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店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平度市店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平度市店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平度市店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平度市店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度市店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平度市店子镇人民政府二一年五月.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1第一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1第二节 规划依据.1第三节 规划任务.1第四节 规划范围和期限.2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3第一节 店子镇概况.3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4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4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6第一节 总体规划目标.6第二节 土地利用控制指标.6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7第一节 调整优化原则.7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7第三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9第五章第五章 主要用地安

2、排主要用地安排.11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11第二节 节约集约用地.12第三节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13第四节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14第五节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14第六章第六章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16第一节 土地整理开发复垦.16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17第三节 土地整治保障措施.18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用途分区土地用途分区.19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19第二节 建设用地分区及管制措施.22第八章第八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村土地利用控制.24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5第一节 加强规划制度化建设.25第二节 强化规划管理的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2

3、5第十章第十章 附附 则则.27附表附表.28第一章 总 则第一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促进土地利用向节约集约方向转变,科学指导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第二节 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三)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 号);(四)店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五)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4、);(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七)相关专项规划和相关行业发展规划。第三节 规划任务根据店子镇社会、自然、经济条件,落实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上级规划”)的要求,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田、水、路、林、村各类用地,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协调安排村镇建设用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划定土地用途区,科学安排土地整治,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第四节 规划范围和期限范围为店子镇行政辖区全部土地,总面积 140.53 平方公里。以2005 年为规划基期,规划期限为 2006 年至 2020 年;以 2010 年为近期目标年,以 2

5、020 年为规划目标年。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一节 店子镇概况一、自然概况一、自然概况店子镇地处平度市西北部约 20 公里处,位于东经 1194524至1195948,北纬 365136至 365718之间。北邻大泽山、长乐镇,东邻崔召镇,南与城关街道办事处、李园街道办事处和门村镇接壤,西与张舍、灰埠镇相连。店子镇镜内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东部为山丘地带,西部为平原地带,属大陆性北温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气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 11.9,年均无霜期 195 天。全镇水资源比较丰富,区内年平均降水量为 700 毫米。地质属丘陵区,

6、地形复杂,地表较破碎。地表出露岩石层主要是片麻岩,土壤为棕壤土,山坡地带土层较薄,坡下土层较厚。二、经济社会概况二、经济社会概况店子镇辖 95 个行政村,总人口 5.55 万人,其中镇驻地人口 0.95万人,2005 年国内生产总值 6.67 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 10200 万元,二产增加值为 25600 万元,三产增加值为 30900 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519.6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5150.0 元,各项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新推进。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2005 年,店子镇土地总面积为 14053.2 公顷。一、一、农用地农用地全镇共有农用地 11554.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 82.22,其中耕地 6444.9 公顷,园地 1797.1 公顷,林地 2202.7 公顷,其他农用地1109.4 公顷。二、二、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全镇共有建设用地 1581.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11.25,其中城乡建设用地 1171.0 公顷,包括城镇用地 156.5 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903.5 公顷、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87.6 公顷、采矿用地 23.3 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410.3 公顷,其中交通水利用地 389.9 公顷、其他建设用地 20.4 公顷。三、三、其他土地其他土地全镇其他土地 917.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53,其中水域420.5 公顷、自然保留

8、地 497.4 公顷。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一、土地利用率一般,后备资源较多一、土地利用率一般,后备资源较多全市土地利用率为 94.04%,店子镇土地利用率只有 93.47,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利用效果一般。其他土地面积 917.9 公顷,其中自然保留地 497.4 公顷,规划期内可开发的其他土地 104.7 公顷左右,可补充耕地 50.0 公顷。二、农村居民点占地多二、农村居民点占地多截止 2005 年底,全镇人均宅基面积达 164.0 平方米,超出了山东省村镇建设定额指标和土地管理法规定限额, 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较多,土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较大。三、土地利用结构和

9、布局有待调整,土地综合效益有待提高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有待调整,土地综合效益有待提高店子镇目前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二、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规模以上项目较少,农村居民点占地规模较大,土地综合效益有待提高。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村镇建设规划,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式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式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加,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统筹协调土地利用任务更加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难度进一步加大。展望未来,店子镇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必须妥善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促

10、进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三章 规划目标第一节 总体规划目标规划期内,结合店子镇实际,落实上级规划指标,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第二节 土地利用控制指标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指标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指标至 2020 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7175.2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6505.9 公顷。二、建设用地总规模与增量控制指标二、建设用地总规模与增量控制指标加强建设用地控制,提高节约与集约用地水平。至 2020 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1445.2 公顷以内。

11、新增建设用地 15.0 公顷,其中占用农用地面积 7.0 公顷,占用耕地面积 6.0 公顷。三、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三、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至 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1020.3 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 210.0 公顷以内。四、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四、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至 2020 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424.9 公顷以内。五、土地整治指标五、土地整治指标规划期内,应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工作,实现废弃工矿用地有效复垦,适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至 2020 年,完成土地整治补充耕 260.0

12、公顷,其中土地整理补充耕地 178.5 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 31.5 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 50.0 公顷。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第一节 调整优化原则一、一、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按照上级下达指标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质量有提升。二、二、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优先保证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强化重点区域土地利用调控。三、三、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挖掘用地潜力。四、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

13、用。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农用地一、农用地规划期内,农用地面积由 11554.1 公顷调整到 11794.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82.22%调整到 83.93%。其中,至 2010 年,农用地面积调整到 11634.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调整到 82.79%。(一)耕地至 2010 年、2020 年,耕地面积由 6444.9 公顷分别调整到 6688.3公顷、7175.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45.86%分别调整到47.59%、51.06%。(二)园地至 2010 年、2020 年,园地面积由 1797.1 公顷分别调整到 1639.0公顷、1322.8 公顷,占

14、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12.79%分别调整到11.66%、9.41%。(三)林地至 2010 年、2020 年,林地面积由 2202.7 公顷分别调整到 2204.3公顷、2207.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15.67%分别调整到15.69%、15.71%。期间林地面积增加 4.9 公顷。(四)其他农用地至 2010 年、2020 年,其他农用地面积由 1109.4 公顷分别调整到1102.7 公顷、1089.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7.89%分别调整到7.85%、7.75%。二、建设用地二、建设用地规划期内,建设用地面积由 1581.3 公顷调整到 1445.2 公顷,占土地总面

15、积的比例由 11.25%调整到 10.28%。其中,至 2010 年,建设用地面积调整到 1535.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调整到 10.93%。(一)城乡建设用地至 2010 年、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由 1171.0 公顷分别调整到 1120.8 公顷、1020.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8.33%分别调整到 7.98%、7.26%。1、城镇用地至 2010 年、2020 年,城镇用地面积由 156.5 公顷分别调整到 164.3公顷和 179.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1.11%分别调整到1.17%、1.28%。2、独立工矿用地至 2010 年、2020 年,独立

16、工矿用地面积由 110.9 公顷分别调整到 84.0 公顷和 30.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0.80%分别调整到0.60%、0.20%。3、农村居民点用地至 2010 年、2020 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由 903.5 公顷分别调整到 872.5 公顷和 810.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6.43%分别调整到 6.21%、5.77%。(二)交通水利用地至 2010 年、2020 年,交通水利用地面积由 389.9 公顷分别调整到 376.1 公顷、348.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2.77%分别调整到2.68%、2.48%。(三)其他建设用地至 2010 年、2020 年,

17、其他建设用地面积由 20.4 公顷分别调整到39.0 公顷、76.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6.53%分别调整到0.28%、0.54%。期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55.8 公顷。三、其他土地三、其他土地规划期内,其他土地由 917.9 公顷调整到 813.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6.53%调整到 5.79%。其中,至 2010 年,农用地面积调整到 883.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调整到 6.28%。第三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一、农用地布局优化一、农用地布局优化全镇农用地面积最大,占土地总面积的 82.22%,呈分散式分布,其中以耕地为主,全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镇域内西部平原

18、地带;园地以种植葡萄和桑树为主,主要分布在镇域内东部山区,林地面积略增。根据农业结构调整方案,规划期间将西部平原地带的可耕园地还耕,同时,通过土地整治增加园地和林地面积,并向东部丘陵地带集中布局,逐步形成“东果西桑”的农业格局,精心规划葡萄等果品生产区以及其他经济林观赏林等树木生产区,加快周边景点的配套设施和林间路等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景区品位,便于游客观光采摘;同时扩大中部地区耕地面积,保障规划期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所提高。二、建设用地布局二、建设用地布局城镇工矿用地集中布局在城镇以北部的史家村和城镇以南的小前疃村以及镇驻地的马家村,主要为建制镇建设和工业集中区发展用地。规划至 2020 年

19、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179.8 公顷,新增城镇建设用地 12.0公顷,其中占用农用地 4.0 公顷、耕地 3.5 公顷。第五章 主要用地安排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国家有关基本农田保护管理政策,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下列耕地列为基本农田:城镇、村庄周围本规划确定需要建设占用以外的耕地,国家、省、市确定的粮棉油菜生产基地,公路等交通沿线的耕地,生产条件较好、集中连片、产量较高的耕地。到 2020 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7175.2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6505.9 公顷。对于已经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严格执行基本

20、农田保护责任、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管理制度。基本农田调整基本农田调整上轮规划店子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6172.0 公顷。按照基本农田面积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更稳定的要求,结合店子镇实际情况,本着为经济建设留有必要的发展空间原则,对基本农田进行调整。1、基本农田调出、基本农田调出调出基本农田面积 450.9 公顷。调出基本农田主要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包括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内的基本农田。等别较低、质量较差、地形坡度大于 15 度、严重沙化不宜农作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基本农田。因损毁、采矿和污染严重难以恢复、不宜继续农作的基本农田。2、基本

21、农田调入、基本农田调入调入基本农田面积为 789.8 公顷。新调入基本农田主要为:相对集中连片、土壤肥力较高、有一定灌排设施、地形坡度小于15 度的耕地;等别较高、相对集中连片的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规划期内预期开发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土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和污染的耕地不调入基本农田。3、基本农田调整结果、基本农田调整结果基本农田调整后,实际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6510.9 公顷,地块817 块,分布在 91 个村。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并且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上级规划下达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6505.9 公顷,本规划实际落实基本农田保

22、护面积 6510.9 公顷,比上级规划下达指标多划基本农田 5.0公顷,多划部分用于规划期内补划不易确定具体范围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包括难以确定用地范围的交通、水利等线型工程用地,不宜在城镇村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又难以定位的独立建设项目(如防灾救灾建设、社会公益项目建设、城镇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污染企业搬迁等)。第二节 节约集约用地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统筹和控制,控制镇村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严格执行能源、交通和公共设施等各类建设用地定额标准,严格审核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和居民点用地,各类建设都把节

23、约集约用地放在各类建设的首位,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至 2020 年,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 1445.2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不超过 1020.3公顷,城镇工矿用地不超过 210.0 公顷。二、二、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有很大的挖掘潜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店子镇部分农村居民点进行综合整治,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以转变、拓展、提升为途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小康型、文明型、生态型、和谐型的“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新农村。到 2020 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规模不低于 71.7 公顷。三、

24、三、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措施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措施(一)用地结构适度调整,深挖用地潜力店子镇建设用地规模 1445.2 公顷,任何建设活动均必须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保护地区原生态系统,对于己被破坏或被干扰的地区,进行积极修复。(二)编制切合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村庄规划要为新农村建设确定合理的用地范围和规模,对搬迁后的村民进行集中建设村民生活区安置,以节约耕地。第三节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一、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一、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严格控制对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支持基本农田建设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以集中连片的林地和基本农田等为主体的生态安全屏障。将大面积连片基

25、本农田、优质耕地作为绿心、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二、恢复工矿废弃地生态功能二、恢复工矿废弃地生态功能店子镇粘土砖厂较多,西部平原沟渠内页岩矿资源丰富,尾矿占地面积大。及时、全面复垦新增工矿废弃地。推广先进生物技术,提高土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超标耕地的综合治理。三、鼓励城镇组团式发展三、鼓励城镇组团式发展实行组团间农田与绿色隔离带有机结合,发挥耕地的生产、生态功能。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用地。把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放在土地利用的优先地位,加强基本农田

26、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重点优化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以及风景名胜设施用地结构,鼓励产业集聚。严格控制工业对土地的污染,防治农田面源污染。 第四节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规划期内,严格控制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到规划期末,将城镇和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控制在 179.8 公顷和 810.4 公顷以内。积极推进村庄整合及迁村进镇。通过对分散农村居民点的拆迁、合并、改造,扩大中心村规模,集约利用土地。采取多种措施,加快生存与发展条件不良村庄的搬迁,积极改造“空心村”,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因地制宜,逐步建立符合农村居民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

27、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到 2020年,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挖潜 71.7 公顷。第五节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统筹协调各类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用地,优先保障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着力提升现有设施承载力,加快资源共享,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等浪费土地资源的行为,提高基础设施整体效率和集约利用水平。到 2020 年,交通水利和其他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424.9 公顷,新增交通水利和其他建设用地规模 3.0 公顷,其中占耕地 2.5 公顷。一、统筹安排交通用地一、统筹安排交通用地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的要求,优化各类交通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加大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力度,建设综合性、网络型的城

28、乡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期间 ,安排茶山旅游路新建工程,占地1.0 公顷,其中占耕地1.0 公顷,同时对三城路、大营路进行改建。二、合理安排水利设施用地二、合理安排水利设施用地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加强水利设施规划选址和用地论证、以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农村水利设施。规划期间,安排双山水厂扩建项目,占地 0.5 公顷,其中占耕地 0.5 公顷。三、保障能源等其他项目用地三、保障能源等其他项目用地统筹安排能源产业用地,积极完善电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安排变电站及必要的不宜在城镇内部建设的特殊用地,以及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用地。规划期内,安排茶山森林公园游览区

29、扩建项目,占地 1.5 公顷,其中占耕地 1.0 公顷。第六章 土地整治第一节 土地整理开发复垦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依据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的要求, 结合店子镇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在充分考虑资源潜力、资金投入的前提下,通过土地的整理、复垦、开发,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增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到2020 年,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增加耕地总量 260.0 公顷,年均增加耕地 17.3 公顷。具体目标是:(一)土地整理(一)土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

30、现农业生产增产增效;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缓解耕地面积减少趋势改善农村生活和居住环境。到 2020 年,通过土地整理增加耕地 178.5 公顷。(二)土地复垦(二)土地复垦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与地质灾害防治相结合,积极复垦工矿废弃地,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推进,跟踪管理,严把质量关。到 2020 年,通过土地复垦增加耕地 31.5 公顷。(三)土地开发(三)土地开发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未利用地资源。到 2020 年,土地开发增加耕地 50.0 公顷。二、重点项目安排二、重点项目安排围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确定规划期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 14 项。其中农用地整理项目 7 项,

31、补充耕地 175.5 公顷;土地复垦 6 个,补充耕地 31.5 公顷;土地开发项目 1 个,补充耕地 50.0 公顷。土地整理项目主要分布在刘家、前王家、南河岔、缁杨张家、北河岔、西羞鱼、东羞鱼、老山、萝白刘家和棘子嶂等村,土地复垦项目主要分布在西南随、黄哥庄、下洄、朱流丁家、苏村和棘子嶂等村,土地开发项目主要分布在李家寨、琥珀杨家和老山等村。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一、规划目标一、规划目标结合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用途,稳妥推进村庄土地整理,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集中,引导农民居住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按照合法依规、尊重民意的原则,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项

32、目的实施,彻底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按照市级规划的安排,规划期内确定农村建设用地拆旧规模162.2 公顷,其中整理为耕地 147.7 公顷,安置占用农用地面积 76.0公顷,节约挖潜(挂钩)指标 71.7 公顷。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项目区设置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项目区设置挖潜(挂钩)项目区实施的基本组织和管理单元,由拆旧区、安置区和建新区三部分组成。在拆旧区复垦为耕地的前提下,拆旧区面积大于安置区占用农用地的部分可以用于建新区。建新区原则上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集中分布在镇驻地、项目区周围。(一)拆旧区的确定(一)拆旧区的确定以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

33、为基础,按照重视农民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积极性,兼顾新农村建设及满足城镇体系规划实施需要的原则,全镇共设置拆旧区 39 个,拆旧总面积 162.2 公顷,整理成耕地面积为147.7 公顷。拆旧区主要涉及北盛家、旺村、大青杨和昌里等村。(二)安置区布局(二)安置区布局按照向中心社区和镇驻地社区集中、有利于生产生活、有利于产权调整、考虑当地文化和习俗相容性以及尽量不占用耕地的原则,通过实地调查,在规划期内,全镇设置安置区占用农用地规模 76.0 公顷。安置区主要涉及北盛家、西羞鱼、旺村等村。(三)建新区布局(三)建新区布局按照符合土地级差收益最大化、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

34、、符合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通过建设用地需求量分析和用地紧迫程度排序,在规划期内,设置建新区规模71.7 公顷,其中本镇使用28.7 公顷,其余43.0 公顷由全市协调统筹安排。第三节 土地整治保障措施结合新农村建设,稳妥的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将土地整理的重点由单一的新增耕地转化为新增耕地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实行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企业竞争介入、农民参与的管理制度,落实共同责任,统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公司、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第七章 土地用途分区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根据土地利

35、用主导用途、限制条件,结合土地用途管制要求,将全镇土地划分为 7 个用途区,分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一、基本农田保护区一、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是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区内土地主要是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该区土地面积 7002.4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49.83%,全镇各村均有分布,以南城戈庄、朱流姜家、萝白刘家、高家寨等村的面积较大。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道路、水利、农田防

36、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的一般耕地,应按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外, 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窑、建坟、挖砂、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建设和城市绿化隔离

37、带建设。二、一般农地区二、一般农地区一般农地区是发展果园及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土地区域。该区土地面积 2115.6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15.05%,主要分布于西位家、北盛家、西羞鱼等村。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三、林业用地区三、林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是发展林业和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该区

38、土地面积 1701.3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12.11%,以琥珀杨家、棘子嶂、乡林场等村分布面积较大。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营林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禁止占用区内现有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四、城镇建设用地区四、城镇建设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是城镇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包括城镇建成区以及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全镇城镇建设用地区土地面积 179.8

39、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1.28%,主要分布于镇政府所在地。用途管制规则:城镇建设用地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城建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其用地规模必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不得擅自扩大。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废弃、撂荒。保护和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禁止建设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和水面。五、村镇建设用地区五、村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是面积在 0.10 公顷以上、为满足农村人口聚居需要而划定的用途区域。全镇村镇建设用地区土地面积 830.4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5.91%,在全镇各中心村和一般村均有分布。用途管制规则:村镇建设用地区

40、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村居民住宅、村企业、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村镇建设应严格按照村建设规划进行,合理调整布局。鼓励通过土地整理,将其他用途区内零散分布的村庄和村企业,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向中心村集中。控制村建设用地区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各项建设用地。严禁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村镇建设用地区以外新增建设用地用于村庄建设。保护和改善村镇环境,防止水土污染。六、独立工矿区六、独立工矿区独立工矿区是面积在 0.10 公顷以上、独立于城镇、村庄建设用地区之外的因工矿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包括规

41、划期内不改变用途的独立工矿用地,以及规划期内需新增的工矿建设用地。全镇独立工矿区土地面积 30.2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0.21%。主要分布于史家、荆许家等村。用途管制规则:独立工矿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工矿生产建设及直接为工矿生产服务的设施。鼓励各类乡村工矿企业,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向工矿用地区集中。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控制独立工矿区内的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行业用地标准定额,安排各项建设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工矿企业可能带来的污染。七、风景旅游用地区七、风景旅游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是指具有一定游览条件和旅游设施,为人们进行风景观赏、休憩、娱乐

42、、文化等活动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该区土地面积 1380.3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9.82%。位置在双山水库、乡林场、琥珀杨家等地。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区内的土地须服从生态保护需要,严格执行保护区总体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除与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筑外,禁止与旅游无关的其他各类建设,禁止开山炸石,取土制砖、修墓、乱砍滥伐、倾倒废物污水等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原有采矿造成的破坏土地应尽快复垦。第二节 建设用地分区及管制措施为加强对城区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按照保护资源与环境优先,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将店子镇划分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三个区域:一、

43、允许建设区一、允许建设区允许建设区是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现状和规划期内新增城镇、村庄、工矿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区、村庄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总面积 1020.3 公顷。管制措施: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必须依法依规报批。二、有条件建设区二、有条件建设区为适应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不确定性,在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

44、外,划定的镇、村、工矿建设在规划期内可选择布局的用地范围。主要包括一般农地区,面积28.7 公顷。在城乡用地规模不突破规划用地规模的前提下,用于允许建设区布局调整,或在坚持“先拆旧复垦后使用”的前提下,使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指标进行建设。管制措施: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在坚持“先拆旧复垦后使用”的前提下,可使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指标进行建设;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必须依法依规报批。三、限制建设区三、限制建设区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外的区域。包括部分基本农田保护区、林业用地

45、区和一般农地区。面积 13004.2 公顷。管制措施: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限制镇、村建设,严格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第八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一、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一、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结合各村实际,确定各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并与建设用地布局、土地整治安排相衔接,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6510.9 公顷,分布在 91 个村,地块 817 块。二、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二、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与村镇建设、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相协调,划定各个村庄建设用

46、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确定保留、适当扩大和拆旧的规模和范围,严格村庄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控制村庄外延。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规模控制在 810.4 公顷以内,人均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 150 平方米以内。三、积极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三、积极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坚持统一规划、集中紧凑建设的原则,统筹特色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促进农村人口的就业和居住向小城镇、中心村的集中。积极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挖潜,并通过对分散农村居民点的拆迁、合并、改造,扩大中心村规模,推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将中心村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农村

47、新型社区。到 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71.7 公顷。四、积极推动土地整治四、积极推动土地整治积极推进土地整理,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资源,落实补充耕地任务。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新增耕地面积 260.0 公顷。土地整理项目主要分布在刘家、前王家等村,土地复垦项目主要分布在西南随、朱流丁家、荆许家、大前疃等村,土地开发项目主要分布在李家寨、老山、琥珀杨家、上洄等村。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一节 加强规划制度化建设一、一、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城乡建设、土地开发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必须符合规划

48、确定的土地用途,并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必须取得农用地转用许可。二、严格执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二、严格执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总量的基本稳定。各类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三、落实规划执行报告制度三、落实规划执行报告制度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指标控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农用地转用的速度和结构,及时分析评估规划执行情况,落实规划执行报告制度。第二节 强化规划管理的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一、强化规划管理的行政手段一、强化规划管理的行政手段加强政府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职能,经

49、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控制指标,纳入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考核范围,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本规划的执行情况;同时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保证规划的贯彻实施。二、强化规划管理的经济手段二、强化规划管理的经济手段建立和完善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补贴机制,实行保护责任与财政补贴相挂钩,积极、主动地保护耕地。给予农民有关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生产性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条件,实行与所种植耕地面积增减、质量升降挂钩的专项耕地种植财政补贴,提高农民保护和改良耕地的积极性,鼓励农民加大对耕地改良的投资。三、完善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三、完善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

50、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加强对土地利用变更的监控,监测规划的实施成效。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体系,评价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程度,总结规划实施管理中的成效和不足,提出改进规划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意识,把遵守土地利用规划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第十章 附 则一、规划效力一、规划效力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各项政策、规划、计划要与本规划相衔接。二、规划的组成二、规划的组成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和图件组成,均具有法律效力。二、规划的实施二、规划的实施本规划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自批准日期起,由平度市店子镇人

51、民政府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附表附表附表 1 店子镇规划主要调控指标表店子镇规划主要调控指标表单位:公顷指 标2005 年2010 年2020 年指标属性耕地保有量6444.96688.37175.2约束性基本农田面积6172.06505.96505.9约束性建设用地总规模1581.31535.91445.2预期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171.01120.81020.3约束性城镇工矿用地规模267.5248.3210.0预期性总量指标(公顷)交通、水利设施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410.3415.1424.9预期性新增建设用地总量-5.015.0预期性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2.37.0预期性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52、-2.06.0约束性增量指标(公顷)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86.7260.0约束性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挖潜指标-23.971.7约束性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59 平方米/人124 平方米/人约束性附表附表 2 店子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店子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单位:公顷2005 年2010 年2020 年地 类面积比重(%)面积比重(%)面积比重(%)规划期间面积增减土地总面积14053.2 100.0 14053.2 100.0 14053.2 100.0 0.0 耕地6444.9 45.9 6688.3 47.6 7175.2 51.1 730.3 园地1797.1 12.8 1639.0

53、 11.7 1322.8 9.4 -474.3 林地2202.7 15.7 2204.3 15.7 2207.6 15.7 4.9 其他农用地1109.4 7.9 1102.7 7.8 1089.2 7.8 -20.2 农用地合计11554.1 82.2 11634.3 82.8 11794.8 83.9 240.8 城镇用地156.5 1.1 164.3 1.2 179.8 1.3 23.2 农村居民点903.5 6.4 872.5 6.2 810.4 5.8 -93.1 采矿用地23.3 0.2 19.0 0.1 10.4 0.1 -12.9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87.6 0.6 65.0 0

54、.5 19.8 0.1 -67.8 城乡建设用地小计1171.0 8.3 1120.8 8.0 1020.3 7.3 -150.6 交通水利用地389.9 2.8 376.1 2.7 348.6 2.5 -41.3 其他建设用地20.4 0.1 39.0 0.3 76.2 0.5 55.9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小计410.3 2.9 415.1 3.0 424.9 3.0 14.6 建设用地合计1581.3 11.3 1535.9 10.9 1445.2 10.3 -136.1 水域420.5 3.0 400.0 2.8 359.2 2.6 -61.2 自然保留地497.4 3.5 483.

55、0 3.4 454.0 3.2 -43.5 其他土地合计917.9 6.5 883.0 6.3 813.2 5.8 -104.7 附表附表 3 店子镇耕地保护控制指标表店子镇耕地保护控制指标表单位:公顷规划期间补充耕地面积规划期间减少耕地面积2005年耕地面积增加合计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其他减少合计建设占用灾毁其他规划期间净增(+)减(-)规划期末耕地保有量2006-2010年263.6 59.510.5 16.7 176.9 20.1 2.0 0.0 18.1 243.4 2010-2020年527.1 119.021.0 33.3 353.8 40.2 4.0 0.0 36.2 486

56、.9 规划期合计6444.9 790.7 178.5 31.5 50.0 530.6 60.4 6.0 0.0 54.4 730.3 7175.2 年均增减52.7 11.9 2.1 3.3 35.4 4.0 0.4 0.0 3.6 48.7 附表附表 4 店子镇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店子镇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单位:公顷2006-2010 年2010-2020 年规划期合计项 目合计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合计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合计占用农用地占用耕地 一、城乡建设用地4.0 1.3 1.2 8.0 2.7 2.3 12.0 4.0 3.5 1、城镇4.0 1.3 1.2 8.0 2.7 2.3 1

57、2.0 4.0 3.5 2、农村居民点 3、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二、交通水利用地0.5 0.5 0.5 1.0 1.0 1.0 1.5 1.5 1.5 1、交通用地0.3 0.3 0.3 0.7 0.7 0.7 1.0 1.0 1.0 2、水利设施0.2 0.2 0.2 0.3 0.3 0.3 0.5 0.5 0.5 三、其他建设用地0.5 0.5 0.3 1.0 1.0 0.7 1.5 1.5 1.0 总 计5.0 2.3 2.0 10.0 4.7 4.0 15.0 7.0 6.0 年均占地1.0 0.5 0.4 1.0 0.5 0.4 1.0 0.5 0.4 附表附表 5 店子镇土

58、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表店子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表单位:公顷调整至地类类型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合计一、土地整理178.5 0.018.7 7.7 528.8 1、农用地整理30.0 0.0 1.00.0331.0 2、建设用地整理148.5 0.0 17.7 7.7 197.8 二、土地复垦(如工矿、道路、废弃 地等用地复垦)31.50.00.00.031.5 三、土地开发(如荒地、滩涂苇地等其他未利用地开发)50.00.043.63.196.7合 计260.00.062.310.8657.0 附表附表 6 店子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店子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单位:公顷项目用地项目

59、类型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年限总规模其中占用农用地其中占用耕地涉及村(镇)1、能源茶山旅游路新建2010-10151.0 1.0 1.0 上洄、二甲、下洄、老山等村三城路改建2011-2015史家、陈家疃、西羞鱼等村2、交通大营路改建2010-2020小前疃、荆许家等村3、水利双山水厂扩建2010-20150.5 0.5 0.5 李家寨、老山、棘子嶂等村4、电力5、旅游设施茶山森林公园游览区扩建2009-20151.5 1.5 1.0 二甲、下洄、老山等村6、其他合计3.0 3.0 2.5 附表附表 7 店子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汇总表店子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汇总表单位: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

60、镇建设用地区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林业用地区单位名称行政区域总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店子镇14053.27002.449.83 2115.615.05 179.81.28 830.45.91 30.20.21 1380.39.82 1701.312.11 曹东村108.381.60.58 3.80.03 9.30.07 30.02 0.40.00 00.00 8.50.06 曹西村65.852.10.37 2.80.02 70.05 2.20.02 00.00 00.00 1.60.01 曹家西庄125.173.60.52 0.10.00 7.4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