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_第1页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_第2页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_第3页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_第4页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绿色通道”的有效衔接,根据卫生 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院前急救:1、调度室在接到求救信息后迅速发出调度指令(1分钟内),院前急救组(120 救护车的医、护、驾)人员接到指令后应快速出诊(小于 5分钟),院前急救应 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严密监护、积极急救和处理,急危重病 人在转运至医院的途中应向伤病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急诊科内值班医护人员 应提前做好抢救相应准备工作;如因病情危重、涉及

2、多专业学科的伤病情、伤 病者涉及多人等情况需其他专业学科协助处理或须进行紧急手术的,转运途中 应及时通知相应科室做好协助抢救及紧急手术准备;院前急救组时刻与急诊科 及相应专业学科保持紧密联系与病人交接,积极协同抢救。二、院前院内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无缝连接1、保证院前急救与院内专业学科间的信息互通:及时通报急救病人病情信息: 调度室一一院前急救组一一急诊科及医院内各相关专业学科“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 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接诊护士、 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教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

3、救室的 他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统各相关多门做好了必要在备。3、医疗机构阁信息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感者时,应提前与 危诊科或通度联系并通过120院前急数组转运感者;会诊科与调变室随时保持 信息畅通。调度室在初步了解毫者伤痛情、相关专业来位情况确定允许接纹后, 立邮通知完前急数细选行老者转运工作:院前急教组在接收此类患省时应与转 运者进行当面交装,如目前病售与特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清能 等情况,同到做好登记。4、院内通通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急救绿色通道。入院抢救通道、紧急手术 通道以及必要的备用通道、电梯等设备通畅,以便在院前急救组将伤者转运到 达

4、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和抢救。流程为:院前急救组一一急诊科一一抢救室一一(ICU/CCU/导管室/手术室)一 留观室/住院病房。三、病人的院前院内交接急救病人交接:指急危重症病人经院前急救组送达医院后,院前急救组医护人 员与急诊科或医院相关住院科室进行病人交接(伤病者基本信息、病情及相关病史、处理措施、药物等)。按院前与院内不同情况要求如下:1、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急救信息一一(按信息)进行相应的院内抢救准备 预计提前20分钟等待急救车到达一推床并接诊抢救处理。2、院前工作要求:确定并记录生命体征一一按院前急救规范进行必要处理一一 作出“拟诊”一一转运并监测病人一一向院内通报患者信息急需作相应

5、准备一 做好与院内交接准备一一到达急诊科一一正确并迅速地将病人转至院内(推) 床上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病人和病情交接。四、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的有关因素1、急诊科设有24小时导诊(分诊)人员,随时到急诊科大门前迎接急危重病 人入急诊抢救宣抢救当值班医护人员接到急危重病人入院通知时,应立即做好 抢救准备、检查好所需抢救设备、设施及备用抢救药品。2、为了保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家地进行、对进入“急救绿 色通道”的急危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放、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再补办 医疗相关的手续。3、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报当行政总值班, 必要时由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组识

6、医院论款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由 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专业的抢款组成员会诊抢救。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 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急诊抢救呼叫院内抢救会诊须 10分种内到达。4、进入绿色通道及其他急危重病人的检查、取药、住院应优先处理。5、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根据病情告知病 重或病危并签字;如没有家属和委托人的急危重病人,按急救绿色通道管理 规程处置。6为保证抢救工作的及时性,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则,对绿色通道抢 救病人的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可以先操作后 补谈话、签名,并及时将当时情况记录于病程记录中;对需紧急手术抢救生命

7、而又不能取得患方意见时,及时请示院领导同意后先手术,并及时将当时情况 记录于病程记录中。7、抢救记录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书写并签名,因抢救来不及书 写抢救记录的,应于抢救结束后于 6小时内据实补记完整并妥善保管。8、值班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危重病人全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 由推诿、延误病人的诊疗。急诊患者转接流程1、 院前急救组与急诊科患者转接流程图:2、基层医疗机构与急诊科患者转接流程图基层医疗机构与120调度室联系/120调度室了解患 床位,确定我院符合 件后向院前急救组者病情及我院 芋出诊接收条 发出出诊指令/院前急救组人员到达急救: 病史、监测生命体征、查现场进行

8、急救处理(询问 体、紧急必要处理)。/经处理后进行病情评估,' 的,转接到医院并向急诊,需入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科通报病情及需准备工作急诊科做好急救准备(如i 救的科室及医生、仪器设联系要求会诊和协助抢 备、药物的准备等)。/急诊科在接收此类患者时丿 者进行当面交接,冋时做应与转运|院 好登记。/院内急救:各科室做好配合抢救,急救后进行病情评估,确定患者去 向,做好各项交接登记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管理范畴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 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 者。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1、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

9、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 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 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2、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3、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 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4、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5、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6、“三无”人员指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 疗经费,就诊时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畴内。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点传染病疫情、重大交通事 故及其他重大伤害事故的伤病者。(二)原则1、先抢救生命,后办

10、理相关手续。2、全程陪护,优先畅通。(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1、急诊抢救(1)患者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并迅 谏摆放成患者合适的体位,给干吸氩、牛命体征监护、建立 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又配血标 本)备用,建立患者急诊病历。(2)首诊医师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 因素,下达抢救医嘱、急会诊医嘱、检查医嘱等。(3)专科医师在到达急诊科进行急会诊时,急诊医师需陪 同并介绍病情,专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 向急诊科医师说明专科处理意见。确定收入院患者,应优先 入院抢救,由专科医师负责将患者转送到指定场所(如手术 室、ICU或病区)。(4)

11、经急诊科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 手术的应协调有关科室尽快实施手术。(5)多发性损伤或多器官病变的患者,由急诊科主任或在 场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并主持会诊,根 据会诊意见,由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 科室接收患者,并负责组织抢救。会诊记录由急诊科完成, 符合进入ICU标准的患者应收入ICU。(6)所有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断、检查、治疗、转运必须在 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2、门诊抢救绿色通道(1)门诊发现需要抢救的患看,由接诊医师和门诊护士负 责现场抢救,组织专科医师进行会诊;如诊断明确的,可由 专科医师接诊,决定进一步治疗;如不能快速明确诊断的, 由接诊

12、医师继续抢救,情况允许后护送至急诊科。(2)接诊医师在交接患者时要完成门诊抢救病历,与接收 医师进行交接。(四)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1、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必须符合本制度所规定的 情况。2、在确定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后,凡不属于本专业授权范围的抢救要尽快请相应专业医师紧急会诊或协助抢救。接 到会诊或协助抢救通知及指令的科室及医师,应保证在10分?内到达会诊抢救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 指派本专业有相应资质的医师前往。3、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医学检查结果报告要求医学影 像科、超声科、检验科、心电图室等辅助科室应尽快进行有 关检查并按急诊检查报告时限规定出具相关检查报告,病情 危急时可以是口头报告,并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4、药学部门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5、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