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_第1页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_第2页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_第3页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_第4页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名称: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及任务:1. 掌握测定流体流动阻力实验的一般方法。2. 测定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及突然扩大管的局部阻力系数。3. 验证湍流区内摩擦阻力系数为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4. 将所得光滑管的方程与 blasius 方程相比较。二、实验原理:流体输送的管路由直管和阀门、 弯头、流量计等部件组成。由于粘性和涡流作用, 流体在输送过程中会有机械能损失。 这些能量损失包括流体流经直管时的直管阻力和流经管道部件时的局部阻力,统称为流体流动阻力。1. 根据机械能衡算方程,测量不可压缩流体直管或局部的阻力如果管道无变径,没有外加能量,无论水平或倾斜放置,上式可简化为:p 为

2、截面 1 到 2 之间直管段的虚拟压强差,即单位体积流体的总势能差,通过压差传感器直接测量得到。2. 流体流动阻力与流体性质、流道的几何尺寸以及流动状态有关,可表示为:由量纲分析可以得到四个无量纲数群:欧拉数,雷诺数,相对粗糙度和长径比从而有取,可得摩擦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实验中摩擦系数的计算式当流体在管径为d 的圆形管中流动时,选取两个截面, 用压差传感器测出两个截面的静压差, 即可求出流体的流动阻力。根据伯努利方程摩擦系数与静压差的关系,可以求出摩擦系数。改变流速可测得不同re 下的,可以求出某一相对粗糙度下的在湍流区内摩擦系数-re 关系。,对于光滑管(水力学光滑),大量实

3、验证明,re 在氛围内,与re的关系遵循blasius关系式,即对于粗糙管,与re 的关系以图来表示。3. 对局部阻力,可用局部阻力系数法表示:对于扩大和缩小的直管,式中的流速按照细管的流速来计算。对一段突然扩大的圆直管,局部阻力远大于其直管阻力。由忽略直管阻力时的伯努利方程可以得到局部阻力系数的计算式:式中,、分别为细管和粗管中的平均流速,为 2,1 截面的压差。突然扩大管的理论计算式为:面积。,、分别为细管和粗管的流通截三、实验流程:本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 管道水平安装, 水循环使用,其中管5 为不锈钢管,测压点之间距 1.50m,内径 21.0mm;管 6 为镀锌钢管,测压点间距离1.

4、50m,内径 22.5mm;管 7 为突然扩大管,由 16.0mm扩大至 42.0mm。各测量元件由测压口与压差传感器相连,通过管口的球阀切换被测管路, 系统流量由涡轮流量计 3 调节,离心泵的功率由变频器通过改变输入频率控制转速来实现控制。四、实验操作要点:1. 开泵:在关闭所有阀门的情况下,打开电源,启动变频器至50hz,固定转速,观察泵出口压力稳定后,即可进行排气。2. 排气:在对某一管路进行实验之前, 排尽设备主管和该管路及对应测压管路内的空气,每切换管路都要排一次气。关闭其他控制阀,打开对应管路的控制阀、 测压阀和排气阀,在50hz 下,调节流量至1-2,待 2min 以上,压差传感

5、器示数稳定后,关闭排气阀和流量调节阀,在流量为0 下观察压差传感器示数是否为0,若有较大偏差则气未排尽,若偏差较小且稳定则记录初始偏差值。3. 实验数据测取: 确定排气完毕且其余管路切换阀和测压阀关闭后,调节变频器至25hz左右。对于直管阻力,按照流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测取10 组数据,控制压差在3.70.7kpa之间。对于突然扩大管的阻力,可测取3 组数据。 测取数据时, 每个数据点取值应等待2min以上且压差和流量稳定为某值或在很小范围内波动。波动时可取其中点。五、原始数据及处理:1. 原始数据记录水的物理性质:测定光滑管时, 25下, =996.95kg/m 3, =0.8973mpa/s

6、测定粗糙管及突然扩大管时,26.5 下, =996.58g/m 3, =0.8641mpa/s(1) 光滑管和粗糙管实验数据光滑管数据:不锈钢管,l=1.500m , d=21.0mm, 0.02mm,零点误差p0=-0.04kpa 。粗糙管数据:镀锌钢管,l=1.500m , d=22.5mm, 0.2mm,零点误差p0=-0.06kpa 。表 1光滑管和粗糙管原始数据记录表序号光滑管粗糙管压差 /(kpa)流量 /(m 3*h -1 )压差 /(kpa)流量 /(m 3*h -1 )13.697.143.696.6123.345.993.365.5633.15.23.064.6542.74

7、.022.753.7552.453.392.443.0262.082.52.022.1371.711.751.731.681.361.141.371.0591.030.71.010.59100.690.320.690.3(2) 突然扩大局部阻力系数测定数据突扩管:d1=16.0mm, d2=42.0mm,初始误差p0=-0.04kpa 。表 2突然扩大局部阻力系数数据记录表序号流量 /(m 3*h -1 )压差 /(kpa)13.573.1622.511.5431.460.492. 数据处理表 3光滑管数据处理表序号流量 /(m 3 *h -1 )流速 /(m*s -1 )实际压差re b/(

8、kpa)13.692.967.18690340.023030.0195123.342.686.03624860.023600.0200133.12.495.24579960.023810.0203842.72.174.06505130.024320.0211052.451.963.43458360.024950.0216262.081.672.54389130.025640.0225271.711.371.79319910.026730.0236581.361.091.18254430.027860.0250491.030.830.74192700.030460.02685100.690.55

9、0.36129090.033020.02967其中, b 项为根据blasius 公式计算的理论摩擦系数值。直管阻力系数的计算示例:由表 3 中第 1 组数据为例,表 4粗糙管数据处理表序号流量 /(m 3*h -1 )流速 /(m*s -1实际压差re)/(kpa)13.692.586.67668960.0302123.362.355.62609130.0307033.062.144.71554740.0310242.751.923.81498540.0310752.441.703.08442340.0319162.021.412.19366200.0331071.731.211.66313

10、630.0342181.370.961.11248370.0364891.010.710.65183100.03930100.690.480.36125090.04664图 2 光滑管和粗糙管的-re 关系曲线曲线分析:(a) 光滑管和粗糙管的摩擦系数均随 re 的增大而减小,且随着 re 的增大,摩擦系数减小的趋势趋缓。(b) 在同一 re 下,相对粗糙度更高的粗糙管比光滑管的摩擦系数更大,说明 /d 越大,摩擦系数越大。(c) 在同一 re 下,光滑管的摩擦系数大于水力学光滑摩擦系数的理论值,说明实验用的光滑管和理论光滑有一定差距。表 5突然扩大管数据处理表序号流量 /(m3*h -1 )

11、压差细管流速 /(m*s -1 )粗管流速 /(m*s-1 )/(kpa)13.573.204.930.720.714922.511.583.470.500.715231.460.532.020.290.7175局部阻力的计算示例:以表 5 中第 1 组数据为例,理论值相对偏差测量值与理论值基本符合,但存在一定误差。五、结果讨论分析1. 本次曲线拟合的相对大小比较准确,数增大, 摩擦系数趋近于某一值的结论。但是其中表现的趋势不明显,并未得到随着雷诺可能是测定的摩擦系数和雷诺数范围较小,如果增大测定的雷诺数上限,即在更高的流速下做实验,可以看到更好的趋势。2. 测定的局部阻力系数和理论值接近,

12、说明实验结果较好。 实验值低于理论值, 可能是实验设备本身存在损耗, 细管在高流量下腐蚀变粗的结果。 可以看到随着流量增大有上升趋势,而的三次结果的差值应该是被忽略的直管阻力的影响, 因而随着流量增大, 表观的局部阻力系数应该增大而不是减小,可能是实验记录和计算舍入的影响。六、思考题1. 在不同设备(包括相对粗糙度相同而管径不同) 、不同温度下测定的 -re 数据能否关联在一条曲线上?答:仅在相对粗糙度不同时可以。由知,摩擦系数是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 当相对粗糙度不变时,可以关联出一条摩擦系数和雷诺数的曲线,而相对粗糙度与温度无关。因此,当且仅当相对保持粗糙度不变时,不同设备,不同温度的-re数据能关联在一条曲线上。2. 以水为工作流体所测得的 -re 关系能否适用于其他种类的牛顿性流体?为什么?答:可以。由知,摩擦系数是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当保持相对粗糙度不变时,流体性质对-re 关系不产生影响,可以适用于所有流体。3. 测出的直管摩擦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