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_第1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_第2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_第3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_第4页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 而对对方要求采取相 反态度和言行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 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 以反常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 高明二 非凡”行为,往往来自于 逆反心 理”。进入初中孩子,随着接触范围扩大,知识面增加,内心世界丰富 了,形成了自己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价值观不同,遭到父 母反对,得不到父母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就 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这种心理、生理变化, 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即产生 了逆反心

2、理。逆反心理产生原因有三种。一是好奇心,一些不健康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缘故。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 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 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三是心理上需要,孩子 对于越是得不到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东西,越想接触;越 是不让知道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一般规律,由于孩子 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青少年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无 好坏之分,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一面。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客观存在心理问题,对于社会发展以及青少年自身成长却有着不可 忽视影响。青少年逆反

3、心理消极影响:1、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或脱离主体 需要时,就会使主体产生厌烦抵触情绪。有些青少年对学校、老师、 家长进行思想教育采取盲目抵触情绪, 认为这些只是些大而空话,远 离现实生活,与我们需要毫不相干形式而已;2、对社会、学校、家长倡导一切事物都持否定态度,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方向思考, 以偏概全看待社会上出现个别阴暗面,片面夸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 某些不完善地方和资本主义制度某些可取之处,拜金主义倾向明显; 3、在他们眼中,抗洪抢险、见义勇为英雄人物是爱逞能、爱冒险 傻 帽”,为了百姓谋利益而鞠躬尽瘁人民公仆却被看作是在收买人心, 学术上硕果累累学者是不会享受生活 学习机器”,对于身

4、边乐于助 人、积极向上同学,他们则讽刺为故意和老师、同学 拉关系"伪君子“ 等,他们无端怀疑先进人物动机,对别人先进事迹和成绩都持否定态 度;4、有些青少年由于种种原因,虽然不敢做出一些 过分”行为, 但对那些与老师公开对抗,在同学中拉帮结派等不良现象却颇为认 同,对那些乐于助人、爱护集体同学则讽刺、挖苦,造成集体氛围里 好人无人赞,正不压邪局面,在同学中造成极其不良影响,也破坏集 体组织团结。青少年逆反心理积极影响:1、自我意识得到发展,独立意识增 强。此时青少年已经不再是处处需要家长和老师照顾孩子,他们不仅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内心感受,而且绝大多数能主动地根据社会要求去不断认识发展

5、自己,形成了自我评价及对社会、对他人评价体系,不再轻易服从他人指挥,改变自己想法,思维上也表现出明显独立性, 可望以独立个体参与到学习、生活当中; 2、勇于创新,敢于打破传 统束缚精神体现。这些青少年已经不再满足于教师和教科书关于事物 解释,他们富有创新精神,总想进一步追求更精确,更新奇事务,喜 欢提出疑问和不同看法。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反而会扼杀他们旺盛创 造力;3、反映出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使命感。青少年个性反 映首要因素就是巨大社会积极性,他们渴望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用 自己独特视角表达着自己对社会一份责任, 他们对正面宣传否定,从 另一方面表现出他们对国家命运关注,其实他们对一切事物

6、都充满着 热情和期待,因此对社会上出现不公平社会现象才会表现出强烈不满 和愤怒情绪,而这并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认可和理解, 这正是他们正 义感和责任感体现;4、有助于学校、家庭、社会对教育进行反思。也就是说,青少年逆反心理,一方面它阻碍着青少年学习更多 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价值观。而另一方面又能成为积极力量,启 发青少年去思考、去创造,使自己个性意识得到发展,从而更好适应 社会发展。因此,我们要辩证看待青少年逆反心理,全面分析其产生 原因,制定科学合理调试方案,使得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面对心理逆反期学生,采取简单急躁教育方法,只能事与愿违, 应以爱心和尊重为前提,注重沟通和交流,以春雨润物耐

7、心、细心融 化学生心中坚冰。在纠正学生逆反心理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长引导 都非常重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要关爱学生,不要敌视学生。爱心是教育真谛,尊重是教育底线。人是感情动物,作为对感情非常敏感十五六岁学生,能清楚认识到老师对他态度, 老师对学生关爱不一定能消除逆反心理, 但对学生轻视,疏远必将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爱心和尊重是前提。 教育者要有正确观点: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客观存在及科学转化方法。可以告诉学生,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孩子萌发独立意识一种表现,它在青春期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 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 学识和经验比较丰富 ,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从良好愿望出发,目是教育、关心

8、和帮助青少年,而不会是故意找茬。也许他们态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简单粗暴 ,但是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厉耳利于行。同学们应该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教育 ,分清是非,有选择地接受或者排斥。二、要多沟通,少训斥责怪。通过观察谈心,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摆正自己位置,不要把自己当做高高在上教育者,应放下架子,做学生良师益友,让学生消除距离感,隔阂感,敢于向老师坦露心迹; 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使其产生成长中成就感。教师应努力尊重学生。 有逆反心理学生经常受到教师斥责、惩罚 ,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 但他们又需要教师谅解和信任。 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 必

9、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态度定势。最根本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正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 作为教师, 我们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批评式语态,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 ,让这些 “特殊 ”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 消除他们敌意和戒备心理。 我们还应降低对 “差生 "要求 ,尽可能多地鼓励、 表扬而尽可能少地批评、 指责。 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表扬是多么重要。教师还应对自己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善于发现 “难看 "孩子身上优点 ,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形象。三、要注意工作方式,减少

10、简单冲动。学生在成长中犯错是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尤其应注意工作方式,要冷静从学生角度分析,切忌简单冲动,这样就会使学生关闭心灵窗口,逆反心理增长,以前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 ,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正式关系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生活联系、形成丰富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条件, 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去,使他们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针对存在逆反心理学生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关心和帮助 ,使他们感受到集体温暖、同学善意 ,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 ,乐于接受大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11、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 并发挥其教育效能 ,以培养积极人际关系、 减少消极人际关系影响。 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 努力使班级体成为良好交往环境, 使所有学生特别是存有逆反心理学生对交往发生一定兴趣, 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学习交往 ,从而对活动感兴趣、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原先态度和看法。四、要冷静分析,智慧应对。逆反心理是处于青春期中学生一种正常心理活动, 学生故意表现出一种消极对抗情绪, 作为教育者这时千万不能冲动,要冷静分析,巧用心理战术,合理采用激将法,大胆利用逆反心理积极作用, 调动学生积极性, 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家长作用 ,争取家庭教育配合

12、。在教师指导下,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产生良好作用。 我们可以引进一个原理 适度原理。 即父母对子女教育和期望应采取适中原则, 即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要符合子女实际,否则家庭教育功效就会消弱。首先, 家长对子女应给予适度爱。 爱缺乏和过度爱都会对子女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和后果。目前,在相当一部分家长中,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家长期望容易引起子女抵触情绪,必须得到改变, 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 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期望水平, 这样才有利于子女成长。 总之, 适度原理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