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第一学期初一练习_(语文)_第1页
2021-2022第一学期初一练习_(语文)_第2页
2021-2022第一学期初一练习_(语文)_第3页
2021-2022第一学期初一练习_(语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第一学期初一练习 (语文)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jìng 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 wyán 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 go mio、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chún

2、jìng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A开阔的大地。刘湛秋雨的四季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文段中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_。 (3)划线句优美生动,请指出其运用的修辞手法。 2. 根据提示用课文原文填写。(1)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星汉灿烂,_。(曹操观沧海)(3)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5)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7)“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3、(8)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9)“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岁 暮 到 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4、;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这里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低徊:迟疑徘徊,扪心自问。风尘:这里指旅途的劳累辛苦。 (1)诗人着重刻画了慈母的形象,具体表现在_

5、、_、_等几个动词上。 (2)“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一句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5题。【甲】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莱。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释】席:坐具,坐

6、垫。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轩冕: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 (1)用“”划分句子停顿。(划1处)陈太丘与友期行 (2)解释句中加横线的字。(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2)子非吾友也(3)相委而去 (4)元方入门不顾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甲文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5)假如你身边有华歆、元方那样的同学,你会和哪一个交朋友?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段并回答问题        母亲的心  

7、0;     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

8、呢!        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或许上天也

9、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_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

10、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shn)然泪下!        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

11、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

12、)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提示,在横线上补全段的主要情节。“我”想吃螃蟹_母亲捞起螃蟹_ (2)读段,说说母亲冒着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第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 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春风暖        (丁立梅)       

13、0;春风是什么时候吹起来的?说不清。某天早晨,出门,迎面风来,少了冰凉,多了暖意。那风,似温柔的手掌,带了体温,抚在脸上,软软的。抚得人的心,很痒,恨不得生出藤蔓,向着远方,蔓延开去,长叶,开花。        春风来了。春风暖。        一切的生命,都被春风抚得微醺。人家院墙上,安睡了一冬的枝枝条条,开始醒过来,身上爬满米粒般的绿。是蔷薇。那些绿,见风长,春风再一吹,全都饱满起来。用不了多久,就是满墙的绿意婆娑。 &#

14、160;      路边树上的鸟多。啁啾出一派的明媚。自从严禁打鸟,城里来了不少鸟,麻雀自不必说,成群结队的。我还看见一只野鹦鹉,站在绿绒绒的枝头,朝着春风,昂着它小小的脑袋,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唱歌。自鸣得意得不行。        卖花的出来了,拖着一拖车的“春天”。红的,白的,紫的,晃花人的眼。是瓜叶菊。是杜鹃,是三叶草。路人围过去,挑挑拣拣。很快,一人手里一盆“春天”,欢欢喜喜。      

15、  也见一个男人,弯了腰,认认真真地在挑花。挑了一盆红的,再挑一盆紫的,放到他的车篓里。刚性里,多了许多温柔,惹人喜欢。想他,该是个重情重义的人罢,对家人好,对朋友好,对这个世界好。        桥头,那些挑夫我曾在寒风中看到他们,瑟缩着身子,脸上挂着愁苦,等着顾客前来。他们身旁放一副担子,还有铁锹等工具,专门帮人家挑黄沙,挑水泥,或者,清理垃圾。这会儿,他们都敞着怀,歇在桥头,一任春风往怀里钻,脸上笑眯眯的。他们身后,一排柳,翠绿。     

16、   看到柳,我想起那句著名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喻成剪刀,极形象。但我却以为,太犀利了,明晃晃的一把剪刀,“咔嚓”一下,什么就断了。与春风的温柔与体贴,离得太远。还是喜欢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面,用了一个“绿”字,仿佛带了颜色的手掌,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诗经中有采绿篇章:“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说的是盼夫不归的女子,在春风里,心不在焉地采着一种叫绿的植物,采了半天,还握不到一把。我感兴趣的是,那种植物,它居然叫绿。春风一吹,花就开了,花色深绿。这种植物的汁液,可作染料。我想,若是春风也作染料,它的主打色,应该是绿罢。

17、60;       而在乡下,春风更像一个聪慧的丹青高手,泼墨挥毫,大气磅礴。一笔下去,麦子绿了。再一笔下去,菜花黄了。成波成浪。        我的父亲母亲呢?春风里,他们脱下厚重的棉袄,换上轻便的衣裳。他们走过一片麦田,走过一片菜花地,衣袖上,沾着麦子的绿,菜花的黄。他们不看菜花,他们不以为菜花有什么看头,因为,他们日日与它相见,早已融入彼此的生命里,浑然一体。他们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们说,天气暖起来了,该丢棉花种子了。春播秋收,是他们一生

18、中,为之奋斗不懈的事。 (1)结合全文,说说标题“春风暖”中“暖”的具体含义。 (2)第段画线的句子“一切的生命,都被春风抚得微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细细体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作用。那些绿,见风长,春风再一吹,全都饱满起来。 (4)仔细品读下面的两段话,试从“写法上”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甲】我还看见一只野鹦鹉,站在绿绒绒的枝头,朝着春风,昂着它小小的脑袋,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唱歌。自鸣得意得不行。【乙】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选自朱自清春)相同点:_不同点:_三、写作 

19、; 阅读下面文本,按要求作文。请以“温暖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1-2022第一学期初一练习 (语文)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答案】1静谧 屋檐 高邈2、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考点】雨的四季(刘湛秋)表达方式及作用散文阅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静谧 屋檐 高邈2、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答案】(1)秋风萧瑟(2)若出其里(3)随风直到夜郎西(4)归雁洛阳边(5)枯藤老树昏鸦(6)潮平两岸阔(7) 一年之计在于春  (

20、8)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9)吹面不寒杨柳风【考点】次北固山下(王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观沧海(曹操)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秋风萧瑟(2)若出其里(3)随风直到夜郎西(4)归雁洛阳边(5)枯藤老树昏鸦(6)潮平两岸阔(7) 一年之计在于春  (8)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9)吹面不寒杨柳风二、阅读理解【答案】怜,呼,问看到母亲是那么心疼儿子因在外劳累而“清瘦”了不少,自己又怎么忍心把在外面奔波劳累的情况告诉母亲,而使她更增担忧

21、的复杂心情。【参考译文】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考点】现代诗歌阅读【解析】蒋士铨这首岁暮到家细腻地刻画了母亲的爱心,与孟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着意表现的母子之情,并没有停留在单纯、抽象的叙写上,而是借助衣物、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等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该诗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炼字能力。“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22、”说一见面便心疼儿子的面容清瘦,叫着孩子问起一路上的艰辛。这里叙写母亲与儿子相见时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看到儿子面容清瘦,母亲心中十分怜惜,连忙把儿子叫到自己跟前,仔细询问一路上的风尘劳顿,问长问短,反反复复,不厌其烦。一“怜”一“呼”一“问”,慈爱之心,跃然纸上。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这两句诗写儿子心中惭愧自己没有尽到孝敬母亲的责任,不敢向母亲诉说那一路的风尘,这里通过直抒诗人的惭愧心情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情。在慈爱的母亲面前,诗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另一方面也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出门在外未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尽孝,深感未尽到人子的责任,从而

23、辜负了母亲的拳拳之心。因此,不敢诉说自己旅途的艰辛。【答案】(1)陈太丘与友期行(2)(1)共同、一起(2)不是(3)抛弃、丢下(4)回头看(3)(1)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2)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4)两件事:对地里有钱两人做法不同;门外经过仪仗两人做法不同(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人物形象【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陈太丘与友期行(2)(1)共同、一起(2)不是(3)抛弃、丢下(4)回头看(3)(1)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2)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4)两

24、件事:对地里有钱两人做法不同;门外经过仪仗两人做法不同(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母亲翻找螃蟹母亲发现螃蟹母亲放下螃蟹(2)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3)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4)一是指母亲的爱子之心; 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考点】散文阅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梳理情节。先找到题目的答题范围,“我想吃螃蟹”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即三自然段。“母亲捞起螃蟹”在七自然段,因此前两个空答案应在三至七段中间寻找,最后一个空在七段后寻找。由前向后找,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如四、五段中的“翻”和六、七段中的“发现、捞”,据此,我们不难概括出“母亲翻找螃蟹、母亲发现螃蟹”和“母亲放下螃蟹”。(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14段”是题干告诉我们的答题范围,从前向后找,三段有“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