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_第1页
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_第2页
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武汉经济开发区汉阳三中 430109 王兴明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这一决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中央开始着手三江源保护模式的创新,三江源地区有望被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的“先行区”、“示范区”。一、三江源-独特的地理环境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养育了江河中下游地区超过6亿人口,是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地理位置为北纬 31°3936°12、东经 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

2、洛、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21个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总面积为30.25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三江源区域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素有“江河源”、“亚洲水塔”之称。面积按流域分为:黄河源区面积16.7万K,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6%;长江源区面积15.9万K,占44%;澜沧江源区面积3.7万K,占10%。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

3、拔为33356564米。区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终年高寒,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湿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长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特点最显著的地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为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植被类型有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甸、草原、沼泽及水生植被、垫状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个植被型。野生动物有兽类85种,鸟类237种,两栖爬行类4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16种。二、三江源-生态

4、环境问题突出历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近几十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许多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目前,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5、部分地区的人类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大量牧民沦落为“生态难民”。三、三江源正在保护之中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尊重文化、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原则,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科学规划,改革创新,形成符合三江源地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建成生态文明的先行区,示范区。为此,一要划分主体功能区,依据生态特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试验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承接转移发展区,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实行分类指导。二要以草原植被保护和恢复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实施好草原管护、草畜平衡等各项生态保护工程。三要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升集约

6、化水平,发展生态型非农产业。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游牧民定居和农村危房改造,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要服从生态保护。五要建立新型绿色绩效考评机制,转变政绩观念,切实扭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做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六要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气候与生态变化情况。建立规范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发挥农牧民生态保护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个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积极支持和参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公益活动。建立和实施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其出发点是:在国家的大力帮助下,立足于建立一项长期稳定的,以生

7、态保护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发展经济与维护社会稳定为基础,通过采取“以国家补偿为主、地方政府补偿为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方式来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范围主要包括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对不断改善农牧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和对基层政府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补偿。着力解决生态移民配套设施建设,调整和完善退牧(耕)还草(林)、封山(沙)育林补助标准,增加人工增雨经费,加强鼠害防治等工作。 三江源生态恢复将面临三大挑战。2005年开始,政府加大投入、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能源建设、鼠害防治、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等部分项目完成规划任务,并逐步显现阶段性效果。尽管如此,三江源生态好转是“天帮忙”、“人努力”共同取得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恢复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依然任重而道远。还面临三大挑战。挑战一:雪山雪线明显上升。三江源,作为中华水塔,雪山覆盖的高原地带,对于气候变化显得格外的敏感,而近年来气候日益变暖,在这里处处都能见到类似的迹象。挑战二:三江源上的“人鼠持久战”。鼠害严重,导致草场退化,在上世纪70年代,玛多县水草丰美,8000名左右的牧民最高养有80多万头牛羊,人均收入为500元,是当时全国首富县;而如今由于草场退化,玛多县人均收入已经排在全国倒数,是全国排得上号的贫困县。在进行“人鼠持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