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 (2)_第1页
有理数的加法 (2)_第2页
有理数的加法 (2)_第3页
有理数的加法 (2)_第4页
有理数的加法 (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理数的加法(1)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设计】课前预习1、判断题(1)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 )(2)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这两个数绝对值的和。( )(3)如果两个数的和为负,那么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4)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 )(5)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比其中任何一

2、个加数大,那么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2、计算(1)15+(-22) (2)(-13)+(-8) (3)(-0.9)+(1.51) (4)(-6)+ 6【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题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为掌握新知打下基础课内探究一、预习交流: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2检查自学效果二、导入新课:做一做! 活动1:计算(2)(3),在方框中放进2个和3个:因此(2)(3)5。活动2:计算(2)(3),在方框中放进2个和3个:因此, (2)(3)5活动3:计算(3)(2),在方框中放进3个和2个,移走所有的,因此(3)(2)1活动4:计算(3)(2),在方

3、框中放进3个和2个,移走所有的,因此(3)(2)1活动5:计算(4)(4),在方框中放进4个和4个,移走所有的:因此(4)(4)0活动6:计算(2)0,在方框中放进2个,因此(2)02【设计意图】活动1:“计算(2)(3)”由教师演示完成:依次在方框中画出(放进)2个和3个,由于没有抵消的,最终方框中有5个,故得到算式(2)(3)5。其余5个活动由五个学习小组的代表到讲台演示完成,其余同学则在座位上相应同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对需要帮助的同学给于正负抵消的提示,同一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也可以合作交流。教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同步将师生得出的6个算式写在黑板的醒目位置,为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4、做铺垫。画一画!我们也可以利用数轴表示上述加法运算过程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1)先向东走2个单位长度,再向东走3个单位长度,一共向东走了5个单位长度即(2)(3)5(2)先向西走3个单位长度,再向东走2个单位长度,此时在原点西侧1个单位长度处即(3)(2)1【设计意图】借助数轴,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一步对上述加法算式的合理性、正确性作说明。议一议!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设计意图】学生仅凭六个算式很难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需要在此时作必要的引导与说明:两个有理数相加,其结果(和)仍是一个有理数,而一个有理数是由它的符号和

5、绝对值组成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两个加数的符号、绝对值与和的符号、绝对值的关系入手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观察两个加数的符号关系,可以把6个算式分成三类:两个加数同号、两个加数异号、一个加数为0。从而可以用分类的思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练习(1)(2)(5) ;(2)(4)(6) ;(3)4(1) ; (4)2(4) ;(2)异号两数相加, ;练习:(1)(2)(5) ;(2)(4)(6) ;(3)4(1) ; (4) 24 ;(3)一个数同0相加, ;练习:(1)(2)0 ;(2)0(6) ;【设计意图】得出法则后通过口答的形式练习,及时巩固,加深对各个法则的

6、理三、探索新知典型例题讲解例1计算下列各题:(1)180(10); (2)(10)(1); (3)5(5);(4)0(2); (5)2.4(3.6); (6)4.23+(-6.77);【设计意图】本环节6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别由6位同学充当小教师对同学讲解,讲解时首先要说明适用哪个法则?如何确定和的符号、绝对值?并在黑板上板书规范的过程。对于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其他同学补充说明或加以纠正。例2填空:(1)某日早晨6点的气温为9,到下午2点,气温上升了5,则下午2点的气温为(9)54即下午2点的气温为4(2)某人先向东走15米,再向东走8米,则此人两次一共向东走了米15(8)7即此人两次

7、一共向东走了7米【设计意图】本题是有理数加法的简单应用,学生首先需要根据题意用加法算式表示这一问题,再通过计算解决这一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又一次加深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这一法则的内化过程。四、检测反馈1、计算:(1)(25)(75);(2)(13)52;(3)(23)0;(4)45(45)(5)(1.5)(7);(6)4.23+(-6.77)2、请和你的同桌结为学习伙伴,在同伴的学案上出两道有理数的加法练习,并相互批改(1)(2)3、某校举办数学竞赛,试卷有10道选择题,评分标准是做对一道得1分,做错一道扣1分,不答得0分,下表是某校10名参赛选手的最后成绩选手号1234567

8、8910最后成绩-43-11-6-2510-2 (1)表中的正数与负数表示什么意思?(2)哪名选手得分最高?哪名选手得分最低? (3)得分最高的选手最多做错几道题?(4)得分最低的选手最多做对几道题?【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练习和小组间成员的相互批改,了解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掌握程度,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能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感受吗?课后提升1 计算:(1)(-10)+(+6); (2)(+12)+(-4); (3)(-5)+(-7); (4)(+6)+(+9);(5)67+(-73); (6)(-84)+(-59); (7)33+48;(8)(-56)+372

9、计算:(1)(-0.9)+(-2.7); (2)3.8+(-8.4); (3)(-0.5)+3;(4)3.29+1.78; (5)7+(-3.04); (6)(-2.9)+(-0.31);(7)(-9.18)+6.18; (8)4.23+(-6.77); (9)(-0.78)+03用“”或“”号填空:(1)如果a0,b0,那么a+b _0; (2)如果a0,b0,那么a+b _0;(3)如果a0,b0,|a|b|,那么a+b _0;(4)如果a0,b0,|a|b|,那么a+b _0教学点评:一、以问题为主线,贯穿探究新知的过程本节课基本上能采用以建构主义为依据,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

10、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开展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的背景;整个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基本上由5个问题统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探究。学生能多样化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运用类比、数形结合、游戏等手段形象具体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问题为主线,能减少教师占用课堂时间, 把主要时间交还给学生去探索新知识,避免教师“讲得太多”。二、加强了口算练习因为口算练习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省时省力收效大。所以我利用Excel开发了“口算练习系统”,本系统可以灵活地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口算练习,学生可以利用自家的电脑进行自我训练,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自编本软件,是本节课的又一个这点。三、体现大教材观 课本中“净胜球”学生有的可能不太理解,也不好理解,所以我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