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1、重视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体验,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作是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课程标准分析】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标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水平,“概括”属于“理解水平” 本条标准有两层含义: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
2、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3、掌握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4、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使学生形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明确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等。 2、联系实际,结合图示,了解各圈层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2、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和责任感,增强环境及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
3、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 3、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教学难点】 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极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2、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导学法教学、对比法教学、探究性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各个圈层如何划分及其特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
4、圈层。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同。点如何? 【思考】 1、鸡蛋是空心还是实心?它有几层? (鸡蛋有蛋壳、蛋白、蛋黄三层。地球内部有几个圈层?我们又该如何知道?) 2、对于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不能向鸡蛋那样削开,那又该如何知道?(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引出地震波) 【新课探究】 探究一: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研究方法 1、人类能进入地球内部较深的地方进行直接研究吗? 2、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3、人类是否还有其他的渠道和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如果有,有哪些?请简要的说明。 【总结】 1、不能。人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钻探深度是14千米。 2、地震波地球的X射线。 3、有。(
5、1)改进钻探技术,结合相关方面的科学设想。 (2)根据火山喷发的物质,获取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相关信息。 (3)地表的温泉、热泉可知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4)遥感技术 (5)其他的手段 2、地震波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读图1.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 1、地震波有哪两种类型,它们在传播速度上有何差异? 2、假设某次地震发生后,横波和纵波都传播到地面,人的感觉会不会有差异?请说明原因。 3、地震产生的破坏主要是由地震波对地面的冲击造成的,你认为横波的破坏大还是纵波?请说明原因。 4、根据物理学的知识,波在均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稳定的,如果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性质
6、均一,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又是怎样? 5、两种类型的地震波对传播介质的要求是否相同,存在什么差异?人类利用横波和纵波的这一性质可以勘探海底的油气资源,你能简单的说说原理吗? 【总结】 1、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看出两种类型地震波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地 震波的波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的关系。 2、先上下颠簸或左右摇晃,与二者的传播速度有关。 3、横波破坏大。与地震波的波动方向有关。 4、较为稳定。5、如表格 分 类 传播速度 传播的媒介 共同点 纵波 较 快 固体、液体、气体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 慢横波 体固较 变 【讲述】 虽然地震波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给人们带来深刻的灾难,但
7、它却是照亮地球内部的一盏明灯,是通往地球外部的信史。 【板书小结1】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固体传播 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课堂练习1】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 . 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C .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少 D .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探究二:1、地球的内部圈层名称及其划分界面 读图1.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思考 1
8、、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这两个位置叫什么名称,它们因何 得名?2、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 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3、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是否可以进一步划分? 【总结】 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上台,对照幻灯片上的图1.26进行讲解,并适时分析。 圈层名不连续深物质状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地33 km莫霍界地上地固2900 km古登堡界 下地幔地核 外核 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固态内核 2、地球的内部圈层的物质组成和特征 读图1.27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思考 1、地壳
9、、地幔和地核的组成物质是什么?地球从外向内,三个圈层组成物质的密度、厚度、压力和温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地壳的厚度是不是均一的?陆壳和洋壳的厚度有何差异? 3、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是否一致?在图中找到软流层的位置,结合提供的材料掌握软裂层的相关知识。 材料:软流层 由于人类尚未直接接触此层,故对其性质都是推测的,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性质。在岩石坚硬处传播快,反之慢。此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减缓,因此被认定较软,并可能有一定流动性,故名。 科学家们推测,此层变软的原因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聚集衰变产热。我们都知道豆子在热时变软,岩石也一样。 软流层经最新的测量,被认为仍是固体。但在热量集中的地方,
10、可能有局部熔融,被认为是岩浆的源地。有人曾根据岩石的导热性推测软流层的温度,结果发现在100km深度上温度可达1300左右,这个温度与从火山口流出的熔岩的温度十分接近,这似乎证明:火山熔岩就来自于软流层,换句话说软流层似乎就是岩浆的发源地。 【总结】 圈层名称 特征 组成物质 坚硬的岩石(硅酸盐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壳类) 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硅酸盐类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 地幔 主要源地,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铁、镍等 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地核【板书小结2】 、不连续面(界面)2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内部圈层结构的名称 地壳 地幔 地核 4、
11、岩石圈 【课堂练习2】 课本P24的活动 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2.想一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过渡】在地球的外部还存在着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圈层,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探究三:地球的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出示表格】让学生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基本情况。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读图1.28地球外部圈层示意,思考 1、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界限? 2、地球外部圈层在地理环境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3、地球外部圈层之间以及它们和岩石圈之间存在什
12、么关系,能举例说明吗? 4、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中,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一层?谈谈你个人的看法。如果大气圈、水圈或者岩石圈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对生物圈可能造成什么影响? 【板书小结3】 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名称和物质组成 (1) 大气圈 (2) 水圈 (3) 生物圈 2、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堂练习3】 分别代表什么圈层?C、B、A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大气ABC 【课堂小结】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特别是生物圈,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13、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同样,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造福。否则,会使生态系统恶性发展,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课堂作业】 1、在莫霍界面以下( A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2、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 B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3、水圈是( B )的圈层 A.连续而规则 B.连续不规则 C.不连续但规则 D.不连续不规则 4、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生物圈 D.水圈 【课外作业】 1、P29活动。 2、练习册。 【学习反思】 1、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几部分知识?有哪些知识点比较较难? 新课标要求地理学习必须从注重地理结果转变为地理过程的学习,因而在学习活动中,通过2、探究挑战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大家通过自己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My Neighbourhood Lesson 20 No Stopping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 赵州桥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Module3 Unit2 Writing(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1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五 数据处理练习四配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 18 梦想成真的时代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Module 12 Unit 2 Reading and vocabulary-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14《刷子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8《灯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Unit 3 My Friends Lesson 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上册
- 城区建筑垃圾处理资源再利用设备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节《制作文创作品》教学设计设计
- DG-TG08-12-2024 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
- 建筑工程材料采购管理职责
- 实时数字孪生数据同步技术-深度研究
-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Project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道法】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培训课件】DOE培训
- 2025年高考数学备考立体几何压轴题(八省联考新考向)
- 《浅谈A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63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