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分析报告中学生成绩_第1页
SPSS分析报告中学生成绩_第2页
SPSS分析报告中学生成绩_第3页
SPSS分析报告中学生成绩_第4页
SPSS分析报告中学生成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准文档2017年SPSS术应用期末考核论文基于SPSS的中学化学例题教学效果研究-以延吉市某中学为例二 一七年六月文案大全摘要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备受关注,尤其是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是目前中学师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学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本身具有微观性和抽象性 的特点,使初中生在学习时比较困难,而例题是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的范 例,例题教学是中学化学课堂常见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调查统计对一个班级初中生实施案例教学前后的化学成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描述量统计, 方差齐性分析,独立单样本T 检验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了在中学化学课堂上实施案例教学, 有利于增强学生 学习兴

2、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化学成绩的结果。得出中学化学教师应该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例题并充分利用例题, 以促进初中生对化学概念原理的 认识和理解,对化学规律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化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关键词:中学化学 案例教学SPSS软件 统计分析目录摘要 II目录 III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 SPSS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2案例教学国内外发展与研究 3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42.1 概念界定 42.1.1 例题 42.1.2例题教学 42.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4 T 检验 42.1.5 相关分析 5

3、第三章教学实施结果统计分析 63.1数据来源 63.2数据分析 63.1.1描述性统计结果 73.1.2 独立单样本t-检验结果 83.1.2 相关分析结果 9第4章结论与建议 104.1研究结论 104.2研究建议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近年我国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提出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 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学习, 学会发现与创新,这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要求师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 生转变。例题作为中学化学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而现阶段对中学化学课堂上例题教学情况及效果的研究不

4、多。由初中化学教材上对于化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化学具有科学性; 其次,化学所研究的内容是原子和分 子水平的,具有微观性、抽象性,有研究表明正确地使用化学课本中的例题,发 掘化学例题的潜在价值,有利于对中学生理解并掌握化学概念和原理等抽象(微 观)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这与我国教育改革中提倡的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相吻合。SPSS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图形菜单驱动界面的统计软件,也是国际上最有影 响的三大统计软件之一 1,具有分析结果清晰、直观、易学易用的特点,已经在 我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该软件还可以应用于经 济学

5、、统计学等方面,今年也有在教育学方面有所应用。将SPSS统计软件与教育教学相联系,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教学方法和策略等实施的效果等非常 好。因此本文调查了延吉市某中学高 个班级 29名学生的化学成绩,并通过 SPSS软件分析了例题教学法前后,中学生化学成绩的显著性差异以及物理、数 学成绩与化学成绩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例题教学对中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影 响。1.2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问卷了解中学化学老师对例题教学的认识情况和使用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学生的化学成绩,了解案例教学在中学化学课堂上的效果。 进而探讨学生学 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效率的提高。为中学化学教师及广大的师范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数据以及一

6、些建议。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SPSS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SPSS 统计软件在学科中应用的研究涉及到的领域很宽泛,如教育学、心理 学等学科。国外首先国外Danie在应用SPSS在教育中做定量研究按照实验 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思路对SPSS统计软件的功能操作进行了介绍2,对SPSS在教 育中定量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使用真实数据集来进行教育研究,软件的功能介绍 内容全面,但没有讲解具体的数学公式将统计原理与之结合指引。在教育和社会研究中应用SPSS定量方法一书中强调建模中的数据分析的核心概念,应 用SPSS在教育和社会中做定量研究,以科学研究的思路介绍SPSS统计软件的操 作方法,但是操作研究

7、需要一定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此类书籍主要将SPSS应用于具体学科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针对性,研究分析的案例数据也是与学科相 对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理论指导意义。总的来看,国外对于SPSS统计软件的研究应用各方面都比较深入,对于 SPSS软件的研究结合了具体的数据资料进 行分析,将统计原理与具体的操作应用相结合, 对于各个学科的专业研究指导性 也较强,SPSS软件已经被宽泛的应用到医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应用研 究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国内,目前针对教育学SPSS软件应用主要在试卷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和成 绩痛等方面。李玲在基于 SPSS软件的计算机基础试卷分析(2016年) 一文中

8、提出通过SPSS软件对试卷质量在信度、难度、区分度等方面进行量化分 析,适当调整或舍弃不符合指标的题目,可以防止教师出题的随意性,有利于试 卷的标准化,能更合理、科学、有效的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刘飞等人在利 用SPSS和 EXCEL实现LSD多重比较的字母标记一文中提出科技论文中单因素 多重比较后样本间经常需要进行多重比较,并用字母进行标记。当样本较多,要 进行字母标记比较费时,大部分统计软件不能够直接将比较结果进行标记。如果 结合SPSS!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然后利用EXCEL勺公式,快捷地实现字 母的标记。总体来看,将SPSS统计软件应用于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中的较少。1.3.2 案

9、例教学国内外发展与研究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将他与老师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式编成书,以一个个故事为媒介来教育别人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这也是最早的案例教学法雏形,同时 也为后来将案例在课堂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的指导。现代的案例教学首先 出现在法学院的教学中,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于1870年创立了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法律科学为基础,以案例为素材, 以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为教学手段,以“像律师一样思考”为目标,能够培养 学生科学和理性的思维精神,能够通过个别决策的推广到对法律规则的一般化理 解。1986年美国卡耐基教育与经济论坛成立的教学专业小组发表了教育改革报 告书

10、:准备就绪的国家一一21世纪的教师中提到“应该把案例教学法发展 成教学的主要焦点”。目前,已出现了许多师资培训课程的案例手册,这些都极 大的推动了案例教学的发展。我国出现案例教学法相对较晚,基本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1979年,我国工商行政代表团访问美国,将案例教学法介绍到了国内。但在开始,案例教 学法在中国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 近几十年,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发展迅速,案例 教学应用于化学教学,是在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以提高学 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课程理念的一种积极的探讨 ,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 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大有益处。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2.1 概念界定2.1.1例题

11、例题是一种用来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题过程的范例。例题一般有下面几个功能: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对解题过程的示范;某一题型思考方法的 揭示等。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提出化学例题能帮助中学生正确理解学习的知识; 给学生提供科学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促使学生规范学习行为的养成;增强学生的 应用意识。例题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发散思维、严谨态度等科学素养的形成。2.1.2例题教学例题讲解是课堂中的重要环节,基本每堂课都会涉及到例题教学。波利亚说: “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习题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例题教学的示范和引 领作用,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

12、效途径。”其实化学教学也一样,通过例题 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化学思想方法,探寻并掌握化学学习的“捷径”,提高教与学的效率。2.1.3描述性统计分析所谓描述性统计分析,就是对一组数据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于描述测量样本的各种特征及其所代表的总体的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的项目很多,常用的如平均数、标准差、中位数、频数分布、正态或偏态程度等等。这些分析是复杂统计分析的基础,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做好这第一步是下面进行正确统计 推断的先决条件。做描述性统计分析要报告以下 4个统计量:均值、标准差、最 小值和最大值9。之后做直方图,判断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2.1.4 T检验T 检验,亦称student

13、t检验(Students t test ),主要用于样本含量较小(例如*30),总体标准差c未知的正态分布资料10。t检验是用t分布理论来推论差异发生的概率,从而比较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它与 f检验、卡方检验并列。t检验是戈斯特为了观测酿酒质量而发明的2.1.5相关分析相关性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11。当两个变量的标准差都不为零时,相关性系数才 有定义。当一个或两个变量带有测量误差时,他们的相关性就会受到削弱。相关 系数是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Pears on相关系数12用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是 否在一条线上面,它用来衡量定距

14、变量间的线性关系。皮尔逊相关系数大于0 ,表两变量正相关;小于0,表两变量负相关。第三章教学实施结果统计分析3.1数据来源本论文数据来自延吉市某中学初三班级月考成绩, 笔者去该学校实习,以实 习班级为研究对象,统计了该 29名同学在接受案例教学前的化学成绩(C1)和 实施后的成绩(C2),并统计了他们的的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分析数学(第二列)、物理成绩(第三列)对化学成绩(第一列,满分50分)的影响。数据如下前 30.0056.0078.00后40.0043.0034.00前 36.0068.0075.00后39.0056.0065.00前 21.0056.0078.00后35.0064.00

15、89.00前 40.0065.0045.00后31.0057.0075.00前 35.0098.0085.00后30.0045.0086.00前 34.0065.0068.00后45.0056.0086.00前 35.0098.0070.00后49.0096 .00 66.00前 26.0078.0053.00后38.0065.0087.00前 30.0058.0089.00后42.0087.0054.00前 31.0065.0078.00后35.0067.0086.00前 24.0065.0056.00后35.0056.0074.00前 44.0034.0080.00后43.0045.006

16、7.00前 28.0098.0064.00后45.0043.0087.00前 40.0043.0067.00后44.0089.0074.00前 36.0046.0067.00后43.0075.0097.00前 38.0067.0089.00后42.0056.0089.00前 38.0065.0096.00后40.0053.0056.00前 32.0089.0043.00后40.0054.0076.00前 45.0032.0045.00后39.0059.0067.00前 25.0032.0056.00后34.0076.0087.00前 31.0034.0023.00后32.0098.0043.0

17、0前 37.0098.0065.00后43.0056.0087.00前 27.0068.0067.00后31.0078.0087.00前 34.0065.0065.00后45.0089.0069.00前 35.0055.0088.00后28.0098.0067.00前 45.0064.0085.00后28.0098.0073.00前 42.0098.0065.00后27.0079.0087.00前 19.0056.0067.00后34.0068.0056.00前 33.0067.0088.00后 44.0076.0098.003.2数据分析3. 1. 1描述性统计结果描述统计量N极小值极大值均

18、值标准差C1 (前)2919.0045.0033.48286.81710C2 (后)2927.0049.0037.96556.09146有效的N (列表状态)29图1实施前化学成绩图2实施后化学成绩收集到的数据首先做了描述性统计,由描述性统计量的表格数据可知,实施 案例教学之前,班级学生的化学最高成绩是45分,最低是19分,平均分是33.5,; 实施案例教学之后最高分是49分,最低分数是27分,平均分37.96。并对前后两 次统计的化学成绩做直方图发现都符合正态分布, 可以进一步做显著性检验。所 以接下来做了独立单样本T 检验。3.1.2独立单样本t-检验结果组统计量classStatisti

19、cBootstrap a偏差标准误差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N29均值33.4828-.00081.258930.763235.8269刖标准差6.81710-.17652.773355.120968.19257均值的标准误1.26590chemN29均值37.9655.11961.040336.405940.2963后标准差6.09146.02017.590544.464797.07735均值的标准误1.13116独立样本检验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均值方程的t检验FSig.tdfSig.(双侧)均值差值标准误差值差分的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假设-4.482-7.883-1.08方差.040

20、.843-2.64156.0111.697657657195相等chem 假设方差55.30-4.482-7.884-1.08-2.641.0111.69765不相57651101等a. 除非另行注明,bootstrap 结果将基于 58 bootstrap samples由独立单样本T检验结果可得,均值的标准误差为1.13116 ,F=0.04 ,P=0.843, 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不能拒绝方差相等的假设,即方差齐,实施案例教学 前后学生化学成绩方差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方差相等时T检验的结果为P=0.011,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也就是在实施案例教学前后,学生

21、的化学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另外从样本均值差的95%勺置信区间来看,区间没有跨零,说明前后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3.1.2 相关分析结果相关性chempsymatPearson相关性1.136-.058显著性(双侧).308.664N585858chem偏差0-.008-.014标准误差0.120.128Bootstrap c95%置信区间下限1-.125-.361上限1.349.162Pearson相关性.1361.045显著性(双侧).308.736N585858psy偏差-.0080.007标准误差.1200.178Bootstrap c95%置信区间下限-.1251-.272上限.3491

22、.374Pearson相关性-.058.0451显著性(双侧).664.736N585858mat偏差-.014.0070标准误差.128.1780Bootstrap c95%置信区间下限-.361-.2721上限.162.3741*.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c. 除非另行注明,bootstrap结果将基于 58 bootstrap samples最后,为了检验化学成绩是否右手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统计了学生的物理成绩和化学成绩做了相关检验。结果如上表所示,物理成绩对化学成绩的影响来 看,Pearson系数为0.136,P=0.308,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物理成绩与化 学成绩无关,无统计意义;数学成绩对化学成绩的影响来看,Pearson系数为-0.058,P=0.664,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所以数学成绩与化学成绩无关,无统 计意义。所以可以排除其他无关因素对学生化学成绩的影响。第4章结论与建议4.1研究结论通过统计软件SPSS软件对该班学生化学成绩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学化 学课堂实施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化学成绩有积极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