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2第二章 概述与设计方案的选择············
2、183;··············5 1 概述··································
3、183;····5 2 设计方案的选择·····························9 第三章 工艺设计计算············
4、83;·····················12 1 确定物性数据··························
5、3;···12 2 热负荷及传热面积的确定····················12 3 换热器概略尺寸的确定·····················
6、83;13 4 面积和总传热系数的核算····················14 5 压降校核·························
7、183;········16 第四章 换热器结构设计································18 1 冷凝器的安装·····&
8、#183;························18 2 管子的设计·······················
9、83;········18 3 管心距的设计······························19 4 管板的设计········
10、························19 5 折流板的设计························&
11、#183;·····20 6 壳体的设计································21 7 壳程接管的设计········
12、83;···················218 封头的设计·····························
13、···229 法兰的设计································2210 支座的设计············
14、;···················2211 其他·····························
15、3;·······22第五章 设计结果汇总表································23第六章 设计评述·······
16、;·······························25第七章 个人小结·················&
17、#183;····················26第八章 参考文献···························
18、83;··········27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换热器设计系列10万吨/年乙醇冷凝器的设计 学号: 2007650526 姓名: 肖 义 专业: 制药工程2班 指导教师: 谢放华 系主任: 番浪胜 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设计原始资料 1设备类型:精馏塔顶产品全凝器 2操作条件: (1)产品:乙醇纯度95%,其它为水(质量分数,下同),常压饱和温度下冷凝; (2)冷却介质:井水,入口压强0.3mpa,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30kp
19、a; (4)换热器损失的热负荷:以总传热量的3%计; (5)生产地区为湖南岳阳,每年按330天计算,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 根据任务设计书的要求,确定设计方案和工艺流程。 2工艺设计计算 选择适宜的换热器并进行核算,主要包括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热负荷及传热面积的确定、换热器概略尺寸的确定、总传热系数的校核等。(注明公式及数据来源) 3结构设计计算 选择适宜的结构方案,进行必要的结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管程和壳程分程、换热管尺寸确定、换热管的布置、管板形式及连接方式、管板与壳体的链接、折流板的设置、封头与壳程接管、壳体直径及厚度等。(注明公式及数据
20、来源) 4辅助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流体阻力的计算及其输送机械的选择。 5绘制工艺流程图、换热器的装配图 绘制工艺流程图一张、换热器装配图一张(一主视图、一俯视图、一剖面图及两个局部放大图;设备技术要求、主要参数、接管表、部件明细表、标题栏)。图纸手工或cad绘制均可,图号大小视情况而定。 6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应符合规范与要求。 二、进度安排序号各阶段完成的内容完成时间1设计动员、搜集阅读资料、拟定设计方案12月10日-12月17日2设计计算、绘制设计图纸12月18日-12月31日3撰写设计说明书1月1日-1月16日4设计小结及答辩1月7日三、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上海医药
21、设计院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2)刘福华,林慧珠工程制图(m)北京:石油化工出版社,2009 (3)柴诚敬化工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等化工原理(第三版)(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6 (5)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课程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6)申迎华,郝晓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9 (7)时钧,汪家鼎,余国琮等化学工程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8)钱颂文. 热交换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
22、02. (9)卢焕章等. 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0)化工设备手册编辑委员会. 化工设备图册(m),北京:化学工业部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1998. 第二章 概述与设计方案的选择1、概述1.1换热器简介换热器就是用于存在温度差的流体间的热交换设备,换热器中至少有两种流体,温度较高则放出热量,反之则吸收热量。工艺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是大多数化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工过程和有关工业中使用换热器的主要类型如下:(1)套管式换热器:最简单的类型,用于冷却和加热;(2)列管式换热器:用于各种用途;(3)板框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用于加热及冷却;(4)空气
23、冷却器:用于冷却和冷凝;(5)直接接触式冷却器:冷却和急冷。列管式和板式,各有优点,列管式是一种传统的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能源等设备;板式则以其高效、紧凑的特点大量应用于工业当中。其中列管式换热器又可以分为固定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釜式换热器。1.2换热器的种类及特点1.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通用的标准换热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造价低廉,用材广泛,清洗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应用最为广泛。管壳式换热器根据结构特点分为以下几种:(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它由壳体、管束、封头、管板、折流挡板、接管等部件
24、组成。其结构特点是,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连在一起,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这类换热器结构简单,紧凑,价格低廉,每根换热管都可以进行更换,且管内清洗方便,但管外清洗困难,宜处理两流体温差小于50且壳方流体较清洁及不易结垢的物料。带有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其膨胀节的弹性变形可减小温差应力,这种补偿方法适用于两流体温差小于70且壳方流体压强不高于600kpa的情况。双管程固定管板换热器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换热器(2) 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的管板有一个不与外壳连接,该端被称为浮头,管束连同浮头可以自由伸缩,而与外壳的膨胀无关。浮头式换热器的管束可以拉出,便于清洗和检修,适用于两流体温差较大的各种物料的
25、换热,应用极为普遍,但结构复杂,造价高。(3) 填料涵式换热器填料涵式换热器管束一端可以自由膨胀,不会产生因壳壁与管壁温差而引起的温差应力,与浮头式换热器相比,结构简单,造价低,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管内、管间均能进行清洗,维修方便。但壳程流体有外漏的可能性,因此壳程不能处理易燃,易爆的流体。且填料函耐压不高,一般小于4.0mpa,填料函式换热器适用于管、壳壁温差较大或介质易结垢,需经常清理且压力不高的场合。填料函式换热器(4)u 型管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是只有一个管板,换热管为u型,管子两端固定在同一管板上。管束可以自由伸缩,当壳体与 u 型换热管有温差时,不会产生温差应力。其优点是结构简单
26、,管间清洗方便,但管内清洗比较困难,利用率较低,壳程易短路,报废率较高。因而u 型管式换热器适用于管、壳壁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而管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以及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场合。一般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介质走管内,可使高压空间减小,密封易解决,并可节约材料和减少热损失。u形管管壳式换热器2.蛇管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是管式换热器中结构最简单,操作最方便的一种换热设备,通常按照换热方式不同,将蛇管式换热器分为沉浸式和喷淋式两类。3.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是由两种不同直径的直管套在一起组成同心套管,其内管用u型时管顺次连接,外管与外管互相连接而成,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能耐高压,传热面积可根
27、据需要增减,适当地选择管内、外径,可使流体的流速增大,两种流体呈逆流流动,有利于传热。此换热器适用于高温,高压及小流量流体间的换热。2、设计方案的选择21换热器型式的选择在乙醇精馏过程中塔顶一般采用的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故初步选定在此次设计中的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依据换热器管程与壳程流体的温度差来确定。在乙醇精馏的过程中乙醇是在常压饱和温度下冷凝,进出口温度都为饱和温度78.2。冷却介质为水,入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40,两流体的温度差不是很大,再根据概述中各种类型的换热器的叙述,综合以上可以选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22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在列管式换热器中,哪一种流体流
28、经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取决于多种因素。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程,因为管程清洗比较方便。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时管子和壳体同被腐蚀,且管程便于检修与更换。 压力高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体金属消耗量。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可利用壳体对外的散热作用,增强冷却效果。 饱和蒸汽宜走壳程,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汽较洁净,一般不需清洗 有毒易污染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减少泄漏量。 流量小或粘度大的流体宜走壳程,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中流动,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传热系数。 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宜使对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
29、走壳程,因壁面温度与大的流体接近,以减小管壁与壳壁的温差,减小温差应力。综合以上的选择原则可以确定水走管程,乙醇走壳程比较适宜。23流体流速的选择流体流速的选择涉及到传热系数、流动阻力及换热器结构等方面。增大流速,可加大对流传热系数,减少污垢的形成,使总传热系数增大;但同时使流动阻力加大,动力消耗增多;选择高流速,使管子的数目减小,对一定换热面积,不得不采用较长的管子或增加程数,管子太长不利于清洗,单程变为多程使平均传热温差下降。因此,一般需通过多方面权衡选择适宜的流速。表1至表3列出了常用的流速范围,可供设计时参考。选择流速时,应尽可能避免在层流下流动。表1 管壳式换热器中常用的流速范围 流
30、体的种类一般流体易结垢液体气体流速,m/s管程0.5 3.0> 1.05.0 30壳程0.2 1.5> 0.53.0 15表2 管壳式换热器中不同粘度液体的常用流速 液体粘度,mpa·s> 15001500 500500 100100 3535 1< 1最大流速,m/s0.60.751.11.51.82.4表3 管壳式换热器中易燃、易爆液体的安全允许速度 液体名称乙醚、二硫化碳、苯甲醇、乙醇、汽油丙酮安全允许速度,m/s< 1< 2 3< 10 由于使用的冷却介质是井水,比较容易结垢,乙醇则不易结垢。水和乙醇的粘度都较小,参考以上三个表格数据
31、可以初步选定管程流速为0.9m/s,壳程流速为7m/s。24流体出口温度的确定冷却介质水的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为40,故,可以求得水的定性温度为: 热流体乙醇在饱和温度下冷凝,故可以确定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相同,故乙醇的定性温度tm=78.2。25管程数和壳程数的确定当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较大而管子又不能很长时,就得排列较多的管子,为了提高流体在管内的流速,需将管束分程。但是程数过多,导致管程流动阻力加大,动力能耗增大,同时多程会使平均温差下降,设计时应权衡考虑。管壳式换热器系列标准中管程数有 1、2、4、6 四种。采用多程时,通常应使每程的管子数相等。管程数n按下式计算:n=u/v式中 u管程内
32、流体的适宜流速;v管程内流体的实际流速。第三章 工艺设计计算1确定物性数据水的定性温度为,乙醇的定性温度为tm=78.2两流体在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物性流体乙醇78.27430.4953.0230.163水359940.7234.1740.6262热负荷及传热面积的确定1、计算热负荷冷凝量=12626kg/h=3.5kg/s乙醇气化和冷凝是相反的过程,查得乙醇气化潜热ra=863kj/kg故知 乙醇的冷凝潜热r=863kj/kg热负荷q=r= 3.5×863=3020.5kw 2、计算冷却水用量换热器损失的热负荷:以总传热量的3%计;则损失的热负荷量q1=3%q=90.615kw根
33、据热量衡算可以求得水带走的热量为q2=qq1则可得 q2=2929.885kw水的流量可由热量衡算求得,即=2929.885/4.174(40-30)=70.19kg/s3、计算有效平均温度差:逆流温差4、选取经验传热系数k值根据管程走循环水,壳程走乙醇,总传热系数k现暂取: 5、估算换热面积 3换热器概略尺寸的确定1、 管径和管内流速 选用25×2.5mm较高级冷拔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 u1=0.9m/s。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可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 =(根) 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l= 按单程管设计,传热管适中,可以用单管程结构。根据本设计实际
34、情况,现取传热管长l=6m,则该换热器的管程数为 = 传热管总根数 n=250×1=250(根)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平均温差校正系数有 :r=0 p=单壳程,单管程结构,查得 平均传热温差 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0.8,同时壳程流体流量较大,故取单壳程合适。4、壳体内径则横过管数中心线管的根数 (根)在计算壳体内径时可用公式:d=tb取传热管外径,则:d=32(18-1)+50=594mm按卷制壳体的进级档,可取d=600mm 卧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规格如下: 公称直径d600mm 公称换热面积s117.05m2 管程数1 管数n250 管长l6m 管子直径 管子排列方
35、式正三角形5、折流板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0%,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h=0.20*600=120mm。取折流板间距b=0.3d,则b=0.3*600=180mm,可取b=200mm。折流板数 n=传热管长/折流板间距-1=6000/200-1=29(块)4面积与总传热系数核算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2、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有公式: 管程流体流通截面积管程流体流速 普朗特数 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管外侧污垢热阻 在岳阳地区靠近长江,地下水和河水的性质相近,井水的污垢热阻可取河水值。所以管内侧污垢热阻 管壁热阻计算,碳钢在该条件下的热导率为50.29w/(m·k)。
36、所以 4、传热系数k 依传热系数公式5、传热面积裕度可得所计算传热面积ap为: 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为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传热面积裕度合适,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5.压降校核1、计算管程压降 (结垢校正系数,管程数,壳程数)取碳钢的管壁粗糙度为0.1mm,则,而,于是 对的管子有 <30kpa 故, 管程压降在允许范围之内。2、计算壳程压降 按式计算 , , 流体流经管束的阻力 f=0.5 壳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 取 0.5×0.323×17.39×(29+1)×=8587pa 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阻力 , b=0.2m , d=0.
37、6m pa 总阻力 8587+8374=16961pa<30kpa 由于该换热器壳程流体的操作压力较高,所以壳程流体的阻力也比较适宜。第四章 换热器结构设计1.冷凝器的安装1、采用卧式换热器 卧式换热器相对立式换热器,其占地面积虽然大一些,但其传热系数高不易积气,易于安装和维修等。为了减少液膜在列管上的包角及液膜的厚度,管板在装配时留有1%左右的坡度,或者将其轴线与设备水平线偏转一定的角度。其计算公式为: 得: 2、随蒸汽冷凝,流通截面积逐渐缩小,以保持蒸汽的流速。3、冷凝器的组合方式:单台。4、冷凝器内部安装折流板在对流传热的换热器中,为了加强壳层流动的速度和湍流程度,以提高传热效率,
38、再在壳层内可安置折流板,折流板还起支撑的作用。 5、通入蒸汽前要用一排气管排出里面的空气和不凝气,但传热冷凝过程中必须关闭。2.管子的设计1、采用光滑管光滑管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缺点是它强化传热的性能不足。为了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可采用结构形式多样化的管子,如异性管,翅片管,螺纹管等。2、选用 的管子。3、管长 我国生产的无缝钢管长度一般为6m,故系列中换热管的长度分为1.5,2,3,4.5,6 米几种, 本设计中采用6米长的管子。4、管子的排列形式 管子的排列方法常用的有正三角形直列,正三角形错列,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 .正三角形错列 .正方形直列 .正方形错列正三角形排列比较紧凑,在
39、一定的壳径内可排列较多的管子,且传热效果好,但管外清洗较为困难。而正方形排列,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壳程中的流体易结垢的情况,其传热效果较正三角形差些。以上排列方式中最常用的是正三角形错列,用于壳侧流体清洁,不易结垢,后者壳侧污垢可以用化学处理掉的场合。 本设计中采用正三角形错列的排列方式,而在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直列。5、管数 标准管数为250根。3.管心距的设计: 采用胀接法固定时,管心距过小会造成胀接在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失去管子与管板之间的连接力。故采用焊接法。 根据经验公式: 隔板中心到离其最近一排管中心距离 s=t/2+6=32/2+6=22 各程相邻管的管心距为44。4.管板的设计
40、1、管板的作用:固定作为传热面的管束,并作为换热器两端的间壁,将管程流体分隔开来。 2、管板上的管孔数:即为壳体中的传热系数(包括圆缺形板区安置的)。 3、管板上的孔间距不宜过大,避免布管疏松,不利传热;也不宜过小,避免焊接时引起较大的应力,影响焊接质量,另外也不利于清扫壳程管束。 4、管板与壳体连接采用不可拆式,即直接焊在壳体上,稍微延伸,兼作法兰,便于对胀口进行检查和维修以及清洗管子。 5、管板直径与厚度 管板与壳体直径应保持一致。 管板厚度与材料强度,介质压力,温度和压差,温差以及管子和外壳的固定方式和受力因素有关。对于管子与管板胀接时,为保证胀接的可靠性,管板的最小厚度为0.75。管子
41、与管板焊接时,由于焊接可以达到甚至超过 管子本身的强度,只要管子强度足够,管子厚度可不受限制,而由焊接工艺及焊接变形等要求来确定。 本设计中选用由于管子与管板采用 ,但焊接式,故取。 6、管子在管班上的固定方法,必须保证管子和管板连接牢固,不会在连接处产生泄漏。连接方式一般有三种:胀接法,焊接法,胀焊并用法;一般采用的事胀接法和焊接法。由于焊接法在高温高压下仍能使用,保持连接的紧密性,管孔加工要求低节约空的加工工时,同时焊接工艺比胀接工艺简单等优点,故本设计中采用焊接法。根据标准规定,管子外径为25mm时,管板孔的直径为25.8mm,允许偏差;相邻孔中心距32mm,管孔中心距偏差:相邻孔间,任
42、意孔间;支撑板孔直径25.6mm,允许偏差。 管子露出管板的长度,采用1.5mm。5.折流板设计 1、采用圆缺形性折流板。 2、圆缺形折流板在卧式换热器中的排列分为圆缺上下方向和圆缺左右方向两种。上下方向排列者可造成液体的剧烈湍动,增大传热膜系数,这种结构最为常用。故本设计中选用圆缺上下方向排列。 3、圆缺折流板的圆缺高度一般为%至40%,本设计中采用 h=20%=20%600mm=120mm。4、允许折流板的间距与管径有关,取折流板间距b=0.3d, 则b=0.3×600mm=180mm,取b为200mm。 折流板数目= 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 5、折流板外径为600-5=595mm
43、。 6、折流板厚度为5mm6.壳体设计 壳体厚度计算: 其中 ,,,(双面焊缝), 故 考虑到开孔的削弱及安全,以及开孔的强度补偿措施,取壳体厚度为11mm。7.壳程接管的设计 1、壳程流体进口接管:取接管内气体流速为u1=7m/s,则接管内径为m 圆整后可取接管规格为。2、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液体流速u2=2.0m/s,则接管内径为m 圆整后可取接管规格为。 3、壳层流体出口接管,为方便计算,取与壳程进口管规格相同。 4、接管的外伸长度8.封头设计 由于椭圆形封头制造方便,结构合理,用材较少,故本设计采用标准椭圆形封头: 为了与筒体配套和焊接方便,标准椭圆形封头内径为600mm,厚度
44、为10mm,曲面高度为120mm,直径高度为30mm,重量约为15.5kg。 9.法兰设计 1、壳层流体进出口接管法兰,查表得: 焊缝 2、管层流体进出口接管法兰,查表得: 焊缝10.支座设计 化工设备中的支座是支撑设备位置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部件,在某些场合,支座还可以承受设备操作时的震动,地震载荷,风雪载荷等。支座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往往取决于设备的型号,载荷情况及构造材料。常用的有:悬挂式支座,支撑式支座和鞍式支座。本设计中采用鞍式支座,以满足卧式冷凝器的要求。查表得选用 支座一个 ,支座一个。11.其他 1、拉杆数量与直径选取,本换热器壳体内径为600mm,故其拉杆直径为12拉杆数量不得少于
45、10。壳程入口处,应设置防冲挡板。 2、其他附属部件可根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及容器设计规范进行选用,计算和制造。第五章 计算结果总汇表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项目 结果 单位 换热器公称直径d 600 换热器管程数p 1 - 换热器管子总数nt 250 根 换热器单管长度l 6 换热器管子规格 换热器管子排列方式 正三角形错列 - 管心距 32 隔板中心到最近 管中心距s 22 各程相邻管管心距2s 44 管板厚度t 22 折流板间距b 200 折流板个数nb 29 根 折流板外径 595 折流板厚度 5 壳体厚度d 11 壳程流体进口接管规格 壳程流体出口接管规格 管程流体进
46、出口接管规格 封头厚度d 10 封头内径 600 封头曲面高度 120 封头直径高度 30 传热负荷q 3020.5 kw 乙醇蒸汽流量m1 3.5 kg/s 循环水流量m2 70.19 kg/s 初选总传热系数ko 600 w/m2.k 初步估算传热面积a 117.05 m2 管程流速 0.9 m/s 壳程传热系数o 1327 w/m2.k 管程传热系数i 4419.2 w/m2.k 总传热系数k 653.6 w/m2.k 所需传热面积ap 107.4 m2 实际传热面积ac 115.8 m2 传热面积裕度f 7.82% - 管程压降pt 7270.3 pa 壳层压降ps 16961 pa第六章 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红色教育(教学设计)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章 第七节 两栖类和爬行类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ection A (1a-2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Unit 3 Clothes(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国庆精神”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九 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 我学会了吗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
- 11《军神》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7 My past life Unit 3 Language in use第5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外研版
-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
- 2024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Plant a PlantLesson 11 Amazing Plants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
- DBJ61_T 179-2021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业人员配备标准
- 毕业设计三交河煤矿2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 预应力锚索施工全套表格模板
- SIEMENS-S120变频器硬件、软件培训(高端培训)课件
- 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经营操作流程图
- CA6132普通车床使用说明书
- 风电场工作安全培训
- 压缩机课程设计(共28页)
- 四方公司机组扭振监测、控制和保护新技术---1105 17
- 混凝土拆模令
- 康复治疗技术士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