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炽痛(ch) 招徕(li) 蹑手蹑脚(ni)B . 娴熟(xin) 解剖(pu) 长吁短叹(y)C . 殷红(yn) 绮丽(q) 引颈受戮(I)D . 谀词(y) 剽悍(pio) 恃才放旷(sh)2. (2分)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晶莹:光亮而透明。B . 俊逸:俊俏飘逸。C . 局促:拘谨不自然。D . 嬷嬷:对老年妇女的称呼。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B . 让孩子远离网吧,健康成长,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C . 在第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D . “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4. (2分)下面各项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B . 最近,周杰伦早期的成名曲之一蜗牛这首流行歌曲入选了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C . 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D . 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5. (2分)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行【唐】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注释】枥:同“栎”,落叶乔木。A . 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B . 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C . 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D . 颈联直接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6. (2分)(2013漳州)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无常记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并借此时“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B . 格列佛乘坐“好望号”来到大人国,他看到这里的人足有六丈高,在这里他成了可笑的侏儒。C . 乌龟和兔子讲述了龟兔赛跑,乌龟最终赢得比赛胜利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往往胜过恃才自满的人。D . 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疾恶如仇,行侠仗义,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8分)7. (28分)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熬住就是一切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 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90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1)本文的中心论点_ , 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2)从第段中摘抄一句有关人生辩证哲理的句子。(3)把第段中的“龟兔赛跑”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4)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层次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5)用你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为本文补写一个道理论据。(6)把第段中最后一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7)用自己的话从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中提炼出你对“熬”的理解。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用善良做底色松韵天气冷得出奇,寒风咆哮着卷起雪花,升腾起呛人的白烟。温暖的红砖房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柴火在灶坑里噼啪作响,锅上冒着润白的蒸气。我和弟弟早就饿了,正眼巴巴地等待着第一锅酸菜肉蒸饺出笼。这时,有人叫门。父亲出去片刻,带回一个衣着单薄的外乡人来。看上去是个20多岁的农民,但是很年轻,嘴唇都发青了,显然在风雪中冻了很久。“这丝棉很好的,你看看。”他说着,卸下肩上的旧麻袋,就要往外掏丝棉。“别拿了,我不买丝棉。”父亲止住了他,“外面太冷,请你进屋暖和暖和!”“哦,不买?不买啊?这丝棉好,真的很好。”他有些失望,坐在暖和的火墙旁,一时却也并不想挪动。这时,母亲端上了两大盘热腾腾的酸菜肉蒸饺。“你一定饿了,吃几个饺子挡挡寒吧!”母亲看着仍有些哆嗦的他,把筷子递过去。那人的确是饿了,推辞了一下,便接过筷子(A狼吞虎咽B细嚼慢咽)起来。当他意识到我们一家人还没吃饭时,两盘蒸饺只剩下了小半盘。他尴尬地抬起来,窘迫不安地嗫嚅道:“这我我你们,你们还没吃吧?”母亲笑道:“还有呢,你要吃饱了啊!”蒸饺的确还有,可那一笼是纯素馅儿的,一丁点儿肉都没放。弟弟捏了捏我的衣角,嘟起嘴来。一盘半的蒸饺,对他来说可能也就六分饱,但无论如何他也不肯再吃了。接下来的聊天中,我们知道他是安徽的农民,跟父亲弟弟一起到北方贩丝棉,没想到折了本,近年关了,打算把剩下的丝棉低价处理了,好歹挣回返乡的路费。“我兄弟的脚冻坏了,他跟我父亲在车站蹲着呢。今儿天太冷,没让他们出来,我寻思把最后一包丝棉卖了,今晚就跟他们坐火车回去。”他说。母亲听了,感叹道:“唉,你们做点小生意,也挺不容易啊!”父亲跟母亲轻声说了点什么,母亲便去仓房找了三双半新的棉鞋,还有半面袋的冻豆包回来,递给这个年轻人说:“我们也不是有钱人家,要不然,就把你这丝棉买下了。这双棉鞋你换上,另两双拿去给你父亲和弟弟穿,北方不比南方,脚冻伤了可了不得!冻豆包我们今年蒸得多,你带几个让你的父亲和弟弟尝尝吧!”年轻人站了起来,拘谨地搓着手,一遍遍地说:“这可咋好呢?这可咋好呢?我这是遇上好人家了!”我们把他送出门时,年轻人一眼瞥见院子里一堆锯好的圆木。他突然放下肩上的包,三步两步抢过去。“我干点儿活再走!”说着便抡起大斧,劈起柴来。母亲正要劝阻,父亲说:“让他干吧!”寒风中,雪花飘飞,年轻人已经走了,我家院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垛劈得粗细均匀的柴火。弟弟吃了剩下的半盘有肉的蒸饺,玩去了。我跟父母吃着第二笼纯素馅儿的蒸饺,觉得温暖而香甜。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最温暖人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暮年回首时,最有价值的财富,应是一颗恬淡宁静的心,和一份丰富无悔的回忆。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一颗善良单纯的心做底色。(1)文章开头就写到“天气冷得出奇”,极写天气之冷有何作用? (2)第段括号里A,B两个短语,你觉得哪一个更适合放在原文中,请说明理由。 (3)文中第段,面对年轻人劈柴的行为,母亲准备劝阻,而父亲却说:“让他干吧!”请结合语境,说说父亲为什么不阻止年轻人? (4)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划线句的理解。链接材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卸任后,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女孩露西。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全场的人感动不已。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9. (21分)阅读晏子辞赐驾,完成后面小题。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注】梁丘据:人名。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乘(shng):古代称四为乘趣:同“促”,赶快。临:治理,管理。(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_ 公不说_其实味不同_ 坐盗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A . 今方来,吾欲辱之B .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C . 是吾剑之所从坠D . 至之市(3)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然 犹 恐 其 侈 靡 而 不 顾 其 行 也(4)翻译下列句子。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5)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 10. (7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资。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问之,亦假本者。翁诺之。既至家,适见几上有钱数十,少年因无事,即以手叠钱,高下堆垒自如,甚娴熟。翁谢之,竟不与贷资。或诘其故,翁曰:“此人必善博 , 非端人也。所熟之技不觉形于手矣。”访人果然。【注】本:(经商的)本钱。几:矮小的桌子。博:赌博。端:正直。(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亦假本者_不觉形于手矣_(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翁向他道歉,最终没有借给他经商的本钱。有的人责问他为什么。B . 老翁拒绝他,最终没有借给他经商的本钱。有的人询问其中的缘故。C . 老翁拒绝他,竟然没有借给他经商的本钱。有的人询问其中的缘故。D . 老翁向他道歉,竟然没有借给他经商的本钱。有的人责问他为什么。(3)富翁断言“此人必善博,非端人也”的原因是_。(用文中语句回答) (4)关于本文的主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借钱一定要慎重,不能借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B . 借钱给赌徒,不仅有借无还,而且等于纵容赌博。C . 要善于从细节观察人,细节能看出人品。D . 习惯成自然,要改掉既成的坏习惯是非常困难的。四、 默写 (共1题;共7分)11. (7分)(2014十堰)古诗词默写填空(1)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2)_ , 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3)生活中,遇到困境怎么办?陆游在游山西村里智慧地告诉你“_ , _”。(4)在望岳中,杜甫用“_ , _”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攀人生高峰。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2. (5分)(2011东营)如图是中国环境标志图形,仔细观察主体部分(汉字和英文除外),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说明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点及其含义,至少用上一个成语。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3. (5分)参考例句,展开想象,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两句。例句:缤纷的世界上,真的就是这样不是所有的花,都开在美丽的春天;不是所有的果,都结在金色的秋季;不是所有的歌,都唱在温馨的时刻。不是 , 都;不是都。 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14. (2分)下面的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宋词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宋代著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