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主讲 刘洁刘洁一、表面加工方法选择1. 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与加工表面的技术要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与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相适应。求相适应。2. 加工方法与被加工材料的性质相适应。加工方法与被加工材料的性质相适应。3. 加工方法与生产类型相适应。加工方法与生产类型相适应。4. 加工方法与本厂条件相适应。加工方法与本厂条件相适应。二、加工阶段的划分粗加工阶段粗加工阶段光整加工阶段光整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加工阶段划分加工阶段的优点划分加工阶段的优点切除大量多余材料,主要提高生产率。完成次要表面加工(钻、攻丝、铣键槽等)主要表面达到一定要求,为精加
2、工作好余量准备安排在热处理前。加工余量很少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降低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形状、位置精度1、保证加工质量2、合理使用设备3、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4、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5、避免重要表面损伤。基准先行基准先行先面后孔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先主后次先粗后精先粗后精1.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进给路线短进给路线短配套加工配套加工三、加工顺序的安排换刀次数少换刀次数少2.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退火:用于高碳钢、合金钢等,降低硬度,便于切削;正火:用于低碳钢,提高硬度,便于切削;调质:淬火后高温回火预备热处理预备热处理最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去除内应力处理去除内应力处理位置:粗
3、加工前位置:粗加工前目的:改善切削性能,目的:改善切削性能,消除内应力消除内应力位置:半精加工后,精位置:半精加工后,精加工前加工前目的:提高强度、硬度目的:提高强度、硬度 位置:粗加工前、后,半位置:粗加工前、后,半 精加工后,精加工前精加工后,精加工前 目的:消除内应力,防止目的:消除内应力,防止 变形、开裂。变形、开裂。淬火、渗碳、氮化等自然时效人工时效3.辅助工序的安排金属镀层非金属镀层氧化膜表面处理工序表面处理工序检验工序检验工序其它工序安排其它工序安排位置:工艺过程最后目的:美观 位置:去毛刺、倒钝锐边应在淬火前目的:安全 位置:粗加工后、关键工序 后、送往外车间加工前后、 零件全
4、部加工结束之后 目的:质量控制。质量检验特种检验(无损探伤、磁力探伤、水压、超速试验)去毛刺、倒钝锐边去磁清洗涂防锈油四、工序的组合1.工序集中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2.工序分散就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最少时每道工序仅一个简单工步。3.趋势:工序集中一、加工余量确定(1)总加工余量)总加工余量(3)总余量为各工序余量之和)总余量为各工序余量之和(2)工序余量)工序余量1. 加工余量概念加工余量概念总加工余量是指零件加工过程中,某加工表面所切去的金属层总厚度。是毛坯尺寸与零件图样的设计尺寸之差。工序余量是一道
5、工序内切除的金属层厚度,为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 5 - 5 工序内容的设计工序内容的设计(7)余量大小对加工精度、生产率、经济)余量大小对加工精度、生产率、经济性都有影响性都有影响(6)工序余量用经验法估算或查表法、分)工序余量用经验法估算或查表法、分析计算法确定析计算法确定(4)公称余量)公称余量公称余量是指相邻两工序的基本尺寸之差。(5)余量公差)余量公差1minmaxiizttzzt(1)上工序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上工序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 517 )(3)上工序各表面间相互位置的空间偏差(图上工序各表面间相互位置的空间偏差(图518)(2)上工序的尺寸公差(图上工序的
6、尺寸公差(图516)2.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4)本工序安装误差(图本工序安装误差(图5-19)图图517 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与缺陷层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与缺陷层 1缺陷层;缺陷层;2正常组织正常组织图图516 上工序留下的形状误差上工序留下的形状误差图图518 轴的弯曲对加工余量的影响轴的弯曲对加工余量的影响图图519 三爪卡盘上的装夹误差三爪卡盘上的装夹误差二、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二、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工序尺寸是零件在加工工序尺寸是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应保证的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应保证的加工尺寸,通常为加工面至定位尺寸,通常为加工面至定位基准面之间的尺寸。基准面之间的尺寸。1
7、. 无需进行尺寸换算时工序尺寸的确定无需进行尺寸换算时工序尺寸的确定2. 需进行尺寸换算时工序尺寸的确定需进行尺寸换算时工序尺寸的确定铰孔铰孔精镗孔精镗孔半精镗孔半精镗孔粗镗孔粗镗孔毛坯孔毛坯孔0.10.52.45h7( )035. 00表表56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h8( )054. 00h10( )14. 00h13( )54. 00ra0.8ra1.25ra2.5ra16100100-0.1=99.999.9-0.5=99.499.4-2.4=97.097-5=92.0工序名称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余量 /mm工序间工序间经济精度经济精度 /mm表面粗糙表面粗糙度度 /
8、m 工序基本工序基本间尺寸间尺寸 工序尺寸工序尺寸035. 00100054. 009 .9914. 004 .9954. 00971292123. 机床的规格与加工工件的尺寸相适应机床的规格与加工工件的尺寸相适应5、合理选用数控机床。合理选用数控机床。2. 机床的生产率与生产类型相适应。机床的生产率与生产类型相适应。1. 机床的精度应与要求的加工精度相适应机床的精度应与要求的加工精度相适应. .4、机床的选择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机床的选择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一般:单件小批:通用机床、工装;大批、大量:专机、组机、专用工装数控机床:可用于各种生产类型。刀具尽可能用标准的。1. 选择机床设备
9、的基本原则选择机床设备的基本原则1、单件小批生产:采用各种通用夹具和机床附件,如卡盘、虎钳、分度头等。有组合夹具站的,可采用组合夹具。3、多品种中、小批生产可采用可调夹具或成组夹具。2、大批大量生产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应采用专用高效夹具。工艺装备的选择工艺装备的选择4、采用数控加工时夹具要敞开,其定位、夹紧元件不能影响加工走刀(如碰撞等)。夹具的选择夹具的选择1、一般优先采用标准刀具。3、刀具的类型、规格和精度等级应符合加工要求。2、若采用工序集中时,应采用各种高效的专用刀具、复合刀具和多刃刀具等。4、数控加工对刀具的刚性及寿命要求较普通加工严格。应合理选择各种刀具、辅具(刀柄、刀套、夹头等)。刀
10、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1、单件小批生产应广泛采用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百分尺和千分表等。3、量具的精度必须与加工精度相适应。2、大批大量生产应采用各种量规和高效的专用检验夹具和量仪等。量具的选择量具的选择四、时间定额的组成四、时间定额的组成(一)时间定额(一)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时间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1.单件时间单件时间 完成一个工件的一个工序的时间称为完成一个工件的一个工序的时间称为单件时间单件时间tdt t单单= =t t基基+ +t t辅辅+ +t t服服+ +t t休休基本时
11、间是指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辅助时间是指为实现工艺过程所必须进行的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如装卸工件。操作机床、改变切削用量、试切和测量工件、引进及退回刀具等动作所需时间都是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是为使加工正常进行,工人照管工作地(如换刀、润滑机床、清理切屑、收拾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一般按作业时间的27估算。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是指工人在工作班内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所消耗的时间。一般按作业时间的2估算。2.在成批生产中零件批量零件批量t th h t td d t tz z/n/n单件核算时间准备终结时间单件时间大批大量生产时,每个工作地始终完成某一固定工序,大批大量生产时,每个工作地始终完成某一固定工序,t tz z/n 0/n 0,故不考虑准备终结时间,即,故不考虑准备终结时间,即 th td(二)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二)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1. 缩短基本时间缩短基本时间2. 缩减辅助时间、工作地点缩减辅助时间、工作地点服务时间、准备终结时间服务时间、准备终结时间3.实行多台机床看管实行多台机床看管4.新工艺、特种工艺新工艺、特种工艺5.应用成组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2 I'm Li L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川教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第1节 功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2
- 逻辑学基础知识课程
- 《第二单元 智能感知 4 智能调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六年级上册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海底世界图片展教学设计 冀教版
- 校园安全目录设计
- 《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 11 - 20 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褥疮的预防护理
- 28《海的女儿》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2024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 四川云仓电商仓配一体化方案课件
-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 麻疹预防主题班会
- 《广告摄影》 教案
- RTO蓄热焚烧系统操作规程
- 110kV升压站构支架组立施工方案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柔性电子技术方案
- 钣金件通用检验作业指导书
- (完整版)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