、报警电路等。为了便于系统的规模化生产和移植温度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如图1-2 图2-1 温度控制系统的接线端子框图2.1 电源电路 本项目主要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单片机,检测装置初步采用DS18B20传感器作为前端传感器。由于

24、系统为温室养殖温度控制系统,所处地区多为农村,电网电压波动较大,为了使系统工作更加稳定可靠,电源设计采用双路反激开关电源,+5V给单片机和显示电路等供电,+12V为继电器和其他功率电路进行供电,电源的功率为5W,最大为8W,可输入85265V的交流电压。电路如图2-1-1所示 图2-1-1温度控制系统的电源电路电源采用的是PI公司生产的新一代集成电源芯片TNY276,内置700V的MOSFET,与传统的PWM控制的电源芯片相比较,具有控制简单,集成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开关电源设计由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高频变压器和反馈电路4部分组成。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由输入交流EMI滤波(CX1

25、和L1)、整流(Dl一14)和电容稳压(E1)3部分组成,为防止电压过冲,在交流电压入口处并联1个标称电压为375V的压敏电阻RV。整流之后串人NTc电阻,以限制开机浪涌电流。高频变压器设计中注意磁芯复位电路的设计,如图1-2-1中的R1、C1和D5。回馈电路中采用双路稳压,采样电阻R7和R8为1精度电阻。2.2温度采集电路和外接EEPROM存储电路温度传感器采用美国DALLAS公司的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足以满足温室温度测量的需求。在远距离测温时,应注意抗干扰措施,如采用抗干扰连接线并在程序中加入抗干扰滤波设计,以防止温度因干扰突跳而引发的控制失调

26、。温度测试系统要求有掉电记忆功能,即对3个预设的报警温度实时存储并掉电不丢失。文采用两线串行EEPROM芯片A,I、24C02,电路图如图2-2-1所示。图2-2-1温度采集电路和外接EEPROM存储电路A0、A1和A2为器件地址脚,用来级联多片EEP-ROM芯片,此处接地。WP为写保护引脚,当该引脚接GND时,允许正常读写操作;当引脚接Vcc时,芯片启动写保护功能。SCL为串行时钟信号引脚,与单片机的P35口连接,在SCL输入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将数据送人EEPROM器件,并在时钟的下降沿将数据读出。SDA为串行数据输入输出引脚,与单片机的P34口连接,可以实现双向串行数据传输。 2.3按键与显

27、示电路系统设置了5个独立按键,即设置键l,2,3和数字加减键,分别与单片机的P20-P24连接,采用键值扫描方式。系统的显示采用4位8段数码管来显示实时温度,精度为01,采用动态循环显示,位码由单片机的P0口加上拉电阻驱动,段码由8055和8550三极管驱动,并接至单片机的P3.0P33口。显示电路如图2-3-1所示图2-3-1 显示电路图 2.4继电器电路继电器电路如图2-4-1 图中P1.1引脚控制加热器的继电器,P1.2引脚控制散热器继电器。当给P1.1引脚加低电平时,三极管导通,电磁铁触头放下来,使得加热器开始工作,同理,当给P1.2引脚加低电平时,散热器开始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继电

28、器两端,必须跨接二极管,防止继电器的触电跳动时产生过大的方向的感应电动势击穿驱动电路,造成系统损坏。发光二极管为工作显示。图2-4-1 继电器电路2.5晶振控制电路单片机的工作时间基准是由时钟电路提供的,单片机的内部时钟电路如图2-5-1 图2-5-12.6复位电路在单片机中有一个为主机提供外部复位信号的输出端口RST。复位信号为高电平有效,高电平的有效持续时间为两个机器周期以上。 图2-6-1 复位电路3 软件系统设计3.1汇编语言的选择 程序设计语言有三种: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机器语言是机器唯一能“懂”的语言,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最终都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的

29、程序(成为目标程序),计算机才能“看懂”,然后逐一执行。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语言,亦称为符号语言。在汇编语言中,用助记符代替机器指令的操作码,用地址符号或标号代替指令或操作数的地址,是最接近机器码的语言。在不同的设备中,汇编语言有差异,对应着不同的机器语言指令集,通过汇编过程转换成机器指令,不同平台之间不可直接移植。高级语言是面向问题和计算过程的语言,它可通过于各种不同的计算机,用户编程时不必仔细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的具体性能与指令系统,而且语句的功能强,常常一个语句已相当于很多条计算机指令,于是用高级语言编制程序的速度比较快,也便于学习和交流。C语言是世界上最流行、使用最广泛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30、,有以下优点1、简洁紧凑、灵活方便2、运算符丰富3、数据类型丰富4、表达方式灵活实用5、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对硬件进行操作6、生成目标代码质量高,程序执行效率高7、可移植性好。虽然C语言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本系统却选用了汇编语言。原因在于,本系统是编制程序工作量不大、规模较小的单片机微控制系统,使用汇编语言可以不用像高级语言那样占用较多的存储空间,适合于存储容量较小的系统。同时,本系统对位处理要求很高,需要解决大量的逻辑控制问题。MCS51指令系统的指令长度较短,它在存储空间和执行时间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编成的程序占用内存单元少,执行也非常的快捷 3.2主程序设计该系统主程序是基于AT89S5

31、2单片机编写的,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整个系统的整体协调及功能的实现。主要有系统的初始化、工作状态的判断、子程序功能实现等等。 主程序流程图 部分程序如下: ORG 0000H TEMPER_L EQU 29H TEMPER_H EQU 28H FLAG1 EQU 38H;是否检测到DS18B20标志位 A_BIT EQU 20H ;数码管个位数存放内存位置 B_BIT EQU 21H ;数码管十位数存放内存位置 XS EQU 30H MOV A,#00H MOV P2,A MAIN:LCALL GET_TEMPER;调用读温度子程序LCALL DISPLAY;调用数码管显示子程序 AJMP

32、 MAIN; 这是DS18B20复位初始化子程序3.3 DS18B20子程序设计3.3.1读出温度子程序读出温度子程序主要是读出RAM中的9个字节,读出时要进行CRC校验,。DS18B20每一偶次的温度测量需执行两个工作周期。测出温度子程序3.3.2复位应答子程序 复位应答子程序3.3.3写入子程序写入子程序 AT89S52与DS18B20的原理接线图3-3图3-3 接线原理图4 自制集成开发板4.1 制作电路印刷版的基本流程1.利用原理图的绘制工具绘制原理图,并且生成对应的网络表。然后手工更改网络表,将原理图中的器件引脚名称与PCB封装库中的引脚名称进行对比,找出名称不一致的引脚并改正,特别

33、注意二极管和三极管等。2.设计PCB设计环境,规划电路板。进入PCB系统后的第一步就是设置PCB的设计环境,然后打开需要用到的PCB库文件,调用网络表文件,修改零件封装,进行零件布局。3. 确认原理图没有错误之后,开始 PCB 板的绘制。首先绘出 PCB 板的轮廓,确定工艺要求。然后将原理图传输到 PCB 板中来,在网络表(简单介绍来历功能)、设计规则和原理图的引导下布局和布线。4.文档整理。对原理图、 PCB 图及器件清单等文件及时予以保存,以便以后维护、修改。4.2系统电路PCB板的设计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设计,结果如图4-1-1所示图4-1-1 PCB板设计图4.3系统调试4.3.1 在试验

34、台板上进行调试在试验台板上进行调试的步骤如下:1 按照原理图在试验台上进行连接;2 检查无误后,给电路通上+5V的电源,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则检查各点的电压电流,找出错误;3 不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4.3.2电路板元器件的焊接与调试电路板元器件的焊接与调试步骤如下:1. 检查PCB板,观察是否有破损,是否有焊孔未打通;2. 将元器件按照原理图所示,依次准确的放入相对应的焊孔内;3. 正确焊接元器件,注意用电安全;4. 焊接完成后,将PCB板通电,看是否能够得到正常的结果。如不能,则对电路板进行检测,检查焊接情况,检测个点的电压电流。5. 不断检测更改,

35、直至达到预期的结果。5. 结论 本设计使用的温度控制器结构简单、测温准确,性价比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该温度控制系统只是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在温度控制领域的一个简单实例,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可以将测得的温度通过单片机与通讯模块相连接,以手机短消息的方式发送给用户,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对温度进行监控。此外,一些原器件的使用上也可升级,如单片机改用性能更好的ATmega16单片机,程序设计用稳定性更高的高级语言等。本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像鸡舍的温度、育婴房的温度、水温的控制。用户可灵活选择本设计的用途,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参考文献 1 陈忠华.  基于单

36、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2 刘国强,唐东红,李兴伟.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高精度测温系统的研制J. 仪器仪表学报. 2005(S1)3夏志华.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煤炭技术,2013,02:191-193.4齐磊. 基于AT89C52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D.内蒙古大学,20135张菁.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方案的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01:142-144+148.6余瑾,姚燕. 基于DS18B20测温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J. 微计算机信息,2009,08:105-106+112.7刘引弟

37、. 基于单片机的鸡舍环境智能控制器的设计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8贺文韬. 基于单片机的鸡舍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9王秉华. 基于ATmega16和PC机的智能鸡舍的研制D.河北农业大学,2010附录附录1元件清单: 序号名字型号数量备注1单片机AT89S52 1 双列直插240腿双列直插底座 1 供单片机用 3.电容104 2 4.晶振12M 1 5.电容 30P 2 6.电解电容10UF 1 7.电阻 10K 1 8.电阻 1K 2 9.发光二极管3mm红 1 10.发光二极管3mm绿 1 11.按键12*12*6 4 12电池盒五号四连1 13.电阻4.7

38、K 7 14.三极管PNP9012 7 15.8位排阻1K 1 16.四联共阴数码管1 17 5V电磁直流继电器 2 18.温度传感器DS18B20 1 19.蜂鸣器有源5V直流 1附录二:系统控制程序/ qdcdyView.cpp : implementation of the CQdcdyView class/dafx. #include "st h"#include "qdcdy.h"#include "qdcdySet.h程序代码 ORG 0000H TEMPER_L EQU 29H TEMPER_H EQU 28H FLAG1 EQU

39、 38H;是否检测到DS18B20标志位 A_BIT EQU 20H ;数码管个位数存放内存位置 B_BIT EQU 21H ;数码管十位数存放内存位置 XS EQU 30H MOV A,#00H MOV P2,A MAIN:LCALL GET_TEMPER;调用读温度子程序MOV A,29H MOV B,A CLR C RLC A CLR C RLC A CLR C RLC A CLR C RLC A SWAP A MOV 31H,A MOV A,B MOV C,40H;将28H中的最低位移入C RRC A MOV C,41H RRC A MOV C,42H RRC A MOV C,43H

40、RRC A MOV 29H,ALCALL DISPLAY;调用数码管显示子程序 AJMP MAIN; 这是DS18B20复位初始化子程序 INIT_1820:SETB P1.0 NOP CLR P1.0;主机发出延时537微秒的复位低脉冲 MOV R1,#3TSR1:MOV R0,#107 DJNZ R0,$ DJNZ R1,TSR1 SETB P1.0;然后拉高数据线 NOP NOP NOP MOV R0,#25H TSR2:JNB P1.0,TSR3;等待DS18B20回应 DJNZ R0,TSR2 JB FLAG1,TSS2 RET ; 判断DS1820是否存在?若DS18B20不存在则返回 TSS2:MOV A,#0CCH ; 跳过ROM匹配 LCALL WRITE_1820 MOV A,#44H ; 发出温度转换命令LCALL WRITE_1820;这里通过调用显示子程序实现延时一段时间,等待AD转换结束,12位的话750微秒 LCALL DISPLAY LCALL INIT_1820;准备读温度前先复位 MOV A,#0CCH ; 跳过ROM匹配 LCALL WRITE_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