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噪声防治之策略.doc_第1页
浅谈建筑施工噪声防治之策略.doc_第2页
浅谈建筑施工噪声防治之策略.doc_第3页
浅谈建筑施工噪声防治之策略.doc_第4页
浅谈建筑施工噪声防治之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近几十年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各地区都在加紧建筑工程的建设,伴随而来的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加强城市建筑施工噪声的管理以及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需引起重视的重大课题。下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原因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并提出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相关措施。关键词:建筑施工 噪声 防治措施AbstractIn recent decad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is accelerating, all regions are stepping up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accompanied by the construction noise pollution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noise and to tak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noise pollution, has become the community a major issue to be taken seriously. Following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the causes of noise pollution and harm to human body, and made nois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nstruction-related measures.Key words:construction;noise;control measure目 录引言1一、建筑施工噪声的概念及来源2二、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原因32. 1 施工单位环保责任意识淡薄、噪声污染危害认识不足32. 2 施工设备老化,施工方法不当32. 3 场地布局不合理,未采取行之有效的降噪、防噪措施42. 4 相关部门监测工作不到位,建筑施工噪声泛滥42. 5 环保部门查处违法施工行为困难 4三、建筑施工噪声对人体的危害53. 1 什么样的声音称为噪声 53. 2 噪声污染对身心健康危害 5四、现状分析74. 1 建设单位自身矛盾 74. 2 法律法规与建筑噪声污染防治的冲突 7五、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对策85. 1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85. 2 合理使用施工机械,改进施工方法95. 3 采取合理措施,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95. 4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和施工现场检查,杜绝噪声污染的发生 105. 5 加强施工公示,加强沟通 10六、思考与建议10结论12参考文献13致谢1414引 言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接踵而来的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人口稠密地区的建设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污染, 已经成为环境投诉的热点问题。虽然在治理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方面,执法人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何加强城市建筑施工噪声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噪声污染,给居民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已成为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如:地下铁道、高速公路、桥梁,敷设地下管道和电缆等,以及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都大都使用各种不同性能的动力机械,使原来比较安静的环境变成了噪声污染的严重场所。某些施工现场临近居住建筑群,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以此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浅谈建筑施工噪声防治之策略一、建筑施工噪声的概念及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的生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在建筑施工中所发生的特别显着的噪声作业为被指定特定建筑作业,有以下5 种:(1) 使用打桩机、拔桩机或打桩、拔桩机作业;(2) 使用铆钉机作业; (3) 使用凿岩机作业; (4) 使用空气压缩机作业; (5) 设有混凝土搅拌设施或沥青混凝土搅拌设施的作业。工程实例基础工程中,有土方爆破、挖掘沟道、平整和清理场地、打夯、打桩等作业;在主体工程中,有立钢骨架或钢筋混凝土骨架、吊装构件、搅拌和浇捣混凝土等作业;在施工现场,有自始至终频繁进行的材料和构件的运输活动;此外还有各种敲打、撞击、旧建筑的倒坍、人的呼喊等。为有效实施对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管,必须先熟悉掌握建筑施工的噪声控制标准。基于建筑施工噪声的特殊性,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场界噪声的限值有所不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 90)给出了不同施工阶段相应的噪声限值(如表1 所示) 。若有几种施工阶段同时进行,应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表1 中的“夜间”,是指晚22 :00 至晨6 :00 之间。表1: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列于下表:等效声级Lea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制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2 55 注:表中所列噪声值是指与敏感区域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处的限值,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二、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原因2. 1 施工单位环保意识淡薄、噪声污染危害认识不足一些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唯利是图,法律法规意识淡漠,置公众的利益于不顾,一味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不分时间段的随意进行施工,产生的超标准建筑施工噪声,严重干扰了周围人群的正常生活。与此同时,农民工现已成为建筑业劳动力的主体,他们没有经过必要的上岗培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问题的严重性明显加大。假如是整建制的合格分包工队伍,安排培训民工还是有可能的,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分包队伍都做不到。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问题上,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环境保护知识,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日常检查中,经常可以发现工地上大声喧哗、打口哨等制造噪声影响居住环境行为。同时由于相关法律知识欠缺,主观上缺乏噪声污染防治意识。从日常管理情况看,部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对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环节十分重视,噪声污染防治意识不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施工安排不科学,往往不能在晚22时以前完成当天的作业任务,造成施工延期,影响周围群众的休息;二是施工场地设置不合理,没有考虑将高强度噪声污染放置在距居民区相对较远处;三是在噪声防治上不愿投入,未设置必要降噪屏障,减少噪声;四是对施工人员管理不到位,大声喧哗,车辆鸣笛现象多有发生。2. 2 施工设备老化,施工方法不当目前,各省市大力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以减少现场混凝土搅拌所产生的噪声污染。但由于商品混凝土的价格远高于现场搅拌混凝土,而且对采用商品混凝土的承包商没有相应的经济补偿或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所以在一些中小城市推广商品混凝土工作举步维艰。目前的情况是,施工单位采用的施工方法比较落后,依然在延用搅拌机现场搅拌混凝土,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再有,不分场合地使用垂直式、振动式打桩机打桩作业,露天开锯等,在这样高分贝下不分昼夜地进行施工,丝毫没有顾忌周边群众的居住环境。2. 3 场地布局不合理,未采取行之有效的降噪、防噪措施大部分建筑施工都是在露天下进行的,没有规范的声屏障进行隔声、吸声、消声。有时施工现场由于场地狭小等原因造成布局不合理,例如:钢筋棚离居民住宅区太近,而又没有采取全封闭施工现场围护以及隔音围护等行之有效的降噪措施,使得噪声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还有混凝土搅拌车因没有采取有效的噪声隔离措施等,在城市中造成噪声污染,使得建筑施工噪声衰减性降低,直接向四周扩散作用于敏感物,产生强烈的噪声污染。2. 4 相关部门监测工作不到位,建筑施工噪声泛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与环境监测没有积极发挥作用,保证不了对施工场地噪声的监督管理。不能及时发现建筑施工噪声超标污染现象,造成一些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污染恶性循环。加之我国虽然在现行法规体系中,规定了建筑施工噪声的场地界限值,以及一些防治与治理原则,但从现行法规的规定中,仍然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建筑施工噪声治理难的问题所在。2. 5 环保部门查处违法施工行为困难环保部门查处违法施工行为过程中存在困难,影响了治理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效果,不能根治污染问题。根据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夜间进行禁止进行的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惩处手段单一,且难以执行。一是取证难。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现在的法规要求是由在施工环节中最低一级的具有法人资质的施工企业承担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责任,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出现多处分包、层层转包、主体不明等现象,这一现象在工程的土方作业阶段和桩基阶段更为普遍。这就造成了建筑工地有关的排污申报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实,从而在具体执法取证过程中,环保部门在认定应承担责任的施工单位时有不小的难度,严重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率。同时,在查处违法夜间施工行为时,一些工地大门禁闭,让执法人员无法顺利进入,或者在执法人员进入工地现场,亮明身份后,施工人员拉下电闸一哄而散。工地现场负责人员不承认自己的身份,现场制作的执法文书无人签字,为以后行政处罚的执行难埋下伏笔。二是执法文书送达难。在经过一番努力完成取证工作后,环保部门按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程序决定的行政处罚文书,在送达过程中,施工单位或推托负责人不在,或拒不签收行政处罚文书,为行政处罚的顺利执行制造障碍。三是执行难。行政处罚下达后,主动履行的(主要指缴纳罚款)只是少数。多数拖着不缴罚款,要靠环保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来实施行政处罚。在实践过程中,一个违法行为从发生经过一系列处罚程序到申请强制执行时,通常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期间有些工程或者违法企业承建的部分工程已经完工,施工企业已经转移。强制执行时难以找到相对人,增加执行难度,加大了行政执法的成本,更严重的是部分行政处罚因相对人的地址变化等原因变成了一张空文,严重削弱了环保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建筑施工噪声对人体的危害3. 1 什么样的声音称为噪声?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声音的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B。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间40dB;以居住、文教机关 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 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夜间指22点到次日晨6点)。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那么,室内环境中的噪声标准是多少呢?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第5条4款规定,在室内进行噪声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10dB。3. 2 噪声污染对身心健康危害大3. 2. 1 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 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3. 2. 2 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3. 2. 3 损害心血管。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 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调查1101名纺织女工,高血压发病率为 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3. 2. 4 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高噪声的工作环境,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在日本,曾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声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自杀的例子。3. 2. 5 干扰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 条件。但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 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3. 2. 6 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女性受噪声的威胁,还可以有月经不调、流产及早产等,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专家们曾在哈尔滨、北京和长春等7个地区经过为期3年的系统调查,结果发现噪声不仅能使女工患噪声聋,且对女工的月经和生育均有不良影响。另外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甚至可致畸胎。国外曾对某个地区的孕妇普遍发生流产和早产作了调查,结果发现她们居住在一个 飞机场的周围,祸首正是那飞起降落的飞机所产生的巨大噪声。3. 2. 7 噪声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因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孩子,噪声均可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7000多万耳聋者,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噪声所致。 专家研究已经证明,家庭室内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主要原因,若在85分贝以上噪 声中生活,耳聋者可达5。3. 2. 8 噪声对视力的损害。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 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所以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 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 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所以驾驶员应避免立体场音响的噪声干扰,不然易造成行车事故。四、现状分析4.1 建设单位自身矛盾由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侧重强调建筑质量和工程安排,两者与施工时间发生冲突时,自然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导致出现夜间施工现象的大量出现,其中只有少部分符合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的经批准允许进行连续作业的情况,造成了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并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从而引发大量的环境投诉。4.2 法律法规与建筑噪声污染防治的冲突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在建筑噪声污染防治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给实际执法工作带来了困难。4. 2. 1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由具体的施工单位承担污染防治的责任,造成了其上游的总包企业和建设单位没有义务来治理污染的认识误区,缺乏相应的追究手段,他们常常利用各种手段来缩短施工工期,为具体施工企业违法夜间施工、造成噪声污染埋下隐患。4. 2. 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建设单位递交,环评文件提出的不进行夜间施工,或者必要时经环保部门批准才进行夜间施工作为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之一,其内容是建设单位作出的承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噪声问题违反 “三同时”要求时,无法对建设单位实施处罚。从我们监管过程来看,建设单位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胁迫、利诱施工企业昼夜连续作业,导致部分施工企业出现“被动违法”现象。五、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对策5. 1 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方案,按照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特点和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所用机械、作业时间安排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保持防治设施的正常使用。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所需费用列入建设工程造价的预算和决算。5. 1. 1 合理制定作业时间在施工现场超出规定时间带作业的一般是混凝土连续浇注,支模板等作业。这些噪音的产生在正常作业中是避免不了的,而且这些噪音的强度非常大,如在夜间作业噪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控制施工单位夜晚连续作业,就应该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施工作业时,夜晚作业不超过22 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 时,在特殊情况下(高考期间) 更应该缩短或暂停施工作业。昼间尽量将施工作业时间与居民的休息时间错开,当特殊情况下确需连续施工作业的,事先应该与附近居民协商,并上报工地所在地的环保局和有关环保行政执法部门。5. 1. 2 减少人为噪音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5. 1. 3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为了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噪音情况,掌握噪声值,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用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凡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力争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5. 1. 4 提倡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实施绿色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5. 2 合理使用施工机械,改进施工方法5. 2. 1 合理使用施工机械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是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布局和使用施工机械,妥善安排作业时间。施工中应当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对高噪声施工机械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落后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5. 2. 2 积极改进生产技术(1) 生产作业尽量向现场外部发展,减少现场施工作业量或作业内容。对于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的机械加工及制作,可以在工厂、车间内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如推广商品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的搅拌远离施工现场,减少该作业的噪声源;采用噪声比较小的振动打桩法和钻孔灌桩法等;另外以焊接代替铆接,用螺栓代替铆钉等;其他建筑材料如木材、钢筋及其他金属材料的加工等,也要尽量实现非现场作业。(2) 积极改进作业技术,采用先进设备与材料,降低作业噪声的产生量。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声的施工机械,研制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并推广使用。如以液压打桩机取代空气锤打桩机,在距离15 米处实测噪声级仅为50 分贝。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使用低噪声振捣棒、机械刨凿作业使用低噪声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空气动力性机械,安装消声器和弹性支座,或采取有效降低噪声和振动。5. 3 采取合理措施,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5. 3. 1 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渣面、毛毡、泡沫塑料、吸声砖、木丝板、甘蔗板等) 和吸声结构(如穿孔共震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等) 吸收通过的声音,减少室内噪声的反射来降低噪声。5. 3. 2 隔声把发声的物体、场所用隔声材料(如砖、钢筋混凝土、钢板、厚木板、矿棉被等) 封闭起来与周围隔绝。常用的隔声结构有隔声间、隔声机罩、隔声屏等,有单层隔声和双层隔声两种结构。5. 3. 3 隔振防止振动能量从振源传递出去。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如剪切橡皮、气垫) 等。常用的材料还有软木、矿渣棉、玻璃纤维等。5. 3. 4 阻尼用内摩擦损耗大的一些材料来消耗金属板的振动能量并变成热能散失掉,从而抑制金属伴随的弯曲振动,使辐射噪声大幅度消减。常用的阻尼材料有沥青、软橡胶和其他高分子涂料等。5. 4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和施工现场检查,杜绝噪声污染的发生为把施工噪声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环境监测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和施工现场检查,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工作方案和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着力查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其次要增加巡查频次,加强对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场所的检查,重点加强对学校、居民区周围的现场监督;最后是把一些违章现象频繁、违章情况严重的单位列入重点整改单位,以“先教育后处罚”方式,督促其有效整改。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加大对施工区及施工影响区的监督力度,采取巡回检查、抽查等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施工方及时改正,把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降低到最小。5. 5 加强施工公示,加强沟通施工单位应该加强与附近居民住户的沟通,施工时,应在建筑施工工地显着处悬挂建筑施工工地环保牌,注明工地环保负责人及工地现场电话号码,以便公众监督及沟通。六、思考与建议资料显示,为解决好建筑施工扰民这一社会问题,相关城市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尝试,比如,北京市采取由企业向受影响居民进行经济补偿的办法,效果显著。相关部门在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中,除增加检查频次,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加大处罚力度,除了新闻媒体曝光等常规方法以外,也针对一些管理手段进行创新。为了更好的方便企业与居民协商解决问题,采取噪声管理进社区的办法,在建筑施工单位周边社区聘请群众监督员,搭建沟通桥梁,减少噪声投诉。为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噪声污染防治,在噪声高发期,以及高、中考期间,邀请部分施工企业老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接听12369环境投诉举报热线。以上办法措施,虽然在遏制噪声扰民问题上收到一定成效,但若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需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和努力:(一)是针对建设和施工单位强调的工程质量要求必须连续施工的工艺进行科技攻关,解决因为施工接缝引起的质量问题,尽量缩短因工艺要求必须的连续施工作业时间,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二)是完善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法律责任的承担者调整为建设单位,而不再是具体承担施工任务的建筑企业,这样就可以落实建设单位在建设期的义务,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要求相一致,实现环保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权利、义务的一致,共同来解决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如果能这样,环保部门在查处违法夜间施工行为时,就能顺利地解决以往在取证、送达和执行等环节面临的困难,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增加“特殊需要”包含范围,比如,特殊地段是否可以同意企业每周进行12次土方清运作业,或进运材料,采用疏堵结合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