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校园内外,轻松习作_第1页
关注校园内外,轻松习作_第2页
关注校园内外,轻松习作_第3页
关注校园内外,轻松习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 注 校 园 内 外,轻 松 习 作新桥学校?生活与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组 程叶青?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近两年来,本人参加了市级课题“生活与作文的研讨探究,再加上近一个月的小语国培,感觉受益良多,下面谈谈自己对习作教学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仿写能力语文书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几经筛选的名篇,不但内容丰富多彩,而且语言标准优美。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曾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仿写,有时仿写全篇,有时仿

2、写某个段落。如学了?秋天的雨?一文,我让学生按作者的思路写一写?春雨?,由于处于起步作文阶段,六十五个孩子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习作条理清晰,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在学完?听听,秋的声音?之后,我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你还听到了秋的哪些声音,你能像作者一样把它编成一首小诗吗?孩子们的思维一旦插上想象的翅膀,就比以前活泼多了。有的说听到了秋雨的滴答声,它吹起了小喇叭,告诉我们冬天就快要来了。有的说听到了收割机的轰隆声,它高声宣布,今年稻子又丰收了······学完整组课文后,我要求学生联系他们的美术作业?秋天的图画?写一篇有关秋天的习作。可

3、以写你自己或别人画作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亲眼见到的,只是都要加上自己独特的感受。这一次,他们的习作内容各不相同,有写?秋天的颜色?的,有写?秋天的果园的?的,有仿照?金色的草地?写?金色的田野?的等。我选择了其中几篇特别优秀的习作以及他们的美术作业,一起张贴在了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二、 观察体验生活,挖掘习作素材1、 观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校生活充满快乐,丰富多彩,写作素材可以说俯拾皆是。有个同学写班上同学的读书声:上课了,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一点也不好听,他们一字一顿的念下去,一直到把整篇课文念完为止,老师那么站在讲台上,望着我们,好似在笑,又好似没有笑。早读课上,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此起彼

4、伏,坐的姿势各不相同。语文老师用普通话讲解课文,用家乡话批评学生;数学老师年纪大了,一直用家乡话分析数学题目;音乐老师是新来的,扎一头美丽的麻花辫,有着黄莺般动听的嗓音;美术老师教画画,用彩色粉笔随便在黑板上一挥,黑板就漂亮了;英语老师abcd一念,学生就来劲了。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玩溜溜球,有的吹泡泡。操场上空五颜六色的泡泡随着他们的欢笑声一起飘荡。每天的学校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热情参与,在活动实践中要多思多想,多说多议,多做多练,并适时教给他们写活动场面的习作知识,把作文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取活泼生动的习作素材。?我爱美术课

5、?、?吹泡泡比赛?、?玩陀螺?等习作记录了学生欢快的学校生活,文章朴实而生动。2、 留心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重心,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熟悉家里的环境,了解在家里的每一个亲人,包括他们的一举一动,性格特点,业余喜好等;亲身经历很多家事,大到新房迁居,婚嫁丧葬,小到洗衣拖地,炒菜做饭等。这其中有欢乐,有泪水,有争执,有统一。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把这些琐碎的家庭生活搬到我们的习作中,变为取之不尽的作文题材,这时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了。因此,教学之余,我要求学生把他们在家里见到的一切及时记录下来,并写上自己对某事或某人的看法。3、走进绚丽多彩的自

6、然生活。大自然五彩缤纷,千变万化。“春色满园关不住,春天里,带着孩子们去春游,踏青,一起寻找春姑娘的足迹,感受春姑娘的芬芳。夏有“接天莲叶无穷碧,圆圆荷叶上,偶尔还有青蛙在上面蹲着休息呢!秋天到,走出校门,来到田野,遍地是金黄的稻谷;来到果园,同学们的脚啊,都被水果散发的阵阵香味给勾住啦。冬天,带着孩子们冲进大雪纷飞的银白世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这一年四季,如诗如画的美好风光无一不是天然的写作素材。因此,我重视启发引领孩子们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神奇的自然风光能激发他们的习作灵感和习作兴趣,让他们的观念从“不会写、不想写转变到“我会写、我爱写,进而体验到习作之快乐,感受到习作,原来也可以这么简单。4、 关注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社会是个广阔的天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社会生活素材。今年上半年,我就组织了一次“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活动,带着学生走出校门,看看我们生活的周边环境,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看看我们学校旁边的沂溪河,变成了什么样,以前又是什么样,你期待它以后变成什么样。活动结束后,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撒了花斑的马路?、?沂溪河哭了?、?一条小河的故事?、?十年后的家乡?等精彩之作诞生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源于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