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置换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恒大海花岛3#岛首期第三批次第一阶段(1区)强夯置换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拟建的海花岛3#岛详勘工程位于儋州市滨海新区海花岛3#岛,拟建2层建筑一栋、3层建筑47栋、6层建筑2栋、7层建筑17栋,起重6层7层建筑处设有整体1层地下室,拟建建筑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拟采用桩基础、基础埋深待定。二、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成果及场地附近资料,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地层共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揭露地层由上到下分为:素填土:青灰色,干饱和,松散,土质不均匀,成分以石英质砂为主,含少量贝壳碎屑,为新近人工回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Q):灰黑色,软塑状,土质不均匀,切面稍有光泽,含少量有机质,韧性、干强度差,有轻微摇振反应,含少量细砂。珊瑚贝壳砾砂:杂灰色,灰黄色,松散状,以较多珊瑚碎屑及贝壳碎屑夹石英质砾砂为主。呈块状,块径26cm-1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褐色,可塑状,土质不均匀,韧性、干强度中等,切面无光泽,无摇振反应,含较多的石英质细砂。粉质粘土:青灰色,可塑硬塑状,局部坚硬状,土质不均匀,韧性中等,干强度较高,切面无光泽,无摇振反应,局部含少量石英质砂及贝壳碎屑,其中11.713.0米为生物碎屑、石英质砂等钙质胶结呈半成岩状,致密状。三、施工技术要求一、设计依据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2、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133-2013)。3、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4、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8、海花岛3#岛首期规划总平图(业主提供)。9、海花岛3#岛首期第三批次(1区)地勘中间资料(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7月)。10、其他有关标准、规范及来往资料。二、施工技术要求1、强夯置换墩的深度应穿透软土层下卧淤泥层,需达到较硬土层珊瑚碎屑层。2、点夯夯锤:夯锤直径1.11.3m,锤高2.22.5m,锤底静接地压力应为100KPa200KPa,锤重2025t的异型柱状或多边形夯锤。3、当夯坑深度大于2m时,向夯坑内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填筑工程周边运距2050m范围内的砂土料由业主方提供,填筑砂土料含泥量不超过5。4、强夯置换地基处理点夯能量暂定为3000KN.m5000KN.m,点夯两遍,点夯间距为5m5m,点夯施工结束后进行一遍满夯,满夯搭接1/4锤径,两遍点夯夯击间隔时间根据试夯情况,待地基处理下方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后三天进行下一遍夯击。5、强夯置换施工按照“由内向外、隔行跳打”的原则,完成全部夯点施工。6、施工前应将地下水位降低至夯坑地面以下2m。三、施工工艺流程1、场地整平2、夯点放样3、开始施工4、按要求回填料5、继续夯击施工6、完成一个墩体7、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全部墩体8、场地整平9、满夯10、场地整平11、振动碾压12、质量验收四、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准备1、夯锤:柱状锤或多边形锤,重量20-25T,锤径1.1-1.3m,锤高2.2-2.5m.2、起重机械:履带式起重机2台,以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并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3、辅助设备:装载机或挖掘机1台。4、自动脱钩装置: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5、测量仪器:GPS、水准仪。6、人员安排:起重机司机2名、装载机司机2名、起重工4名、测量员2名。二、试夯强夯置换正式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试夯以确定施工的具体技术参数,在强夯置换施工区域内选择一块20m20m且具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强夯置换试夯结果,将作为正式施工中质量控制、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判定标准。暂定强夯置换每遍每个夯点击数不少于15击,满夯一遍,每点2击搭接为锤径1/4并应满足下列条件: 墩底穿透下卧淤泥层,且达到设计墩长。累计夯沉量指夯点在每一击夯沉量的总和为设计墩长下卧淤泥层的1.52.0倍。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cm。步骤:选取试夯区域。进行场前整平并降水至标高2m以下。夯点放样。起重机、装载机、各工种人员就位。开始夯击。按照试夯设计要求回填周边砂料并记录夯沉量。继续夯击直至一个墩体完成,做好施工记录。全部墩体施工结束后,进行一遍满夯。整平场地进行振动碾压三、质量控制1、施工中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当夯坑过深,起锤困难时,应停夯,向夯坑内填料至与夯坑齐平,记录填料次数,工序重复,直至满足设计要求的夯击次数和质量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当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应及时清理,并宜在夯点周围铺设填料后继续施工。2、平均下沉量、总下沉量、总填料量和每击隆起量、填料量以及对邻近夯点影响要做记录。3、强夯过程中发现夯坑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基地整平。4、下雨天不能进行施工,夯坑内或场地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地下水位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