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上习题答案_第1页
无机化学上习题答案_第2页
无机化学上习题答案_第3页
无机化学上习题答案_第4页
无机化学上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 701-8为什么有的元素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原子量的 有效数字的位数却少至34位?答:单核素元素只有一种同位素,因而它们的原子量十分准确。而多核素元素原 子量的准确性及它们同位素丰度的测量准确性有关(样品的来源、性质以及取样 方式方法等)。若同位素丰度涨落很大的元素,原子量就不可能取得很准确的数 据。1-13.解: r=c /X=(3X108)/(633X10-9) = 4. 74X10” Hz氮-氟激发是红光(2) r=c/ X = (3. 0X 10s)/(435. 8X 10-9) = 6. 88X10” Hz 汞灯发蓝光(3) r=c/ X = (3.

2、 0X 103)/(670. 8X IO-9) = 4. 47X10” Hz 锂是紫红1-14 Bn分子分解为Br原子需要的最低解离能为190kJ.molT,求引起溪分子解解:190000= 4.76xl0离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及频率。V =H7TN / 6.02x IO23 x6.626x 10-34c _3xl08xi09厂 4/76x10"=630/iw1-17.解:r = E/h =(310X IO?)/ (6. 63X 10X6.02X10”)则入= c/r = 397 nm1-18光化学毒雾的重要组分之NO二解离为NO和0二需要的能量为305kJ. moK1,引起这

3、种变化的光最大波长多大?属于哪种辐射范围?已知射到地面阳光最短波长为320 nm , NO?气体在近地大气里会不会解离?解:_ NAhc _ 6.02x 1023 x6.626x IO 34 x3x 108 E 305000=3.92xl0-7/n = 392/wi属于紫外光区(可见光波长范围400760nm),在近地大气里会解离。1-19氢原子核外电子光谱中的莱曼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03 nm,问:它相应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哪一个跃迁?解 a 口 I c 6626xlO-Mx 3x108用半: AE = / =n= 1.93x10 J = 12.1ev2103x10"AE =-

4、13.6(-4) = 12.12 wi已知n尸1 解得:n2=3即电子从MK1-21当电子的速度达到光速的20%时,该电子的德布罗依波长多大?当锂原子(质解:量7. 02amu)以相同速度飞行时,其德布罗依波长多大?4= 1.21x 10-%, = 12.皿6.626x101 mv 9.1x10-31x3x108x20%=9.48xl0-16m = 9.48xl0->/n人2 mv 7.02 x 1.66 x IO-27 x3x108 x 20%1-23.解:K层电子最大数目:2 L层电子最大数目:8 M层电子最大数目:81-24.解:(b) lp (d) 2d (f) 3f这些符号是错

5、误的。1-25.解:N=11=1m=0这一套量子数是不存在的1一26 .解:(a) 1=0(b) 1=1(c) 1=2(d) 1=0(e)1=3(f)1=41-27.解:4s能级有1个轨道 5P能级有3个轨道6d能级有5个轨道 7f能级有7个轨道5g能级有9个轨道1-28根据原子序数给出下列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态:(a) 19K(b) 1SA1 (c) 17C1 (d)22Ti (e)30Zn (f) 33As解:K: Ar4s1Al: Ne3s?3PlCl: Ne3s,3P5Ti: Ar3d2s二Zn: Ar 3d104s-As: Ar 3d通4s2P'1-29请预言第118和

6、第166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解:118号:Rn5f“6d1°7-7p6 第七周期,零族166号:1185gls6f1,7d108s:8pi 第八周期,VIA族1-30给出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并用方框图表示轨道。(a) Be (b)N (c)F (d)C (e)Ne+ (f)Fe” (g)As"解:Be: 2s2 HIN: 2s22p3 El I t I t ItlF: 2s22P5ed mrorrtcr: 3s:3p6ffl Ne*: 2s-2p,F:3d50m131.解:Is2PT1 T1 T这组组态符合洪特规则1-32以下哪些原子或离子的电子组态是

7、基态、激发态还是不可能的组态?(a) ls22s" (b) Is,3s,(c) Is、3ds e 3s23dl (e) Ar3d24s.(f) ls-2s22p63s1 (g) Ne 3s:3d12 答:a e f h i是基态bed是激发态g是不可能组态1-33 Li Na KRb Cs.的基态最外层电子组态及次外层电子组态分别如何?解:Li : Is-Na : 2s"2p6次外层一一ls:r: 3 s23P6次外层一一2s 22 P68e-Rb*: 4szp6次外层3s:3p63d1018e-Cs": 5s5P6次外层4s"4p64d1018e

8、9;1-34 Al3; Cs具有8电子外壳1-35已知电中性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分别为:(a) 3s-3p° (b) 3d64s- (c) 5s- (d) 4f96s-(e) 5d6sl试根据这个信息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属于哪个区?哪个族?哪个周期?解:(a) p区、VDA、第三周期(b) d区、VIIL第四周期(c) s区、IIA、第五周期(d) f区、HIB、第六周期(e) ds区、IB、第六周期1-36 根据Ti、Ge、Ag、Rb、N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它们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解:Ti: NB、第四周期Ge: NA、第四周期Ag: IB、第五周期Rb: IA、第五周

9、期Ne:零族、第二周期电子组态:Ar 3d_4s'电子组态:Ar 3d104s24p:电子组态:Kr 4d'°5s1电子组态:Kr 5sl电子组态:He 2s_2p61-37试推测114号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和可能的氧化态。答:114号:&Rn 5f“6d"7s27P2第七周期、IVA、氧化态+2、+41-38第八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多大?请写出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第八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原子序数= 86 + 32 +50 = 168118 5g186f147d108s28p61-42某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构型为5f61,请给出比该元素的原子

10、序数小4的元 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答:5iXe 4f1:6s"1-43某元素的价电子为4s问:它的最外层、次外层的电子数;可能氧化态 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它的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它的氢化物的立体结构。答:最外层二6e-,次外层=18e-;氧化态=-2、+4、+6;第四周期、VIA,P区;未成对电子二2,氢化物的结构为V型。1-44某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为5一,最高氧化态为+4,它位于周期表哪个区?是 第儿周期第儿族元素?写出它的+4氧化态离子的电子构型。若用A代替它的元素 符号,写出相应氧化物的化学式。答:d区、第五周期、IVB;A1': Ar 3dx°4s24

11、P6氧化物的化学式:A0245 .答案见讲义课件。46 .答案见讲义课件。1-47.解:氟的电负性最大。艳的电负性最小1-50答:WB族,铜,银,金和稀有气体。1-52答:从上到下,同族元素氧化态稳定性增强,但第五周期非金属的氧化态很 不稳定,第六周期的汞,铭,铅,被的最稳定氧化态不是族序数,而是0, +1, +2, +3,第VIII族从左到右最高氧化态的稳定性下降,从上到下最高正氧化态稳定 性增强。补充练习题1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仅有1个电子,此电子的量子数是 =4,1=0,勿=0,血二为 o问: 符合上述条件的元素有几种?原子序数各为多少?写出相应元素的元素符 号和电子排布.式,并指出

12、其价层电子结构及在周期表中的区和族。解:4sl3种19号、24号和29号 KAr 4s1CrAr 3d,4slCuAr 3d104s1价电子构型4s1价电子构型3d54sl价电子构型3d104sls区 I Ad 区 VIBds 区 I B2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5,试回答:其原子中的电子数是多少?有儿个未成对电子?其原子中填有电子的电子层、能级组、能级、轨道各有多少?价电子数有几个?该元素属于第几周期,第儿族?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最高氧化态是多少?解:电子数为35, 1个未成对电子。4个电子层;4个能级组;18个轨道;8个能级Is, 2s, 2p, 3s, 3p, 3d, 4s, 4p;7个价

13、电子第四周期,VIIA,非金属,最高氧化态为7。第2章分子结构2-1 解:02:H:02:Cl:0 = 0:H00H共14eCO:C02:C = 0:0=C = 0:共16eNClsSF,ClClFSF共34e共26e2-3答:LiH: Li的电子排布:Is22sl H的电子排布:1s1该分子内的。键由ss原子轨道重叠构建,即形成s-s。键.HC1: H的电子排布:Is】 Cl的电子排布:IssZs23Ps该分子内的。键由sp原子轨道重叠构建,即形成sp。键.Cl2: Cl 的电子排布:Is22s22P63s23P5该分子内的。键由PP原子轨道重叠构建,即形成pP。键.2-4答:N的基态电子组

14、态为Is2212P这说明N原子的3个2P电子各自占有 一个2P轨道,即px, a, p二,这三个轨道相互正交,这样就形成了由一个。键和2 个冗键构成的三键,即在该图中,中间的直线代表一N-N。骨架,两个方框表示形成n键的两对2p电子的电子云在空间的取向.2-5,用VSEPR模型讨论下列分子的模型,画出立体结构CO二HQ NH$ CO32-PO3"P0:解:CO二VP=2+0sp杂化40 VP=2+2sp,杂化 NR VP=3+1 sp3 杂化线型0=C=0V型三角锥平面三角 CO,VP = 3+0sd 杂化P0/VP=3+1sp杂化三角锥PO: VP=4+0sd杂化四面体2-7 答:

15、由三个。丙烷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都是sj杂化,形成正四面体,故 只有三个原子可以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如图:13/7012 / 702-8解:金刚烷的立体构型为由图可知,立体烷分子中有四个六元环,这些六元环各不相同,因为0此6中的C 原子取sb杂化,而每个C原子及其连的原子有差异,形成的4个sp3杂化轨道有 差异,是不等性杂化,故形成的六元环不相同。当分子中的次甲基处于立方体的 面心位置时,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分子中的一CH一基团的C原子将处于立方体的 四个面上,而其中一CH一上的4个氢原子位于四个顶点上。2-9解:(1)OF“由VSEPR模型知,OF二属于AY型分子型分子,其空间构型为正 四面体,由

16、杂化轨道模型可知,四个键的键角应为109°28'由斥力顺序可知, N1-0-L>NL-0-F>NF-0-F故OR的分子构型为角型分子,键角小于109°28'(2) CC1F3由VSEPR模型知,CCIFs分子属于AY5型分子,其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体,有3种空间结构:比较三种构型的斥力,可得(a)的斥力最小,故CC1R的空间构型为(a)型。(3) S0C14具有AY$型通式,总价电子数为26, 斥力顺序可知,Z0-S-CDZC1-S-C1 故N0=S-Cl>109°28' , ZC1-S-CK1O9°28,所以,S

17、OCL 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型。(4) XeFv由VSEPR模型知,XeF:分子属于AYs型分子,AYs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双 锥体,为保证两个Xe不能垂直。略去电子后,XeF?分子应为角形分子,但夹角一 定不为90°,其夹角为120°>NXe-F-Xe>900范围内。(5) SF6:由VSEPR模型知,SFe属AY$型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即其键角 为 90°。(6)PCh:由VSEPR模型知,PCC属AYs型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体,即其键 角为120°和90°两种。2-10解:路易斯结构式:H-C=C=C=C-HI IH HC

18、: 1S:2S:2P2 H: IS1从左起,C原子编号1.2. 3. 4.1号C原子取SP,杂化,形成3个6键,键角为120。,有一个含有1个电子的垂 直于该分子平面的P轨道;2号C原子取SP杂化轨道,形成2个6键,有两个 未参及杂化的P轨道,及该分子平面互相正交;3号C原子同2号C原子,取SP 杂化;4号C原子同1号C原子,取S产杂化。以上6键形成C一骨 架。由以上可知,2号C原子和3号C原子的两条在分之平面内且及6骨架垂直 的两条P轨道以“肩并肩”形成n键,而四个C原子则共同形成了弥散在整个 分子内分子符号为的大K键,其方向垂直于分子平面,分子内C-C键之角 为 180°o2-1

19、1解:由VSEPR,臭氧离子0相属于AY”型分子,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即由斥力 顺 序 可知, Zl-0-0>Z0-0-0 即 Z0-0-0<109°28,Zl-0-0>109°28,但NO-0-0>90°,因为NO-04X90°时,斥力变大不利于分子的稳定,故0,的键角应为100°,属于以上范围,很符合VSEPR模型。2T2.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中哪些不能稳定存在?哪些有顺磁性?试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解:Be?、Ne二键级=0,不能稳定存在。Be: KK ( 2s):( *2s) 口Ne:KK( 2s尸(*2s)“

20、 2p)2 ( 2p)4 ( *2p)( *2p):B?、0?存在成单电子,有顺磁性BJKK( 2s)2 ( *2s): ( 2PM ( 2p;)O2KK( 2s尸(*2s)“ 2P尸(2P”( *2p> ( *2pJ试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其中哪些2-13. 02。二、OJ和*的实测键长越来越长, 有顺磁性?键级二2 顺磁性键级=2. 5 顺磁性键级= 1.5 顺磁键级二1解:OJKK( 2s尸(*2s)2( 2P(2p)4 ( *2p)2O;KK( 2s-(*2s)2( 2P尸(2P)”( *2p)1 O:'KK( 2s尸(*2s)2( 2P尸(2P)" ( *2p)

21、3O/KK( 2s尸(*2s)2( 2P尸(2p)4 ( *2p)"键级减小,键长则增长.2-17.计算偶极矩单位德拜D及10-气 m的换算系数。解:ID = 10-lsesu - cm = 1O-1SX3. 335 X 10-1°X 10-2 C m = 3. 335 X IO-30 C m2-22.水的实测偶极矩为1.85D,已知H0键的键矩为1.51D,40的实测键角为 104.50 ,借助矢量加和法由H-0键矩计算水分子偶极矩。解:m = 2X m HO - cos 52.25° = 2X1.51X0.61 = 1. 85 D2-23. CO分子及醛酮的段

22、基相比,键能较大,键长较小,偶极矩则小得多,且方向相 反.试从结构角度作出解释.解:由于氧原子单方面提供电子形成P键,不仅抵消了由于电负性之差所造成的氧 原子上负电荷的积累,反而使碳略带上部分的负电荷.故及皴基偶极方向相反,且 接近为零.10.试由下列数据推断分子间力的大小顺序,它及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顺序一致吗? 为什么?单质氢的熔点-259. 19,沸点-252. 76单质氨的熔点-272.2C,沸点-268.94答:不一致。因为单质氮为单原子分子,全充满结构,变形性小,分子间作用力 弱。补充题:12.根据杂化理论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中各种物质中心原子是否以杂化轨道成键?为什么?以何种类型

23、杂化轨道 成键? (2)NH3> HQ的键角为什么比CH4小?分子CH4H:ONH3CO:C2H.,键角109. 5°104. 5°107. 5°180°120°答:(1)表中各物质中心原子都以杂化轨道成键,这样成键电子云重迭大,分子稳定。各种杂化形式如下:分子ch4H:0nh3co2c此杂化方式Sp3SpSp3spSp(2)NHs中的N、H20中的0和CL中的C都是sd杂化,CL的C原子的4个sp3 杂化轨道没被孤电子对占据,都形成C-H键,4个等同的C-H键指向正四面体的 4个顶点,夹角为109. 5° ,而NHs中N原子的

24、4个sp,杂化轨道中有一个被孤电 子对占据,其他3个sj杂化轨道分别成键,由于孤电子对的排斥使得两个成键 电子对的夹角变小,为107.5。H2的0原子的4个sp'杂化轨道有2个被孤电 子对占据,另外2个成键,2个孤电子对的斥力更大一些,成键电子对的夹角就 更小些,为104. 5° o第3章晶体结构3-1.解:顶点原子:(0, 0, 0,)面心原子:(1/2, 1/2, 0)(1/2, 0, 1/2,)(0, 1/2, 1/2)体对角线上的原子(3/4, 1/4, 1/4)(1/4, 3/4, 1/4)(1/4, 1/4, 3/4)(3/4, 3/4, 3/4)3-2.解:Cu

25、 离子数二(8X1/8) +4Xl/2+l=4所以 Cu 的坐标:0, 0, 0; 1/2, 0, 3/4; 1/2, 1/2, 1/2; 0, 1/2, 1/4:Fe 离子数=6 X 1/2+4 X 1/4=4 所以 Fe 的坐标:1/2, 1/2, 0; 1/2, 0, 1/4; 0, 0, 1/2; 0, 1/2, 3/4S的质点数:8所以:S 的坐标 3/4, 1/4, 1/8; 1/4, 3/4, 1/8; 1/4, 1/4, 3/8; 3/4, 3/4, 3/8;3/4, 1/4, 5/8; 1/4, 3/4, 5/8; 1/4, 1/4, 7/8 ; 3/4, 3/4,7/8 ;

26、3-3.解:在 NaNO二中NOJ 数为:1+1/8 X8=2其坐标为:0, 0, 0: 1/2, 1/2, 1/2;加 1/2 之后为:1/2, 1/2, 1/2; 0,0, 0;Na-数为:1/4 X 4+1/2 X 2 =2其坐标为:1/2, 0, 1/2; 0, 1/2, 0;加 1/2 之后为:0, 1/2, 0; 1/2, 0, 1/2;所以NaNO二为体心晶胞TiO:不是体心晶胞,是素晶胞。如图所小:3-4.解:黄铜矿晶胞中:Cu 的坐标分别为 1/2, 1/2, 1/2;得 1/2, 1/2, 1/2; 0, 1/2, 1/4; 0, 0, 0:1/2, 0, 3/4; Fe

27、的坐标分别为 1/2, 1/2, 1/2; 0, 0, 1/2; 0, 1/2, 3/4; 1/2, 1/2, 0: 1/2, 0, 1/4 ;S 的坐标分别为 1/2, 1/2, 1/2; 1/4, 3/4, 5/8; 3/4, 1/4, 5/8; 3/4, 3/4, 7/8; 1/4, 1/4, 7/8; 1/4, 3/4, 1/8; 3/4, 1/4, 1/8; 3/4, 3/4, 3/8; 1/4, 1/4, 3/8;所有坐标及原坐标相同,所以黄铜矿品胞是 体心晶胞。另解:黄铜矿晶胞中体心铜原子及顶角铜原子周围的硫原子方向相同,而且硫原子 上连接的铁原子方向也相同,顶角原子完全相同,因

28、此体心原子可及任一顶角原 子对比,所以黄铜晶胞为体心晶胞。3-5.白鸨矿中,W04-坐标为:0, 0, 0; 1/2, 0, 3/4; 1/2, 1/2, 1/2; 0, 1/2, 1/4;分别为+1/2, 1/2, 1/2,得 1/2, 1/2, 1/2; 0, 1/2, 1/4; 0, 0, 0; 1/2, 0, 3/4;Cu 坐标为:0, 0, 1/2; 0, 1/2, 3/4; 1/2, 1/2, 0; 1/2, 0, 1/4; 分别为 1/2, 1/2, 1/2, 1/2, 1/2, 0: 1/2, 0, 1/4; 0, 0, 1/2; 0, 1/2, 3/4 所有变换后坐标及原坐标

29、相同,则白鸨矿晶体为体心晶胞。3-6.解:平均每个晶胞含4个相当及NaHCOs的原子集合。3-7.解:(1) CsCla=2 r.(V3)X a =2 r. +2r-所以 r- : r- =1. 37(2) CaF二型(V2) X a=4 r. ( V3) X a =2 r- +4r-所以=0. 732配位多面体半径比(,/ r-)平面三角形0. 1550. 225四面体0. 2250. 414八面体0. 4140. 732立方体0. 7321. 000立方八面体1.000萤石中含有八面体,其中心没有原子;闪锌矿模型中也含有八面体3-12.答:因为它们的满带及空带的带隙宽度不同,可见光激发它们

30、的满带上的 电子,进入空带时释放的光子的频率不同,因而呈现不同颜色。愚人金的满带及 空带间的带隙宽度及金的相似、,故可见光向它的空带激发满带上的电子时,释放 的光子的频率及金的类同,则愚人金有金的光泽。天然的金刚石不纯净,它们及纯净金刚石的带隙宽度不同,电子受激发时释 放的光子的频率不同,因而天然的金刚石有蓝、红、黄、绿色,而非全呈无色。 3-24.答:M广将填入氧原子堆积形成的八面体空隙中去;所得晶胞是复晶胞;氧 离子核间距将扩大65pm晶胞参数a=2 X 140+2X65=410(pm)3-25.根据卤化铜的半径数据,卤化铜应取NaCl晶体结构型,而事实上却取ZnS 型,这表明卤离子及铜离

31、子之间的化学键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解:表明卤离子及铜离子之间的化学键有明显的共价性。因为Ci?一为非8电子构型, 极化力和变形性较强,而S?一半径大易变形,离子间的相互极化作用使阴阳离子的 原子轨道发生部分重耸。3-29.金刚石晶体中的碳原子为什么不是最密堆积?答: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是结构的主要制约因素。金刚 石中碳以sd杂化成键,故只能取四面体的配位结构。本章补充作业及解答1 .为什么Na6易溶于水,ZnS难溶于水?答:N£为8,构型,极化力和变形性比较小,及S”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离子键, 因而易溶于水。而Zr?一为18屋构型,极化力和变形性都比较大,及易变形

32、的力之间 的相互极化作用比较强,使键型转化为共价键,所以在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度降 低。2 .试用离子极化解释下列各题:FeCL熔点为670C, FeCL熔点为306C.NaCl易溶于水,CuCl难溶于水.PbL的溶解度小于PbCb.CdCL(无色),CdS(黄色),CuCl (白色),Cu2s(黑色)。解:Fe电荷高,半径小,属不饱和电子构型,及半径大,易变形氯离子间因 离子相互极化作用较强,键型以共价型为主,因而熔点较低。为8/构型,极化力和变形性较小,及C的作用力以离子型为主,故易溶 于极性溶剂水中。而Cif为18葭构型,有较强的极化力和变形性,离子间相互极化 作用较强,键型以共价型为主,

33、因而难溶于水中。Pb”为18+2电子构型,有较强的极化力和变形性,及半径大易变形的之间 相互极化作用更强,所以其溶解度更低。Cd。Cu.均为18电子构型,有较强的极化力和变形性,及半径大易变形的力 之间极互极化作用更强,所以化合物的颜色更深。3 .解释碱土金属氯化物的熔点变化规律:BeCl: MgCl2 CaCl:SrCl:BaCl:熔点/ 405714782876962解:B为2,构型,有较强的极化力,及半径较大的氯离子之间的极化作用较强, 结合力以共价结合为主,属分子晶体,故熔点较低。其余离子为构型,从 MgCl2->BaCl2,随着阳离子半径的增大,极化力减小,及氯离子之间的极化作

34、用 减弱,键的离子性增强,因而熔点升高。4 .晶体中的晶格网络骨架就是化学键骨架吗?答:不一定,如金刚石晶体中的共价键没有一根是在网络骨架上。5 .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并判断属于何种类型?K- Pb" Zn2+ Co:+ Cl- S”解:K+ Ne 3s23P68e-Zn-'Ar 3d1018e-Cl Ne 3s23P68ePb2' Xe4f145d106s:18+2e-Co" Ar 3d;不饱和Ne3s3P68e-6 .已知AB二型离子化合物主要是氟化物和氧化物,皿3型离子化合物中只有氟化物,当ABn型中n>3时,一般无离子型化合物,为什么?答

35、:由于F, O'-的半径小,难变形.只有遇到电荷数24的强极化作用的阳离子时, 才可能因离子极化作用的增强,使键型转化为共价型。7 .已知AlFs为离子型,A1CL和A1B门为过渡型,A1L为共价型,说明键型差别的原 因.答:A1"电荷高,半径小,具有较强的极化力。从F-,随着卤离子半径的增大, 变形性增大,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极化作用增强,使键型从离子型一过渡型一共 价型。8 .推测下列物质中,何者熔点最高,何者熔点最低,为什么?NaClKBr KC1 MgO NF3 PC13 PC15 NC13解:熔点最高的为MgO,熔点最低的为KBr。因为它们均为离子化合物,熔点随 品格

36、能增大而升高。MgO的晶格能最大(电荷高,半径小),故熔点最高,KBr的 晶格能最小(电荷低,半径大),而熔点最低。熔点最高的PCL,熔点最低的为NFs。因为它们均为分子型化合物,熔点随 分子量增大,分子间色散力增强而升高。9 .试判断下列晶体的熔点高低顺序?从质点间的作用力考虑各属于何种类型?(a)CsCl(b)Au (c) CO: (d)HCl(e)Na (f)NaCl答:熔点:Au > NaCl > CsCl > Na > HC1 > CO:(a) (f)离子晶体(b) (e)金属晶体(c) (d) 分子晶体10 .下列物质的熔点(°C)为:A N

37、aF NaCl NaBr NaiB SiF, SiCL, SiBr., SiL993 801747661-90.2-705.4120. 5 为什么钠的卤化物熔点总是比硅的卤化物熔点高?为什么钠及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递变规律不一致?答:为8e构型,电荷低半径大,极化力小,其卤化物是离子晶体;而硅的 卤化物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随离子半径的增大U减小而降低,分子晶体的熔点随分子 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而升高。11 .试解释下列现象:(1)为什么C0拼DSiO?的物理性质差得很远?(2) MgSe和MnSe的离子间距离均为0. 273pm,但Mn"、Mg"的离子半径又不相同,为

38、什么?答:前者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小,因而熔沸点低;后者是原子晶体。共 价键作用力大,因而熔点高。M广为不饱和电子构型,及S-间的相互极化作用较强,原子轨道发生部分 重叠,使离子间距减小。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有错的给予更正:(1)化合物的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2)氯化氢分子溶于水后产生田和C离子,所以氯化氢是离子键构成的。(3)四氯化碳的熔点、沸点低,所以分子不稳定。(4)所有高熔点物质都是离子型的。答:分子型物质的沸点一般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HC1分子是强极性键分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CCL分子间作用力弱,但分子内的共价键强故很稳定。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均有高熔点物质

39、。13.试用离子极化的观点说明ZnCL (488K)的熔点为什么低于CaCL (1055K)。答:Zn和Ca虽然属于同一周期,在各自的化合物中都带2个正电荷,即Ca/ Zn。但Ca”和Zr?-的半径、电子层构型和极化力等均不相同,如下表所示。离子半径电子层构型极化力Ca"大8小Zn2+小18大对CaCl?来说以离子键为主,ZnClz由于离子极化程度大,使键型发生过渡, 以共价键为主。CaCl2为离子晶体,而ZnCL已属于分子晶体,所以CaCl?有较高 的熔点。43 / 70第4章配位化合物4-1答:向粗盐酸中滴入1滴硫氨酸钾溶液,若溶液呈现深红色,则粗盐酸的黄 色不是Fe»

40、及的络离子;若溶液不显色,则粗盐酸的黄色是Fe"及C 的络离子的颜色。由于粗盐酸PH小于1,在PH小于1的强酸性溶液中 不可能存在Fe(OH):Fe(OH)等离子,因此,粗盐酸的黄色也不是铁的 羟合离子的颜色。4-2解:由于半径大,若采取6配位,则由于C1-间的斥力,形成的配合物不 够稳定,而F半径较小,采取6配位后形成的配合物稳定。4-3解:MAB :有2种儿何异构体;MAzBi :有2种几何异构体;MABC4 :有2种几何异构体;MAzBC :有5种几何异构体;MABCDEF :有15种对映异构体。4-4解:无几何异构,有一对对映异构。4-5,为什么顺伯的水解产物PMOlDKNH

41、s)::能及草酸反应生成Pt(NH3)£O,而其 几何异构体却不能?哪一种异构体有极性,哪一种没有极性?哪一种水溶性较 大?解:双齿配体GO:-的碳链短,不可能对位配位,所以只可能及顺钳反应。顺钳结 构不对称所以有极性,而反式则无极性。顺钻在水中的溶解度大。4-6.将等物质的量黄色CoCh6NH3、紫红色CoCh5NHs、绿色CoCb4?吐和紫色CoCb4NHs四种配合物溶于水,加入硝酸银,立即沉淀的氯化银分别为3、2、Imol,请根据实验事实推断它们所含的配离子的组成。它们的电导之比呈现 什么定量关系?解: 黄色:Co(NH3)6C13紫红色:Co (NH3)5C1C12绿色(顺)

42、:Co(NH3ClCl紫色(反):Co(NH3) .C12C1电导之比=4: 3: 2: 24-7解:因为,F广和C。”的价电子构型均为:3d配合物的20,所以,Fe(CN)6” 和Co (NHJ/的杂化轨道类型均为:d,sp3.4-8.八面体配合物RuCb(HQ)和RuCb(HQ)3各有几个立体异构体?实验证实后 者的所有异构体经水解只转化成前者的某一种异构体A。从上述实验事实进行逻 辑推论,画出A的结构式,并总结配合物水解反应的规律。解:各有2个反位效应次序:noj >cr >nh3>h2o4-9.给出下列配合物的名称和中心原子的氧化态:Co (NH3) 6 Cl3 KJ

43、C。(NCS) J 压PtCk CrCl (NH3) 3 Cl: KjZn (OH) J PtCl2(NH3) 解: 三氯化六氨合钻(HI)六氯合伯(N)酸四羟基合锌(II )酸钾4-10.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氯化二氯一水三氨合钻(HI)二氯四硫氟合格(HI)酸铉解:®CoC12(NH3)3(H20)C1(NHjsICrClKSCN).四异硫鼠合钻(H )酸钾二氯化一氯三氨合格(HI)二氯二氨合铝(II )六氯合祐(IV)酸钾二(草酸根)二氨合钻(HI)酸钙 KjPtCk CaCo(CO)2(NHs)224-11.五种配合物的实验式相同:K2CoC12l2(NH3)2,电导实验还

44、表明它们的等浓度 水溶液里的离子数目跟等浓度的NaBOi相同。写出结构式,给出中心原子的氧化 态。解:中心原子的氧化态为+2。4T2答:Fe(H2)6»为外轨型配合物,未成对电子数为5, Fe(CN)s3为内轨型配合物, 未成对电子数为1,所以、州+2)由口=BM可知Fe(压OY-的磁距及Fe(CN)6A的磁 距差距很大。4-13答:FeGW)/形成时,由于P>,在弱场配体(压0)作用下,电子尽可能成单(自 旋平行)填入分裂了的d轨道中,因而有5个未成对电子;Fe(CN1-形成时,由于P<4, 在强场配体(CN)作用下,电子配对填入分裂了的d轨道中,因而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

45、, 所以两者的磁性差距很大。4-14答:因为,同种原子,电荷越高,对分裂能的影响也越大,Fe(压OH”的值大 于Fe(H9”2-的值。而其分裂能不同是它们因dd跃迁引起颜色不同的主要原因, 一般而言,分裂能越大,吸收光子的能量越大,即频率越高,它的补色频率就越低,因此,Fe(H9)6”为紫色,而FeOM)常为绿色。4-15答:CrCl63-3个未成对电子;Cr(HQ)6" 3个未成对电子;Cr(NH3)3个未成对电子;Fe (H:0) 62+ 4个未成对电子;Co (H:0) 62+3个未成对电子;Ni (40)2个未成对电子。Cr (CN) 63-3个未成对电子;Fe(H2)5个未

46、成对电子;Co(H2)6”4个未成对电子;4一16 解:(1) CrCl63- A=163KJ/mol国 丫一庆 £ 二二 1632国 y +3圆 £ =0解得 阴 £ =-65. 2 KJ/molACFSE=-65. 2*3=-195. 6 KJ/mol或解得:Y=0. 6A Ed e =-0. 4ACFSE= (-0. 4A) X3=-65. 2X3=-195. 6 KJ/mol(2) Cr(HQ)6” A=208 KJ/mol2国 y +3用 £ =0解得 Ed £ =-83. 2 KJ/molCFSE=-83. 2X3=-249. 6(

47、3) Cr(NH3)63'=258 KJ/mol国 Y -因 £ =2582国 y +3因 £ =0解得 国 £二-113. 2 KJ/molCFSE=-339.6 KJ/mol(4) Cr(CN)63-=315 KJ/mol灰 丫-因 £ =3152血 y +3朋 e =0解得 及1 £ =-126 KJ/molCFSE=-378 KJ/mol(5) Fe(H20)二 124 KJ/mol用Y-即=1262用 y +3血 e =0解得 Ed y =74. 4 KJ/mol Ed £ =-49. 6 KJ/molCFSE=4

48、X (-49. 6)+2X74.4 =-49. 6KJ/mol(6) Fe(H:0)6”A=164 KJ/mol圆丫一笈1 £ =1642而 y +3灰 £ =0解得 Ed y =98. 4 KJ/molEd e=-65.6 KJ/molCFSE=-65. 6X3+2X229=261. 2 KJ/mol(7) Co(40)J=111 KJ/mol比丫-圆 £ =1112国 y +3用 £ =0解得 Ed Y =66. 6 KJ/mol Ed £ =-44. 4 KJ/molCFSE=-5X44. 4+2X66. 6=-88. 8 KJ/mol(

49、8) Co(压OK"=223 KJ/mol氏1 Y -血 £ 二2232f(d y +3茨 £ =0解得 Ed Y =133. 8 KJ/mol Ed £ =-89. 2 KJ/molCFSE=-89. 2 KJ/mol(9) Ni (40)J=402 KJ/mol& 丫 -血 £ =1022Al y +3式 £ =0解得 Ed y =61. 2 KJ/mol Ed £ =-40. 8 KJ/molCFSE=-122. 4 KJ/mol它们的稳定化能不同是因为上述配合物的分裂能及d电子组态不同。4-174-18答:1

50、. Fe(40)5SCN广的颜色很像血液,不仅可用于检出,也可用作电影特技, 魔术表演。2 . Pt(限)£皿顺箱被用作最早期的抗癌药物。3 .由于配合物有各种颜色,可用于现代的染色用料。4-21答:Pt (NHJEI1呈棕黄色,有极性,有抗癌活性,水解后能及草酸反应形成 草酸衍生物,只有顺钳的异构体能形成草酸衍生物,因双齿配体草酸根不能形 成反式配合物,形成的过程如教材p. 175176.4-24.以下说法对不对?简述理由。粗盐酸的黄色是Fe"的颜色。晶体场稳定化能为零的配合物是不稳定的。配合物中配体的数目称为配位数。配位化合物的中心原子的氧化态不可能为零或负值。皴基化合

51、物的配体CO是用氧原子和中心原子结合的,因为氧的电负性比碳 大。同一种金属元素的配合物的磁性决定于该元素的氧化态,氧化态越高,磁矩 就越大。Co (en) 3-没有立体异构体。根据晶体场理论,N广的六配位八面体配合物按磁矩的大小可分为高自旋和 低自旋两种。解:不对,是FeCLJ的颜色,因为Fe”易及C形成配合物。不对,稳定化能为零只意味着d轨道分裂对其的稳定性无影响。配位数二配体的数目X配体的齿数当配合物如果有d-p反馈 键的形成,减少中心原子上负电荷的积累,则 可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如皴基化合物。CO中由于0及C之间 配键的形成,使C带部分负电荷,所以狼基化合物中 是由C及中心原子结合。磁矩的

52、大小取决于配合物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它及该元素的氧化态、配体 的场强等因素有关。en双基配体只能在邻位配位,所形成的配合物没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故 存在一对对映异构体。无区别。Ni以为/构型,在八面体场中的排布只有一种,即:4-26.晶体场理论中平面四配位中八面体配位的d轨道分裂对比图如下:定性说明为什么八面体结构中的dr和d轨道组在平面四配位结构中会分成两 组?并给出d轨道符号。按上图估计Ni(CN):-的磁矩,并及价键轨道理论的估计 相对比。实验证实馍的所有平面四边形配合物都是低自旋的,从上图应如何理 解该事实?解:平面四配体结构中,在x轴和y轴上电子云密度较大的d轨道受到配体的排斥作用较大

53、,因而轨道能量升得较高。CN-为强场配体,AP,所以电子排布惜脱%无成单电子,故磁矩为零,及价键轨道理论的估计相符。说明平面四边形结构中,不管是强场还是弱场,d轨道的分裂能通常都大于电子成对能P。上图也说明了平面四边形结构的分裂能八面体结构的分裂能。4-27 解:配合物中心原子成对电子学杂化轨道类型空间构型所属内(外)轨(价键理论)所属高(低)自防(晶体场理论)Fe (en) 3:+4sp3d2八面体外轨型高自旋FeF6A5sp3d2八面体外轨型高自旋Co (SCN)产33 sp四面体外轨型高自旋Mn (CN)广1dsp2四边形内轨型低自旋Ni (NH3)62+2sp3d2八面体外轨型高自旋N

54、i (CN) J0dsp2四边形内轨型低自旋第5章化学热力学5-6.测得2. 96g氯化汞在407C的1L容积的真空系统里完全蒸发达到的压力为60kPa,求氯化汞蒸气的摩尔质量和化学式。但.niRT 2.96x8.314x(407+273)解:M = 27S.9PV60x1 HgCL 的式量=271.496二分子式为:HfeCl25-8.25c时将相同压力的5. 0L氮气和15L氧气压缩到一个10. 0L的真空容器中,测得总压为150kPa,求两种气体的初始压力;求混合气体中氮和氧的分压;将温度上升到210C,容器的总压。解:.=8匕 A P1=生=3 = 75m,20(2) PN =XV P

55、 = xi50 = 37.5kPaM 七 20P0 = 150-37.5 = 112.5RPa(3) * P2=*112150x(210+273) =243a收2985-9. 25, 1.47MPa下把氨气通入容积为L 00L刚性密闭容器中,在350c下 用催化剂使部分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测得总压为5MPa,求氨的解离度和各组分 的摩尔分数和分压。M py 1.47xio3xl解 n = 0.593h”1 Rl 8.314x298 py 5xio3xi )= 0.965z。/2NH3RT2 8.314x(350 + 273)N2+ 3H20. 593-2xx 3x0. 593 -2x +x +4x = 0. 965x =0. 186mo12x0.1860.593x 100% = 62.7%a =0.593-2x0.1860.965=0.229丸=1-0.229-0.193 = 0.578Pnh、= 0.229x5 = L142WP«Pn, = 0.193x5 = 0.965iWP«=5x 0.578 =2.89M/Z5-10.某乙烯和足量的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压为6930Pa,在铝催化剂下发生如下 反应:CzH.(g)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