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景观设计细节要求与标准_第1页
万科景观设计细节要求与标准_第2页
万科景观设计细节要求与标准_第3页
万科景观设计细节要求与标准_第4页
万科景观设计细节要求与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万科景观设计细节要求与标准原创 2015-10-20 万科粉丝供稿 房地产经理人联盟万科景观设计细节概要一、总体设计要求二、竖向设计三、道路景观四、绿化五、硬质景观六、场地景观七、架空层景观第一部分:万科园林总体设计要求1.整体规划注重形成项目地貌,同时考虑的土方平衡。2.要重点考虑小区内部之重点部位,如销售厅周边、会所周边及小区主入口等设计。3 .景观设计师要与建筑师进行充分的合作与沟通,配合建筑设计院对建筑立面风格设计、土方工程量、护坡、基础处理等提出合理化建议。4.设计必须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发展商的预算范围内,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武汉地区的实际状况:当

2、地树种、当地材料 、施工水平等因素,不应选用过于昂贵的装饰材料及过于繁琐的施工工艺,力争用较低的价格获得优良的效果。处理地型尽可能减少挡土墙的出现,减低其工程造价,并能提出巧妙构思解决高差问题。5.项目环境设计适当考虑无障碍设计。园区内商业步行街及休闲广场存在高差处考虑无障碍设计。6.本项目采取组团划分与分期开发,每期/组团有各自的主题概念设计; 创造内向亲和的组团绿化休闲空间和外向流通、立体共享的安全、宁静的户外步行活动公共绿化休闲空间。7.考虑华北地区的气候环境,使园区环境具有四季景观。第二部分:竖向设计1.整体设计原则1.1要考虑未来建筑与场地的景观效果;1.2非山地项目的原场地土方、地

3、形地貌尽量利用,减少土地及景观资源的消耗和破坏;1.3山地项目的原始地形、地貌不是最终的实施地形地貌时,要以场地现状来做为景观竖向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的条件,并应时时跟进调整;1.4山地项目的景观竖向设计应保持与建筑设计的同步协调;1.5竖向设计要综合考虑土方平衡、边坡支护方案;边坡支护方案要考虑建筑与道路的关系;1.6景观的竖向设计要结合室外的管线设计标高和坡向综合考虑。2.设计原则:2.1分项设计原则见表格第三部分:道路景观1设计原则:1.1明确的导向性:通过道路的尺度、路面质地、材料色彩的选择强调道路级别。1.2强化观景视线: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交叉口设置绿地环岛,内种植物,形成重要的视线

4、焦点。1.3便捷的连通性:休闲性人行步道、园道串连花台、亭廊、水景、游乐场等,形成休闲空间的有序展开。2道路类别:2.1下表:道路断面参考图3.道路材料4.道路装置4.1道牙4.2边沟4.3路障、车档4.4隔离带、环岛4.5减速装置4.6入口装置4.7竖向设计:坡度:第四部分:绿化1绿化分类表2华北地区常用苗木种植品种3树移植3.1苗木实施阶段的工作2.1.1确定对苗木的要求:规格要求2.1.2确定移植的位置:种植总图2.1.3确定移植的时间:春季、秋季、夏季或冬季表一:苗木规格内容4选苗阶段的工作4.1对移植树木的选择:选定移植树木后,应在树干北侧用油漆做出明显的标记,以确定树木的朝向,同时

5、对树木挂牌、编号并做好登记,并保留照片。4.2移植前的准备工作:确定所移树木后,提前不少于15天采取缩根(断根)措施。4.3移植树木均要求带土球挖掘。表二:移植树木的要求5树木种植阶段的工作5.1运输时间不超过24小时5.2定位入场前需要验收重要乔木点位,按设计位置挖种植穴,并需确认施工通道。5.3支撑地上树干支架固定:立支柱要埋深立牢,绳与树干相接处应垫木;所栽大树在浇定根水前,找3根23树高长度的木杆或竹竿(不要使用因病虫害致死的枯枝做支架),树干三点支撑固定,上端绑牢,下端撑入地内,防止向外松滑。5.4修剪表二:移植后对苗木修剪的要求第五部分:硬质景观1整体设计原则1.1除满足使用功能外

6、,应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1.2与周围环境共同塑出一个完整的视觉形象。1.3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考虑夜间照明。2雕塑2.1设计原则2.1.1雕塑要能够融入到住区周边的整个居住环境中。与环境相协调而不感突兀。2.2雕塑类型2.2.1创作型:必须选择专业雕塑家来创作,具备原创性、创新性2.2.2翻版型:必须选择国外原型。注意原型的知名度,以降低侵权风险。2.3雕塑设置原则2.3.1题材:适合居住氛围,题材轻松愉快,避免过于另类与严肃2.3.2风格:不可过于具象,取材尽量源自自然,对自然事物做适度变形,使其具备趣味性和可参与性,风格上提倡朴素感2.3.3材料:选择接近自然的材质,具备质感,不建议采用过于城

7、市感或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眩光)的材料,如不锈钢2.3.4尺度: 尺度应适合放置雕塑的场所,避免过大或者过小,关注近人尺度的质感、纹理以及细部变化2.3.5功能:雕塑应根据在住区中所放置的位置不同而具备不同功能。如入口处雕塑应该能够展示小区的形象。2.3.6参与度:居住区雕塑应该具有变化和动感,具备可参与性(可摸、看、听,可让人体感知与参与),尽量减少纯观赏性而无功能的东西。2.3.7放置位置:宜放置在偏公共区域,不建议放在过于私密的空间里。3树池3.1分类:2.1.1水中树池、平地树池3.2树池的基本设计原则2.2.1树池深度确定原则为:至少深于树根球以下250MM2.2.2树池箅应

8、选择能渗水的石材、卵石、砾石等材料,也可选择具有图案拼装的人2.2.3工预制材料,如铸铁、混凝土、塑料等这些护树面层宜做成格栅状,停车场处2.2.4箅子应能承受一般的车辆荷载。2.2.5树池及树池箅选用表:3.3池技术要点2.3.1考虑防水处理2.3.2所种植植物应选择有一定耐水性的植物2.3.3池应该比陆上树池要略大,宽度1.5-3.0米之间,根据具体情况(树的高度以及景观需要)确定3.4平地树池技术要点:2.4.1表面覆盖物:树箅下面、覆土表面可选用卵石、碎石、木屑、树皮、陶粒作为覆盖物,起到保水和清洁、美观的作用2.4.2附着功能设置:高于地平的平地树池应该结合座椅考虑,形成树池与座位功

9、能相结合的景观。树基底以地被植物或灌木覆盖,高于地面的树池可以取消树池箅子。2.4.3材料选用:压顶形式可采用整石、木质、混凝土浇注4自行车架注:慎用双层自行车架,存取不方便。自行车(摩托车)停车车架尺寸:5台阶2.1.1尺寸:室外台阶每级高度不超过150mm,踏步进深宽度宜在350mm2.1.2设置:台阶投影长度3m(投影距离,即步行十步之内)应设置休息平台一处。2.1.3照明:台阶处照明建议采用侧壁灯,或安放在台阶两侧的草坪中,如果不是因为台阶过宽而导致照明不足,不要将照明安置在台阶正垂直面(踢脚灯)2.1.4材料:台阶面避免使用抛光石材,应对石材进行防滑处理,既防反光,也防滑6坡道6.1

10、人员流动较大的坡道,且侧面高差超过0.7m时,其侧面应设护栏设施或辅以栏杆、花池、花台等。6.2坡道面材应采用耐磨材料和防滑措施。在比较长或较陡的坡道上(坡道高度小于0.3m可两侧设挡台)应考虑使用带坡台阶,可在两段坡道之间设3-4级台阶,以减缓坡度满足不同年龄人的要求。6.3坡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扶手或挡台内侧边缘距离)。6.4轮椅坡道一般为6%,最大不超过8.5%,并采用防滑路面。7护栏扶手7.1方便老人和残障人员使用,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设为0.65m与0.85m的两道扶手7.2设计原则7.3护栏充分考虑护栏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其次要考虑栏杆的造型美观,常用材料有铁艺、实木、混

11、凝土等。建议采用防腐木材,金属构件尽量采用装配。如能用其他防护措施替代栏杆,则尽量不设置。7.4推荐组合:木桩麻绳;混凝土铁链;铁艺木扶手(扶手根据需要设置。扶手断面尺寸需要根据功能确定;相对于室内扶手,尺度应适当放大)8公用电话亭和报亭8.1建议:8.2建议直接采购成品,由电话和报刊经营单位负责免费制作。8.3设置时两点注意事项:8.4注意电话亭报刊亭自身色彩要与小区周边环境相协调与统一,在联系安装过程中需要由设计部对亭的形式、色彩、功能等方面进行确认。8.5话亭报刊亭应设置于小区的公共区域,避免设置在组团或其他私密区域之中而 导致对居民生活带来干扰。9围墙9.1围墙设计原则:在沿路设置围栏

12、时,为确保道路两侧的环境美观,应在围栏前设置绿化。10公交车站10.1点位设置:需要与政府部门(一般为公交公司或者交通局)沟通,以准确确定车10.2站站点位置。站位设置应接近小区的公共区域,既方便小区业主抵达车站,又能减弱站点对于小区生活的干扰,减少对于私家车流与人流的不良影响。10.3设计制作:为了尽快引入公交车线路提升小区交通品质以及有效控制整体景观效果,最好由各地公司在与政府沟通过站点位置后自行对公交站点进行设计与制作以及建设。第六部分:场地景观1健身场所2休闲场所具体分类有广场、道路节点、带状绿地、城市待征绿地3 娱乐和商业场所3.1儿童游乐场3.1.1儿童游乐场设计要点3.1.2儿童

13、游戏场一般为开敞式。游乐场地应阳光充足,空气清洁,能避开强风侵袭。应与住区的主要交通道路相隔一定距离,减少汽车噪声的影响并保障儿童安全。3.1.3儿童游戏场设置应离开居民窗户10m远为宜,以避免儿童活动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3.1.4儿童游戏场可按0.10.2/居民计算。3.1.5儿童活动场内的活动设施要防止宠物进入与破坏3.1.6儿童游戏场类型与规划要点。3.2儿童游乐设施技术要点。3.3商业服务第七部分:架空层景观1架空层定义:普通住宅首层用来做为入户的交通空间、供组团内居民活动以及面向小区开放空间的组团外围的公共活动区域。是作为户外公共区域景观的延伸及由室外进入室内的过渡空间。另外住宅和商业街的骑楼、过街楼也可纳入架空层的景观设计范围。1.1场地及功能划分1.1.1首层入户大堂的交通区域及过渡空间;1.1.2组团内居民的活动、休憩及交流的场所;1.1.3组团外围与小区的开放空间(包括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和公共绿化带)相邻的活动场所;1.1.4高层住宅与裙房、会所、商业设施相结合的泛会所区域;1.1.5利用场地的地形高差形成的供居民活动的架空区域;1.1.6架空层的景观设计必须兼顾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1.2设计要点1.2.1硬景设计1.2.2架空层空间景观是总体景观的一部分,必须统一考虑;1.3.2架空层绿化以耐荫及喜阳的植物搭配种植为宜,喜阳植物尽量靠近架空层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