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激光测距的基本公式为: c大气中的光速 t为光波往返所需时间 由于光速极快,对于一个不太大的D来说,t是一个很小的量, 例:设D=15km,c=3105km/sec 则t=510-5sec 由测距公式可知,如何精确测量出时间t的值是测距的关键。由于测量时间t的方法不同,产生了两种测距方法:脉冲测距和相位测距。ctS21一、激光测距方程(图9-1) 9-1 脉冲激光测距脉冲激光测距 图9-1 1、从测距仪发射的激光到达目标上的激光功率 Pt激光发射功率(W) T大气单程透过率 Kt发射光学系统透过率 At目标面积(m2) As光在目标处照射的面积(m2) 欲使激光能量充分利用,则要求AtAs,
2、此时 但当AtW0=5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减小接收系统的相对孔径 ,或增大探测器面积。fD,51 fDfDWtgfDWfDwftg2221maxmax所以则一、问题的提出 则脉冲激光测距中最小脉冲当量的公式: 可知:与填充时钟脉冲的频率fT成反比, 例,设fT=150MHz,C=3108m/s 则=1m 因此在测量中,如果存在一个脉冲的误差,则其测距误差即为1m,这对远距离测量也许是允许的,但对近距离测量(如50m等),则误差太大。如要求测距误差为1cm,则要求时钟脉冲的频率应为fT=15GHz,这将带来三个问题:9-2 多周期脉冲激光测距多周期脉冲激光测距 TTfNfC2C, 2 过高的时钟
3、脉冲不易获得; 高频电子元器件价格昂贵,稳定性较差; 对电路的性能要求很高。二、多周期测距原理 (一)非延时多周期脉冲激光测距 通过对脉冲激光在测距仪和目标间往返多个周期累计时间求平均来提高测距精度的方法。 设晶振填充时钟脉冲的频率为fT,测距仪距目标的距离为S,光脉冲经过N个周期后所走的总路程和为L, 式中m:计数器在N个周期中所计的总晶振脉冲个数。 例:设N=150,fT=100MHz,C=3108m/s,则当m=1时,多脉冲测量时的最小脉冲正量为: 而当采用单脉冲测量时 结论表明,多脉冲测量比单脉冲测量的测距精度提高了N倍。 TTfNCmSfmCSNL22则; 01. 010100150
4、21103681mSm多mfCT5 . 11010021031268单 (二)固定延时多周期脉冲激光测距 当测量距离很小时,则由“发射接收再发射”过程中所形成的振荡回路的频率就很高。 例:当S=1.5m时,测量一次(光脉冲往返一次)所需时间 所以其振荡回路的频率为 如此高的振荡频率对驱动放大电路响应速度要求太高。 解决方法:在仪器接收到回波脉冲信号时,不马上触发下一个激光脉冲,而是增加一个固定的延时t0= m0/fT(m0为延时的时钟脉冲数)后,才触发下一个激光脉冲。 20CSt , 1005 . 1210321802MHzSCtf 这样,可有效降低振荡回路的频率。 具体按以下程序实施: 1发
5、射系统发出光脉冲; 2从发射时刻开始,计数器开始计数; 3光脉冲从目标返回被接收系统收到回波信号后,不关闭计数器,而是经一固定延时t0后,再去触发激光发出下一个光脉冲,同时计数计又开始计数。以形成周期振荡信号; 4经N个周期后,关闭计数器; 5将N个周期测量的总时间t减去N个周期延时的时间N t0的值取平均值,就可得到光脉冲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 6将该时间代入测距公式后可得所测距离。 固定延时再发射形成:再接收再延时发 射接 收 设时钟脉冲频率为fT,测距仪距目标距离为S,光脉冲经过N个周期后所走的总路程为L, 式中m:计数计的总计数脉冲数; m0:延时t0内计数器的计数值。 例:设固定延时t
6、0=200nS,N=150,fT=100MHz,则可算出延时脉冲个数为:TTNfNmmCNLSfNmmCNttCNSL2212000则2010100102006900Tftm一、相位测距原理 通过检测被高频调制的连续激光往返后和初始信号的相位差可使测距精度大大提高。 连续激光经过高频调制后成为高频调制光,设调制频率为f,如图9-11所示。 激光往返一周的时间t可以用调制波的整数周期数及不足一个周期的小数周数来表示。9-3 相位激光测距相位激光测距 图9-11 f调制频率(Hz) N光波往返全程中的整周期数 不是一个周期的位相值 L定义为测距仪的电尺长度:等于调制波长的二分之一。则相位测距方程为
7、:结论:因为L为已知的,所以只需测得N和N即可求D。fNt12 fCNfCfNCCtD4212221则个调制频率对应的长度等校于令1,22TvCfCLLNNLLNLD2二、相位测距的多值性 在测距方程中是可以通过仪器测得的,但不能测得N值,因此,以上方程存在多值解,即存在测距的多值性。但若我们预先知道所测距离在一个电尺长度L之内,即令N=0,此时,测距结果将是唯一的。 其测距方程变为: 例:设光调制频率为f=150103Hz 则电尺长度 当被测距离小于1000m时,测距值是唯一的。 即在1000m以内的测距时N=0(不足一个电尺长度)LD2mmfCL1000101502103238三、相位测距
8、精度 将 两边微分后,取有限微量, 其中 为相对测相精度(一般1/1000可比较容易做到的) 例如,对上例而言, 即此时测距精度可达1m。 从上式可以看出D与调制频率f成反比,即欲提高仪器的测距精度(即使D减少),则须提高调制频率fv.而由电尺长度公式可知,此时可测距离减少。因此在测相精度受限的情况下,存在以下矛盾:LD22)(22)(2fCLLD则100012mD1100011000 若想得到大的测量距离则测距精度不高 若想得到高的测量精度(电尺长度短),则测量距离受限制。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四、双频率相位激光测距 即设置若干个测量频率进行测量,现以两个频率为例加以说明。 设测量主频为1,
9、辅助频率为2=k 1(k为L1 “游标”原理: 设两频率的光波从仪器发出时的初位相相同, 则只有当D=10L1或10L1的整数倍时,两者位相才相等。即两个调制频率的相位差第二次等于0时,两个频率的电尺长度L1和L2的末端经过若干次后又刚好重合。且在一个周期内,相位差与被测距离成正比。(图9-12)112 fCL 1111229109 . 022LLKLKfCfCL图9-12 因此,只有测量距离不大于10L1(N10),就可根据(1-2)的值来确定N和距离D。 采用两个频率测距时的测距方程:DLLNDDLLNDLNLD2222211111222得:由2222111122LLNDLLND可以写成:
10、12Kff 因为12212LKfCL所以 上两式相减,并以L2代入得: 式中: 为可测距离的放大倍数, 为新的电尺长度。 对上例: ,即将电尺长度放大了10倍,或者说在仪器测相精度不变的条件下,可测距离扩大了10倍,即Dmax=10L1。2112111212212222NNLDKNLDKNLDKLNND1212121整理得:MK11KL11109 . 011MN的确定:(图9-12) )(212 0 02:112121121212121MLKLDNNNN则,即时,即)第一种情况102:2212121NN时,即)第二种情况12121221121MLKLD 则11212221121MLKLD或 结
11、论: 1、采用两个频率,能使最大可测量距离增大倍 倍,(f2=Kf1); 2、当 时,采用 计算D值; 3、当 时,采用 计算D值; 4、可采用多个频率进行测量。 如取02112112MLD021121221MLD1111999. 0 99. 0 9 . 0 ffff、KM11 例:设测量仪器的分辨率为0.01m,最大可测距离为100m,测相精度为 ,采用2个频率测量,设计L1L2及f1,f2。 (1)求L1: 所以:L1=10m (2)求测距放大倍率: (3)求K:由 10001221LD由 mLLD01. 01000211得xM10101009 . 010111111MKKM,则(4)求L2:(5)求f1和f2 mLL91009 . 0109 . 012fCL2由HzLCffCL781111105 . 110210322得HzHzLCffCL76822221035. 11095 . 19100210322 (二)第二方案:采用一个精频:如f1=15MHz,相应L1=10m,和一个粗频:如f2=150KHz,相应L1=1000m,粗尺确定(1-1000)m的距离,电尺长度为1000m,(测量精度为1m),精尺确定(0.01-10)m的距离,电尺长度为10m,(测量精度为0.01m)。 注:测相精度为1/1000。 该方案既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省鸡西市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第二单元 第10课时 10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人教版·2024秋)
-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5 Here and Now SectionA Pronunciation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深入理解语文的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学设计
- 手形的联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 美容师考试的职业发展与规划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宠物营养师考试相关学科联系试题及答案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 介绍梅西的英语演讲稿
- 康复治疗师考试知识点汇总
- 2023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事业单位招聘(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尿崩症诊疗规范内科学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3D打印实训指导书
- 除草机器人简介
- 当代文学第一章1949-1966年的文学思潮
- a320飞机空调系统工作原理与使用维护分析
- 施工机具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教程》高职配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