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郾城实验中学学案八年级物理撰写李胥军审核八年级物理组使用人时间2010. 11.18物理4.1温度计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温度的定义2、掌握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3、知道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同点4、了解其它的温度计【学习导航】自学指导一:(6分钟)阅读课本76页77页“温度计”、“摄氏温度”完成下列问题。1、温度计(1)物体的_叫做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答: _(2)温度的单位是:_符号是:_(3)在一个大气压下_的温度是0摄氏度,_的温度是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有_,每个等份代表_。这就是摄氏度的规定。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读做_漯河一月份平均气温是“-2”,读做_或_(4)思考:0表示没有温度吗?(5)通过观察实验,我们可知,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的规律制成的。自学指导二:(8分钟)阅读课本77页78页“温度计的使用”,完成下列问题2、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参照课本P78,上方内容)会“选”:使用温度计前,首先了解它的_、_和_。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或_。会“读”:待温度计示数_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_,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注的上表面_。会“记”:记录温度时,要在测量值后写单位“_”思考: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温度计玻璃泡内液体的温度和被测液体的温度什么关系?自学指导三:(3分钟)阅读课本78页“体温计”,完成下列问题3、体温计 体温计能够离开人体而读数的原因: 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_挤到直管;当温度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_,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_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_的温度。但是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_。练习2(4分钟)(1)某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使用它先后去测量37和39的病人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_和_。(2)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C.用酒精灯烘烤 D.用医用酒精擦抹(3)思考:体温计为什么做成三棱柱形状?4、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同点【课堂小结】:1、刚才所学的知识可以列出如下的知识树: 温度: 单位: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 原理: 普通温度计: 液体温度计 种类 寒暑表 体温计 使用:1. 2. 3. 2、我们用到的方法(1)我们通过观察不同的温度计的构造,了解到它们的不同用途。要学会有目的地观察,这样做能够获得重要信息。(2)液体温度计,是通过液体的热胀冷缩,从而得知被测液体的温度的,这是研究物理问题时,常用的一种的方法转换法。【达标检测】(5分钟)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的原理制成的。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_5、课本图4.14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A:_B:_C:_D:_【作业布置】课本P80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题物理4.3汽化和液化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沸腾现象及其特点。知道蒸发吸热可以制冷3、知道什么是沸点,尝试用沸点知识解释、说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4、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的探究习惯。学习重点 蒸发、沸腾现象及其特点学习难点 尝试用沸点知识解释、说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学习过程一、温故(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完成)1.在下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2. 水的凝固点是 ,冰的熔点是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10的水是_态,在-20时是_态.0时的状态可能有 种。二、 知新 知识点1:汽化和液化(3分钟)实验探究1:大小可变的塑料袋.放进热水现象: 酒精哪去了呢?放进冷水现象: 气体哪去了呢?结论:物质从 态变为 态叫做汽化,从 态变为 态叫做汽化放进热水才汽化,说明汽化时需要 热量。放进冷水才液化,说明液化时需要 热量。知识点2:蒸发(5分钟)探究2:如何让湿衣服变干小组交流如何更快的把湿衣服变干? 1 2 3 思考:湿衣服晾干时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在晾干衣服时内外哪部分先干?是剧烈还是缓慢的?结论:像晾干湿衣服,这种在 温度下、只在液体 (填写部位)发生的 (选填“剧烈”或“缓慢”)的 现象叫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 知识点3:蒸发的作用(3分钟)探究实验2:把酒精涂擦在手上,感觉如何? 拿出一个温度计,用书本扇扇,看示数有变化吗?在温度计玻璃泡上涂擦酒精再扇呢?结论:蒸发有 作用小练习: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酒精的容器中抽出,它的示数(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知识点4:沸腾(15分钟)提出问题: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猜想:讨论:怎样才能在“既节约能源又省时间”的前提下烧开一杯水?措施:123进行实验:实验指导:要看的:1观察加热后,水温为多少时在哪些位置先出现气泡?2随后气泡的变化情况怎么样?3在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大小变化情况有什么不同?要听的:加热后,水温为多少时水中开始发出声音?随后声音的变化情况怎么样?在水沸腾前和沸腾时声音的大小有什么不同?要记录的:时间/min123456789101112温度/要思考的:水加热后,烧杯壁上会产生气泡,这些气泡是怎么样产生的?气泡中含有什么?气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论证:水沸腾前后液面情况如何?沸腾时剧烈还是平和?发生在哪些部位?温度如何?水沸腾时移去酒精灯情况如何?实验结论:沸腾是在液体 和 (都填部位)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温度 但是要继续吸收热量,这个温度叫沸点。依据上面的资料,水的沸点是 ,酒精的沸点是 。思考:1.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吗?2.怎样把酒精和水分离开?阅读课本88页,回答:我们测量水的沸点低于100,因为水的沸点与 有关纸锅烧水:如右图,做一做,思考为什么纸锅不会燃烧?小练习: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项目沸腾蒸发不同点发生条件发生部位发生程度液体自身温度的变化 可见度主要应用相同点知识点5:液化(4分钟)阅读课本90页“液化”,回答下列问题:1.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也就是说 是气体液化的一种方式。在一定温度下, 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 ,便于储存和运输。2.冰箱的制冷剂采用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 ,就像搬运工把包裹扛上了肩;液化时它 ,就像搬运工把包裹卸了下来。3.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汽”、开水上方冒“白汽”、打开冰箱门时看到冰箱里冒“白汽”,这些“白汽”都是由 变成的 ,并不是气体,“白汽”的形成过程是一种 现象。达标练习1、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现象需要 。(吸热、放热)汽化的两种方式有 和 。2、蒸发是发生在液体 (表面、内部)的一种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 下进行。蒸发过程是 (吸热、放热)的,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1) 的大小,2) 的高低。3) 的快慢。3、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在 下,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前的现象是:气泡少,声音响度 ;(大、小)气泡越往上升体积越 (大、小);温度一直 ;(升高、降低、不变)。水沸腾时的现象是:气泡多,声音响度 (大、小);气泡越往上升越 (大、小);温度一直 ;(升高、降低、不变)。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达到 。2)继续 。四.小节本节内容:我的收获:五、作业1.完成课本91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题2.自己动手,做“纸锅烧水”的实验物理4.2熔化和凝固学案【学习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物质的液态和固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 3.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2.了解“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分晶体、非晶体的一种方法.3.了解图像是一种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关心自然、乐于探究自然规律的情感。【情景导入】冬天河水结成了冰,春天冰化成水;夏天,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秋天的早晨会有露,雾,霜.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1分钟)【自主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81第一段,回答:(3分钟)1.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熔化,从_变成_的过程叫凝固。 2.列举出你所知道的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任务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5分钟)【提出问题】 【猜想和假设】 【设计实验】说出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装置图【进行实验】1.请听老师讲解并完成实验2.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海波 时间/min123456789温度/404448484848505560蜡时间/min123456789温度/404346474849515356【分析和论证】 1.请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在课本83页图4.22和图4.23中绘出海波、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2.根据你对实验数据对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海波熔化前 , 熔化中 ,熔化后 蜡烛熔化前 , 熔化中 熔化后 3.固体熔化的条件是: 【评估交流】你的结论与别人的相同吗?谁的更合理?AD图421练习:2如图421所示,为某晶体的_图象,从A到D整个过程是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段物质处于_状态,BC段是_过程,物质处于_ 状态,CD段物质处于_状态,48表示该晶体的_。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用了 min的时间.任务三阅读熔点和凝固点,回答:(8分钟)1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_,这类固体我们称为_,如_、_等等。2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的_,这类固体我们称为_,如_、_等等。图4.223_叫熔点,_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非晶体 (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4. 如图422所示是某固体发生物态变化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 由图像可知该固态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此图像为该物质的_图像。(2) BC段表示_过程,经历了_分钟,该物质的熔点是_,此时物质的状态为_。(3) _段处于固态,_段处于液态。(4) 由图像可知晶体凝固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_不断向外_。5.思考课本84页想想议议任务四阅读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回答:(4分钟)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 ,凝固过程中不断 ,温度保持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 ,凝固过程中不断 ,温度不断的_。2.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什么情况下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怎样避免?【我的收获】结合学习目标,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东西?(2分钟)【课堂达标】(3分钟)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_,从液态变成固态叫_;在熔化过程中,_有一定的熔点,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3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_.(选填“晶体”、“非晶体”)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5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作业设计:P85动手动脑学物理 3、4题 自备人教新课标版物理八年级上4.4升华和凝华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二、重点: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三、学习过程:1.写出下图中已学过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固体 液体 气体固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物质能不能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或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呢?2.实验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 ;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 。(2)升华要 热;凝华要 热。3.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霜的形成: 樟脑球变小: 雾凇的形成: 冰花的形成: 灯泡内壁变黑: 四、课堂小结: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五、达标检测:1实验室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来获得低温,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_时_热的缘故。2用久了的电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灯泡内的钨丝_和_而形成的。3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1) 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2) 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 (3) 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开化”了。 (4)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5) 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6) 寒冷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着冰花。 4.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 )A凝华、凝固、汽化 B熔化、凝华、液化C液化、凝固、凝华 D汽化、升华、熔化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凝华现象的是( )A草地上露水的形成 B夏天冰雹的形成C清晨大雾的形成 D以上都不是6.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图中,所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 )A.固态、液态、气态 B.固态、气态、液态C.液态、气态、固态 D.气态、固态、液态7.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为什么呢?六、课下作业:课本P94动手动脑学物理2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一温度和温度计:(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的.(3)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一百摄氏度,它们之间等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叫做1摄氏度,用符号oC表示.-28oC读做负二十八摄氏度或零下二十八摄氏度.(4)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不要马上读数,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跟踪练习一:1. 温度计的示数为“4”,下面读法正确的是:( )A、摄氏零下4度。B、零下4度。C、零下4摄氏度。D、零下摄氏4度。2.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如下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1)_ (2)_ (3)_二物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变化如下图所示: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非晶体没有。2、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温度达到熔点,(2)要继续加热。3、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不同的是: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沸腾是在沸点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内部和表面都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1) 温度的高低,(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3)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 6、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温度达到沸点,(2)要继续加热。7、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跟踪练习三:1. 下列现象哪一种现象属于熔化?( )A、北方的春天江河解冻。 B、冬天早晨看到草地上的霜。C、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 D、夏天将湿衣服晾干。2.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A、放在口中的雪糕熔化了。B、阳光下的湿衣服很快晾干了。C、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了。D、水沸腾过程。3.冬天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块附近冒出的“白气”,形成的方式( )A都属于液化B前者属于液化,后者属于汽化C都属于汽化D前者属于汽化,后者属于液化4.某种晶体被加热时,从固体变成液体,图中表示该晶体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5.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 )A积雪熔化。 B雾、露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6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 )A熔化、汽化; B熔化、液化; C液化、凝华; D液化、升华。本章综合练习题一、 选择题1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甚至接触容器底部 B.温度计插入后,迅速地将其取出,然后读数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水水银酒精乙醚凝固点/0- 39- 117- 114沸点/1003577835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3右图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蜡的熔化过程 蜡的凝固过程海波的熔化过程 海波的凝固过程4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5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6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B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二、填空题1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_,使水温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气遇冷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2在卫生间里洗热水澡时,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和 。3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水在结冰时温度为 ;水在沸腾时温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水汽化时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4请将与下列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 ;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5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热。6气体打火机中的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是气体,人们是用 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7晾晒衣服时,我们用衣架把衣服晾干,是为了增大液体的_ _, 放在太阳下,是为了提高液体的_ _,再放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_使衣服尽快晒干。8为了确定风向,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朝南的一面感到凉,则可以确定风从 面吹来 。9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是从_到_.10下列物质中蜡松香海波冰玻璃各种金属沥青属于非晶体的是 (填写序号即可)三、 实验题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大小相同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图中的情景可知,该同学研究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