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定量脑电图对尼莫通治疗TIA疗效判断_第1页
药物定量脑电图对尼莫通治疗TIA疗效判断_第2页
药物定量脑电图对尼莫通治疗TIA疗效判断_第3页
药物定量脑电图对尼莫通治疗TIA疗效判断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药物定量脑电图对尼莫通治疗TIA疗效判断        摘要:目的:采用药物定量脑电方法判断静脉滴注尼莫通对TIA病人脑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在30例TIA病人中进行静滴尼莫通50ml,比较治疗前后定量脑电主频,、频段相对功率值的动态度化,并设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大部分脑区主频、相对功率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主频呈现慢波化(后移),、相对功率值明显升高,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主频大部分前移,、相对功率值明显下降。结论:TIA病人定量脑电显示慢波化

2、趋势,存在明显的脑电生理变化,因此我们认为定量脑电可作为判断尼莫通对TIA病人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关键词:TIA药物定量脑电疗效药物定量脑电系采用定量脑电的方法研究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用于判断药物疗效,是一项客观、定量的指标之一。近年来我科采用脑电监测系统,对30例TIA病人用静脉滴注尼莫通治疗,进行脑电监测,动态观察定量脑电变化,对药物脑电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4±6.8岁,诊断标准,参考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标准,所有病例均行CT或MR扫描,排除脑梗死或

3、脑出血病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1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18例,TIA发作后13天进行检查,所有病例均为住院病人。健康对照组25例,平均年龄52.46±6.34岁,男16例,女9例,无神经系统及精神病史。1.2方法:病例组,尼莫通静滴速度23滴/分,用药过程作连续脑电记录,每隔1小时,采集30秒脑电数据存盘处理,用药结束后再监测1小时,监测过程中,病人活动及有肌肉活动伪迹,排除在处理数据之外。采集数据时,嘱病人闭眼、安静。对照组作20分钟的脑电常规描记,取30秒数据存盘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FFT转换,频谱分析。采取主频、频段相对功率值进行比较。1.3统计学处理:用方差分析

4、方法(ANOVAS)进行统计学处理2结果2.1主频的动态变化见表1表1各脑区主频的动态变化(Hz,±s)  F1 F2 T3 T4 C3  C4 01 02 对照组(n=25) 9.56±1.3* 9.63±0.8* 9.43±1.0* 9.24±1.2* 9.64±0.9* 9.706±0.85 10.36±0.9* 10.27±0.8* 病例组(n=30) 用药前  6.24±1.4  6.56±1.6 6.43±2.4 5.98&

5、#177;2.3  7.34±2.16 7.56±1.94  8.16±2.8 8.14±1.9 用药2h 6.53±1.6 6.71±1.3 6.86±2.3  6.46±2.24 7.36±2.6 7.56±1.96 8.16±2.8 8.16±2.1 用药4h 7.36±2.1  7.43±2.3 7.61±2.1 7.43±2.4  7.61±2.34 7.84

6、7;2.35  8.17±2.3  8.14±1.3 停药后1h 8.06±2.4# 8.13±2.23#  7.94±1.9# 7.42±2.6# 8.24±2.4# 8.46±2.51 8.19±1.9  8.19±2.1 ANOVA(F值)  14.39 13.51  8.77 8.44  5.11  5.22  4.74  7.61 注:t检验:对照组与病例组用药前比较*P<0.01

7、,病例组停药后与用药前比较#P<0.01,F检验各处理组所有脑区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病例组用药前与对照组比较,大部分脑区的主频均显慢波化趋势,即病例组以为主。而对照组以节律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大部分脑区在停药后主频前移到频段范围>8Hz。停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大部分脑区差异有显著性,只有C4,O1,O2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所有脑区各处理组之间用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频段相对的功率值动态变化见表2表2频段相对功率值动态变化(%,±s)  F1 F2 T3 T4 C3  C4 01 02 对照组(n=20)

8、18.1±6.5* 18.2±6.2* 9.1±5.9 18.1±5.6* 16.1±5.3* 15.5±5.9* 10.1±3.8*  10.1±3.8* 病例组(N=30) 用药前 28.1±7.3 29.4±7.6  25.1±6.3 23.7±6.5 22.7±5.6 21.5±6.3 19.3±5.4 20.1±2.4 用药2h  27.3±7.5  27.6±7.8

9、  24.3±6.5 22.7±6.1 24.5±5.3  21.3±6.4 19.7±5.6  20.5±2.7 用药4h 21.1±6.5  22.8±6.8  20.0±5.7  20.1±6.0  18.5±5.7  16.7±6.4  12.3±5.6  13.4±3.4 停药后1h  19.9±6.2#  20.0&

10、#177;7.2#  18.1±5.1# 18.4±5.5# 16.7±5.3# 15.7±6.2# 11.3±3.9#  12.4±3.6# ANOVA(F值)  12.38  12.68  8.26  5.08  8.05  7.29  24.37  59.35 注:对照组与病例组用药前比较*P<0.01,病例组停药后与用药前比较#P<0.01,F检验各处理组所有脑区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病例组频段相

11、对功率值与对照组比较各脑区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病例组频段相对功率值明显比对照组高。用药后,各脑区的频段相对功率值逐渐下降,停用后1小时频段相对功率值同用药前比较,所有脑区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所有脑区各处理组之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3频段相对功率值动态变化,见表3病例组用药前频段功率值明显比对照组高,所有脑区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用药后, 频段相对功率值逐渐下降,停药后1小时,各脑区频段相对功率值同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组频段相对功率值用方差分析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3频段相对功率值的动态变化(%,±s)  F1 F2 T3 T4 C3&#

12、160; C4 01 02 对照组(n=25) 18.4±6.3* 19.4±6.5* 20.0±5.9*  19.1±5.8* 18.6±5.8* 17.7±5.9* 11.3±4.3*  10.7±4.7* 病例组(N=30) 用药前  26.3±6.1 27.1±6.5 26.1±6.5  25.9±6.0 27.5±5.3 26.7±6.1 21.9±5.6 22.1±6.3 用药2h&#

13、160; 26.1±6.31  26.7±6.3  25.0±5.7 25.8±6.1  26.7±5.3  25.8±6.3 20.8±5.7  20.9±6.8 用药4h  23.7±5.7  22.7±5.7  21.7±5.7 21.2±5.8 20.1±5.7  21.3±5.9  15.3±5.8  13.4±4.3

14、 停药后1h 21.8±6.3#  22.1±6.1# 20.1±5.7#  20.2±5.9# 19.3±6.4# 19.6±6.3#  12.7±5.2# 12.6±3.7# ANOVA(F值)  7.75  7.62  6.55  8.34 15.76  11.47  22.10  26.98 注:对照组与病例组用药前比较*P<0.01,病例组停药后与用药前比较#P<0.01,F检验各处理组所有脑区

15、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3讨论TIA发作后,通常由病史资料来判断临床定位意义,而实际接触TIA病人进行神经科检查时,运动、感觉及其他神经功能障碍已不复存在,而且各种实验室检查包括CT、MR亦不能获得阳性结果,近来,神经电生理的研究表明,TIA发作后,短期内,(17天)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电生理异常,包括各种诱发电位及脑电,主要原因有(1)TIA后,虽然症状、体征完全恢复,但产生电生理改变水平的神经功能障碍 不易恢复;(2)TIA后可能遗留有微小卒中灶,而没有临床及诊断学意义,研究表明,局灶性脑缺血症状持续6分钟就可能产生小区神经细胞坏死;(3)TIA后存在亚临床的循环调节障碍,

16、这种循环调节障碍可以影响到脑电生理异常,该组试验表明TIA组其主频普遍慢波化,而且各脑区的、频段相对功率值明显比对照组高,因此,定量脑电的变化可以客观地判断TIA病人的脑电生理异常。TIA病人的治疗以抗凝,扩血管为主,钙离子拮抗剂尼莫通,对改善脑缺血,阻滞钙离子的超载从而保护脑细胞起了重要作用,尼莫通静滴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管痉挛取得了明确的效果,但由于TIA病人发作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完全恢复,观察尼莫通的疗效,缺乏客观的指标,故我们采用定向间断采样,FFT转换,将脑电转换成定量脑电,以利于前后对比,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药后定量脑电主频及、频段相对功能值均明显好转,而且随着用药的延长

17、,上述指标进行性好转,说明尼莫通对于改善TIA病人的脑循环及神经功能确实具有明确效果。已有的研究表明,定量脑电分析中,主频分布是显示各个脑区功率值最大频段分布,健康成年人所有脑区主频均值都在8HZ以上,而且以频段为主,在脑梗死中主频均数在8HZ以下,主频分布可以作为一个评价脑功能的稳定指标,本研究表明,TIA病人主频普遍慢波化,给予用药后均有较明显的频段移动,说明在观察药物疗效时主频分布可以作为一个较敏感稳定的指标。定量脑电绝对功率值在个体中变异大,难以制定一个完善的诊断标准。相对功率值也就是各脑区某一频段值占总功率值的百分比,在健康人中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指标。在急性脑硬死的 、频段相对功率值明

18、显增高。在TIA病人中、频段相对也明显增高,而且随着用药、频段相对功率值呈逐渐下降说明该指标在药物定量脑电中也是一项值得采用的客观稳定指标。作者单位:郑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350001)刘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350001)叶钦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350001)林豫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350001)庄晓芸(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350001)江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350001)黄华品(现为北京医科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参考文献:1郑安,黄华品,刘楠,等.急性脑梗塞定量脑电频谱分析.临床脑电学杂志,1995,4(2):822谭郁玲.脑电地形及其临床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