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53_第1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53_第2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53_第3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53_第4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5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章知识框架】【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环境污染的防治防治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基础知识梳理】一水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水污染概述概念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引起天然水体污染的物质称为水体污染物,向水中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 _ 称为水体污染源。类型化学性污染、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危害长期饮用污染水,可引起人体中毒、致癌等;灌溉农田,会使农作物_发生变异,甚至导致大面积死亡;会改变水

2、生,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使水生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脆弱。水污染防治预防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治理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确保污水在排入自然水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管理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_促治。科学的管理包括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以及水体卫生特征的监测和管理。二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概述概念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数量(浓度)超过大气的正常含量,并持续足够的时间,并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的现象污染源类型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_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_ 污染源主要类型酸雨 _ 温室效应防治关键:控制污染源改进能源_集中供暖供热、降低能源危害改进燃烧技术使

3、用设备植树造林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三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概述概念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各类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危害污染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等占用大量土地影响_危及人体健康处理和利用分类收集、密封运输破碎、 、焚烧卫生填埋资源化四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噪声概述含义一切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类型_ 交通噪声 _ 其他噪声危害一般:使人头痛、脑涨、多梦、失眠、心慌、乏力等强噪声:听力_极强噪声:影响胎儿发育、出现胎儿畸形、妨碍儿童智力发展噪声控制途径声源控制 控制 接受者的防护【疑难突破】一列表法解析水体污染类型

4、成因、危害及防治类型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含义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污染源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表现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危害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

5、人畜身体健康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防治措施预防: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治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二两种常见大气污染类型规律总结(1)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污染物的来源自然渠道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人为渠道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6、且缺乏标准或不达标对人类的影响有利影响少量吸入可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不利影响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2)酸雨酸雨是一种全球性的大气污染现象。关于酸雨的有关问题,见下表:含义形成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H2SO4、HNO3和HCl,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污染物来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人为污染源固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工业污染源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移动污染源

7、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酸雨类型硫酸型酸雨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硝酸型酸雨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对环境的影响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酸雨的主要分布地区欧洲;北美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三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深化探究(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垃圾中的细微颗粒,随风飘浮,污染大气。堆放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恶性气体;填埋垃圾,逸出沼气;焚烧垃圾,产生二次污染。(2)对水环境的影响:直接倾倒,污染水

8、体、危害生物、缩减水域面积,降低排洪能力;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垃圾倾倒海洋,造成海洋污染。(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垃圾中的毒液体渗入土壤,杀害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和土壤结构;有害废弃物成分残留在土壤中,并在动植物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四噪声的控制途径分为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三部分。措施列表如下:控制途径相关措施具体实例声源控制从设计、技术、行政管理等方面加以控制部分城市规定在城区禁止鸣喇叭传播途径控制在噪声源和接受者之间设置声音传播的屏障;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城市绿化等城市高架桥上装隔声屏障、体育馆内装吸

9、声吊顶接受者的防护佩戴护耳器,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五我国重酸雨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拓展延伸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原因是:(1)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2)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3)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 【典型例题精讲】例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了该校附近的地理环境,并绘制了学校周边的简易地理图(如下图)。该小组在考察时发现,学校附近的工厂尚未对污染进行治

10、理。请你结合示意图帮他们完善研究成果。(1)根据调查发现:学校可能受到来自三个方面的环境污染,分别是_;_;_。(2)根据研究成果,小组成员向学校建议:改善学校环境,在学校周边进行绿化,减少污染,建议建造两条绿化带。请用阴影在图中画出来,分别标明D带和E带,并在下面写出这两个绿化带的作用:D带:_。E带:_。【解析】第(1)题,读图获取信息,水泥厂、化工厂以及铁路等所产生的污染对学校产生影响。第(2)题,绿化带能改善环境,对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起到净化作用,因此图中的绿化带应该建在水泥厂、化工厂与学校和铁路与学校之间。【答案】(1)水泥厂的大气污染化工厂的水污染铁路的噪声污染(2)图略(D在水泥

11、厂、化工厂与学校之间,E在铁路与学校之间)。净化空气、吸烟除尘、美化环境减轻噪声、美化环境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从2008年6月1日起,在我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材料二聚苯乙烯快餐盒、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和聚氯乙烯农用地膜被视为危害环境的三大“白色公害”。为解决一次性快餐盒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国家打算近几年全部淘汰泡沫塑料饭盒,取而代之的是用纸浆、植物纤维等易循环利用原料制成的一次性“纸饭盒”。为解决农用地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我国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提出了“以蔗渣浆、麦秆、芦苇浆为原料来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已

12、获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也会在40多天内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1)环保专家预言:废弃的地膜最终将成为祸害。你认为会造成什么祸害?(2)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一次性快餐盒和农用地膜等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对已散落于土壤中的地膜碎片,根据现在的国情,你认为该怎样处理为好?(3)武汉大学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解析】本题以“白色污染”为切入点。考查塑料垃圾的危害及其合理的处理方式。普通地膜不溶于水、降解速度慢,留在农田会影响土壤肥力,使农作物减产。焚烧处理塑料制品,会产生污染气体,故

13、应筛选出地膜碎片,可进行回收再利用。利用农作物秸秆、蔗渣浆、芦苇浆为原料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其环保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废弃物,二是有效防止“白色污染”。【答案】(1)普通地膜等塑料废弃物不溶于水,在自然界中约需200年才能被生物降解,长期留在农田里会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和农作物的根系发育,使农作物减产。(2)不行。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烟尘,而且还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筛选出土壤的地膜碎片,然后再播种。(3)充分利用了麦秆、蔗渣等农作物废弃物,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该薄膜可被微生物降解,防止白色污染。【课堂训练】1.截至2007年11月19日,全国500多个陆源入

14、海排污口,约77.1%超标排放,比去年同期增加18.2%。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7年上半年海洋环境质量通报显示,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有增无减,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质量持续恶化。结合上面材料,读“污染物迁移模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10分)(1)根据图2中污染物的迁移路线,填写图1中字母代表的内容。a._b. _c. _d. _。(2)图2中造成的大气污染可能有_,_。(3)21世纪,城市垃圾的最佳处理方式是_,目前最普遍的处理方式是_,其后果是_。2.读下图,回答(1)(3)题。(12分)(1)图中交通工具产生的主要危害有()光化学烟雾污染噪声污染水体污 粉尘污染A. B.C. D.

15、(2)在旧金山,甲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A.秋季 C.冬季 (3)下列减轻图中危害的措施或意见中,正确的是 ()城区禁止鸣喇叭实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技术措施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搞好城市绿化A. B.C. D.3至2006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个“死亡地带”,即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的区域。联合国于2006年10月1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死亡地带”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34%。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些地带正在对渔业资源以及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重大威胁。” 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

16、及防治措施。4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平均月混浊天气日数”等一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图a中混浊天气日数最多的月份是_月,最少的月份是_月。(2)简析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3)若图b中A、B、C分别为图a中甲、乙、丙三个监测站的分布位置,图c为该地区风频示意图,则合理的匹配是(填字母):_为甲监测站,_为乙监测站,_为丙监测站。5“绿色产品”是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读“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表示商品,F表示原材料,H表示产品,G表示废品,J表示自然资源,请将代码填到AE处。使用原材料采集和处理运输销售废弃产品的加工制作(2)以下

17、环节,最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A使用 B加工制作C运输 D销售(3)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相悖的是 ()A使用无汞电池 B产品多层包装C废品回收利用 D完善质检体系(4)请列举我们身边生活垃圾回收的事例。【基础知识梳理】一自净能力 发生源或场所 物理性 急性或慢性 物种 生态系统 最小量 排放标准 管二工业 交通 光化学烟雾 消费结构 消烟除尘三环境卫生和景观 压缩四工业噪声 生活噪声 受损 传播途径【课堂训练】1【答案】(1)大气降水农作物牧草家畜水产品(5分)(2)可吸入颗粒物酸雨(2分)(3)用垃圾作为能源发电及综合处理填埋法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3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污染物迁移知识,

18、固体污染物可以通过大气、水、农作物、牧草、家畜、水产品等途径,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为了避免污染,可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2【答案】(1)A(2)B(3)D(每题4分,12分)【解析】图中的污染主要有尾气污染(甲)和噪声污染(乙)。旧金山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太阳高度大,光照强,汽车尾气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3【答案】(1)油轮石油泄漏;远洋运输、捕捞等排出的生活污水;某些公司倾倒的工业废弃物。(至少2点,4分)(2)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远洋航线沿线和渔业资源丰富海域(渔场)(2分)。防治措施:进行国际合作,制定国际公海海域相关法规,加强国际公海海域的环境管理;防止油轮泄漏,控制向国际公海海域排放各类废弃物。(4分)【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