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活”起来课堂更精彩_第1页
文言“活”起来课堂更精彩_第2页
文言“活”起来课堂更精彩_第3页
文言“活”起来课堂更精彩_第4页
文言“活”起来课堂更精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活”起来,课堂更精彩 初中文言文教学例谈【摘要】文言文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而打造高效课堂,本文试从几“点”入手,即先找准出发点,对知识点合理取舍;再找准支撑点,提高学生参与度;最后找准着陆点,适时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浅谈自己的文言文教法。【关键词】文言文 高效 课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武器,不过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课内损失课外补。而古

2、代诗歌散文教学更是如此。“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文言文教学已经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曾经有学生这样说,“背得脑瓜疼,考不了三五分。”但是,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而博大的文化精髓。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文言文甚至关乎民族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文言文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就要想法设法改变这种现状。本文试结合自己教授五柳先生传的实例,来谈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体现课堂的高效性。一、找准出发点,对知识点合理取舍。拿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一个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因此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前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每一篇文章理解的角度不同,就会获得不同的阅读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

4、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笔者在备课时,就尝试着以下几种教学设计。1、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一定的限度,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其兴奋点,关注的层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学情,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此为出发点来确定教学的切入点,从心理上和学生产生共鸣。比如,我在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时,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不平的事情,五柳先生是什么样的态度,那么我们究竟该躲起来,还是该勇敢的出击?”八年级的学生正是容易冲动的时候,也是逆反心理最为严重的时候。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既是对“五柳先生”的一个评价,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让他们联

5、系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的参与度很高。有的学生认为,五柳先生这是一种消极的表现,应该揭竿而起,用起义来推翻当时黑暗的社会;有的同学说,五柳先生之所以做一个隐士,和他的性格有密切关系,现在的社会是不适合做隐士的;有的学生则认为,五柳先生的躲避是一个智者的体现,当时的社会条件不允许他有过激的行为经过激烈讨论,有些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面对不平,我们要有智慧,理性的对待,不冲动,不浮躁。从中,学生学会了辩证地看问题。2、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

6、,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点就是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很多种方法,如,引用经典的故事、名句、插图等等。在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时,我把古人的姓、名、字、号等相关的知识作为切入点,让他们了解古代文化,同时,以看名字揭秘性格作为一个小环节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翻译全文。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后他们还

7、找到一些古人名、字、号来讨论是否和性格有一定的关系。这样,学习真正被延伸到了课外,课堂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3、以文言文文本特点为出发点。古人喜欢用最少的字表达更多的内容,久而久之,言简意赅就成了古人写文章时追求的一种风格。同时,古人作文,不仅注意言辞省净,更追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表达效果。言简意丰、隽永传神的文字,在中国古代散文中不在少数,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几乎都是如此。因此,设计课堂节奏时,要考虑以合适的节奏落实文言字词,理解文章意思。这就需要教师对文言文教学内容进行剪裁与安排,“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留有充分的空间,以应对因年代久远而越来越难懂的文言知识

8、点的落实;设置合理的环节,以带动文言、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的教学。二、找准支撑点,提高学生参与度。衡量课堂是否高效,我认为首先要看学生的参与度,没有参与度的课堂,不能算得上是一个高效的课堂。个人认为课堂的高效性要有合理的教学环节作为支撑点。1、以课堂的诵读为支撑点。诵读是学习、积累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是通往语文功底深厚的一条必由之路,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手段。背诵也是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素养,巩固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汲取古文精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脑子里空空如也,没有储备一点知识材料,大脑就无法进行思维和想像,从而就无法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创新了。因此在

9、文言文的教学中要以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动起来。诵读教学有多种形式,常见的形式有:分角色朗读、游戏诵读法、关键词诵读法、情境诵读法、个性诵读法。教师要范读,必要时要带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在课堂上常进行朗读训练,日久天长,必能培养出对文言文的敏锐而强烈的感知力。作品中蕴含的东西,不是你一讲学生就能接受的,要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感悟,用心体会。正如苏东坡所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2、以课堂的辩疑为支撑点。 教学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错误、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新课标要求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

10、断。古人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质疑问难也越来越多。教师面对学生的质疑问难要善于应变,并因势利导,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及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抓住学生有价值的质疑,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形成强劲“鼓点”,不断调节、更新教学的节奏,从而使教与学达到同频共振,使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在教授五柳先生传时,就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五柳先生一贫如洗,却喜欢喝酒,别人请他喝酒还一定要喝醉,这个人实在不怎么样?不值得我们去学习。”面对这样的质疑,学生们

11、纷纷分组进行讨论,课堂的参与度很高。3、以学生的个性展示为支撑点。新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教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提高讨论的有效性,燃起思维撞击的热火,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徜徉,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我们鼓励学生展现出不同的个性。没有个性展示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更不是高效的课堂。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无非就是教师一边讲让学生一边记重点的文言知识,因为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师一般也是为了节省时间,就直接灌输给学生古文的基础知识,至于那些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等,不讲为什么,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这样更加让学生觉得

12、古文枯燥乏味,兴趣全无,纵然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是昏昏欲睡。在教授五柳先生传时,我采用的是小组竞赛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翻译课文,找出文言知识。比的不仅是正确率、还要比团结、合作、开放的精神。一时间,学生小组内部交流发展到小组间的交流,同中有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通过测评发现,学生对这节课的文言知识掌握得十分好。4、以真挚的情感为支撑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

13、发现者。如教五柳先生传时,就让学生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一生扮演文中的五柳先生,其他学生扮演小记者,穿越时空与文本进行对话。小记者1:五柳先生,您好!请问您当时为何喜欢“著文章自娱”?小记者2:请问您饮酒是为了消愁吗?小记者3:您当时为何选择退隐(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就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上述形式,就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尊重分歧,尤其注意营造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这才符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一定会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可以说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与灵魂提升的沃土。三、找准着陆点,适时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的高效与否,不能仅仅看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的气氛,更要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看学生是否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看学生是否学会方法,能否举一反三。这些就要体现在课堂的测评上。没有测评的课堂不能算得上是完整的课堂,更不能算得上是高效的课堂。测评的方法可以多样。比如,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