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土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资环学院2002级博士 土壤学专业 李怡龙)江西东南西三面环山,北有鄱阳湖,内侧丘陵广亘,中部平原坦荡,地势由外及里,自南而北,向鄱阳湖倾斜。土地总面积为1669km 2,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约36,丘陵占42,岗地、平原、水域占22。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70.6,属典型的南方丘陵红壤区。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原始植被仅在山区块状残存,现状植被主要是天然次生、半次生和人工林木。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3.3。江西是我国亚热带红壤集中分布的地区,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粮食、油料、蔬菜、生猪、蜜桔、淡水鱼类等农业
2、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为积极推进可持续农业的进程,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如何使江西红壤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必将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江西土壤资源概况(1)红壤江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为全省最重要的土壤资源。总面积13966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6%。根据红壤的发育程度和主要性状,大致可划分为红壤、红壤性土、黄红壤等三个亚类。红壤亚类面积最大,约8798.4万亩。凡有一定的植被覆盖、剖面发育正常的均属这一类型。由于所处地形和植被状况不同,其肥力属性有一定差异。山地红壤坡度大,土层厚度一般只有50厘米左右,夹有较多的半风化母质碎块。丘陵红壤通常土层深厚
3、,石质性不强。红壤在较好的林被下自然肥力高,在草被下则矿质养分不足。红壤性土亚类是在缺乏稳定成土条件下形成的幼年土,散见于丘陵山区,面积约3673.3万亩,肥力和利用价值都较低。黄红壤亚类分布于海拔四、五百米至六、七百米之间的山地,面积约1494.3万亩,是红壤向山地黄壤的过渡类型,由于植被较好,自然肥力一般较高。红壤在多种母质上都可以发育,理化性状有一定差异。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的红壤,广泛分布于低丘岗地,进贤、东乡、余江、波阳、余干、丰城、峡江、上高、永修、新建、高安、临川和吉泰盆地集中连片,土层深厚、土质粘重,透水、通气性差,养分含量低;由红砂岩发育形成的红壤,主要分布在赣东北的贵溪、弋
4、阳、横峰、铅山、玉山、上饶、德兴、余干等市县,吉安和永新之间也有分布,整个土层中含粉砂和细砂较多,质地疏松,通气透水性好,保水保肥力则较差,土层较薄;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红壤,主要分布于省境边缘山地和高丘,兴国、于都、宁都、瑞金、赣县等市县比较集中连片,整个土层中夹有多量石英砂和砾石,质地粗糙,漏水漏肥,是本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但含钾量高;在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等变质岩上发育形成的红壤,质地粘细,自然肥力较高,主要分布在高丘和山区。(2)黄壤面积约2500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0,主要分布于中山山地中上部海拔700米至1200米之间。土体厚度不一,自然肥力一般较高,很适于发展用材林和经济
5、林。(3)山地黄棕壤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至1400米以上的山地。现有植被一般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生长茂密,覆盖度大。山地黄棕壤土肥力高,适于发展林业和种植药材等。(4)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米至1700米高山的顶部,面积很小。由于水分充足、阴凉湿润,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土壤潜在肥力高,部分地块可用于开发药材种植等。(5)紫色土在紫色砂页岩风化物上发育的一类岩性土。面积约83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3.3。主要分布在赣州、抚州和上饶地区的丘陵地带,其他丘陵区也有小面积零星分布。常与丘陵红壤交错分布组成复区。紫色土磷和钾的含量较为丰富,适种性广,为南丰蜜桔以及烟草等经济作物的重要适种土
6、壤。(6)潮土成土母质为河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鄱阳湖沿岸、长江和本省五大河流的河谷平原。由于水流的分选作用,一般距河流越近,质地越粗;距河流越远,质地越细。又由于每次水流大小不同,剖面层理性明显,常出现上、中、下不同的质地层次,对土壤肥力性状影响较大。潮士土层深厚,土体浅棕灰至暗棕灰色,质地砂壤至轻粘土,土壤物理性质一般较好,土体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是全省棉花、甘蔗、麻类的重要种植土壤。(7)石灰土在石灰岩母质上发育的一类岩性土。零星见于彭泽、德安、宜春、万载、分寅、萍乡、新余、瑞金、会昌、南康、全南、龙南、崇义等县市的石灰岩山地丘陵区。一般土层浅薄,大多具有石灰反应。根据肥力和颜色又可分为黑
7、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等。(8)水稻土由各类自然土壤水耕熟化而成。为全省主要的耕作土壤。广泛分布于省内山地丘陵谷地及河湖平原阶地,面积约3000万亩左右,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根据水型特征,水稻土又可分为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等三个亚类。淹育性水稻土。水稻土发育的初期阶段。分布地势较高,浸水耕种的时间较短,地表水在成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包括红壤起源的黄泥田、紫色土起源的紫泥田、石灰土起源的石灰泥田等。潜育性水稻土。分布于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的山丘垅田、坑田、冲田下部和平原低洼地段。犁底层以下长年处于积水状态,铁锰还原,土色呈明显的灰黄或灰蓝色,形成烂泥田、锈
8、水田、冷浸田等。潴育性水稻土。水稻土中发育良好的类型。分布的地形部位介于前两者之间。排灌条件一般较好,水分干湿交替,土壤中铁、锰等物质氧化还原,淋溶淀积作用频繁,粘粒下移,形成深厚的猪育层,肥力较高。水稻土的肥力状况还取决于耕作和培肥措施的水平。全省水稻土中,高产、中产和低产田各占三分之一左右。除水稻土外,全省农业土壤尚有600万亩左右的旱地土壤。主要为潮沙泥土、乌泥土、黄泥土、紫泥土、马肝土等。二、江西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农用地利用结构和农业布局结构不合理江西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和地形地势,深刻影响的制约本省土壤的利用和农业生产布局。如农业用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在农业用地的使用中,
9、农、林、牧争地严重,主要是种植业不适当的扩大,挤林、挤牧,限制了农业用地生产潜力的发挥。如波阳县在农业用地的使用中只注重粮食作物的种植,而忽视经济作物的种植,导致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重的面积比为2.86:l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60.43,油料作物面积占25.0,棉花面积占2.65,蔬菜面积占6.7,麻类面积占0.83。再如宁都县粮食、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之比为65.56:34.44,这个比例无疑制约了经济作物发展空间。茶、桑、果被称第二粮食产品,其消费量随着生活消费水平提高而日益大增。但1996年宁都县农户拥有茶、桑、果园地面积仅2014.87公顷,户均不足0.6公顷,与
10、该县拥有丰富荒山荒地资源很不匹配。(2)生态环境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资源退化。水土流失是生态遭破环的结果。而滥砍、滥伐、滥樵、滥垦、滥捕、滥牧、滥采、化学污染,以及肥料不足,对地力的掠夺性经营,又是导致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由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江西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许多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许多丘峰峦几乎看不到高树丛林,特别是赣江上游赣南山区,出现了大范围的秃山岭,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景象。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950年的50下降到1999年的40.3,加上有些地方无规划采矿,没有采取拦泥措施,水土流失由50年代的106万公顷上升到现在的410.35万公顷,在每年4、5、6
11、月期间,暴雨冲击裸山,洪水挟带泥沙,经“五河”汇入鄱阳湖,每年带下泥沙2000未万吨,有一半淤积在湖内,特别是堆积在“五河”尾阎的三角洲上。赣江三角洲平均每年淤积速度就达25厘米。统计资料显示,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积50年代1650万亩,到80年代已扩大到5700多万亩,每年冲刷表土164亿吨,相当于每年毁失109万亩耕地的耕作层。由此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高达200万吨,损失氮、磷、钾等土壤养分170万吨以上。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山丘的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已造成河湖和库塘淤塞。全省5大水系年均下泄鄱阳湖的悬沙达2千多万吨,其中一半以上沉积湖内,每年抬高湖床2.3毫米。全省因水旱灾害减产粮食平均每年不
12、少于10亿公斤,1998的洪涝损失更是触目惊心。生态环境的恶劣已严重制约了江西省红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3)农业用地质量不高,有效灌溉面积少,旱涝灾害频繁。从目前农业用地来看,土地质量并不高。红壤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PH 值高达4.55.5,土壤自然肥力随着植被破坏而逐渐下降,红壤的酸、瘦、板、旱、蚀等因素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原因。红壤和黄壤水耕熟化而成的水稻土面积占全省水田面积60以上,土性板结,通透性差,以致稻田耕层滞水,还原性有毒物质增多,引起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危害农作物生长,导致减产。有效灌溉面积的多少,事关耕地能否旱涝保收。1996年全省拥有水田1859065公顷,
13、占耕地总面积的83.69,旱地面积36243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6.31,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占总面积的76.41。也就是说有近1/4的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这种状况使有限的耕地由于缺水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江西省雨量虽丰沛,但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同时,由干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全省耕地每年都要遭受洪涝灾害。平均4月6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7,且降雨强度大,又因山丘红壤物理结构性差,土质粘重,阻碍水分下渗、地表经流量大,导致山洪暴发,水土流失,引起春末夏初季节性涝渍多水之患;7月9月降水很少,而地表和作物因墒温蒸发量大,加之山丘红壤区大多技术经济落后,水利设施不健全,灌溉无保障,
14、常受伏秋干旱威胁。(4)农业用地经营规模小,难以获取规模效益。三、江西土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1)因地制宜,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调整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江西处于低纬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但日照、气温、降水等南北差异较大,平原、丘陵、山区各不相同。因此,合理利用农业用地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结合的角度,搞好农业用地结构的调整,做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经济作物,把畜禽产业作为调整结构的突破口,把林业作为高效益的绿色产业来抓,按自然条件形成相应的经济区域。赣北鄱阳湖平原粮、棉、油、畜、水产区。本区位于江西北部、鄱阳湖平原范围,区域面积占全省
15、面积的23.2,全区平原占68.8,丘陵占25.3,山地占5.9,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34.9和35.7。土地多为冲击、淤积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域辽阔、交通发达,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较优越,其气候条件有利于水稻、棉花、黄红麻、油料等经济作物生长,适宜发展建立成江西主要粮、棉、油、麻、畜与水产品商品地。赣西北丘陵山地粮、林、畜、麻、茶区。本区位于江西西北部,属湘赣边缘幕阜山脉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区域总面积占全省的15.6,全区平原占14.3,丘陵占51.0,山地占34.3,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4.1和15.4。大部分土地为红壤,气候条件适宜于粮食、芒麻、药材、蚕桑、水果、油茶、木竹及畜牧
16、业生产,是江西芒麻、“宁红”茶和茶油的主要产区,可使之发展成粮、林、畜、茶、油综合农业品商品地。赣东北丘陵山地粮、林、畜、茶区。本区位于江西东北部,属黄山余脉及怀玉山、武夷山等山脉地带,区域总面积占全省12.6,全区平原占12.3,丘陵占45.5,山地占42.2,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8.3和12.9,土地大部分为红壤,水热条件比赣西北综合农业区更优越,有利于水稻、烟、茶、桑、林、果和畜牧业的生产,茶叶是传统特产,产量居全省之首,另有广丰的烟叶、牛、羊,玉山的猪、兔,铅山的毛竹等重要物产。发展方向是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并建立茶、果、林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赣中西部丘陵盆地粮、林、油、畜、麻
17、区。本区位于江西中部偏西,属罗霄山主支脉及红岩盆地地带,区域面积占全省的15.8,全区平原占19.6,丘陵占49.4“地占31.0,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5.8和11.7,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是降雨量比同纬度地区小,可开垦的荒坡地较多。发展方向是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逐步建立粮食、水果、茶叶、林业和畜牧业商品生产地。赣中东部丘陵山地粮、林、畜、麻、桔区。本区位于江西中部,属武夷山、雩山山脉地带,区域面积占全省的9.2,全区平原占8.3,丘陵占67.0,山地占24.7,耕地和人日分别占全省的7.3和5.4,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比重少,以金溪黄红麻、广昌
18、白莲、黎川烟叶、宜黄芒麻、南丰蜜桔较为著名,林业生产比重大。发展方向是充分发挥粮食生产和林业生产优势,进一步发展柑桔、麻类、烟叶、莲子、茶叶、药材的商品生产量,使之成为粮食、林业生产基地。赣南山地丘陵林、粮、蔗、烟、桔区。本区位于江西南部,属武夷山、九连山、大庾岭、诸广山和雩山主支脉地带,区域面积占全省的23.6,全区平原占6.5,丘陵占46.1,山地占47.4,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5.1和18.9,本区是江西气候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山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少,森林资源丰富,但不少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发展方向是切实搞好水土保持,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和国土的综合开发及治理,重点建设好薪碳
19、林、水源林和用材林,加速建设甘蔗、烟叶、花生、柑桔、林产品等特产商品生产地。(2)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扩大森林覆盖率,提高造林质量。增加植被,扩大森林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面积和减少土壤侵蚀强度。在增加植被覆盖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造林质量。在江西省内,由于林内草灌植被及枯落物被人为大量采集以解决当地能源紧张问题,林内地表裸露,从而引起森林的水保质量降低。因此,保持森林植被结构层次的完整,提高造林质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植被的水土保持功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于治理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是行之有效,也是必要的。但是,仅有工程措施和仅有植被措施都不能很好地防治土壤
20、侵蚀。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存在一定的限度。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才是防治土壤侵蚀的根本途径。加强生态维护,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良好生态系统的稳定,是防止土壤侵蚀的重要保证。土壤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特殊环境组分,不仅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贮藏库,同时也是众多生物的直接或间接栖息场所。而植物群落的消长演替直接影响成土过程和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对土壤的保护强度。江西传统炼山造林的经营方式直接破坏了森林土壤的有机物和养分库,导致森林土壤的严重恶化,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这也是森林植被水保功能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合理开采利用森林资源,避免稳定生态系统的破坏,可有效地增加土壤组分的稳定
21、,防止土壤侵蚀。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综合治理、集中治理和连续治理的方针,是长期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综合治理应实行治坡和治沟相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和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宣传和教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防止边治理、边 破坏和新的水土流失发生。做到“谁开发谁保持,谁破坏谁治理”的经济受益和治理责任的 统一。 (3)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合理种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合理种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红壤具有瘦、酸、粘、板等障碍因素,其根本原因是土壤有机
22、质缺乏。从总体上看,江 西红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偏低, 特别是丘陵红壤果、 茶园和旱地, 低产田面积占 1/2 以上 据 全省 195 个土种(自然土壤 89 个,旱地土壤 41 个,水田土壤 65 个) ,794 个表土样品分析 结果,红壤(48 个土种)平均含有机质 25.6gkg,其中超过 30gkg 的有 14 个土种,主 要分布在海拔 500800m 的山地,而在广大丘陵岗地,由干植被破坏而引起侵蚀的 4 个土 种,平均有机质含量仅 11.5gkg,严重侵蚀劣地只有 3.46.0gkg。红壤旱地和果、茶园 平均有机质含量为 15.7gkg,比自然红壤低了近 10gkg,只有自然红壤的
23、61,说明红 壤开垦利用后显著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和淋溶, 这是人为重用轻养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的 恶果, 迄今依然在朝着肥力退化方向演化。 要消除这些障碍因素也只有从增施有机肥料入手,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调节和供应水、肥、气、热的能力增 施有机肥料的途径是以种为主,种植绿肥、养猪积肥、秸秆还田、广积农家肥相结合。 因土种植,合理轮作,间作套种,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不但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而且土壤肥力也可以不断改善实践证明,合理利用红壤的过程,也就是改良培肥红壤的过 程。 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合理种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措施,红壤的理化性质将得到极大 的改善,特别是
24、起物理性质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旱涝灾害。 (4)加大土地规模经营力度,提高土地规模效益。 )加大土地规模经营力度,提高土地规模效益。 江西目前农业用地规模小、产业化经营程度低,要提高农业用地利用效益,就应提高农 业用地的经营规模,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业产业化, 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 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 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 “龙头企业” 引导 。 “龙 头企业”同农民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让农民得到实惠,实现共同发展。应建立和发展以某 个经济实体为龙头,以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千家万户为辐射点, 以经济合同和契约为保证,用利益机制将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联接起来,形成农工贸一 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使农民种养有指导、生产有服务、销售有门路、价 格有保护, 解决生产与市场脱节利用外资开发江西省丘陵红壤的效果与思考问题。 这既保持 了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 充分发挥家庭经营的活力, 又突破了社区界限, 实现了农产品加工、 销售的规模效益。而且龙头组织实行企业化经营,规模大,实力强,机制活,能够让利于农 民,真正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如江西东乡糖厂 1994 年联合全县 12 个蔗区乡的 5 万农户,组 建江西惠东糖业有限公司,当年实现利税翻番,蔗农收入也大幅度提高。对农民采用多种多 样的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导磁悬浮技术-第2篇-全面剖析
- 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全面剖析
- 环境、社会与治理因素对薪酬福利设计的影响-全面剖析
- 2024-2025学年宁夏银川市第三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2024年陕能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专项招聘医疗卫生人才笔试真题
- 2024年湖南省邵阳学院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笔试真题
- 碱业市场供需关系分析-全面剖析
- 指示灯具:设备指示灯战略市场规划报告
- 白油产业分析报告
- Python 程序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师范大学
- 03D201-4 10kV及以下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
- 城乡环卫保洁投标方案(技术标)
- 充值合同范本
- MSDS中文版(锂电池电解液)
- 《职业病防治法》知识考试题库160题(含答案)
- 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卷
- 环境监测仪器安装施工方案(更新版)
- (招标投标)地形图测绘技术标书OK
- 人保查勘服务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