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docx_第1页
知识讲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docx_第2页
知识讲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docx_第3页
知识讲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docx_第4页
知识讲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编稿:宋辰霞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概述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 重点掌握反射弧的结构掌握兴奋的产生及其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2. 简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理解并识记激素调节的特点3. 掌握激素调节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分泌系统的约成内分泌功能的研究方法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泌素调n各种激素的分泌腺休及r,|押作川激素何的相业作川激素分泌的四3员它化学物质的调*神经系统的知成动物生/人体的神名至系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址本隼位中枢神经系统周南神经系统反

2、射和反射弧iMj-yyX神经M廿的基本方:rV.兴奋的传导高级神经中枢的调廿I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考点梳理】考点一、神经调节一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r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含许多神经元)大脑: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V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I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重要部位I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有关(一般来讲,下丘脑在间脑中,间脑可归于脑干)脊髓(低级神经中枢)分级调节(受大脑的控制,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传入神经:把兴奋传到神经中枢(由传入神经元组成)I周围神经系统V(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传

3、出神经:把神经中枢的兴奋传到身体各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元组成)要点诠释:分析:甲状腺激素在体内含最减少。结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动物发育。(3)移植法原理:将某种内分泌腺从一动物移植到无该腺体的另一同种动物体内,观察其生理变化,以验证该腺体所分泌激素的功能。过程a:把公鸡和母鸡阉割。现象:都逐渐丧失各白的第二性征。结论:性腺能维持第二性征。过程b:把公鸡的睾丸、母鸡的卵巢分别移植到阉割过的母鸡和公鸡体内。现象:丧失第二性征的母鸡、公鸡分别出现了公鸡、母鸡的第二性征。结论:性腺(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4) 临床观察法:在临床上

4、观察内分泌功能过盛和不足的患者,研究相关激素的生理功能。(5) 同位素标记法: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所要研究的腺体或激素,再加以跟踪。如应用放射性同位素I研究甲状腺的功能。考点九、体液调节一激素调节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及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垂休腴岛腴岛(陋)腺体III横向美系(作用X系)1. 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纵向观察上图,可看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1) 分级调节:卜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便是分级调节。(2) 反馈调节: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活动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活动,这种调节便是反馈调节。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其中负反馈对于稳态的维持有重要意义

5、。般来说,当血液中某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含量超过一定水平后,通过负反馈调节可抑制这一内分泌腺的活动,反之则促进该内分泌腺的活动。 正反馈的实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的释放。 负反馈的实例:大多数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等。2. 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横向观察上图,可看出激素间的相互关系。(1) 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呆小症侏偶症缺乏裒一甲状腺激素二A生长发育生长激素一一*(2)拮抗作用,如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降低血糖降低血糖考点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区别地位主导地位辅助地位结构/物质基础主要是激秦调节方式RSt通过体液运送反应速度迅速、准确比较

6、缓慢作用时间短暂较玲作用范围比较局限比虹泛联系L大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问接地受到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2-内分泌睬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典型例题】类型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例1.某人因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而心跳呼吸正常,饮食需要依靠导入,但是能正常消化吸收,由此可见,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部位是()A. 大脑B.小脑和脊髓C.脊髓D.脑干和脊髓【答案】D【解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是

7、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的,“植物人”完全昏迷,即丧失了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完成要靠高级神经中枢一一大脑,所以此人的大脑失去正常功能;脑干内具有调节呼吸和心血管运动的神经中枢,但脑干只有通过脊髓和部分神经和内脏相连,来调节和控制这些基本生命活动。【点评】此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举一反三:【变式1】婴儿排尿是无意识的,这是因为()A. 脊髓中排尿中枢发育不完整B. 脊髓中的信号没有传导到大脑C. 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发育不完整D. 大脑发育不完整【答案】1)【解析】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其正常排尿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高级中枢的反射控

8、制了低级中枢的反射。婴儿会出现尿床现象,是由于其大脑未发育完善,不能有意识地依靠大脑排尿中枢控制排尿,只能依靠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控制排尿,膀胱充盈的压力通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直接传到脊髓,由脊髓完成反射,排出尿液。【变式2】某人能讲话、读书看报、写字,但就是听不憧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损伤的区域是()A. 大脑皮层运动区B.大脑皮层S区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I).大脑皮层H区【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所述,某人能够阅读、能够说话,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这种情况表明他的大脑受伤的区域是听觉语言区。类型二、兴奋的产生、传导及传递例2.卜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

9、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卜冽描述错误的是()时间/ms时间/msA. 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 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 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Na'内流【答案】C【解析】C错误: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静息时都是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A正确:动作电位由Na'内流形成,低钠海水中Na'浓度低,动作电位低些,而正常海水的动作电位则高些;B正确:接受刺激时的电位是静息电位,两条线是重合的,所以两种海水中神

10、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D正确: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Na'内流,从而形成动作电位。【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兴奋的产生过程,此外还需认真识图,分清哪条曲线代表低钠海水,哪条曲线代表正常海水。举一反三:【变式1】在一条离体神经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一f一f-一+B+-+竺.1+)士十+HC【答案】C【变式2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1

11、).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当完成次兴奋传递后,该递质)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答案】B【解析】神经递质的分解被阻止,一直可以作用在突触后膜的受体上,于是出现持续性的兴奋。类型三、反射和反射弧【高清课堂: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03840典型例题】例3.下图1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Yi”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2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1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a点B. 图1中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C. 图2中CO?浓度最高处在,该结构的作用是

12、为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D. 图2轴突中的传导形式有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答案】C【解析】A错误: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d点,兴奋可传导至同一神经元上的C处,但不传递至b、a点;B错误:内有3个完整突触结构;I)错误:图2中突触中的传导形式有电信号一化学信号f电信号的转变。【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及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属考查基础的一道较佳的题目。举一反三:【变式1】下图是反射孤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丁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神经中枢(1)用a刺激神经,产

13、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是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如果,表明骨骼肌受损。 如果,表明部位d受损【答案】(1)不;(2)能;(3)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但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解析】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所以(1)不属于反射;(2)、(3)均考查有关神经传导和传递方向的实验探究。【变式2

14、】(2016北京西城一模)肾脏受交感神经支配。肾交感神经受到低频率低强度的电刺激,可增加肾小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这种作用可被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所阻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肾上腺素B. 电刺激使交感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由正变为负C. 肾交感神经属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D.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只受神经调节【答案】A【处吊析】肾上腺素即可以作为神经递质,也可以作为激素对机体稳态起调节作用。题干中说“这种作用可被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所阻断”,说明肾交感神经分泌的神经递质是肾上腺素,A正确;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兴奋时电位是外负内正,所以B

15、错误;肾交感神经作用于肾脏,肾脏是效应器,所以肾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C错误;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受除了神经调节,还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D错误。类型四、激素调节中的重要激素及其作用例4.下图为下丘脑与垂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如果头部遭受创伤导致甲图中细胞处的胞体被大量破坏,E处的分泌物质消失,病人将出现尿崩症,表现为明显的现象。这说明E处分泌的物质中含有,其生理作用为o(2)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相关部位的影响下,细胞处产生兴奋,兴奋通过(结构)传递给细胞,从而使A血管中激素的含量增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的TSH增加并最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图中所示的A

16、、B、C三条血管中,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血管有(3)研究表明,TSH是一种糖蛋白。将生长状况一致的小蝌蚪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丙、丁4组,置于适合其生长的池塘水中饲养,每天定期给4组小蝌蚪饲喂等量的不同饲料并做不同的处理(如下表)。组别甲乙丙T饲料或处理普通饲料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含TSH的饲料普通饲料注射甲状腺激素若甲组蝌蚪完成变态发育所需的时间为t,请预测其他3组小蝌蚪完成变态发育所需时间:乙丙,T,解释丙组蝌蚪所用时间长短的原因o【答案】(1)多尿;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脏(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2)突触;促甲状腺激素释放;ABC;(3)乙:t;丙:=t;J:t;TSH是糖蛋白,被消化分

17、解而失去作用,不能促进甲状腺激素增加【解析】(1)尿崩症病人的排尿量增多,而抗利尿激素可通过促进肾脏(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来减少尿量,需注意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而后转移到垂体中,由垂体分泌。(2)兴奋通过突触在不同神经元之间传递,A血管中分泌的激素可通过垂体分泌的TSH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见其应为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后由血液运输至全身,所以3条血管中均有甲状腺激素。(3)甲状腺激素可促进个体的发育,其化学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可通过口服或饲喂发挥作用,TSH可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促进个体发育,但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不可口服或饲喂,否则会因被消

18、化分解而失去作用。【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作用及化学本质等基础知识,还需认真审题并分析题图。举一反三:【变式1】图1表示北纬5()°C某地区不同月份母鸡平均产蛋数的波动情况,图2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2)图2中激素a的名称是、器官丙的名称是o(3)图2中C-*甲、C-*乙的生理意义在于(4)己知激素a分子为一种多肽,其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这是因为(5)从丙的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含有的激素种类有(填下列序号)。1种2种3种3种以上(6)烷基苯酚是一类洗涤

19、剂,其分子结构稳定,具有类似激素c的生理效应。长期饲喂被烷基苯酚污染的饲料,会对器官甲、乙的分泌活动产生作用,从而引起激素c分泌量。【答案】(1)日光照时间(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卵巢(3)通过负反馈维持激素c含量相对稳定(4)细胞膜上;激素a不能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5)(6)抑制;减少【解析】(1)浏览图中两条曲线之间的关联,不难确认影响因素是日光照时间;(2)图2是围绕母鸡产蛋这个情节展开的调节过程,其实是教材中的激素分泌调节过程,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母鸡的性腺,即卵巢,它分泌的激素c是雌性激素,因此a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性腺激素;(3)此题的回答要重在“生理意义”

20、层面上。c对甲、乙存在着负反馈调节,即其含量的增大,会反过来抑制甲、乙的有关激素分泌,以免导致c的分泌过高,所以这样可以维持c含量的的相对稳定。(4)激素的受体有的位于靶细胞膜上(如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大分子激素),有的在靶细胞内(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小分子激素),题中a为多肽,为大分子,难以通过细胞膜,它的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5)由于激素是经体液(主要是血液)传送的,因此各种激素均会出现在其中,所以丙的静脉血液中自然会有这些激素,不只是题中涉及的3种,更有其他。(6)还是一个激素分泌调节的问题,有如长期接触兴奋剂一样滴(老师介绍过吗?)。题中介绍烷基苯酚具有类似激素C的生理效应,即为

21、激素C的类似物,长期饲喂使体内貌似C含最过高,通过负反馈调节,会对甲、乙的分泌活动产生抑制效应,最终引起C的分泌量低于正常水平。【变式2】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根据题干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甲状旁腺素升高血钙,降

22、钙素使血钙浓度降低,二者是拮抗作用;类型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例5.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方式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传递迅速B. 方式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 体温调节可能涉及©三种传递方式D. 方式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答案】B【解析】根据题图判断,、表示激素调节,其作用缓慢,存在反馈调节,表示神经调节,作用迅速。神经调节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体液)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举一反三:【变式1(2016北京海淀一模)夏季,

23、健康人从炎热环境进入低温空调房间后,会引起A.大脑皮层冷觉感受器兴奋B.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D,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答案】C【解析】冷觉感受器位于皮肤,不在大脑皮层,A错误;寒冷环境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B错误;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C正确;寒冷环境下,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D错误。(1)人脑的高级功能:人脑的结构如卜图:脑的分部:大脑大脑皮层上有人类特有的言语区:尸补充知识,了解即可二有的资料将间脑也归于脑干。间脑主要可分为5部分: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和底丘脑。垂体也包含于间C7功能区受损后表现S区说不清(听得憧、看

24、得憧)W区不能写字(听得懂、看得憧)V区看不憧H区听不憧(会写、会讲、会看)书舄语言中枢(W区)运动语言中枢(S区)视党语言中枢(V区)所觉语言中枢(H区)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其上有和机体各部位相对应的功能代表区,有各种感觉代表区,运动区则控制躯体运动。运动区控制机体运动有以下4个特点,如卜图:。上下颠倒:运动区位置与躯体运动部位的关系是倒置的§各代表区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如手指和口腔部位的皮层代表区大)§左右交又:某部位受到刺激会引起对侧躯体运动(头面部肌肉为双侧性)令刺激某功能区只能引起少数

25、个别肌肉反应(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含义: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低级中枢有的位于脊髓中,有的位于脑干中,低级中枢都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实例一一排尿反射的控制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其正常排尿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高级中枢的反射控制了低级中枢的反射。婴儿会出现尿床现象,是由于其大脑未发育完善,不能有意识地依靠大脑排尿中枢控制排尿,只能依靠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控制排尿,膀胱充盈的压力通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直接传到脊髓,由脊髓完成反射,排出尿液。考点二、神经调节一一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木单

26、位:神经元神经系统包含许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榭突榭突神经末梢细胞体轴突及其周围的髓?S1.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组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补充知说,了IS即可©:神经元长的突起(如轴突和部分树突)套上髓鞘便构成了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便构成了一条神经。2.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神经冲动)、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3. 神经元的种类(1)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一一可构成传入神经作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入兴奋(2)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一一可构成传出神经作用:

27、传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支配肌肉和腺体的活动(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一一可构成神经中枢作用:联络不同的神经元,在传入和传出两种神经元之间起联系作用,位于脑和脊髓内考点三、神经调节一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2,反射的种类: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分类特点神经中枢刺激神经联系意义举例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生来就有)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无消退现象:完成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后天获得)大脑

28、皮层条件刺激(信号刺激)反射弧与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大大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望梅止渴、谈虎色变二者联系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条件反射常居主导地位,它们共同完成神经调节。斧完知识,了解即可艺:条件反射的形成原理: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同时出现,使大脑皮质上相应的非条件刺激皮质点与无关刺激皮质点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通路,实现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信号刺激)。 条件刺激单独作用引起的兴奋,沿着暂时性神经联系通路传至非条件刺激皮质点,引起相应的反射活动,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弧。成)经常以非条件刺激来强化条件刺激的作用,巩固大脑皮质上暂时性神经联系通路。3.反射

29、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反射孤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通常的反射孤组成如下:结构部分结构联系功能感受器传入神经的末梢部分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感受器与神经中枢之间的联络通路传导神经冲动至神经中枢反射中枢脑与脊髓中相应的神经细胞群接受、整合和发出冲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与效应器之间的联络通路传导神经冲动至效应器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接受神经冲动产生反应要点诠释:反射孤只有保持其结构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2)实例:吃话梅时分泌唾液,其反射孤如下:感受器效应器!充知识,了解即可©:各种神经元各部分结构的分布(与反射弧相联系):神经元种类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30、胞体神经节脑和脊施灰质各部分结构的分布神经纤维(突起)白质的神经传导束和周国神经各部分均位于脑和脊髓灰质神经末梢感受器效应器考点四、神经调节兴奋的产生1. 相关概念:(1)神经冲动: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2)静息电位: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这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这称为静息电位。(3)动作电位: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这称为动作电位。(4)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高清课堂: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一

3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03840神经调节一一兴奋的产生】2. 兴奋的产生兴奋产生时伴随着神经纤维上电位的变化,如下图: 特点:静息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即静息电位,这个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形成原因:静息时由于钠钾泵的工作,膜外钠离子浓度高,膜内钾离子浓度高。此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高,部分钾离子顺浓度梯度排到膜外,便形成了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2)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剌激时,产生兴奋(神经冲动),过程如下: 刺激使得膜上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涌入膜内,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即动作电位,此时的状态为去极化状态, 而后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打开,钾

32、离子涌向膜外,形成复极化状态(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钠钾泵工作的增强使细胞膜恢复膜外钠离子浓度高,膜内钾离子浓度高的状态(极化状态)。要点诠释(关于神经纤维上的离子运输方式):正常神经细胞的细胞内分布着大量的K',而细胞外分布着大量的膈',而维持这两种离子内外的浓度差的方式是主动运输(Na-K泵)。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时的电位是“内负外正”,此时细胞内的k'顺浓度梯度流向细胞外,这是协助扩散。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通道打开(Na'通道属于门通道,平时一般处于关闭状态),细胞外的高浓度Na顺浓度梯度流向细胞,这也是协助扩散。小结:神经细胞在维持正常情况下的细

33、胞内(高而外Na'高的状态时,是主动运输。在传导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的NG内流及恢复静息时的K.外流均是协助扩散。【高清课堂: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03840神经调节一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考点五、神经调节一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1. 传导过程,如下图:夕卜+夕卜制港导致兴布区电位变化夕卜-4-电苍r球布内兴奋夕卜内+y静息未兴奋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经刺激后,转变为膜外负电位、膜内正电位)静息未兴奋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经刺激后,转变为膜外负电位、膜内正电位)兴奋部位与两侧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可刺激两侧的未兴奋部位

34、形成新的动作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扇郤电流倒泌邻近区兴奋(注意: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2)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生理完整性:神经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或用药物阻断,冲动不可能通过断口。 绝缘性:一条神经包含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即传导的绝缘性。 不衰减传导【高清课堂: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03840神经调节一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考点六、神经调节一一兴奋在

35、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完成传递的结构:突触(如图所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1)突触前膜:轴突末梢突触小体的膜。(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前膜内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它被突触前膜释放后,可作用于突触后膜;)(2)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或树突膜。(3)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2. 传递过程,如下图: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突触小体)一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受体神经递质受体要点诠释(关于神经

36、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使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神经递质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受体: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特异性受体) 神经递质传递过程:突触前膜一突触间隙一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分泌方式:胞吐 作用: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作用后去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产生兴奋或抑制后,会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所以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神经递质的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以电信号f化学信号f电信号形式进行传递4.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1)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

37、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段时间便叫突触延搁)(3)对某些药物敏感:某些与神经递质类似的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从而阻断或加强突触的传递。(4)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突触对内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缺氧、二氧化碳增加或酸碱度的改变等都都可以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要点诠释:考点七、神经调节一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区别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作用位置

38、同i神经元上相邻神经元之间信号形式电信号电信号f化学信号f电信号速度较快较慢方向可双向单向是否消耗葡萄糖消耗消耗(1)判断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方向的方法: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元传入,传出神经元传出。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如上图: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通过突触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根据是否有神经节判断:传入神经元的胞体在脑、脊神经节内,有神经节的便是传入神经。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神经中枢在脊髓时):与前角(较大)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较小)相连的为传入神经。<2)与兴奋传导或传递方向有关的实验探究: 方法设计:处理一:电刺激处,测最、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处均发生电位变化。处理二:电刺激处,测量、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处的电位均不发生变化。 结果分析:处理一的结果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处理一中电刺激处,处发生电位变化处理二中电刺激处,处不发生电位变化-考点八、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1)体液调节:激素(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二氧化碳等)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称为体液调节。(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称为激素调节。血港旋入(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