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插秧歌》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芣苢》《插秧歌》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芣苢》《插秧歌》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芣苢》《插秧歌》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芣苢》《插秧歌》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芣苢插秧歌 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讲解:陈老师问题回顾: 编者为什么要在这个单元安排两首古诗? 为什么是这两首古诗?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第二单元诗经周南芣苢车前草 芣苢之作,兴采之也,如后人之采菱则为采菱之诗,采藕则为采藕之诗,以述一时所采之兴尔,何它义哉! 宋 郑樵诗辨妄芣苢诗经名物图解插图芣苢和卷耳字甲骨文、小篆写法含义综观这六个字,我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采 采摘 有 取得,获得掇 拾取,摘取捋 从茎上成把地取下袺 提起衣襟兜东西襭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

2、芣苢,薄言有之。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摘芣苢。前两句表现出发时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则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采、有是对采集的一般性描写。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具体描写用手采摘芣苢的动作。掇是用手指摘取嫩小芣苢,捋是把长势茂盛的芣苢从茎上成把的取下。两个简单的字不仅写出了芣苢的不同长势,而且还使人想象出人们采摘时娴熟的技巧和忙碌的场景。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具体描写出用裙襟兜取芣苢的动作。袺和襭两个字写出来人们采摘动作的敏捷灵巧。人们采摘芣苢越来越欢,越来越多,于是用裙襟来兜。采有掇捋袺襭我素 沐斋谈艺录这首诗简单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全诗韵律和谐,读

3、完以后,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一共只更改了六个字,那请问同学们,这六个字的顺序可以改动吗?并说出原因。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照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只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任务2.吟咏诗韵,体会情感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弹歌紧张激烈之感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采采芣苢采之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读

4、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方玉润诗经原始 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 元 吴师道作品特色 重章叠唱的叠咏体式和四言的基本句式。诗经中有一半以上的作品采用了叠咏体,这种重章复沓、反复咏唱的民歌体式使得诗歌便于记忆、歌唱和传诵。四言句式使得诗歌短促,富有音乐美感。 诗经的语言也很有特点。首先是词汇丰富,然后是节奏鲜明、音韵协洽,富有天然的音乐美感。还有使用了大量的连绵词和叠字,能够更加细腻和传神的表现出诗人心中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阅读无衣,然后回答问题。无衣 岂曰无衣?

5、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兴师:出兵。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作:起。 每章诗的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_ 使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同时强化了诗歌的情感。由于更换了词语,内容就更加丰富,诗意得到发展。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走入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

6、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史称诗经。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为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芣苢一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芣苢全篇以赋为主要手法,描写妇女采摘芣苢这一简单的事件,表现人民热爱劳动的勤劳朴素的品质。全篇没有出现一个表达主观情感色彩的词,但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欢快的劳动节奏,氛围是极为和谐的。这样的和谐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只有在太平盛世,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会有闲情逸致享受劳动的美好,才会出现和睦的集体劳作景象。因此,诗人对当

7、时和谐社会的社会氛围的喜爱之情也不言自明。芣苢起:人们出发去采摘芣苢扬:采摘芣苢时的动作描写 收:芣苢越采越多的情景 劳动的欢歌劳动的热情和欢欣插秧歌杨万里了解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绍兴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亦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8、描绘画面揣摩心理 阅读插秧歌,请描绘阅读后你眼前浮现出的画面。 选择插秧歌中的某一人物形象,给他(她)写一段心灵独白。划分节奏,标划重音: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唤渠朝餐歇半霎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低头折腰只不答小儿拔秧大儿插辛苦紧张专注雨从头上湿到胛笠是兜鍪蓑是甲低头折腰只不答唤渠朝餐歇半霎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插秧歌宋 杨万里动作

9、画面 诗人在一二句中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得非常精彩,请尝试赏析。明确: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插秧歌宋 杨万里比喻气氛“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这两句写的什么内容?与插秧景象有何关系

10、?明确:“雨从头上湿到胛”,雨势甚猛,尽管戴“盔”披“甲”,仍淋得浑身湿透,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插秧不辍,其艰苦可以想见。“农时不饶人”固然是其冒雨劳作的主要原因,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藉此“一斑”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此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明确: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上用“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有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

11、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插秧歌宋 杨万里语言心理“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明确:作者除继续对活跃在画面上的农家夫妇进行点染外,还给它配上了声声入耳的画外音。“唤渠朝餐歇半霎”,这是写农妇招呼农夫小憩片刻,且去用餐。“朝餐”,点出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说明农事已紧张到极点。“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 这两句既表现出农妇对丈夫的关心,也表现农业生产忙碌的景象。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

12、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插秧歌宋 杨万里细节精神辛苦的劳作紧张的气氛专注的劳动者动作修辞语言细节Content 01Content 03Content 02Content 04本诗虽然描绘的是农业生产的繁忙,但却很有生动活泼的韵味,诗歌是如何表现的?【参考角度】 1、手法运用 2、语言特色 3、用词精妙 4、音韵节奏1、手法运用:比喻。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巧妙地叠用两个比喻,把草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铠甲,化静为动,化板滞为飞动,造成一种前人所盛赞的“活泼”的

13、气势。白描。“雨从头上湿到胛”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艰辛。用朴素的语言表现出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细节描写。农妇呼唤丈夫休息片刻,且去用餐,而丈夫头也没抬,手里只顾继续插秧,口里却答非所问,说:“刚刚插好的秧苗根还没有长牢,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鹅儿和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踏坏了秧苗。”稍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不得不惊叹诗人对农村生活观察的细致、体会的深刻。2、语言特色 整首诗歌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描绘劳作的场景,自然轻快,朴实畅达。作者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3、用词精妙 作者巧用动词,富于跳跃。全诗在描写劳作场景的时候运用到大量的动词,“抛”“接”“拔”“插”“唤”“歇”“低头”“折腰”“不答”等词,不断的切换着画面与场景,富于变化之美,流畅轻快。4、音韵节奏重复用词,叠相呼应。“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一联两句,各出现两个“田”两个“儿”,相映成趣。一韵到底,富有韵律。整首诗,除首句不押韵,其余七句皆韵,以平声韵为主,音律和谐。通俗晓畅,节奏轻快。 诗人首先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