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与原子的说课稿_第1页
分子与原子的说课稿_第2页
分子与原子的说课稿_第3页
分子与原子的说课稿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分子与原子的第一课时说课稿说课教师汪岗中学陈卫军一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分子和原子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课题的内容。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物质构成奥秘”是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世界的第一课。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 原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特点,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质量和体

2、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2、 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 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3、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 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培养合作意识以及 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建立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 ”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三说教学的重难点及教具仪器准备教学重点: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2认识微粒的特征。教学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2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教具仪器准备:仪器:烧杯、注射器、胶头滴管、量筒等。药品:氨水、水、酚酞、品红、红糖、酒精等。四、说教法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 手

4、演示等方法。米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 教学方法,这样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 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五、说学法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实验一讨论法和分析一归纳法。实验反映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化学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材料,得出正确结论,强化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和讨论发现自已和别人的长处和不足,大家互相帮助

5、,互相鼓励,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有所发展,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由于初三学生还是化学的初学者,在实验教师应注意以下指导:(1)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和设计,(2 )在实验之初,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3)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4)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才能不断培养和提 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体现本课的重点,我用变魔术的方法使一个沾有无色酚酞的白纸玫瑰变成红色玫瑰(二)探究分子和原子真实存在用固体蔗糖溶于水取代课本的品红溶于水来证明分子真实

6、存在,这是因为同学更熟悉蔗糖便于讲解和理解, 因为它既有颜色的变化, 也能体会到味道的变化, 对学生有视觉的真 实感,而且避免与后面的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的实验探究重复。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一个逐再让学渐变小的过程,反应物质的可分性, 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三)利用教材给出的数据说明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一性质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数据: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 X10-26 kg, 滴水中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性质,我进行了类比说明:人们常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比喻

7、事物或物质的如芝麻之小。可是在微观世界里芝麻的小却无法与分子 比拟的,芝麻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细胞由无数个分子组成,分子还有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50万到100万分子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成长队,也只有一根头发的直径长。(四)开展活动与探究得出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这一结论。主要以课本实验和学生讨论为主,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分子这一特点,在第3个步骤中添加2个小烧杯,一个装白水放在玻璃罩中与无色酚酞烧杯形成对照,一个装无色酚酞烧杯放在玻璃罩外,这样对照更能分子在不断运动,还能引出分子运动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如氨水的挥发性,可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分子运动还与什么有关,为实验探究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

8、起过渡作用(五)继续创设分子运动的问题情景: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放在桌上,小心地在两个烧杯中投入少量的品红。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 观察两杯中品红的扩散过程。让学生进行讨论即是学习新的内容也是对旧的知识进行巩固,由此实验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还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分子的真实存在和分子不断在运动。同时引导学生联想到我们把湿衣服凉在太阳下比凉在阴处干得快。(六)开展活动与探究得出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这一结论学生探究活动: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否有空隙?问题思考:50 mL水+ 50 mL酒精=100 mL液体正确吗?实验探究

9、:取两个 50mL量筒分别取50 mL水和50 mL酒精后,再让两种液体倒入 100mL 量筒。可以观察到量筒混合,进而得出溶液并没有100mL,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为什么没有100 mL 了。此时不失良机地问学生: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呢?难道1 +1工2吗?学生讨论后交流,有的同学可能会说: 水与酒精发生了化学反应;可能是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造成的;可能是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一种物质的分子穿插到另一种物质分子空隙里去了。 究竟哪种说有道理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冋再探究。实验探究: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观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会观察到,混合时有些沙子进入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

10、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体积之和,由此学生展开联想,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与此类似,进而得出: 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所以说分子大小改变是错误的,可以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变小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在学生认识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基础上,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这样安排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获取知识,在质疑中升华知识!也引出新的探究内容。(七)探究开展活动与探究得出 不同状态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大小不一样”这一结论学生探究活动: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

11、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得出: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 与此同时联想到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把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设计二道题目让学生讨论完成,1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水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 解释;2钢轨为什么是一段一段的中间留有间隙?这是教学难点故用实验和生活的现象来认 识来完成 不同状态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大小不一样”的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12、和把握(八)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是否正确? 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液体中分子是静止的。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2)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快,主要是为了美观吗? 可以将大量空气充入轮胎中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些题目难度不大,也体现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的运用,很好巩固本节课的内容。七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是:分子及其特点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二、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2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和物质的性质有关3分子之间有间隙,不同状态的物质分子间隙不一样这样的板书设计即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又体现清晰的思路八 说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本教材中是微观重要的基本探究点,在教科书中占有一个很重要的地 位。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了解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