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解读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ff245012-c567-4427-ab4c-f23d04bc2137/ff245012-c567-4427-ab4c-f23d04bc21371.gif)
![对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解读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ff245012-c567-4427-ab4c-f23d04bc2137/ff245012-c567-4427-ab4c-f23d04bc21372.gif)
![对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解读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ff245012-c567-4427-ab4c-f23d04bc2137/ff245012-c567-4427-ab4c-f23d04bc21373.gif)
![对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解读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ff245012-c567-4427-ab4c-f23d04bc2137/ff245012-c567-4427-ab4c-f23d04bc21374.gif)
![对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解读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ff245012-c567-4427-ab4c-f23d04bc2137/ff245012-c567-4427-ab4c-f23d04bc2137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解读游戏实录:娃娃家里的爸爸妈妈正在做饭,爸爸拿着一只“烤鸡”对着妈妈问:“我们家微波炉有没有?”妈妈想了想说:“好象没有。”于是,爸爸到娃娃家里找微波炉,他打开了一个又一个柜子,没有找到微波炉。这时,肯德基的服务员送外卖来了。他有礼貌地按门铃,嘴里发出“丁冬丁冬”的声音。爸爸妈妈边走过去开门边问:“谁呀?”“我是肯德基送外卖的。”“欢迎,请进。”爸爸说道。肯德基的服务员把外卖递给爸爸,爸爸问:“这是什么套餐。”“这是黄金蟹钳和可乐。”“多少钱?”“十元钱”。于是,爸爸对正在洗衣服的妈妈喊道:“妈妈,拿钱。”妈妈把一只放硬币的碗递给爸爸。爸爸一边给钱一边数:“1、2、
2、2、3、4。”肯德基服务员收了钱说:“欢迎下次再来,再见。”爸爸回答:“再见。”过了一会儿,一个打扮得很漂亮的“新娘子”来到娃娃家按门铃。爸爸问:“谁呀?”“我是新娘子,我给你送蛋糕来了。”“哦,欢迎欢迎”,爸爸妈妈一起迎接新娘子。新娘子把蛋糕打开,对着爸爸说:“爸爸,今天是你生日,我祝你生日快乐!”说完把蛋糕递给爸爸。爸爸说:“谢谢,哎呀,没有蜡烛怎么办呢?我去找蜡烛。”他走出家门,来到“百宝箱”前面,找啊找,他找到了两根长条积木。他回到家说:“蜡烛找到了!”于是,他提议:“我们一起唱生日歌吧!”娃娃家里的妈妈、新娘子、爷爷和爸爸一起唱起了生日歌。唱完歌,他们开始切蛋糕,爸爸逐一分给客人们。
3、这时,新娘子从桌子上拿了一个玩具照相机说:“爸爸给你拍张照片。”爸爸连忙说:“好啊!”他摆了好几个姿势连拍了几张照片。新娘子又说:“拍张全家福吧!”爸爸看见一旁的妈妈喊道“妈妈,快来拍全家福吧!”爸爸、爷爷、妈妈抱着娃娃一起拍好照片。爷爷拿起“烟”开始抽烟,妈妈问:“爷爷,你在干什么呢?”爷爷说:“我在抽烟啊!”妈妈抱着娃娃直咳嗽:“娃娃咳嗽了,我要带她去医院。”妈妈抱着娃娃来到医院里,小医生问:“娃娃哪里不舒服呢?”妈妈说:“娃娃咳嗽了。”小医生带好听筒放在娃娃胸前听了听说:“没事,吃点药就会好的。”于是他从一个瓶子里拿出三粒橡皮泥做的药,放入白色的小药瓶里,对着妈妈说:“这是苹果味道的,不
4、苦的,一天吃三粒,早中晚各一粒。”妈妈问:“多少钱?”小医生说:“一元钱。”妈妈付了钱,医生把做药的瓶子放回医疗盆里说:“有什么事情再来吧。”妈妈抱着娃娃拿着药离开了医院一、装扮行为1、从录像中可以看出,中班孩子已有了较清晰的角色意识,角色认知水平也在提高。他们能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而且能逼真地表现出来。例如,娃娃家的“爸爸”扮演者,在肯德基送外卖时需要付钱,他很自然地说:“妈妈,拿钱。”在拍生日照这一情节中,第一次拍照片时妈妈抱着娃娃没有参加。在拍全家福时,他发现妈妈不在旁,马上叫道:“妈妈,快来拍全家福。”这一情节体现了幼儿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再现,说明他在家里也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幼儿真
5、实情绪体验的流露。2、从孩子们的角色行为来看,孩子们的社会性经验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游戏的主题在小班的基础扩展到了肯德基、理发店和超市等。这些丰富的场合都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内容。但就游戏的情节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如,医生和病人的交往如果增添一些相关的经验,创设相关环境更有利孩子的积极表现。分析: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反映了他们的社会经验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装扮行为的发展是中班孩子角色游戏的一个特点,反映了孩子的表征思维水平的提升。第一,在角色意识方面,幼儿抛开了自己,在扮演不熟悉的角色时。需要了解和认识角色的行为和活动,再将头脑中已有的人物表像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出角色的行为,并用游
6、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扮演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尤其可以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二,在游戏情景中,孩子们呈现出明显的装扮行为。中班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构思的情节趋于丰富和复杂性。一个主题表现了五个以上的游戏情节,如:在娃娃家里有送外卖、过生日、切蛋糕、唱生日歌、拍全家福照片等等,游戏产生了复杂的戏剧效果。第三,教师创设了符合幼儿活动的主题游戏情境,提供了与主题相匹配的玩具与游戏材料,教师在游戏中还可以较好地运用语言进行启发。如,用语言的引导来了解幼儿的想法,再用亲切平和的语气进行询问,启发幼儿发展游戏情节,增强幼儿独立性和创造性。二、替代行为在“过生日”的情景中,用彩带模仿
7、“放烟花”的行为就是孩子典型的替代行为。另外,娃娃家里的生日蛋糕是用橡皮泥做、当爸爸发现蜡烛没有的时候,他到“百宝箱”里找到了积木做的蜡烛也是替代行为。娃娃家的爷爷用记号笔做杯子的吸管,因为它们都是长长的、圆圆的,而且爷爷抽的烟也是用记号笔来替代的。这里的记号笔既替代了吸管,又替代了香烟,体现了一物多用。分析:在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感知,以表像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如,把记号笔想象成吸管和香烟。其实,对物品的假想有一个发展过程。首先,要依赖于实物的提示对物品进行假想,这要求实物与假想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然后,脱离实物对物品进行假想,这对实物的要求大大降低,儿童可以把许多实物想象为假
8、想物。中班幼儿已经能够在没有玩具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意愿寻找替代物了,并追求替代物与被替代物之间的相似形,有时为了满足替代的需要,会通过简单的制作实现替代,以实现游戏继续进行的意愿。同时,中班幼儿已经能灵活使用替代物,根据主题和情节的需要,同时使用多个替代物来进行装扮,同一个物品可以根据情节的展开,随时替代成不同的物品,实现一物多替,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教师要支持幼儿的想法,提供有用的材料。如,提供“百宝箱”(里面提供各种成品、半成品材料等),让幼儿自主、自由地选择替代物进行创造性行为,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三、规则行为活动中,孩子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则意识,规则行为已经出现了。比如说肯德基
9、的服务员在送外卖时,他们有买卖交易和付钱的行为,一块钱、两块钱这样数钱的行为也反映了孩子知道买东西要付钱的规则意识。小医生在给病人看完病后,将药瓶放回药盘里,这样的将物品归还原处的行为也体现了孩子有了较好的规则意识。分析:中班幼儿已经能用游戏规则来协调玩伴关系,开展简单的规则游戏。这些规则行为,反映出了孩子对角色的理解、判断等逻辑思维水平。但是,他们经常发生玩伴之间的规则纠纷。对于游戏中的日常行为规则的要求能够理解接受,但认识和行为常常发生冲突。教师需要与幼儿讨论、学习遇到矛盾后的处理方法等,如,猜拳、轮换、谦让、合作玩等等。此外,孩子的规则行为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老师起到了重要的
10、引导作用。老师要对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及正向的游戏行为加以肯定。并对幼儿在游戏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坚持游戏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给予赞扬,以强化幼儿的正向行为。三、合作交往行为娃娃家的“过生日”的情景中、新娘子送来蛋糕后,大家一起为爸爸过生日,唱生日歌,这也是幼儿的合作行为表现。娃娃家里过生日时,新娘子给爸爸拍照片,这也是合作行为。还有游戏中出现的送外卖情节,角色之间进行了互动,与其它主题进行联合游戏。这个过程也反映了中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范围的扩大,有了初步的群体意识。其实在游戏中,不论是送外卖,拍照片还是送生日蛋糕的游戏情节,都向老师传递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在不断提高的这样一个信息。同时
11、,中班角色游戏的情节比小班时更具有丰富和复杂性,在一个主题中往往会呈现出多个游戏情节。分析:游戏是培养孩子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活动。游戏可以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友好交往的社会性能力。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来合作交往有多种。如,“肯德基买卖交易”和“看医生”是社会性的交往,家庭中的成员与客人是家庭中的交往。幼儿通过角色模仿,不但强化了他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同时在游戏中积累了更多的合作交流的经验。中班幼儿都能较好地表现合作,有主题、情节、替代物和角色之间的协商和协调。游戏中幼儿的交往增多了,交往能力提高了,能克服游戏中的小困难,和同伴做较稳定的主题游戏。因此,在游戏的过程
12、中,教师要尽可能创设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细心观察各种交往行为。鼓励幼儿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导他们友好相处,让他们感受到在游戏中交往的乐趣。提升其社会经验,为其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教师介入(一)当幼儿出现不健康行为时当娃娃家出现爷爷用记号笔替代烟开始吸烟这个行为时,娃娃家里还有妈妈和孩子,那他们岂不是吸了二手烟了吗?这种当幼儿出现不健康行为时,老师该介入进行指导。1、直接介入。肯定幼儿的替代行为,但也要帮助孩子认识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本来就不好。希望幼儿不模仿这种行为。应该告诉爷爷,吸烟有害健康,为了大家的健康请你不要吸烟。2、间接介入。孩子抽烟是在模仿真实生活中爷爷抽烟的情
13、节,如果这时候老师直接介入、制止了他的行为的话,会不会影响他游戏的情绪体验呢?可以用间接介入的方法。老师可以扮演阿姨的角色进入游戏,对爷爷说:烟味好大哦!娃娃都咳嗽啦!你可以到外面的吸烟区里去吸烟吗?分析:教师发现了孩子在游戏中既有替代行为,又有不健康的行为。当孩子在游戏中出现不健康的游戏行为时,老师需要介入与指导,引导幼儿积极和健康的生活行为。教师介入游戏的方法有多种,但以不干扰和打断幼儿的游戏为前提。游戏过程有时会发生一些不确定的偶发事件,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正常进行。教师可作为玩伴参与到某一主题的游戏中去,或在一旁与幼儿开展平行游戏以示范和暗示,也可作为游戏旁观者给予建议、欣赏和鼓励。(二)
14、当幼儿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录象的一开始,爸爸要做烤鸡翅,可是没有微波炉,这个时候他找遍了家里所有的橱,没有发现微波炉。1、当幼儿需要微波炉时,而没有找到的时候可以介入,帮助他一起到百宝箱里找材料做一个微波炉,满足孩子的愿望,让游戏继续下去。2、如果当时没有材料怎么办,可以在游戏后评议时,发动大家做一个也可以。3、也可以在娃娃家里找一个与原型物相似的物体来代替,如烤面包的那个也挺像微波炉的。4、如果要烤鸡的话,不一定用微波炉,也可以建议孩子用烤箱烤也一样的。分析:老师可以根据游戏时的情景和材料情况确定介入和回应的策略。其实,介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当幼儿遇到不安全的情况时、当幼儿出现过激行为和争吵的情况时、当幼儿主动寻求老师帮助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升本申请书1000字
- 石首市氢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劳务派遣 长期合同范本
- 2025年应急电源(EPS)市场调研报告
- 企业装饰房子合同范例
- 年产100万M3混泥土、50万吨预拌干粉砂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光伏分销商合同范本
- 高中助学金申请书范文
- 宣传委员申请书范文
- 2025年染色小样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课题申报参考: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下社区生活圈建设理念、模式与路径研究
-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DCMM练习题练习试题
- 《工业化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标准》
- 四级人工智能训练师(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及答案
- GB/T 33761-2024绿色产品评价通则
- 地下停车场充电桩技术方案建议书
- 幼儿园设施设备安全教育
- 废旧保温棉处置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