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背景下慕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_第1页
智慧校园背景下慕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_第2页
智慧校园背景下慕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_第3页
智慧校园背景下慕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_第4页
智慧校园背景下慕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智慧校园背景下慕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理念推动下,慕课、智慧校园等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新热点。本文首先回顾了智慧校园与慕课的发展历程,指出智慧校园的特征以及智慧校园与慕课的关系;其次重点阐述了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建设与实施慕课,应当遵循更新教学理念、融合信息与服务、改革教学组织形态的原则,并提出四点实施策略强化顶层设计、组建跨学科团队、建构社交网络、改进评价机制。关键词:智慧校园,慕课,信息化,教学改革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在21世纪初的飞速发展,高速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逐渐走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获

2、取信息的方式;物联网的兴起,又促使“互联网+”的概念逐渐被社会所接受,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将网络作为获取资讯、互通有无、文化娱乐的方式,还希望将网络更深层次地融入工作、学习、生活中,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主要的关键词。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从国家层面提出“互联网+”战略计划,国务院也于同年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着力推动互联网与生产领域进行融合发展,以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拓展行业发展思维,增强社会竞争力。具体到教育领域,在“互联网+教育”理念推动下,在高速移动网络和便携设备的支持下,教学资源的载体形式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3、从原来的纸质媒体和图文,到光盘和音、视频资料,再到网络存储与流媒体点播,最后演变成如今的多媒体融合与无处不在的移动终端。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内容为先,转变成需求为先,即从原来的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以提高学习效果”为目标,逐渐转变为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促进个体发展”为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从学习资源与学习支持角度,产生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学习形式;从学习环境角度,产生了智慧校园、智慧学习等建设理念。当前,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研究热点。1国内外教育者关注“智慧教育”理念下学习环境的构建与教学模式的设计,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

4、成果。2本文以我院大力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引入和建设慕课教学平台为契机,研究在智慧校园环境下建设与实施慕课教学的原则与策略,探索软硬件相结合的智慧教学新模式。二、智慧校园与慕课1.智慧校园智慧校园是近几年随着社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催生出的崭新概念。对它的精确定义,学界还没有一个集中、统一的界定,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在后者基础之上的升级和换代,是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新阶段,也是“互联网+”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34数字校园的理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e-campus计划,北京师范大学的黄荣怀教授对数字校园概念

5、的演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梳理,并指出根据视角的不同,可以将数字校园的理解划分为平台观、空间观、环境观、过程观四个方面。5随着教育信息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智慧校园”逐渐成为数字校园建设基础之上的另一个新的领域。关于智慧校园的含义,同样有着从不同侧面出发的理解。例如有研究者从学习环境角度出发,提出智慧校园是一种能够全面感知物理环境,通过移动互联网络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全方位支持的生活环境。5有研究者从学校运行角度出发,提出智慧校园是为了支持智慧教育而发展出来的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在网络空间建立校园虚拟映像,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衔接起来,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6还有研究者从人本

6、主义角度出发,提出智慧校园应当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人的学习、工作需求为目标,实现各个层面、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7结合以上专家观点与学校的实际应用,笔者认为智慧校园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无感知的高速互联网络智慧校园比以往更加强调无处不在的网络服务,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物联网、移动数据网络等。在此基础上,还注重不同类型网络的无缝对接与融合,使用户实现“无感知”的自动切换,实现随时、随地、随需的网络服务。(2)校园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数据收集借助遍布校园的传感器、摄像机、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从校园环境到人员状态、从基础业务数据到专业教科研信息的实时监测、采集、传递,将校园各个部门的运作进行整

7、体的数字化。(3)大数据支持的业务融合与智能处理在前述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的高度融合、信息共享与智能化处理,进而实现从大局层面的领导决策,到中间层面的部门业务整合,再到细节层面的个人信息需求的全面支持。(4)校园服务的个性化应用通过深度数据挖掘与业务整合,为个人用户提供校园人事、后勤、管理等日常运行业务,以及教学、科研、学习等的全面支持。提供统一的门户和桌面端、移动端等多样化的接口,根据用户需求智能推送业务,满足各个领域的资源请求,实现校园生活的开放化、智能化、个性化、社交化。总的来说,智慧校园以光纤通道、传感器等网络硬件为基础,在业务逻辑层面穿透了以往各

8、个子系统之间的壁垒,将不同部门、不同类别的数据进行融合、挖掘、分析、推理,为决策者提供快速、智能的信息支持,在现实层面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平台,以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2.慕课慕课(mo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是一种将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网络分享给大范围不特定学习者的一种课程形式。慕课具有规模大(学生可达百万人)、开放性(面向全世界)、门槛低(免费或较低费用)、网络化(全程在线学习)、自主化(自由控制学习进度)等特征。812慕课是网络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技术在当代的最新发展形态,是网络时代生活节奏加快、资源共享理念深入人心的

9、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同时也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从学生需求出发寻求教学形式新突破的有益尝试。现代慕课概念的提出,源于2008年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的乔治·西门思(george siemens)与国家研究委员会的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所领导的在线课程“关联主义和关联知识”。同年,加拿大的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联合提出了moocs这一术语。92011至201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的coursera、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创建的edx,以及斯坦福大学创建的udacity成为美国慕课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平台,促进了慕课理念

10、向全世界的传播。2013年,慕课大规模进入中国,国内众多高校和企业开始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建设慕课平台,引进国外慕课资源,以及开发本土化慕课课程。同时国内研究者也开始深入研究、分析慕课的实质、意义与应用。有研究者在梳理慕课从国外到国内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慕课对国内传统的高等教育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并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带来挑战;1011有研究者分析了慕课的构造特性,指出优秀慕课课程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建设慕课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912有研究者从实用角度出发,在利用慕课开展具体学科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314总的来说,慕课在国内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在企业与高校中都有着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开

11、发成本过高、学成率低等问题,并且慕课这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对教育者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院校必须努力平衡慕课与传统课堂的关系,探索慕课的具体应用模式。未来教育者对慕课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为终身学习提供服务、形式与内容的自我更新、与其他教学形式的融合发展,以及深化商业应用、推动校企合作等方面。智慧校园与慕课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也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供给与需求、连通与融合的关系,并紧紧围绕“学习优化”这一核心。智慧校园为学习者提供了无处不在的连通网络,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参与慕课学习;同时慕课的顺利实施又要求学习者处于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12、,使用优质的资源与便捷交流渠道,随时获得教育者的学习支持,而这也正是智慧校园对学习过程所起的有益作用之一。因此,在高校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智慧校园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必须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智慧校园所提供的资源与环境,开展慕课教学,促进高校教学改革。三、智慧校园背景下建设与实施慕课的原则作为“互联网+”理念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在智慧校园环境下开发慕课、实施慕课教学,应当注重基于新技术所提供的新环境、新机遇、新能力,充分发挥两者优势,革新教育理念,迎合师生需求,创新课堂形态。结合慕课的特性与智慧校园所提供的环境,笔者认为慕课的实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学习与教学理念革新随着历史时期的

13、不断演变,教育理念的变革几经反复,到20世纪末,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职能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可,“以学生为中心”基本成为教育者的共同愿景,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多样化的价值诉求。15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围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和工具,教育者开始探索更加细化的应用理念,以指导教师将技术更好地融入课堂。(1)支持自我导向的学习过程慕课具有高度的自主化特点,即学习者自行决定学习进度,根据自身需求安排学习内容,弥补自身短板,忽略已了解的知识;但同时国内外众多慕课平台也开设了众多符合学期规律的实时课程,这类课程有固定的开课与结课时间,根据现实时间的流动开放不同的内容。例如美国慕课平台edx(https:/(2)拓展

14、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慕课不同于传统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网络化,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是在网上进行的。但这种模式显然无法直接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以及这种引导的时效性、有效性都是慕课课程无法替代的。有国内外研究者指出,由于学生主观能动性有限、学习监督机制不健全、师生交流不足等原因,慕课课程的注册人数很多,但学成者往往只有10%左右,甚至更低。1617可见,高校开展慕课教学需要根据慕课特点,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形式,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模式。这种混合,不是将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地一分为二,而是结合两者优势,取长补短,互相融合。例如,当前利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正在广泛开展。翻转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