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5 / 20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测试题A. A B.B C.C D.D、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流解度g2.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 12c时甲、乙两卜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tiC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B.升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向烧杯的水中加 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向烧杯的水加NHNO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3.甲、乙两种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0c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将40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C,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 40c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 20C,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4.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小苏打焙制面包、糕点B.家用天然气泄露,应开灯查找泄露源C.电动车上的蓄电池在使用时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湖水经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5.下列对“20C时KNO的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A. 20c时,31
3、.6g KNO3溶解在水中B. 20c时,100g 溶液中含有 31.6gKNO3C 31.6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 20c时,31.6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6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可行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试剂A除去二氧化镒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固体加水C验证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加入稀盐酸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A. A B.B C.C D . D7 .利用海洋中的贝壳及食盐可以制得纯碱,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 “侯氏制碱法”。其流程简图如下:(说明:
4、沉淀池发生的主要反应:NaCl+NH+CO+HO = NaHCOj + NH4CI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流程中操作a名称是过滤 B .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X是COC.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 “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8 .中考复习阶段,小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溶液时,等到水全部蒸干才移走酒精灯;可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5、A. B . C . D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B .氮气用作保护气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D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10 .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A. HCl B . KNO C . K2CO D . FeCls11 .下列各组溶液中,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A. KOH N&CO K2CO NaCl B . NaCl NaOH H2SO KNOC. Cu(NO) 2 Ca(OH)2 MgSO KNO D . NaCO Ca(OH)2 KCl HCl12
6、.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R对安全的认识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噤烟火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除去CO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aO中CaCQ高温充分煨烧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 A B.B C.C D . D二、填空题13.分析图中NaCl、KNO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40 5。砂(1) 10c时,100g水
7、中最多溶解 KNO约g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3) 30c时,将30g KNQ、30g 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 10c 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14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因敞口放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产 生了兴趣,老师安排第一小组做除去 NaO昭液中NaCO的实验。第二小组同学 做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OHT量分数的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知识准备】:氢氧化钠不能敞口放置的原因是: ;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之一是向样品中加盐酸,加入盐酸后发生的反 应化学方程式是: 、;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样品溶于水,再向样
8、品中加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第一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为了除去溶液中的NaCO杂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试剂进行实验。其中合 理的是。甲:适量稀盐酸乙:过量KOH容液丙:适量Ca(OH2溶液丁:适量CaCl2溶液。II、第二小组的同学讨论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OHS量分数的方案【提出问题】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设计方案】小明同学称取1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 0. 5g。“能否用小明同学实验所得的数据计 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小明同学认
9、为可以,小刚思考后,觉得不妥,理由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解决问题】:小刚同学重新设计方案: 称取10g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7.3 %的稀盐酸, 直至无气泡放出,共用去稀盐酸 100g,只放出0.88g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小 刚的方案,求: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5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9 / 20(1) ti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克。(2)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 B物质时,通常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A物质。(3)将tiC时A、R 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12c后(升温过程中溶剂的量不变
10、),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字母)。16 .下图生活中常见“暖贴”的部分标签。暖贴可以贴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自行发热, 用于取暖或热敷。(1)任意写出暖贴中两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2)暖贴中活性炭具有 作用,使用时空气进入暖贴,空气中的氧气与暖贴中的 发生反应而使暖贴放热。(3)使用后,发现暖贴内有的物质变为红色,该红色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17 .实验室用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时,由于盐酸的挥发性,在得到的氢气中常常含有一 定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在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除去其中的杂质而得到较纯净的氢 气。浓硫酸氢氧化钠溶C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
11、方程式为:(2)制取干燥的氢气时,装置的导管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其中 C装置的作用是:(3)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选择的方法是:(填“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中之一)(4)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实验题18 .类比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NaaCQ NaHCO溶液均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aCO、NaHCM液均显碱性。【产生疑问】NkCO溶液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那么NaHCOfB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吗?如果能反应,生成物可能是什么?【实验探究一】NaHCOt归否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1)将NaHCO#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12、。已知Ca ( HCQ 2能溶于水,那么此白色沉淀是 ,由此证明了 NaHCO容液与澄清石灰水也能发生反应。为了进一步了解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继续探究:【实验探究二】NaHCO§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猜想只有NaCO猜想NaaCO和NaOH猜想只有NaOH(2)同学们作出这三种猜想的依据【查阅资料】 Ca(OH)2少量时:2NaHCO+ Ca(OH)2 = NaaCO+ CaCQj + 2H 2OCa(OH)2过量时: NaHCO+ Ca(OH” = NaOH + CaCQj + H 2O老师提示:考虑(1)中实验反应物可能存在过量情况,反应后的溶液中溶
13、质的成分还有两种可能。同学们补充:猜想NaHCO和NaCO猜想Ca(OH)2和NaOH【讨论交流】(3)用以下试剂实验,无法排除任一猜想的是 :A.酚酬:试液B.紫色石蕊试液C. 稀硫酸【进行实验】(4)王欣同学取少量(1)实验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得出结论: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没有 ,肯定猜想 是错误的。(5)李进同学取少量(1)实验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猜想 是正确的。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6)为进一步确认李进同学的结论,请你设计不同于他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预计现象取少量实验1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14、, (足量)。【总结反思】(7)如果要使NaHCO§液与澄清石灰水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碳酸钠,则反应物中Ca(OH)2与NaHC顷量比必须小于:。19 .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1)指出金属铜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性 质 , 对 应 的 用途。(2)要防止铁制品因锈蚀而报废,就要知道铁制品锈蚀的原因。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3)为了验证铜、银、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a.将体积大小一样的镁片和铁片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都相同的稀盐酸中;b.将铜片放入到硝酸银溶液中。请回答:在试验中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来设计实验方案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科学方法。在步骤
15、 a 中, 所 控 制 的 实 验 条 件通过步骤a,可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实验现象 步 骤 b 中 的 实 验 现 象是小红同学认为i ,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案不足以说明铜、银、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还 需 要 进 行一个 实 验, 该 实 验 的 方 法是四、推断题20. A- 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 D的化学式为(2) 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 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 。21 .化学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他们每个人代表一种化学物质,只要满足每关相应的要求,“花”就可以传递。已知
16、A同学代表的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请你利用所学的初中化学知识帮助他们通关:(1)第一关:要求相邻的每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已知C是人胃液中的一种成分,D、E混合可以配制波尔多液。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A. B . 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第二关:要求相邻的每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如图,箭头指向生成物)。已知B、C、D均为氧化物,E为非金属单质,且 B为黑色。请回答: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B. C . D转化为E的现象为。五、计算题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22 .小丽同学在整理实验台时,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
17、钠固体,小丽猜想该瓶氢氧化钠可能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部分生成了碳酸钠(NaCO)。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和测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丽做了如下实验:取该样品10 .0g配成溶液,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5. 0g。(1)请你帮助小丽计算出该瓶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2)若取该样品溶于一定量水中,得到200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8 . 8%的溶液,则所取样品的质量为 g,所需水的体积为 mL23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定,取12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放在天平上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天平示数变化如下反应时间/min0246810121
18、41618烧杯及所盛物质总X/g115.0114.0113.0112.0111.2110.9110.7110.6110.6110.6试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 CaCO勺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20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参考答案1. . A【解析】A侯德榜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制碱工业的先驱,正确;B、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错误;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错误;D张青莲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测定了一些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错误。故选 A2.
19、 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在温度不变时,析出的晶体一定相等;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升温可以使接近上&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选项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正确的叙述,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选项向烧杯的水加 NHNO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是正确的叙述,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考点:物质的溶解度的外界因素3. D【解析】【详解】A、40c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 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A错误;B、将40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C,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
20、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B错误;C、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C错误;D> 20c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30g,所以40c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C,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故 D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4. B1 / 20【解析】A. 根据小苏打的性质解答;B. 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
21、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发生爆炸解答;C. 根据能量的转化解答;D. 根据水的净化解答。解: A. 焙制面包时,在面中加入小苏打,它会和发酵时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松软,所以正确;B.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发生爆炸。开灯时可能产生电火花,可 能发生爆炸。故错误; C. 电动车上的蓄电池在使用时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正确;D. 湖水经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正确。5. D【解析】【分析】溶解度的概念有四个要点:在一定温度下,在 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 的溶质的质量,缺一不可。即在 20c时,31.6g KNO3溶解在
22、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详解】A、没有达到饱和状态,选项错误;B、不是100g溶液,应是100 g溶剂,选项错误;C缺少温度,应该是在 20c时,选项错误;D、同时具备四要素,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固体物质溶解度四要素是解题关键。6. B【解析】【分析】A、依据二氧化镒不易溶于水分析;B、依据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固体溶解时的现象分析;G依据金和铜都和盐酸不反应进行分析;D、依据除杂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二氧化镒不易溶于水,应该是通过溶解、过滤、烘干的步骤分离,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可采用加水的方法鉴别三
23、者,正确; G金和铜都和盐酸不反应,不能验证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错误;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不能加水,因为氧化钙会与水反应,错误。故选B。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点睛】除杂或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7.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纯碱的制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8. C【解析】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储和煮沸等,生活中常用煮沸;小苏打的主要成
24、分是碳酸氢钠,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溶液时,只需出现较多量固体时, 即可移走酒精灯;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水是最常见的溶剂。解:太阳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但天然气不是,错误,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 因为洗涤剂能乳化油污,而不是溶解,错误,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正确,小 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 凉开水等自制汽水,正确,在粗盐提纯试验中,蒸发溶液时,只需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 可移走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干,防止固体飞溅,错误,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 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故错误,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25、 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均可生成水。正确。故选 Q9. D【解析】A、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是利用乙醇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日氮气用 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利用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错误;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正确。故选 D点睛: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26、10. C【解析】A HCl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反应且都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错误;B、KN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错误;C &CO 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鉴别,正确;D FeCl33 / 20无法鉴别,错误。故选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C。11. D【解析】A KOH N&CO、K2CO、NaCl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后不发生化学变化,无法鉴别出来,不符合题意;B、NaOHF口 H2SO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出
27、来,不符合题意;C Cu(NQ)2是蓝色溶液,不符合题意;D、NaCO、Ca(OH)2、KCl、HCl四种溶液均为无色溶液,将溶液两两混合,能产生气体的两种物质是盐酸和碳酸钠,定为 A组,另外两种物质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钾,定为 B组,然后取A组物质中 的一种物质与 B组溶液分别混合,如果一组能产生沉淀, 另一组无现象,则取的A组物质是 碳酸钠,另一种物质是盐酸,能与碳酸钠产生沉淀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另一种是氯化钾,能将物质鉴别出来,符合题意。故选 D常见物质的鉴别,首先观察组内的物质有没有颜色,根据物质的颜色首先确定物质,然后物1:2 ; B、家中天然气泄漏一定不能开D,张青莲为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
28、量的20g,即该温度时,100g水中最多溶点睛:质间两两混合,根据混合的现象,再推断得出其他物质。12. C【解析】A、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启任何电器,因开启电器以产生火花,易引发爆炸;测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选C13. (1) 20 (2)氯化钠(3)硝酸钾溶液【解析】试题分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解KNO约20g;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3) 1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30g,有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不会有晶体析出。考点:溶解度曲线。匚视频D14 ,氢氧化钠固体不仅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还能与
29、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NaOH+HCl=NaCl+O NaCO+2HCl=2NaCl+HO+COT Ca(OH>+ N&CO=2NaOI+CaCOj 丙氢氧化钠样品中还有水(其他合理答案给分)设与碳酸钠反应的HCl 的质量为x,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N&CG+2HCl=2NaCl+HO+COt7344x0.88g73/x = 44/0.88g x =1.46gNaOH+HCl=NaCl+O40 36.5y 100g7.3%-1.46 g40/36.5=y/5.84 y=6.4g 6,4g/10g
30、 X100%=64%答(略)【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除去NaOH§液中NaCO的实验。【知识准备】:氢氧化钠不能敞口放置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不仅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还能与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之一是向样品中加 盐酸,加入盐酸后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NaCO+2HCl=2NaCl+HO+COT。NaOH+HCl=NaCl+O。 I、第一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混合 溶液,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NaCO杂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试剂 进行实验。其中合理的是丙:适量Ca(OH)溶液。II、第二小组的同学讨论测定该固体混合
31、物中NaOHT量分数。【提出问题】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设计方案】理由是:氢氧化钠样品中还有水。【解决问题】:设与碳酸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N&CG+2HCl=2NaCl+HO+COT7344x0.88g73 : x = 44 : 0.88g x =1.46gNaOH+HCl=NaCl+O40 36.5y 100g X7.3%-1.46 g40: 36.5=y : 5.84g y=6.4g 6.4g: 10gx 100%=64%答: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64%点睛: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通过实验除去NaOH容液中NaCO,测
32、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OHT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5 / 2015. (1) 25;(2)降温结晶;(3) BCA【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可知, (1) ti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 (2) 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 B物质时,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物质,是因为A物质的溶 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3)三种溶液的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既要看其实溶解度的大小,又要看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根据二者的综合可知,将 tiC时A、B、C三种 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12c后(升温过程中溶剂的量不变),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CA考点:溶解度
33、曲线的应用视频D16. (1) Fe、H2O(Fe、Hb。NaCl、C 中任写两个)(2)吸附;铁粉、水(或Fe、代0);(3) FezQ (或 Fe(OH)3,名称也可)。【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暖贴的说明可知, 其主要成分有:铁粉(Fe),水(H2O),氯化钠(NaCl), 蛭石,活性炭(C),因此可写出上述物质中任意物质的化学式就可以;(2)暖贴中活性炭表面积很大,具有强的吸附作用, 使用时空气进入暖贴,空气中的氧气与暖贴中的铁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热量而使暖贴升温。(3)使用后,发现暖贴内有的物质变为红色,该红色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C3o考点:考查化学式的书写、物质
34、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应用的知识。17. (1) Zn+ 2HC1 = ZnCl 2 + H 2T (2) ZC一B; 除去氯化氢气体(3)向下排空气法;2H 2C2 = 2 H 2。+ 02 T【解析】解:(1)已知反应物盐酸和金属锌,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4 ;(2)制取干燥的氢气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气体,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所以顺序为 Af Cr B.(3)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后,在进行收集.故答为:(1) Zn+2HCl=ZnCl2+H4 (2) 2CfB吸收氯化氢气体(3)制出的气体通入浓硫酸后,再收集 18 .【实验探究一】(2分
35、)CaCO或碳酸钙【实验探究二】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应一致。(答案合理均可得分,2分)A、B(2分,少选1个扣1分,多选不给分)N&CO和NaHCO(每一格2分,共4分。第一格只要出现碳酸钠就给分;第二格少选1个扣0.5分,多选不给分。) Na 2CO+Ca(OH=CaCO 3J+2NaOH (第一格 2 分,第二格 3 分;共 5 分)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 每一格1分;共2分) 74 : 84(1 分)【解析】根据N&CO和NaHCOF口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沉淀
36、碳酸钙进行解答19. (10分)(1)导电性铜可作铜导线(2)铁制品要与氧气和水接触(3) 金属的体积溶液种类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体积镁与稀盐酸反应比铁和稀盐酸反应剧烈紫红色的铜片表面有层银白色物质将铁片放到硫酸铜溶液中【解析】分析:本题首先指出金属铜的导电性,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还要记住铁生锈的条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以及炼铁的原料和反应的原理.然后考查了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来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实验a中改变的是不同的金属, 其它量不变,由实验现象镁片表面的气泡又多又快,得出镁比铁活泼.b中将铜片放入到硝酸银溶液中,会看到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要证明四种金属的活泼性,还需要设计一个实验,证
37、明铁比铜活泼.解答:解:(1)铜的导电性居第二位, 被用作电线和各种电器的制作.故答案为:导电性,用作电线(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因此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故答案为:铁制品与空气(氧气)和水同时接触(3)炼铁的固体原料有铁矿石、石灰石和焦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要注意化学式的书写和配平.故答案为:焦炭;Fe2Q+3C*温2Fe+3CO(4)将大小一样的镁片和铁片分别放入到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都相同的稀盐酸中,只控制了镁和铁是不同的金属,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故答案为:金属的体积溶液种类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体积通过步骤a的现象镁片表面的气泡又多又快,铁的比较慢,得出镁比铁活泼.
38、故答案为:镁与盐酸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7 / 20步骤b中的实验现象是:铜片上附着银白色固体,溶液变为浅蓝色.故答案为:铜片上附 着银白色固体,溶液变为浅蓝色还需要进行一个实验是:证明铁比铜活泼.故答案为: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合理即 可)20. CaCl2Fe + 2HCl = FeCl 2 + H 2 TCa(OH)2 + CO2 = CaCO 3 J + H2 O或 Ca(OH)2 + Na2CO= CaCO J + 2NaOH 【解析】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A是盐酸;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为氢氧化钙;所以 C是水,D是氯化钙;酸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所 以E为氢气;F为氧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或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钙和碳 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白色沉淀H为碳酸钙。(1) D的化学式为CaCl2 ; (2) 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 美丽的天空 人美版
- 2024年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6课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 未来版
-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Period 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6 j q x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膀胱造瘘护理查房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心连广宇(问题探讨)单元序列写作(四)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5
- 起重吊装操作培训
- Module5Unit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认识平面图形》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教育
- 四川省双流县彭镇初级中学-主题班会-元旦互动游戏【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模式规划分析报告版
- DB3705T 07-2023 专属网格工委建设指南
- 【MOOC】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化-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矩阵式组织结构》课件
- 【MOOC】公司财务管理:理论与案例-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基于STM32的农业智慧物联灌溉系统设计与实现
- 学校多功能厅声学设计方案
- 地下室人防工程监理细则
- 云南省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带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