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_第1页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_第2页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_第3页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_第4页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州园林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词语;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揣摩语句,理解句。难点: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

2、,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难点探究,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一起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二)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1 叶圣陶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 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1925 年“五

3、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2苏州园林拙政园: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沧浪亭: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是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全国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留园:留园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园中分四个风

4、景区,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网师园:网师园占地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 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 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怡园:怡园是苏州园林中建筑最晚的园林,因而得以博采众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同时显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苏州园林图片,如亭台 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等。2 .教师检查预习,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3 .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教师提问:文章是从 角度,抓住 的特点

5、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角度:a.建筑学b.园林历史c.导游d.欣赏者特点: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b.有代表性的园林学生明确:文章是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的。(四)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1 .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1)学生精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划分结构层次。(2)同桌之间交流,求同存异。(3)小组内部交流,求同析异,并统一看法。(4)全班交流,教师可作必要的点拨指导。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3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关4假山池沼的艺术美-5

6、花草树木的映衬美6花濡廊子的层次美-7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细处 8门面的图案美二建国内建筑的色彩美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2.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的说明顺序。(2)其余同学补充评价。明确: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 再从 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 “图画 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 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 的布局、假山池沼

7、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 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3)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生齐读第4段。选一位同学介绍本段的说明顺序。明确:本段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其次又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 耍的游鱼,充满生气。“图画美”贯穿整个段落。(五)难点探究文中多次提到绘画, 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 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 或以

8、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学生讨论,明确: 1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2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3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5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6.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上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

9、增加了景致的深度。1、 2 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 3 、 4、 5 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 6 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 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 “以大观小” 的画法、 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六)课堂练习精读文章第6 段,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此段的说明要点。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形成的?3园林内装镜子,请用物理学知识对这一设计依据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作简要说明。选三位同学回答。明确: 1 这段话的说明要点是

10、花墙和廊子的特点。2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 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因而形成了“隔而不隔, 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3装镜子是运用物理学光学中平面镜成像原理,通过反射,层次加多了,景致更深了。(七)布置作业1课后了解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简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复习中国石拱桥桥之美,找出两文中所采用的说明方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弄清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比较阅读,深化对于说明方法的理解;延伸拓展,有助于课内知识的消化及能力转化。(一)把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1 教师简单介绍有关说明文常用的

11、说明方法的知识。关于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方法。当然,作者也有选择的自由。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列图表等。2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 )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2 )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3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存同析异。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作比较“我国的建

12、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引用“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列数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二)比较阅读,加强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运用从本文学到的知识分析中国石拱桥桥之美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语文科代表组织全班同学交流,最后科代表作总结发言。明确: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选用的说明方法有:( 1)打比方“石拱桥的桥洞成

13、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遍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2)举例子“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江南乡间石桥”“长桥”“风雨桥”( 3)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 82米”“(卢沟桥)桥长 265米”( 4)引用“唐朝的张族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三) 揣摩语句,理解

14、语句丰富的内涵, 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 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1 探讨课后练习二( 1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 6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15、。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学生朗读句子,悉心体味,思考。明确:( 1 )“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这里是典范、 样本的意思。 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2 )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3 )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 ) “艺术” 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 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 并且无法被复制; “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5 )去掉“往往”,使表

16、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6 )这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沁人耳目。2学生另找几例品评涵泳。如: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明确: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跟前, 而是渐次展开, 给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四)课堂小

17、结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 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 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五)课堂练习仿句训练1 .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 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讲 究讲究讲究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要求:仿照本段,利用总分总的格式写一段话,要求分说部分用一组排比句。2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