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_第3页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 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 为什么不少学生知道“守则”,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校外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着眼细节,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表扬学生行为1教师要对学

2、生良好的行为表现给予经常的关注和及时的表扬。教师应该明白,在学生的小心眼里,渴望着自己的行为引起关注,得到赞许。要知道如果他们积极的行为不能达到目的, 就必须采取消极的行为。 假如你没有表扬学生的习惯,不妨现在就试一试, 留心学生在做什么, 如果他现在的表现让你感到满意,就马上提出表扬。当然,任何事情的开端都会有困难, 但随后就会变得容易起来。表扬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你不断的表扬声中,学生的行为将发生奇迹般的变化,积极的表现会越来越多, 消极的行为随之减少。 教师也不必担心学生会过度依赖表扬,其实,对他们来说,教师的表扬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2要明确表扬的目标是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当学生做错

3、事时,有的教师气急败坏,张口批评他们自私、懒惰、顽皮、不听话,但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她们变得无私、勤劳、温顺。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须知一个人的个性是难以改变的, 教师如果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学生的行为上, 事情就好办了。 教师不要说:“你真是好孩子。”而要说:“你帮助别的小朋友,真好。”或者换个说法:“老师喜欢你这样做。”表扬的目标指向,使学生本身可能产生这样的积极后果,使他们得到这样的认识:做得好就是好学生,做不好就不是好学生。为了做好学生,就不能出错。还应该明白,没有人永远正确,学生一旦做错事,就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因此,这时候教师没有必要一概指责,穷追不舍。3方式得当。表扬,要具体明

4、确,因为这样的目的是增加所期望的行为,所以要让学生知道究竟哪一种行为受到了表扬,表扬越具体明确, 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并且重复这一行为。4表扬学生的进步,首先要确立一个目标,当学生的行为向这个目标前进时,既使进步渺小, 都要提出表扬。 比如你的目标是要求学生玩耍后自己收拾好玩具,尽管学生从来不这样做, 但是你还要坚持不懈地重复这一要求, 如果有一次他把一个玩具放在玩具盒里, 表扬的时机就来了。 表扬还要及时, 当学生表现出了好的或者教师所期待的行为, 要马上表扬, 及时的表扬才能更有效, 对越小的学生越应如此。5表扬的方式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阶段,比如对年龄很小的学生在口头表扬的同时给他一次拥抱或

5、者其他的身体接触,效果将更好。而大一点的学生则习惯表扬的方式含蓄一些, 可以心领神会地向他们眨眼睛,或者竖起大拇指表示自己已经注意到他做的不错。 因此,教师不断地尝试, 有意留意哪一种表扬的方式对自己的学生更好,这样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二、合理惩罚;马卡连柯曾说过, “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请允许我首先回顾一下惩罚的定义: 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的品德行为作出否定的评价,目的在于控制和促使改正不良品德行为。当“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开始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时,我们似乎离“惩罚”一词越来越远。那么,是不是“惩罚”本就不该出

6、现在学生的身上,不该出现在教师的教学手段中,不该出现在和谐的校园中?现实的后果就是,近几年来,没有批评、惩罚的校园,直接导致教师的放任失职和学生的桀骜不驯。 所以是时候来重新思考惩罚意义的时候了。1、关于惩罚的前提付维利曾经说过:“惩罚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而秘诀是真爱,让爱产生教育的智慧。”对于技巧的把握,是需要老师认真的思考,反复的摸索。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一个好老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时,也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 成为好人 的愿望的火花熄灭。”所以,爱和尊重是前提。没有对学生的关爱,惩罚就会失去权威性和有效性。 做老师的,如果

7、没有让学生感到过温暖, 那么他对你的抵触就是必然的了。 应该要做到的是, 让学生知道老师罚得无奈, 老师也正为他着急、不安、难过。罚不仅仅是指出不足,更要给予学生希望。能做到这些,对学生的惩罚教育就会收到良效。2、关于惩罚的方法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往往很复杂,从这个角度来看, 老师们在处理学生的错误时切忌感情冲动, 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惩罚, 我觉得首先应该冷静地分析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弄清事实真相,再决定是否惩罚,如何惩罚。真要惩罚,则必须以校纪校规为依据, 必须与班规相符合, 必须有章可循。这样做,犯错误的同学容易接受, 不会认为是老师跟他过不去,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

8、意识和法治精神。 惩罚千万要公正, 不能偏袒, 更不能加重惩罚来解气。还要注意的是, 惩罚要及时。及时的惩罚能使学生的不安、 内疚等体验更深,能使他们更清楚地看到错误造成的后果。3、关于惩罚的度我们知道,罚是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来矫正缺点,不是为了使学生身体或灵魂吃苦头,更不是简单粗暴地无视学生人格自尊的“出洋相”、“整人”。现实中,我们很容易走进这样的误区,凡是学生犯了错误就立刻惩罚,凡是错误比较严重,就严厉惩罚。其实这样做,会直接摧毁孩子的自尊自信,由此学生会更加厌恶学习,厌恶学校,甚至厌恶生活。 惩罚教育不允许有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存在。4、关于惩罚的反思反思有助于我们不断的成长。教师应

9、该及时地总结反思过去对学生的惩罚:我们的批评是否过于严厉、 苛责,惩罚中是否投入情感等。 更重要的是要巩固教育效果。许多失败的惩罚教育, 往往并不在于教育者缺乏严厉, 而在于施教者往往一罚了之,未能及时巩固教育的效果。三、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是学生模范和学习的榜样。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说十遍不如做一遍。 开学的时候, 班上的清洁工具的摆放总是乱糟糟、东倒西歪的。我反复强调,甚至发了几次火仍然没有明显的效果,情况时好时坏。后来,在一堂语文课的最后几分钟里,学生在埋头做作业, 我就在后面的角落里整理卫生角。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只说了一句:“希望小朋友们尽可能地放好清洁工具。 ”

10、当时,全班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看。第二天早上,工具摆放得很整齐。我大力地表扬了几位做值日的学生。 后来,卫生角地整理一直都比较规范, 偶尔也有不太好的时候,我就亲自动手捡一捡,理一理。再后来,我一伸手,就会有学生上来帮忙。 从这件事我看到,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示范, 更是一种提醒,一种鞭策,一种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也应该遵守。当老师完成得很好,学生也就没有什么借口可找了。 地上扔的纸团, 可以随口叫一个学生捡,其他学生也许会无动于衷; 如果老师弯腰拾起, 周围的学生或许也会低头看看自己的周围; 我们要求学生不迟到, 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不守时的习惯; 我们要求学生起身要看座,我们离开后的座位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要求学生不说脏话,我们所说的话是不是都是文明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不仅是教师、 学校的教育任务, 也应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