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优质课溴碘的提取_第1页
高中化学优质课溴碘的提取_第2页
高中化学优质课溴碘的提取_第3页
高中化学优质课溴碘的提取_第4页
高中化学优质课溴碘的提取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化学教学研究近几年来,“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造和影响着多个行业,电子商务、互联 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每一次技术革新总会带来教育的重大变革。微视频、翻转课堂等已悄然进入课堂教师和学生面对种类和内容繁多的教学资源,限于时间、精力和财力,如何整合才能有效地促进教与学质量的提高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将制作成的微视频放在互联网平台(如优酷网)中是一个较经济的措施。但不足在于视频有时很难找到。所以,在微博中 建立视频名称并进行超链接即可解决。对看过视频的同学, 如果有问题,如何及时进行人数较多的在线反馈呢?我们发现微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三微(微视频

2、、微博、微信)有个不足,不方便下载容量较大的音视频素材和PPT,而云盘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云盘相对于传统的实体磁盘来说,更方便,用户不需要把储存重要资料的实体磁盘带在身上,却一样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从云端读取自己所存储的信息,也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乔治 华盛顿大学中国学院院长肖知兴说过,建构式创新的本质是连接。 为此我们提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资源整合平台是“三微一云”。同时,我们的课堂要相应变革,变成“翻 转课堂”。下面以说课课题“澳、碘的提取”为例来谈谈这一模式的应用。今天说课课题是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澳、碘的提取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确立和重

3、、难点分析、教法和学法指导、教学流程分 析、教后反思,这七个角度展开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紧跟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指导从海洋中提取澳和碘,反过来,通过卤素单质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中微粒结构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同时,本节课和氯气的生产和性质同安排在专题二中, 且在氯气之后,不仅突出它们都可以从海洋中获得,而且利用氯气的氧化性来提取澳和碘,容易得出氯澳碘的氧化性强弱,为必修二学习元素周期律提供了一个事实性的感性认识。专题一学习的分离与提纯方法不仅为澳和碘的生成提供了检验的方法-看萃取后的颜色变化,同时也为本节课提供了操作层面的指导。另外,学生从本节

4、课所学习到的工业提取的一般步骤:矿物富集一化学方法生成一提纯,为本专题接下来的镁的提取和专题三:从矿物中提取基础材料也富有借鉴意义。考虑到课程标准才是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式运用的最根本的逻辑起点,也是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而教材只是一种资源,一种素材。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氯气在生产中的应用;以海水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可以看出,本节内容的编排不仅让学生在操作层面上进一步认识氯气在生产中的应用,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依赖于化学学科的发展。二、学情分析我校是省重点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5、,能推知澳碘能和碱液反应。他们乐于展示,善于交流,为对话教学提供了保障。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已知”:如Br-和I-变成澳单质和碘单质,需加入氧化剂;也知道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能理解高温水蒸气或热空气在提澳流程中的作用,以及澳、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也知道,一些海产品,海带、紫菜中富含碘元素。但对于氯 气能否置换出澳和碘、 置换出的澳如何从海水中分离出来、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以及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工业生产过程可能是未知的。但正是这些未知,为本节课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提供了可能。学生也很想知道,提取碘的工业生产过程中“NaOH§液”、“ HSO溶液”等得作用,正是这

6、些学生的“想知”成为学生高效学习的动力源泉。三、教学目标确立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网络自主学习,阅读居里夫人提取镭的故事,了解工业提取的一般步骤:矿物富集一化学方法生成一提纯。通过课前自主观看微视频,了解澳和碘单质的性 质和氯澳碘的氧化性强弱以及澳碘的用途、工业上澳的一般提取过程。通过课堂实验探究,了解几种常见的氧化剂;知道碘单质的检验方法; 了解碘和四氯化碳的分离方法。通过观看实验和动手对比实验,工业生产中早期利用海带灰提取碘的大致流程。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课前自主观看微视频,促进学习方式转型。通过预测猜想、实验、解释、交流等过程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7、。进一步巩固分离与提纯中的一些实验操作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对溶液的酸碱性和实验用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体会化学反应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四、教学重、难点分析依据课标,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把实验探究氧化碘离子的方法作为本节内容的重点。考虑到学生对澳碘的工业生产过程并不熟悉,所以,把早期工业上利用海带灰提取碘的大致流程作为教学的难点。五、教法和学法分析为了能让学生理解本节的重点内容,本节课主要采用启思诱导、任务驱动、实验演示等教学方法。而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对比归纳、实验探究等主要学习方法。六、教学流程分析课前

8、一自主学习阅读通过云盘获取的资料 居里夫人提取镭”的故事、观看微视频 澳的发现、性 质与提取”、从海带到加碘盐设计早期工业上利用海带灰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课中一实验探究环节一、循循诱入并喷雾作题人体若缺碘,会患大脖子病;补碘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食用加碘盐;加碘盐所添加的KIO3的最初原料一一碘单质;世界上生产碘最多的国家是智利,其次为日本,而两个国家的生产总和约占世界碘产量的90%。在智利,碘是从硝石母液中制取的,该母液含碘元素丰富;日本自上世纪70 年代开发了含碘元素丰富的天然气卤水制碘,一跃成为产碘大国。我国高碘卤水很匮乏,海洋中碘总储量共有930 亿吨左右,但每升海水

9、仅含50-60 微克,直接用海水来提取不经济。考虑到海洋中有天然富集碘的场所海带,我国干海带中碘含量为0.6%,几乎是海水中碘含量的10万倍。所以,今天我们的研究课题就是:【喷雾作题】从海带中提取碘【设问】 滤纸上事先用毛笔蘸取了饱和碘化钾溶液写了字,请问喷壶里存放的液体可能是哪些呢?若是无色液体呢?【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化学之神奇、有趣;为氧化碘离子的氧化剂选择作了伏笔。环节二、展示预设流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后派代表展示预设方案。【设计意图】归纳共同认可的主要流程;明确课堂实验探究任务。环节三、实验探究主要流程【明确任务】任务1:探讨I-氧化成I2的方法;任务2:碘和CC14溶液如何

10、分离。【任务1】探讨I-氧化成I2的方法用所提供的试剂,写出氧化I-并检验生成的碘单质的实验方案、预测现象,交流讨论认为可行后可进行实验操作。3%a氧水、酸性 KMnG稀硫酸、四氯化碳、新制饱和氯水、淀粉溶液。【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一些化学观念: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也是复杂的,溶液的酸碱性对反应有影响、反应用量也有影响。【问题】如何将碘和四氯化碳溶液进行分离呢?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实验室里很多都把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作为废液倒掉了, 污染环境。【质疑常压蒸储】常压蒸储分离碘和四氯化碳可靠吗?通过看视频知,I2和CC14同时被蒸出。【实验室里的困惑】向已变质的含碘单质的饱和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四

11、氯化碳中没有出现紫红色现象。【配制碘水的启示】配制碘水时,碘微溶于水,但加入碘化钾溶液后,碘很容易配成溶液。【学生猜想】碘单质可能与KI 溶液会发生反应。【实验验证猜想】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1 滴管和 2 滴饱和 KI 溶液,在2 滴的试管中再加2 滴管水,然后分别滴加2 滴新制氯水,最后分别加1 滴管CCl4, 充分振荡,观察现象。【问题解决】加饱和KI 溶液进行反萃取法在实验室里,利用此法可将“潜在废物”变成资源“碘水”,还能回收CCl 4。【视频】还可将含碘较多的饱和碘化钾溶液加热,将碘分离出来。工业上常用“碱液-酸液”进行反萃取。在工业上如果析出的碘较多,由于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12、可沉淀析出,过滤分离后即可获取固态碘。环节四、阅读拓展并交流讨论完善流程课后小组研究课题1:用海带浸泡液模拟现代工业上提取碘。课题2:碘化钾溶液中加入饱和新制氯水并滴入四氯化碳,有机层出现紫红色时的碘化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探究。七、教后反思1. 真困境让观念的渗透更有力在氧化时,有的学生使用双氧水时开始未加酸,发现CC14层不变紫红,通过 打听消息 ”,才知人家加了酸,加点酸很快变紫红。有的学生在使用新制氯水时没有逐滴滴加,发现CCl 4层也没有出现预期的紫红色,原来他氯水加了2 滴管, 把生成的碘单质又氧化了。通过真困境,学生对“溶液的酸碱性或反应用量影响反应”这一观念就有了深刻体会。2 .

13、真实验回归课堂-学生之真爱真实的化学实验不仅纠正了认识偏差,还能触动心灵。一位学生将分离出来的CCl 4 闻了又闻。课后问他:“ CCl 4 有毒,你还那么深情地闻?” 他说,好不容易分离出它,舍不得把它倒在废液杯里。3 .灵动生成的前提:让学生说在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有一个学生两个实验都用淀粉来检验生成的碘,我就问学生为什么不选择CCl 4。我本想让她说出CCl 4有一定毒性,以便更好地引出工业上氧化剂的选择。她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CCl4 在一起可能也是紫红色的。她的这种想法还是出乎我的所料, 因为两者不会互溶。考虑到可能还有其他学生有类似想法,干脆让学生动手实验:向 CCl4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居然有学生说,出现了红色。这令我大吃一惊,不知所措,完全超出了我的认知。我又看看其他学生,还好CCl 4 层没有出现紫红色。此时,我意识到该同学可能使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