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自律-陈婧_第1页
审美自律-陈婧_第2页
审美自律-陈婧_第3页
审美自律-陈婧_第4页
审美自律-陈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课 审美自律教学目标和要求:1. 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2. 理解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3. 了解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主要观念和风格。教学重难点:1. 不同风格流派的特点和艺术家的独立审美风格;2. 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由王羲之的兰亭序导入,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并针对作品里的“之”做个 小互动,把作品里的“之”字抽出来,要求学生填空。这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 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这里特别要让学生体会艺术家的情绪对书法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也 就是说,中国的书法

2、并不是呆板的“写字” ,而是受书法家情绪支配的艺术创作。 一美学意义从总体审美角度看, 兰亭序可以十六字概括之,即风神萧洒,意态悠闲,不偏不 激,中正平和。艺术特色: 1. 笔道精致 一丝不苟。 2. 藏露正侧 诸法俱备 。原文全文 :(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 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 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 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3、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 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译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 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

4、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 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 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 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 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 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 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

5、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 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 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 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 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 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

6、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 引发同样的感慨吧。(二)讲授新课1、教师展示作品:郭熙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 ,并依据教材的分析对两 幅作品进行比较,注意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身份、 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 创新方面等进行比较。郭熙早春图春山淡冶而如笑郭熙早春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有郭熙的早春图轴,堪称其经典之作。早春图轴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绢本,水墨。画左署款“早 春,壬子郭熙笔”,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钤有“郭熙笔”长方印。山,笼罩着薄雾,迷迷蒙蒙;山势蜿蜒曲折,连绵起伏;山脉愈翻愈高, 愈翻愈奇;山峰或揖让顾盼,或高耸独立,令人仿佛已经置身其中

7、。但见怪 石林立,古木参差,飞瀑流泉,层楼高阁,有若桃源仙境。山间一道清泉从 岩缝中飞流直下,一波三叠,流水潺潺。树木已经长出嫩芽,显得生趣盎然。由此可见,严冬已经过去,春雪消融,大地转暖复苏,春光已悄悄降临 人间。左边汀岸旁系着一条小船,岸上渔夫肩挑着担子,渔妇一只手抱着一个 孩子,另一只手牵着一个孩子,正有说有笑,喜逐颜开地往家走,前面跟着 条活蹦乱跳的小狗,煞是可爱。在他们回家的路上,一渔夫正舍舟登岸。山径栈道上,更有樵夫旅客行走往来郭熙(1020至1109),北宋画家,字淳夫,河南温县人。神宗(1068 至1085)时为御画院艺学、待诏。宋神宗尤其喜欢郭熙的画,将他的画在宫 中到处悬挂

8、。但神宗去世后,他的画不再受重视,遭受冷落。郭熙著有一部重要的山 水画论著,叫林泉高致,他在里面提出了著名的“三远法”理论,对后 世的绘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这幅画的构图就是“三远法”理论的充分证明:从水边山石到远方山峰 自上而下的“高远”;从前山望后山,茫茫无限的“深远”;从近山望远山, 恬淡缥缈的“平远”。他将“三远”法结合使用,巧妙地展示了峰峦秀挺, 烟霭浮腾,林木舒发,溪流淙淙的景象;渔夫樵子,旅客游人,置身其中, 个个意态欣然。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山川里荡漾着清新的气息,饱含着活泼的生机, 洋溢着喜悦的情绪。景致空明、净洁,幽趣万千。郭熙常论山的画法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

9、如滴,秋山明净 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用“春山淡冶而如笑”形容他这幅早春图 确是再恰当不过了。潇湘奇观图绘出米氏云山JL2戏旱<.专肉Artl-.-it刊申lil箸4 iiLJ-躺務童 irr-K九 $ t*.!.*潇湘奇观图江南的雾气笼上来,远山近水一派迷蒙。树木在云雾中隐约,峰峦在山 岚中出没,一切都是软软的、湿湿的,连坚硬的山岩,也仿佛被洇化了,只 露出山顶上茂盛的林草,望去,蔚然而深秀。遥想900年前,米芾、米友仁父子就应该是置身于这样的云山雾水,看 遍了湿润多雨、烟云迷蒙的江南景色,得山水烟霞供养,才绘出了云蒸霞蔚 的“米氏云山”。多么曼妙的“米氏云山”。米家父子不仅仅承袭

10、了董源一脉江南山水的 “平淡天真”,而且,接受了苏轼“抒胸写意”的观点,用抒情写意性更强 的“落茄法”来表现山水韵致,通过水墨洇润、山云朦胧的画面来抒发胸臆 和情感。他们绘画中呈现出的那种起伏连绵,云烟泮合,茂林阔木,烟雨迷 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南方山水的华滋润泽。 看着这样的画面,人的心中会 油然而生一种畅达的逸气,仿佛闭上眼,就能闻到画面上洇透的山水真气。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卷,就是这样一种水墨淋漓、自然晕渗之迹。潇湘奇观图卷,乃米友仁根据真景所绘。米友仁不像董源那样布景 曲折多变、刻画精细,他在构图布局上更显得大刀阔斧,仅几开合,一股平 远之趣便溢于画面。当我们徐徐展卷欣赏,卷首映入眼帘的

11、便是浓云翻卷的 景象。微茫的烟雨之中,远处的山峦似隐似现。那些云气似乎是在游荡着的, 聚散变幻间,山形逐渐显露出来,层层叠叠地,向两侧迤逦延伸。更邈远处, 峰峦终于出现在团团白云中。 到了画幅中段,山峰才在云端显露真容,主峰 耸立如剑,似乎要刺破苍穹。两边的群峦起伏,林木疏密相间,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风景中的一切都是在云遮雾绕中, 但是山峦的形态走势很是明了。 到了画卷的末段,画家的笔锋一转,又进入了“山色遥看近却无”的淡远迷 茫之中。清远的河洲,葳蕤的林木,绰约的草庐,与云雾中影影绰绰的山影 相互照应,一种幽远之境浑然眼中,深入心境。好一个米友仁,他画南方云山,连勾线、皴擦都省略了,只用干

12、湿之笔、 以水墨的晕渗变幻, 就绘出了时隐时现、 晦明变幻的山水清韵, 呈现出一种 迷蒙清明的朦胧之美,温柔之美,秀雅之美。这种美,像一首缠绵悱恻的朦 胧诗, 又似后来的西方印象画, 即使放到艺术形态五彩斑斓的今天, 他所呈 现的境界之美和艺术手法之新奇也是无出其右的。 这就是中国宋代米氏父子 独有的“米氏云山”。米氏作品一改中国画重线条的传统,以墨色见重,晕 染见长,更具有写意性和抒情性。米友仁自题潇湘奇观图卷云:“余生平熟悉潇湘奇观,每于登临佳 处,辄复写其真趣。”又题潇湘白云图卷云:“夜雨欲霁,晓烟既泮, 则其状类此。余盖戏为潇湘写千变万化不可状神奇之趣。”米芾也说,自己的画是“信笔作之

13、,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工细,意似 便已”。由此看来,米氏父子是根据对真山真水的体验,融会了蕴积胸中的 情感,形之于笔墨,才形成了真率无奇、自然平淡的一代画风。正是这种被 称作“无根树、朦胧山”的“米氏云山”,使山水画多了些“文人墨戏”的 意味, 划时代地确立了文人画的审美视角和情感意境。 从此,文人画常盛数 百年,至今遗韵犹存。潇湘奇观图卷所描绘的并非湘江景色,而是借作者居住的镇江景致 忆念梦里潇湘。那年,江南梅雨季节,一个人在镇江的江岸上转,远望群山 懵懂,树影依稀,始信雨中江南确乎丰腴得没有骨感。转得久了,仿佛就转 进了“米氏云山” ,远山近水墨色淋漓, 大笔涂染出的风景, 浑然不着一痕。

14、2 学生思考并回答,3、教师总结:“审美自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艺术家不是为某一个阶级、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人从事创作,而完全从个人的 兴趣出发, 强调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同时在作品的视觉形式方面也无需屈从于公众的审 美品位;二是美术的风格发展和演变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 不受外界社会因素的干扰。这两 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因为只有当艺术家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才有可能自由地探索 自己个性化的形式语言。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尽管艺术家想获得创作上的充分自由, 他们毕竟不是活在真空中,所以在风格上总是要继承前人的东西,然后再加以发展。4、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元、明、清时期的美术现象5、学生分析,教师点评,并对文人画进行进一步的介绍和总结:关于文人画,需要注意的是这么几个方面:a.美术家的身份。他们不是职业画家,而是一些具有很高修养的文人、官员。b创作态度。正因为他们不是职业画家,所以创作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业余的消遣和娱乐,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为了赚钱或者取悦于人。c.风格上强调个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