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共6页)_第1页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共6页)_第2页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共6页)_第3页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共6页)_第4页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共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傅沛兴, 贺 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摘 要:自密实混凝土不但要求有较大的流动性,而且还要求有较好的粘聚性,因而其施工工作性要同时具备流动性、抗离析性、和间隙通过性。据此,提出了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并着重阐述了骨料的堆积密实型连续级配的原理,论述了配制自密实混凝土胶结材浆体与砂率、石子体系的关系,以利于配制优良的自密实混凝土。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性;抗离析性;自填充性;连续级配比。 自密实混凝土由高性能混凝土发展而来,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分支。由于自密实?昆凝土可以不用振捣,靠拌合物自重就可以通过钢筋等障碍物填充

2、到模板的各个角落,因而在工业发达国家节约了价格较贵的专业技术工人工资,节约了振捣设备和电力,特别是大大降低了施工噪声污梨q;因而发展很快,在日本及欧洲许多国家,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量都已超过全部混凝土施工量的50以上。 我国近十年来,已经在一些工程上有所应用。我们经一年来试验研究,探讨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供业界参考。1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特点和检测方法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不仅要求有较大的流动性,而且还要求有较好的粘聚性。白密实混凝土的胶结材浆体要能充分包裹与分隔砂石的每一个颗粒,使砂、石悬浮在胶结材浆体中。因而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就要求同时具备(1)流动性(2)抗离析性(3)自填充性,

3、这三种性能又称自密实性。 流动性可以用检测普通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的方法检测。 抗离析性又称抗离析稳定性,日本和欧洲标准均用两种方法检测。一是用一种特殊的V形漏斗,装满10 L混凝土拌合物,打开底盖计量流出时间(S)。另一种方法是计量坍落扩展度扩展到平均50 cm的时间(s)。V形漏斗流出时间欧洲规定不大于20 S,日本虽也同样规定一般自密实混凝土不大于20 S,而钢筋净间距小于60 mm时,规定为不大于25 S,意即当钢筋密度大时,拌合物的粘聚性需要大一些。坍落扩展度扩展Nsocm的时间,日本规定一般自密实混凝土为3-15 S,钢筋净间距小于60 mm时为5-20 S,见图1。图1

4、V形漏斗 自填充性又称间隙通过性,用箱形试验(欧洲称U形箱),用一个矩形箱,中间通过隔板分为A、B二室,下端流出19cm高连通口,连通口处垂直放一定间距的钢筋。将A室装满混凝土拌合物,拔开隔板,拌合物即通过钢筋流人B室。停止流动后测两侧混凝土高度差。日本规定高度差小于8 cm为合格,欧洲则规定愈小愈好,(图2)。图2 箱形实验仪(a)欧洲型;(b)13本型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21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取绝对体积法。22 自密实混凝土要求拌合物在保持大流动性的同时增加粘聚性。国内外一般均采取增加胶结材与惰性粉体量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掺用一部分增粘剂的方法。增粘剂的品种较多,需要做与

5、胶结材适应性试验后进行选用。关于自密实混凝土粉体量日本建筑学会标准规定为1 60 L-230 L,欧洲规范则规定为160L-240L。23在增加胶结材浆体粘性的同时,还要保持大流动性,就需要选择优质高效减水剂。宜选用当前市场上减水率大于30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24要选用粒型与级配较优的粗细骨料,并限定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关于粗骨料最大粒径,欧洲规范限定不大于20 mm,日本规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为20 mm或25mm。 在增加粉体量的同时,粗骨料用量也相应减少。欧洲与日本的标准均规定粗骨料用量为280 L-350 L。3 关于级配砂、石与石子用量关系的讨论 配制符合要求的自密实混凝土,砂石的粒型和

6、级配十分重要,国外均采取堆积密实型连续级配。按富勒(Fuller)堆积密实理论,应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粗骨料连续级配宜用理查德(FERichart)的级配公式4,为 (1)式中,P通过百分率; d筛孔径(mm); D粗骨料最大粒径(mm)。 用(1)式计算粗骨料最大粒径为25 mm和20 mm的骨料最佳级配如表1所示。表1 骨料连续级配计算表 从表1的数据得出,石子最大粒径为25 mm时,最佳连续级配各粒径石子数量的比例应是:20-25:15-20:1015:510mm约略为17:20:26:37或1:12:15:21。刨去1851粉体,砂率为49。石子最大粒径为20 mm时,最佳连续级配各粒径

7、石子数量比例应是:15-20:10-15:510mm约略为25:31:44或1:13:18。刨去20粉体,砂率为54。这样连续级配的石子空隙率,一般为36左右。 配制混凝土时,用偏粗中砂的砂率,石子最大粒径25 mm时为49,石子最大粒径为20 mm时为54。用同样方法计算,则石子最大粒径为15 mm时砂率为61。日本建设省提出“新RC计划”认为,最大堆积密实理论对于骨料比表面积与多余的起润滑作用浆体数量的影响考虑不够,提出有利于新拌混凝土流动性的砂率降低值5。如表2所示。表2 有利于流动性的砂率降低值 为探讨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我们作了大量试验,现将部分试验数据列于表3。配比中原材料

8、均为P0425水泥、一级粉煤灰、$95磨细矿渣粉、中砂、卵碎石。空气含量为15。试验的砂石均为表1所示连续级配,例如525 mm石子,分别为510、10-15、1 520、2025 mm,各粒级复配,砂率较49适当降低。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相关技术参数。 粉体体积一般在160240 L之间;浆体体积一般在330410 L之间;单方石子用量一般在280360 L之间;鉴于自密实混凝土除流动性外还要求一定粘聚性,故按砂石连续级配求出的砂率,其降低值应略小于表2的数据。 为便于按砂石连续级配的原则合理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表4为单方浆体量与石子量的关系。表3 自密实混凝土部

9、分试验数据注:编号1、2、3是实验初期参照北京城建公司企标规定的50砂率适当降低,编号4以后的是按连续级配曲线的砂率适量降低。表4 单方浆体量与石子量关系4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宜按下列步骤进行。41作为工程结构的混凝土,首先应按结构强度要求选择水泥,按水泥实际强度和统计标准差确定配制强度,从而计算出水灰比,并按施工工艺要求设定单方水量,选用适宜的外加剂。42按结构耐久性及施工工艺要求,选择掺合料品种,取代水泥量和引气剂品种及用量。43 分别计算出每种胶结材(粉体)体积(L),加上单方用水量即为浆体体积(L)。对比粉体量是否符合自密实性能要求的160 L240 L

10、。如不符合自密实性能要求,则应调整粉体量及浆体量。44在每m3混凝土拌合物中,除去胶结材浆体体积和空气量即为骨料体积。45 根据钢筋疏密程度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并参照表4,选用适宜砂率计算出单方石子用量。46如使用增稠剂则应通过试验选用增稠剂品种、用量5 配合比设计实例51某工程结构,钢筋最小净间距为6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级,要求用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施工。511 配合比设计如下。用某厂P0425水泥。厂勰实际强度为49 Nmm2,标准差按3 MPa计,则配制强度为349 MPa。经计算,水灰比取06。512参照泵送经验,单方水量取1 80 kgm3,则单方水泥用量为18006=30

11、0(kg)。513按泵送及自密实性需要较多粉体考虑,选用一级粉煤灰取代水泥20,超量系数1。4,$95磨细矿渣粉取代水泥30,超量系数13,则胶结材量为:水泥150kg,I级粉煤灰84kg,$95矿渣粉为117 kg。三者绝对体积分别为,水泥150/3.12=48(L),粉煤灰84/2.2=38(L),矿渣粉11728=42(L)。514综合粉体体积为48+38+42=128(L)<160 L,胶结材浆体体积为48+38+42+180=308(L)<330L。按自密实性要求,粉体应增加160128=32(L),胶结材浆体应增力H330308=22(L)。为此,采用增加粉体32 L的

12、方法,调整设计配合比。 由于现场没有惰性掺合材,采取增加粉煤灰12L,矿渣粉20 L的方法。则调整后的胶结材量为:水泥150 kg(48 L),粉煤灰110 kg(50 L),矿渣粉174 kg(62L),胶结材总量为434 kg(160 L),浆体为340 L。混凝土拌合物空气含量按15计,则骨料体积为1 00034015=645(L)。由于钢筋较密实,石子最大粒径选用20mm。515查表4,适量砂率为48,单方石子量为335 L。实测现场中砂细度模数为25,表观密度为265,石子的表观密度为27,外加剂选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则设计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水:砂:石=150:1

13、10:174:180:814:905(单位为kg/m3)。516按此配合比,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用量为胶结材质量的1时,拌合物的坍落扩展度为635 mm,T50为6“41,边缘无泌浆;箱形试验为6 mm,此配合比可用于生产。52某工程结构,要求混凝土强度为C50,抗渗P8,抗冻150次,最小钢筋间距为60 mm,要求用免振自密实混凝土。521配合比设计如下。 用某厂P0425水泥,I级粉煤灰,$95磨细矿渣粉,中砂,520 mm卵碎石,掺某品牌引气剂003,混凝土含气量为3。522 按叮=4 MPa空气含量3时混凝土强度降低15设计,则混凝土配制强度为(50+4×1645)085=666

14、(MPa),该厂水泥28d实际强度为52 MPa,经计算,取WC为O32。523选用某优质高效减水剂,单方水量为170 kg,则水泥量为170032=531(kg),以I级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15,$95磨细矿渣等量取代水泥30,则胶结材量为,水泥53 1 ×55=292(kg)(94L),粉煤灰80 kg(36L),磨细矿渣粉159 kg(57 L)。粉体体积为94+36+57=1 87(L)>160 L,浆体为187+170=357(L)>330 L。查表4,适宜砂率为46,则砂石量为100035730=613(L),单方石子量=613x54=33 1(L)。524进场

15、中砂细度模数25,表观密度265,520 mm卵碎石表观密度27,得出初步设计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矿渣粉:水:引气剂:砂:石=292:80:159:170:0159:747:894。525按此配合比试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用量为11时,坍落扩展度为550 mm,T50为15“20;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用量改为115拌合物的坍落扩展度为670 mm,T50为701,箱形试验高差为8 mm,此配合比可用于生产。6 结语61 明确提出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特点,除要求大流动性外,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粘聚性。具体体现为:(a)流动性;(b)抗离析稳定性;(c)间隙通过性。62 解决拌合物流动性与粘聚性的主要方法为:(a)选择优质高效减水剂;(b)增加粉体量与浆体量;(c)必要时选用增稠剂。63通过砂石连续级配曲线,明确了配制自密实混凝土浆体量、砂率与石子量的关系,并强调配制自密实性混凝土必须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