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简介(二)培训实用教案_第1页
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简介(二)培训实用教案_第2页
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简介(二)培训实用教案_第3页
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简介(二)培训实用教案_第4页
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简介(二)培训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背 景 (二)GB 50300附录B中,分部(fn b)工程共9项地基与基础 主体结构 建筑装饰装修 建筑屋面 给水、排水及采暖 建筑电气 智能建筑 通风和空调 电梯第1页/共105页第一页,共106页。 分部工程建筑电气中,子分部工程7项: 室外电气 变配电室 供电干线 电气动力 电气照明(zhomng)安装 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 防雷及接地安装第2页/共105页第二页,共106页。背 景 (四) 在GB50300的统一标准统领下,已出版了如下分部或子分部工程施工(sh gng)质量验收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sh gng)质量验收规范GB50131-2007球形储罐施工(sh gng)及

2、验收规范GB50094-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验收规范 GB50150- 200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sh gng)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sh gng)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sh gng)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sh gng)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sh gng)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第3页/共105页第三页,共106页。屋面工程质量(zhling)验收规范GB50207-200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程及验收规范 GB50261

3、- 200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zhling)验收规范 GB50303-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zhling)验收规范GB50310-200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智能建筑工程质量(zhling)验收规范GB50339-2003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zhling)验收规范 GB50382-2006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401-200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462-2008第4页/共105页第四页,共106页。第5页/共105页第五页,共106页。第6页/共105页第六页,共106页。基本思路(二)GB 50057 建筑

4、物防雷设计规范(gufn)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 及验收规范(gufn)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ufn)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ufn) GB 50462-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ufn)JGJ/T 152-2008 混凝土内钢筋检测技术规程第7页/共105页第七页,共106页。1 总则(zngz)1.0.2 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防雷 工程的施工与质量验收(ynshu)。说明:1.建筑物建设工程中防雷工程。

5、 2.单独的防雷工程第8页/共105页第八页,共106页。2 术语(shy)(1)综合防雷系统组成外部防雷装置 防LEMP系统(LEMS )接闪器接地装置引下线等电位连接间隔距离内部防雷装置屏蔽措施电涌保护器第9页/共105页第九页,共106页。2 术语(shy)(2) 内部系统 internal system 建筑物内的电气和电子系统。电气系统 electrical system 由低压(dy)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电子系统 electronic system 由通信设备、计算机、控制和仪表系 统无线电系统和电力电子装置构成的 系统。第10页/共105页第十页,共106页。2 术语(shy

6、)(3)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起 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的数量样本组成 的检验体。主控项目(xingm) dominant item 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 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xingm)。一般项目(xingm) 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xingm)以外的检验项目(xingm)。第11页/共105页第十一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1) 防雷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判断评定考核制度。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应逐项

7、检查(jinch)并填写本规范表A.0.1。第12页/共105页第十二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2) 施工人员、资质和计量器具应符合列要求: 1 施工中的各工种技工(jgng)、技术人员均应具 备相应的资格,并应持证上岗。 2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 3 在安装和调试中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 应 经法定计量认证机构检定合格,并 应在检 定合格有效期内使用 第13页/共105页第十三页,共106页。 3 基本(jbn)规定(3)气象灾害防御(fngy)条例 第二十四条 专门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国务院气象主管部门机构或者省气象主管机构颁发

8、的资质证。第14页/共105页第十四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4) 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可以在核准(hzhn)的资质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第15页/共105页第十五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5) 3.2.1 主要防雷装置的材料、规格(gug)和试 验要求宜符合本规范附录B和附 录 C的规定。第16页/共105页第十六页,共106页。接闪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接闪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 材料材料结构结构最小截面(最小截面(mmmm2 2)注注10)10)铜单根扁铜50厚度2 mm单

9、根圆铜 50直径8 mm 铜绞线 50 每股线直径1.7 mm 单根圆铜 200直径15mm 镀锡铜单根扁铜50厚度2 mm 单根圆铜50直径8 mm 铜绞线50每股线直径1.7 mm铝单根扁铝70厚度3mm单根圆铝50直径8 mm 铝绞线50每股线直径1.7 mm第17页/共105页第十七页,共106页。 3 基本(jbn)规定(6)接闪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接闪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 材料材料结构结构最小截面(最小截面(mm2)注注10)铝合金单根扁形导体50厚度2.5 mm 单根圆形导体50直径8 mm绞线50每股线直径1.7 mm单根圆形

10、导体200直径15 mm表面镀铜的单根圆形导体50径向镀铜厚度至少250m,铜纯99.9% 热浸镀锌钢 单根扁钢 50厚度2.5 mm单根圆钢50直径8 mm绞线50每股线直径1.7 mm单根圆钢200直径15 mm第18页/共105页第十八页,共106页。 3 基本(jbn)规定(6)接闪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接闪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 材料材料结构结构最小截面(最小截面(mm2)注注10)不锈钢 单根扁钢50厚度2 mm 单根圆钢50厚度8 mm 绞线70 每股线直径1.7 mm 单根圆钢200直径15 mm钢表面镀铜的单根圆钢 50径向镀铜

11、厚度至少250m,铜纯度99.9% 第19页/共105页第十九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7) 利用金属屋面做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器时,接闪的金属屋面的材料和规格为: 1. 金属板下无易燃物品时: 铅板厚度(hud)2mm; 钢、钛、铜板厚度(hud)0.5mm 铝板厚度(hud)0.65mm; 锌板0.7mm。 第20页/共105页第二十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7) 2. 金属板下有易燃物品时: 钢、钛板厚度4mm 铜板厚度5mm; 铝板厚度7mm; 3. 使用单层彩钢板为屋面接闪器时,其厚 度分别(fnbi)满足本条中1和2的要求;使用双 层夹保温材料

12、的彩钢板时,如保温材料 为非阻燃材料和(或)彩钢板下无阻隔 材料(如石膏板、水泥等),不宜在有 易燃物品的场所使用。第21页/共105页第二十一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8)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材料结构最小尺寸注垂直接地体直径(mm) 水平接地体接地板(mm) 铜铜绞线50mm2 每股直径1.7mm 单根圆铜50mm2直径8 mm 单根扁铜50mm2厚度2 mm 单根圆铜15铜管 20壁厚2 mm 整块铜板 500500 厚度2 mm 网络铜板 600600 各网格边截面25mm 2mm ,网格网边总长度不少于4.8m 第22页/共105页第二十二页,共106页。3 基本

13、(jbn)规定(8)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材料结构最小尺寸注 垂直接地体直径(mm) 水平接地体接地板(mm) 钢 热镀锌圆钢16直径10mm 热镀锌钢管25壁厚2 mm 热镀锌扁钢90 mm2 厚度3 mm热镀锌钢板500500厚度3 mm 热镀锌网络钢板600600各网络边截面30mm3mm,网格网边总长度不少于4.8m 镀铜圆钢 14径向镀铜层至少250m,铜纯度99.9 % 裸圆钢直径10mm第23页/共105页第二十三页,共106页。 3 基本(jbn)规定(8)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材料结构最小尺寸 注垂直接地体直径(mm) 水平接地体 接地板(mm) 钢 裸或热镀锌扁

14、钢75 mm2 厚度3 mm 热镀锌钢绞线70 mm2 每股直径1.7mm 热镀锌角钢 50mm50mm3mm 镀铜圆钢50 mm2 径向镀铜层至少250m,铜纯度99.9 %不锈钢 圆形导体 16直径10mm 扁形导体100 mm2 厚度2mm 第24页/共105页第二十四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9)防雷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 等电位连接部件材料截面(mm2)等电位连接带(铜或热镀锌钢)铜、铁50从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或至其他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 铜16铝25铁50从屋内金属装置至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 铜6铝10铁16第25页/共105页第二十五页,共106页。3 基

15、本(jbn)规定(9)防雷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 等电位连接部件材料截面(mm2)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电气系统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铜 6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2.5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1.5电子系统D1类电涌保护器1.2其他类的电涌保护器(连接导体的截面可小于1.2mm2)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第26页/共105页第二十六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9) 连接到单台或多台级分类(fn li)试验或D1类SPD的单根导体最小截面Smin Iimp/8第27页/共105页第二十七页,共106页。低压配电线路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分类大类序号 分类方式小类序号具体分类1按有无串联附加阻抗12无串

16、阻抗(单口)串联阻抗(双口)2按电路设计拓朴345电压开关型电压限制型 组合型3按冲击试验类型678级分类试验 级分类试验级分类试验T1T2T3第28页/共105页第二十八页,共106页。低压配电线路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分类大类序号分类方式小类序号具体分类4按可触及性9 10 易触及型不易触及型5按安装方式1112固定式可移式6脱离器安装位置131415安在SPD内部安在SPD外部 内外部均有保护功能161718 有防过热功能 有防泄漏电流功能有防过电流功能第29页/共105页第二十九页,共106页。低压配电线路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分类大类序号分类方式小类序号具体分类7后备过电流保护192

17、0有具体规定的无具体规定的8外壳保护等级2121121221n按IP代码规定划分9温度范围2223工作在正常温度范围工作在异常温度范围第30页/共105页第三十页,共106页。电信、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分类 大类序号分类方式小类序号具体分类1有无限流元件12无限流元件有限流元件2按不同防雷区(LPZ)的使用 分类3456A类:见表C.0.2-2B类:见表C.0.2-2C类:见表C.0.2-2D类:见表C.0.2-23按过载故障模式789模式1模式2模式34按使用地点分类1011户外型户内型第31页/共105页第三十一页,共106页。电信、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分类 大类序号分

18、类方式小类序号具体分类5按线路对数1213一对线的一对线以上的6按限流器件的可复位性能141516非复位的可复位的自动复位的7温度范围1718工作在正常温度范围工作在异常温度范围8外壳保护等级1919119n按IP代码规定划分第32页/共105页第三十二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12) 电信、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按实验方法分类类别试验类型开路电压短路电流A1很慢的上升速率1kV0.1kV/s 100kV/s 10A,0.1A/s2A/s1000s(持续时间) A2AC测试电流应符合GB/T18802.21中表5的规定B1慢的上升速率 1kV,10/1000s100A , 10/1

19、000sB21kV4kV, 10/700s25A 100A,5/300sB31kV,100V/s10A100A,10/1000s第33页/共105页第三十三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12)电信、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按实验方法分类类别试验类型开路电压短路电流C1快的上升速率 0.5kV1kV,1.2/50s0.25kA20时,外壳保护等级。第36页/共105页第三十六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13)11 承受短路电流。12 后备过电流保护推荐的最大额定值。13 脱离器动作指示。14 具有特殊用途产品的安装位置。15 接线端的标志。16 连接、机械尺寸、导线长度等安装指

20、南。17 电网供电类型。18 I级分类试验中比能量。19 温度范围。20 额定断开(dun ki)续流值(除限压型电涌保护器外)。第37页/共105页第三十七页,共106页。 3 基本(jbn)规定(13) 21 推荐(tujin)使用外部断路器的指标。 22 残流。 23 暂时过电压耐受特性。 24 冲击复位时间。 25 交流耐受能力。 26 过载故障模式。 27 传输速率、插入损耗、驻波比、带宽等 传输特性。 28 工作频段。 29 接口型式。 30 串联电阻。第38页/共105页第三十八页,共106页。 3 基本(jbn)规定(14) 随产品提供的技术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1 包装清单。

21、2 产品出厂合格(hg)证明书。3 安装、使用说明书。4 法定检验机构型式试验报告。第39页/共105页第三十九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15)3.2.3 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承 力钢结构构件、混凝土梁、柱内 钢筋(gngjn)与钢筋(gngjn)的连接,应采用土建 施工的绑扎法或螺丝扣的机械连 接,严禁热加工连接。第40页/共105页第四十页,共106页。3 基本(jbn)规定(16)3.2.3 承力建筑钢结构构件,含构件内的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可能会降低建筑物结构的负荷能力。GB 50057第3.3.5条条文说明认为“在交叉点采用金属绑线绑扎在一起建筑物具有许许多多钢筋和

22、连接点,它们保证将全部雷电流经过许多次再分流流入大量的并联(bnglin)放电路径”,因此,绑扎可以保证雷电流的泄放。GB50303中3.1.2条要求“除设计要求外,承力建筑钢结构构造上,不得采用熔焊连接;且严禁热加工开孔”。第41页/共105页第四十一页,共106页。 4 接地装置 (1)第42页/共105页第四十二页,共106页。4 接地装置 (2)接地装置安装(nzhung)见图 a)墙上的测试(csh)接头 b)地面(dmin)的测试接头 在建筑物地面处连接板(测试点)的安装 1墙上的测试点; 2土壤中抗腐蚀的T型接头; 3土壤中抗腐蚀的接头; 4钢梁与接地线的接点第43页/共105页

23、第四十三页,共106页。4 接地装置 (2)a) 接地极位于(wiy)沥青防水层下无钢筋的混凝土中 b) 部分接地导体(dot)穿过土壤第44页/共105页第四十四页,共106页。4 接地装置 (2)c) 穿过沥青防水层将基础接地极与接地排相连(xin lin)的连接导体地基防水层外接地极连接安装1引下线; 2测试接头; 3与内部LPS相连的等电位连接导体;4无钢筋的混凝土; 5LPS的连接导体; 6基础(jch)接地极;7沥青防水层; 8测试接头与钢筋的连接导体;9混凝土中的钢筋; 10穿过沥青防水层的防水套管;第45页/共105页第四十五页,共106页。4 接地装置 (3)3 在建筑物外人

24、员可经过或停留(tngli)的引 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处3m范围内,应用 防止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的下列 一种或多种方法:1)铺设使地面电阻率不小50km的 5cm厚的沥青层或15cm厚的砾石层。2)设立阻止人员进入的护栏或警示牌。3)将接地体敷设成水平网格。 第46页/共105页第四十六页,共106页。4.2.1 第8款规定(gudng)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网)独立接地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by)大于10。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但在3000.m以下地区,不应大于30。第47页/共105页第四十七页,共106页。4 接地装置 (5)GB50169-2006规定,永冻土地

25、区(dq)接地:1. 敷设在溶化地带或溶化土带的水池中2. 敷设深钻式接地极或利用井管或其他深 埋地下的金属构件作接地极,还应敷设 深度约0.5m的伸长(水平)接地极3. 在房屋溶化盘内敷设接地装置4. 在接地极周围人工处理土壤以降低冻结温度和土壤电阻率。第48页/共105页第四十八页,共106页。4 接地装置 (5)1. 掌握地质结构资料和土壤电阻率的 分布,以使深井选好位置2. 坚硬岩石上,可考虑深井爆破,使 降阻剂在孔底呈立体树枝分布3. 深井电极(dinj)打入地下低阻地层12m4. 深井电极(dinj)应就近焊接到水平网上第49页/共105页第四十九页,共106页。4 接地装置 (6

26、)防雷装置钢材焊接时的搭线长度及焊接方法防雷装置钢材焊接时的搭线长度及焊接方法焊接材料搭接长度焊接方法扁钢与扁钢度 不应少于扁钢宽的2倍两个大面不应少于3个棱边焊接圆钢与圆钢不应少于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圆钢与扁钢不应少于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 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并应焊以由扁钢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扁钢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第50页/共105页第五十页,共106页。4 接地装置 (7)7 敷设在土壤中的接地体与混凝土基础中的钢材相连接时,宜采用铜材或不锈钢材料。 本条第7款的规定,引自GB/T21714.3中E.

27、5.4.3.2的要求,该条说明“需要强调的是,与埋在土中的铜导体(dot)一样,混凝土中的钢筋产生相同的电位。这为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程解决方法。”第51页/共105页第五十一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1)3 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应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 1) 外露引下线在高2.7m以下部分穿不小于3mm厚的交联聚乙烯管,该管应能耐受100kV冲击(chngj)电压(1.2/50s波形)。 2) 应设立阻止人员进入的护拦或警示牌。护拦与引下线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 m。第52页/

28、共105页第五十二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2)5 引下线上应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在通信塔或其他高耸金属构架起接闪作用的金属物上敷设电气线路时,线路应采用直埋于土壤(trng)中的铠装电缆或穿金属管敷设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应两端接地,埋入土壤(trng)中的长度不应小于10m。第53页/共105页第五十三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3)6 引下线安装(nzhung)与易燃材料的墙壁或墙体保温层间距应大于0.1m。 GB/T21714.3中5.3.4条规定对易燃材料的墙面,应保证引下线与墙的距离大于0.1m。如不能实现,引下线截面不应小于10

29、0mm2。第54页/共105页第五十四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4)5.1.2 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引下线固定支架应固定可靠,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5Kgf)的垂直拉力(ll)。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宜小于150mm,固定支架应均匀,引下线和接闪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应符合表5.1.2的要求。第55页/共105页第五十五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5)引下线和接闪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布置方式扁形导体和绞线固定支架的间距(mm)单根圆形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mm)水平面上的水平导体5001000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5001000地面至20 m处的垂直导体

30、10001000从20 m处起往上的垂直导体5001000第56页/共105页第五十六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6)2 引下线可利用建筑物的钢梁、钢柱、消防梯等金属构件作为(zuwi)自然引下线,金属构件之间应电气贯通。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zuwi)自然引下线并采用基础钢筋接地体时,不宜设置断接卡,但应在室外墙体上留出供测量用的测接地电阻孔洞及与引下线相连的测试点接头。暗敷的自然引下线(柱内钢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的规定。对混凝土柱内钢筋的连接,应按工程设计文件要求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螺丝扣连接等机械连接或对焊、

31、搭焊等焊接连接。第57页/共105页第五十七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7)6 引下线安装中应避免(bmin)形成环路,引 下线与接闪器连接的施工可按本规 范附录D执行。第58页/共105页第五十八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7) 引下线安装(nzhung)中避免形成小环路的安装(nzhung)l1l2l3l = l1 +l2 +l3S第59页/共105页第五十九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7)GB/T 21714.1中6.3规定 S=kikcl/ kmki : 一类取0.08 二类(r li)取0.06 三类取0.04kc : 分流

32、系数1/0.66/0.44km : 空气取1 实物取0.5第60页/共105页第六十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7)LPSsdl 明敷引下线避免(bmin)对人体闪络的安装注: d实际距离; s隔距; l计算隔距的长度第61页/共105页第六十一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7)上图中: d:S+2.5m S=kikcl/km l:为最小间距(jin j)第62页/共105页第六十二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8) 引下线(接闪导线)在弯曲处焊接(hnji)要求1钢筋; 2焊接(hnji)缝口第63页/共105页第六十三页,共106页。

33、5 引下线安装(nzhung)(8)a)钢筋(gngjn)与圆形导体卡接 b)钢筋(gngjn)与带状导体卡接 钢筋与导体间的卡接施工1钢筋; 2圆形导体; 3螺栓; 4带状导体;第64页/共105页第六十四页,共106页。5 引下线安装(nzhung)(8)使用屋面(wmin)自然金属构件作LPS施工 1屋面女儿墙; 2接头; 3可弯曲的接头; 4T型连接点;5接闪导体; 6穿过防水套管(to un)的引下线; 7钢筋梁; 8接头 第65页/共105页第六十五页,共106页。6 接闪器(1)1 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必须与建筑物栏杆、旗杆、吊车梁、管道、设备、太阳能热水器、门窗、幕墙(m

34、 qin)支架等外露的金属物进行电气连接。第66页/共105页第六十六页,共106页。6 接闪器(2)3 位于建筑物顶部的接闪导线可按工程设计文件要求暗敷在混凝土女儿墙或混凝土屋面内。当采用暗敷时,用于接闪导线的钢筋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u ji bio zhn)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的规定。高层建筑物的接闪器应采取明敷方法。在多雷区,宜在屋面拐角处安装短接闪杆。第67页/共105页第六十七页,共106页。6 接闪器(3)4 专用接闪杆应能承受0.7kN/m2的基本风压,在经常发生台风(tifng)和大于11级大风的地区,宜增大接闪杆的尺寸。N:牛顿,指加在质量为1kg的

35、物体上 使之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N第68页/共105页第六十八页,共106页。6 接闪器(4)bacda)坡屋顶(w dn)屋脊上接闪器及屋顶(w dn)引下线的安装 坡屋面接闪器与引下线的安装施工注: a水平接闪导线(doxin)支架的距离; b水平接闪导线(doxin)的翘起高度; c坡面接闪导线(doxin)支架的距离; d接闪器与屋面边沿的距离尽可能靠近; a :支架间距0.51.0m ;b:翘起高度定义100mm c :支架间距 0.51.0m; d:尽可能的小第69页/共105页第六十九页,共106页。6 接闪器(4)fg b)与屋檐(wyn)排水沟连接的引下线的安装坡屋

36、面(wmin)接闪器与引下线的安装施工注: f引下线与建筑物转角处的距离; g引下线支架距离f: 300mm g:1000mm 第70页/共105页第七十页,共106页。6 接闪器(4) 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jinzh)外墙柱内钢筋引下的外部防雷装置的施工 注: 1接闪杆(避雷针);2水平接闪导体;3引下线;4T型接头; 5十字型接头;6与钢筋的连接;7测试接头;8B型接地装置, 9有屋顶(w dn)装置的平屋面;10耐腐蚀的T型连接点第71页/共105页第七十一页,共106页。6 接闪器(4)女儿墙上金属(jnsh)盖罩做自然接闪器时的跨接施工1耐腐蚀的接头; 2可弯曲(wnq)导体;

37、3女儿墙上金属盖罩第72页/共105页第七十二页,共106页。7 等电位(din wi)连接(1)1 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必须(bx)与建筑物栏杆、旗杆、吊车梁、管道、设备、太阳能热水器、门窗、幕墙支架等外露的金属物进行电气连接。第73页/共105页第七十三页,共106页。7 等电位(din wi)连接(2)2 在建筑物入户处应做总等电位连接。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干线与接地装置应有不少于2处的直接连接。GB50169中3.3.4条强制性条文: 自然(zrn)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第74页/共105页第七十四页,共106页。 外来金属设施通信线路穿电缆的金属管0.

38、4kV电源10kV电源屋顶上的设备接闪器LPZ 0A区LPZ 0B区LPZ 0B区LPZ 1区LPZ 1区LPZ 2区LPZ 2区LPZ 1区LPZ 1区有 屏 蔽 的 小室等电位连接预留件摄象机LPZ 0B区混 凝 土 中 的钢筋LPZ 1区地面钢筋变电所LPZ 1区0.4kV电源停车场基础接地体LPZ 2区屋顶上的金属物第75页/共105页第七十五页,共106页。7 等电位(din wi)连接(3)钢筋混凝土墙内钢筋外接等电位连接(linji)预留件施工 注: 1等电位连接导体(dot); 2焊接在钢筋等电位连接线上的螺帽; 3钢筋等电位连接线; 4非金属铸件等电位连接点; 5铜等电位连接

39、绞线; 6c形钢质安装带; 7焊接 第76页/共105页第七十六页,共106页。7 等电位(din wi)连接(3)钢筋混凝土墙内钢筋外接等电位(din wi)连接预留件施工 注: 1等电位连接(linji)导体; 2焊接在钢筋等电位连接(linji)线上的螺帽; 3钢筋等电位连接(linji)线; 4非金属铸件等电位连接(linji)点; 5铜等电位连接(linji)绞线; 6c形钢质安装带; 7焊接 第77页/共105页第七十七页,共106页。7 等电位(din wi)连接(3)屋面入户金属管与接闪导线连接(linji)施工注:1接闪导体支架; 2金属管道; 3水平(shupng)接闪导体

40、; 4混凝土中钢筋第78页/共105页第七十八页,共106页。8 屏蔽(pngb)工程(1)伴随雷击产生的磁场在 屏 蔽 空 间内的磁场大空间屏蔽Sa附近的雷击点第79页/共105页第七十九页,共106页。8 屏蔽(pngb)工程(1) HO=io/2Sa(A/m) 1GS79.6A/m首次雷击(lij)(25kHz):1000/300/100 A/m后续雷击(lij)(1MHz):100/30/10 A/m第80页/共105页第八十页,共106页。8 屏蔽(pngb)工程(3)建筑物屏蔽入户金属管线(gunxin)的屏蔽设备的屏蔽第81页/共105页第八十一页,共106页。 9 综合(zng

41、h)布线(1)9.1.1 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低压配电线路(三相或单相)的单芯线缆,不应单独穿于金属管内。 2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和直流电线,不应穿于同一金属管中,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管中,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 3 爆炸危险场所(chn su)使用的电线(电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不应低于750V,且必须穿在金属管中。第82页/共105页第八十二页,共106页。9 综合(zngh)布线(1) 以上规定(gudng)引自GB 50303的15.1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线的规定(gudng)。GB 50058-92中规定(gudng)为500V,最新版改为450/750

42、V第83页/共105页第八十三页,共106页。9 综合(zngh)布线(1)GB 16895.6-2006中规定:假如(jir)所有导体的绝缘均能耐受可能出现的最高标称电压,则允许在同一管道或槽盒内敷设多个回路。第84页/共105页第八十四页,共106页。9 综合(zngh)布线(2)2) 由分线箱引出的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平行敷设的长度大于35m时,从分线箱起的20m内应采取(ciq)隔离措施,也可保持两线缆之间有大于30mm的间距,或在槽盒中加金属板隔开。第85页/共105页第八十五页,共106页。9 综合(zngh)布线(3)3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线色标应符合相 线采用黄、绿、红色,中

43、性线用浅 蓝色,保护(boh)线用绿/黄双色线的要求。第86页/共105页第八十六页,共106页。9 综合(zngh)布线(4)2 等电位连接的有效性可通过等电位连接导体之间的电阻值测试来确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连在额定值为16A的断路器线路中,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zhungzh)外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0.24;等电位连接带与连接范围内的金属管道等金属体末端之间的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3。第87页/共105页第八十七页,共106页。9 综合(zngh)布线(4)11.2.4 检测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的弯头、

44、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引自GB 50057,该标准中尚说明在非腐蚀环境下,如有不少(b sho)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含弯头、阀门),当过渡电阻大于0.03时,可不采取跨接措施。 检测为使切断回路时间不超过5S的整定值为16A的断路器动作,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之间等电位连接有效性,直流过渡电阻应小于0.24规定引自经王厚余先生审核的02D501-2中说明3.3。3要求也是引自02D501-2中说明7。第88页/共105页第八十八页,共106页。10 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目的(md)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 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非线性元 件

45、。电源SPD连接到低压配电系统的SPD。电信SPD连接到电信和信号网络的SPD。适用电压:直流1500V交流1000V(rms)(50Hz)第89页/共105页第八十九页,共106页。SPD在TN-C-S系统(xtng)中安装TN-C-S-System电力公司主配电二次配电用电器L1L2L3NPE仪器保护FLASHTRABVALVETRAB第90页/共105页第九十页,共106页。SPD在TN-S系统(xtng)中安装L1L2L3NPE主配电二次配电用电器RCD protection switchTN-S-SystemFLASHTRABVALVETRAB电力公司仪器保护第91页/共105页第九

46、十一页,共106页。SPD在TT系统中安装(nzhung)(3+1形式)供电系统主配电二次配电用电器L1L2L3NPEFLASHTRAB仪器保护VALVETRABFi-SchutzschalterVAL-MSVAL-MSF-MS 12-TTFLT 100-TTFLT 25-400FLT 60-400第92页/共105页第九十二页,共106页。SPD在IT系统(xtng)中安装电力公司主配电二次配电用电器L1L2L3PEFLASHTRAB仪器保护带有绝缘监测装置的IT-SystemIT-SystemZ VALVETRAB第93页/共105页第九十三页,共106页。SPD在TT中安装(nzhung)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TT系统中剩余(shngy)电流保护器(RCD)的负荷侧第94页/共105页第九十四页,共106页。电涌保护电涌保护 器器接于接于电涌保护器安装点的系统型式电涌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