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沙桐2011211239摘要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突破了中国近代社会“中体西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超越,以及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主动汲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充分体现社会价值与人才的发展相统一,追求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关键词蔡元培 五育并举 教育思想民国伊始,作为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面对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新时代的民国需要怎么样的教育?换句话说,民国的教育应该培养怎么样的人才?这是一个需要立即回答但是又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作为对这个问题的思想结果,蔡元培于1912年2月10日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该文站在一个崭新的哲学、历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民国教育,全面阐述了对民国教育的主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该文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后来成为了蔡元培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及教育行动的指南。蔡元培认为:“教育有两大别。曰隶属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专制时代,教育家循政府之方针以标准教育,常为纯粹之隶属政治者。共和时代,教育家的立于人民地位以定标准,乃得有超轶政治之教育”。他区分两种出发点与归宿点不同的教育:一种是隶属于政治的教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是一种立足于眼前的、短期的、满足现实社会功利的教育。蔡元培认为,隶属于政治的教育是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就满足不了人的基本生活条件的需求。但不管怎么样,这也仅仅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如果止步于此,就会导致人与人的贫富悬殊,造成社会上的不和谐。这不是教育所追求的理想人生与理想社会。超轶政治之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站在人的发展立场,从完善人的品格角度来考虑、规范教育方面的问题,。蔡元培认为,超轶政治的教育包括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与隶属于政治的教育不用的是,超轶政治之教育的出发点与目标追求不是现实社会的政治、物质,而是形而上的精神满足。值得注意的是,蔡元培提出的超轶政治之教育,并没有否定隶属于政治之教育的意思。只是认为,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来说,仅有隶属于政治的教育是不够的。是片面的。蔡元培认为,隶属于政治的教育和超轶政治的教育分别满足教育发展的不同方面,这是人格发展的必然需求。如此教育才是民国所需要的教育,才是发展全面人格所需要的教育。根据塑造全面人格的要求,蔡元培提出民国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他认为,这五育各有独特的功能,但又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不可偏废。1、 “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1. 军国民教育。蔡元培认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必须用武力自卫,打破当时国内军阀拥兵妄为的局面,“平均其势力”,必须“行举国皆兵之制”。同时,他把军事体育发展成为大学体育教育,将体育作为培养“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重要环节,大学生要有“健全的精神,必宿在健全的身体”。他要求学生“各就所好,多多运动”,锻炼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2. 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是要给人以各种普通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实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职业训练。他把实力主义教育当作富国强民,发展国家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他认为实利主义教育,不仅可以使人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通过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锻炼人的思维,使之“臻于细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培根曾说:“学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理解上是一致的。3. 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提倡“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接近于是矣。”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道德观念,他提倡这种道德观念与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相对抗,希望通过公民道德教育使人从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具有反封建的重大进步意义。4. 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超乎现实之观念,而达于实体世界之最高精神境界。蔡元培的教育目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不以一流派之哲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这表示了他对当时封建传统教育的否定,确定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5. 美感教育。蔡元培首先提出美感教育即美育,在我国把教育列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美育是继承了我国礼、乐教化传统,又着重汲取了西方近代教育的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他指出美育的作用在于“陶养吾人之情感、使之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美育可以陶冶感情,使人日趋高尚:可以去私忘我,超脱利害;可以使人寄托于美的享受,去掉生活恶习,从而美化人生。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康德哲学。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与超轶政治之教育的观点,即是对康德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划分的进一步演绎。他根据康德哲学关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的划分,把教育也分成两个层面:现象世界的教育与实体世界的教育。他认为,我们既生活于现象世界,也生活于实体世界。蔡元培指出,在现象世界,大家都以自我为中心,以他人为利用对象,埋首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人被物质利益的欲望所束缚,是不自由的,这不是理想社会和人的终极追求目标。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超越现象世界,从物质利益的欲望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仅靠公民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世界观教育以提高人的精神世界、完善人的精神品格。所以,以实体世界为目的的世界观教育,是人的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而是完全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康德哲学外,儒家的中庸思想也是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的重要基础。如果说,康德哲学体现出蔡元培对西方文化的汲取,那么,中庸思想则体现出蔡元培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髓的继承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中庸之道享有“至德”或核心的地位。中庸之道追求和谐,不偏激、不走极端的思想深为蔡元培所赞许,这也是他的一贯立场。2、 “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的意义1、 突破了近代社会“中体西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突破了“中体西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育价值观和人才结构观的重要转变。人们从欧美国家的发展中看到了教育的重大作用,于是理所当然的把教育当做政治救亡、振兴国家的重要工具。不同于专注社会急务、希望迅速改变社会的政治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关注社会现实政治问题的同时,更关注社会深层次的文化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要令国民“永久之觉醒”而不是“一时之唤醒”。在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教育中,不存在明确区分“中学”“西学”的界限。“现象世界”的物质追求与“实体世界”的精神目标,共同构成了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从这方面看,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是对近代“中体西用”人才结构观的重大突破。2、 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超越和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主动汲取。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也是一部西方的科学教育与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相冲突、相融合的历史。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既反映了这一对立,又充分体现了对立中的融合,体现出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主动汲取。从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来讲,五育并举教育思想把这一思想推倒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 充分体现社会价值与人的发展价值的统一、追求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作为对理想人格的设计,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是深刻的、有远见的。当时的中国教育正在进入科学教育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之父,蔡元培看到了这一阶段的片面性,力图通过积极的文化建设,通过完全人格的培养教育来避免这种片面性,在国家、民族的生存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在科学主义弥漫整个社会的背景下来谈人生境界问题,无疑与当时社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环境监测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2025年初三“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雾化吸入疗法的护理
- 2025房屋租赁合同协议书范本(甲乙双方)
- 2025煤矿产权交易合同(II)
- 2025年销售合同模板下载:食品包装盒合同样本
- 2025劳动合同外包服务标准范本
- 团员干部培训大纲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现代历史中外阶段特征知识汇编
- 2025简易员工合同协议
- 嵌体和高嵌体PPT课件
- CPK计算表格EXCEL格式-自动套用自动计算分析
- 32式太极剑剑谱
- 重庆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申报表(三、四、五级) -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
- 初一新生军训的培训方案
- 油田气站及注水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及施工工序
- 半钢子午胎培训
- 消防中控考试题初级消防中控考试题题目(一)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马的遍历
- 政府会计制度讲解PPT课件
- 小学生美术课件-第3课-设计手抄报--冀美版(共24张PPT)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