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新技术_第1页
活性污泥法新技术_第2页
活性污泥法新技术_第3页
活性污泥法新技术_第4页
活性污泥法新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活性污泥法处理新工艺 制作人:1氧化沟氧化沟SBR工艺工艺3AB法法一、氧化沟(Oxidation Ditch,简称OD) 氧化沟是20世纪60年代初荷兰的Pasveer 首先研究开发的,第一座氧化沟污水处理厂是Pasveer于1954年在荷兰的Voorshoten建造的。氧化沟是将曝气、沉淀和污泥稳定等处理过程集于一体,间歇运行,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经过50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处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工程中。 1、氧化沟的构造氧化沟系统氧化沟系统是由曝气设备、出水堰和自动控制设备组成。氧化沟的平面形状呈环状沟渠形,端面性状多为矩形或梯形,水深与所采用的曝气设备

2、有关,一般为2 6m。曝气设备是氧化沟的主要装置,它的作用是供氧及推动水流作循环流动,防止活性污泥沉淀及对反应混合液的混合。常用的曝气设备有水平轴曝气转刷和竖流轴曝气机,此外还有射流曝气机和导管式曝气机等。单池进水时一根管即可,如果有两个以上氧化沟平行工作时,则应用配水井,当采用交替工作的氧化沟时,配水井内还需设自动控制装置。氧化沟的出水一般采用溢流堰,溢流堰可设计成升降式的,通过调节溢流堰的高度。可调节池内的水。 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和推流式的特点,在控制适宜的条件下,沟内同时具有好氧区和缺氧区,可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取得脱氮效果,同时使得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Orbal氧化沟 O

3、rbal氧化沟是一种多渠道的氧化沟,氧化沟由多个同心的沟渠组成,沟渠呈圆形和椭圆形,进水先引入最外的沟渠,在不断循环同时,依次引入下一沟渠,最后从中心沟渠排出,这相当于一系列完全混合反应池串连在一起,每个沟渠表现出单个反应器的性质, Orbal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与推流式的特点,能够快速去除有机物和氨氮。Carrousel氧化沟 Carrousel氧化沟 在荷兰最为流行,其特点是在沟渠的一端设置垂直轴的表面曝气机,沟渠一般为廊道式,由于表面曝气机有较大的提升作用,使得氧化沟的水深一般可达4.5m,需设沉淀池和回流装置。三沟式( T型)交替氧化沟此系统由三个相同的氧化沟组建在一起作为一个单元运行

4、,三个氧化沟之间相互双双连通,两侧氧化沟可起曝气和沉淀的作用。每个池子配有可供污水和环流(混合)的转刷曝气刷起到混合器和曝气器的功能。当处于反硝化阶段时,转刷低速运转,仅保持池中污泥悬浮,而池内处于缺氧状态,好氧和缺氧状态完全由转刷的转速的改变来控制。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简写为SBR),又称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由于在运行中采用间接操作的形式,每一个反应池是一批批地处理废水,因此而得名。 70年代末期美国教授R.L.Irvine等人为解决连续污水处理法存在

5、的一些问题首次提出,并于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采用SBR 工艺进行污水处理得论著。继后, 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技术人员陆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随着研究得深入,人们对该工艺的机理和优越性有了全新的认识。1980年在美国国家环保局的资助下,印第安纳州Culver城投建了世界上第一个S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我国在80年代中期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应用研究, 我国第一座应用SBR工艺的污水处理设施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的SBR处理系统于1985年投入使用,此后陆续在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领域得以推广应用,同时,在全国也掀起了研究SBR的热潮,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目前,SBR主要应用于以下

6、几个领域:城市污水、工业污水(主要有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工业污水处理)、有毒有害废水和营养元素的废水。1 1、SBRSBR工艺的工作原理 SBR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它的反应机理和污染物去除机制和传统活性污泥法相同,只是在运行操作不同。SBR是在单一的反应器内, 在时间上进行各种目的的不同操作, 故称之为时间序列上的废水处理工艺,它集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为一体, 不需设污泥回流系统。 SBR工艺的一个完整操作周期有五个阶段: 进水期(fill)、反应期(react)、沉淀期(settle)、排水期(draw) 和闲置期(idle)进水 反应 沉淀 排水 闲置SBR 运行工序图进水期(f

7、ill) 进水期是反应器接受废水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废水的流入与反应器水位的升高的过程,而且伴随一定的生化反应(磷的释放和脱氮等)。反应期(react)当进水达到设定的液位后,开始曝气和搅拌,以达到反应目的(去除BOD、硝化、脱氮除磷)。 沉淀期(settle) 沉淀期主要是一个固液分离的过程,即经过曝气和搅拌作用后,混合液中的污泥颗粒和絮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实现污泥和废水的分离过程。排水期(draw) 排水期是排除反应器中的上清液的过程,上清液由反应器上部的浴流堰和滗水器排出。该期间的水位是处理周期内的最低水位。反应器底部沉降的活性污泥大部分作为下一周期使用,而过剩的剩余污泥则从排泥管

8、引出排放。另外反应器中还会一部分的处理水,可起到循环水和稀释水的作用闲置期(idle )闲置期是在一个处理周期内从排水结束时刻起到下一个周期开始进水的时刻的中间的一段时间。同时伴随少量的厌氧反应和脱氮过程。在此期间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活性。为了尽可能保证污泥活性并防止污泥老化现象,还需定期排放剩余污泥,为新鲜污泥提供足够的空间生长繁殖。2、SBR工艺的特点SBR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将反应和沉淀两道工序放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扩大了反应器的功能,SBR 是一个间歇运行的污水处理工艺, 运行时期的有序性, 使它具有不同于传统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的一些特性。 1、流程简单, 运行费用低;

9、 2、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 3、运行操作灵活,效果稳定; 4、脱氮除磷效果好; 5、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6、耐冲击负荷 ; 三、AB法 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Adsorption-Biodegr adation)工艺的简称,是由德国亚琛工业大学(Aachen)宾克(Bohnke)教授于20世纪70年 代中期开创。该工艺于80 年代初应用于工程实践, 目前, 国内已有多家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了AB 法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AB法主要有下列特征:未设初沉池,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的A段为一级处理系统;B段由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组成;A、B两段各自拥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两段完全分开,各

10、自由独特的微生物群体,有利于功能的稳定。AB 法工艺的流程法工艺的流程污水由排水系统经格栅和沉砂池直接进入A 段,该段为吸附段,负荷较高,泥龄短, 水力停留时间很短, 约为30min, 有利于增殖速度较快的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在A段存活的只是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原核细菌,其他微生物不能存活。废水经过A段处理后,BOD去除4070,可生化性有所提高,有利于B段的工作;A段污泥产率较高,吸附能力强,重金属、难降解物质以及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等,都可能通过污泥的吸附作用得以去除。污水从A段流出后进入B段,B段为生物氧化段,属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在较低负荷下运行,停留时间约为26h,泥龄较长,为15

11、20d。B段发生硝化和部分的反硝化,活性污泥沉淀效能好,出水SS和BOD一般小于10mg/L。 A 段对段对B 段的影响段的影响 在AB法工艺中,A段具有高效和稳定的特点。A段的存在无疑对B段的运行带来了良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使B段的运行负荷减少40%70% ,因此在给定的容积负荷下, 活性污泥曝气池的总容积可减少到45%左右。原污水的浓度变化在A段得到明显的缓冲,使B段只有较低的、稳定的污染物负荷,污染物和有毒物质的冲击对B 段的影响减小,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厂的净化效果。由于A段对部分氮和有机物的去除,以及B段泥龄的加长,改善了B段硝化过程的工艺条件,硝化效果得以提高。优缺点:AB法

12、处理效果稳定,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特别适用于处理浓度较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污水,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AB 工艺在COD、BOD、SS、总磷和总氮上的去除率均高于前者,且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也较前者省。其主要弱点为产泥量较大, 而且AB法工艺不具备深度脱氮除磷功能, 出水水质尚达不到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要求。AB 法工艺的稳定性法工艺的稳定性AB 法工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主要是由于A 段的存在使得AB 法工艺的抗冲击能力很强, 主要原因包括下列几点:A 段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物化和生物絮凝过程, 因而对冲击负荷的敏感性较小, 去除效果稳定;A段污泥主要是以进水中细菌为接种而繁殖, 并且泥龄很短、更新快, 进水中的细菌已适应原水质, 抗冲击力较强, 因此污泥无需驯化即可很快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