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1、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现象的原因和规律,科学探究包括观察和实验。观察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实验可让现象有规律地重复出现。2、科学探究的工具:(1)刻度尺测量长度;(2)托盘天平和砝码测量质量;(3)钟表测量时间;(4)温度计测量温度;(5)测力计测量力;(6)量杯量筒测量体积;(7)电流表测量电流;(8)电压表测量电压。3、科学探究的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订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4、测量是将一个待测量与公认的基准进行比较的过程。5、国际单位制(SI):国际单位制度。6、长度的国际单位: 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 关 系: 1 km=103 m; 1 m=10 dm ; 1 dm=10 cm 1 cm=10 mm;1 mm=103m; 1m=103 nm7、误差:测得的数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8、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准确程度)与量程。(1)分度值:最小刻度;(2)量程:一次能测量的范围。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物体由物质构成,物质是由分子(保持物理性质的最小微粒)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高速旋转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4、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所选的标准物,叫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5、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和变速直线运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都相等)。6、速度:(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2)符号:v(3)公式: v = v速度 单位m/s ; s路程 单位m t时间 单位s(4)单位: 主: 米秒 , “ m/s” 常:千米时,“km/h” 关系:1 m/s=3.6 km/h7、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能量可以转化和转移。但总量保持不变。第三章 声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是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中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3、常温(15)下几种物质的声速:(1)空气: 340 m/s;(2)水: 1460 m/s;(3)大理石: 3810 m/s;4、频率:物体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Hz”。5、人的发声范围64 Hz 1300 Hz,听声范围20 Hz 20000 Hz;低于20 Hz的声叫次声,高于20000 Hz的声叫超声。6、乐音的三特征:音调、响度(音量)、音色(音品)。7、噪声:杂乱无章的声音或干扰的声音叫做噪声。音量单位是分贝“dB”.70 dB分散注意力;90dB造成人体多种伤害。8、控制噪声方式:消声、隔声、吸声。9、超声的应用:声纳、超声探伤仪、倒车雷达、超声加湿器。10、次声的应用:监测核爆炸;火山喷发;地震;龙卷风、雷暴;泥石流;海洋温度变化等的高灵敏度检测仪。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1、光源: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光在真空中和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如: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3、光速:(1)真空中:3108 m/s(2)空气中:约3108 m/s(3)水中光速是真空中的四分之三。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NA B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法线:NO反射角:BON入射角:AONO5、平行的光线反射后也都平行叫做镜面反射;平行的光线反射后不都平行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可定向改变光路;漫反射使人们从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位置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漫反射是普遍的。6、光线和平面镜的图示:(1)光线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2)平面镜用带斜线的线段表示:(3)法线用虚线表示:7、镜面反射的应用:潜望镜8、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虚像;像物对称)9、关于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根据成像规律(对称)作出像; 过定点的入射反射光线;AOPP潜望镜10、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亦然;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A N 折射角: C O N空气水 ON C 11、透镜分凸透镜(中央厚边沿薄)和凹透镜(中央薄边沿厚)。如图:12、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13、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1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1)u 2f, 成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摄像机);(2)u=2f,成倒立、等大、实像, (测凸透镜的焦距);(3)fu2f,成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投影仪);(4)u=f, 不成像或成无穷大像于无穷远处;(5)uf, 成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15、眼睛矫正: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远视眼、老花眼佩戴凸透镜。16、透镜的不同组合可制成望远镜和显微镜。17、透镜组的放大率:=1 218、光的色散: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19、光的三原色:红、绿、蓝。20、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第五章 物态变化1、物态:物质存在的形态,即固态、液态、气态。2、物态变化:物质的形态的变化.3、温度:(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单位:热力学:开尔文,简称开“k”; 常用:摄氏度,“ ”;(3)摄氏温度制: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是1。(4)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 = 273 k + t 。(5)测量仪器:温度计 常用温度计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体温计 电子温度计(6)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区别: 量程:常用温度计是0到100,体温计是35到42。 分度值:常用温度计是1,体温计是0.1。 读数: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温计能离开被测物。(7)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计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被测温度不得超过温度计的量程;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垂直。4、固体分为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和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5、晶体溶化(固体变成液体)时(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液体变成固体)时(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6、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要吸热。汽化分蒸发(只在液面的缓慢汽化)和沸腾(液体内部和液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两种。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蒸发时液体本身要降温而沸腾中液体本身的温度(这个温度叫沸点)不变。液体的沸点跟液面上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的气流速度都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表面上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7、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是气体液化的一般方法是:降温和加压。8、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要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放热。9、物态变化概况:(熔化)气 态(汽化)固 态液 态(凝固)(凝华)(升华)(液化)(放热)(吸热)(放热)(放热)(吸热)(吸热)10、水(H2O)的物态变化:(1)云:地面上的冰吸热熔化和升华,水蒸发,这些大量的水蒸气受热不断地升入高空。高空的温度较低。使水蒸气放热而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聚集便形成云。(2)雨和冰雹:云层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向下落到地面。下落过程中它们由于跟空气摩擦,从而使冰晶熔化,若冰晶全熔化,落到地面便是雨;若冰晶未全熔化,则下落到地就是冰雹。(3)冰:谁若能放热便可降温,当温度降到0时,如果气温低于0水仍能放热,水面开始凝固结冰。(4)雪: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冰晶结成片状到一定程度,且地面附近很低,它们便飘落下来,这就是雪。(5)雾、露:空中的水蒸气夜间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粘附在空中的尘埃上便是雾,粘附草木叶片上便是露。(6)霜:低空中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华成小冰晶粘附在物体表面上便是霜。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1、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2)符号:m(3)单位:主 千克“kg” 常 吨“t”; 克“g”; 毫克“mg” 关系:1 t=103 kg;1 kg= 103g;1 g=103 mg(4)量具:天平和砝码;称。安置 水平桌面; 调节游码 游码调到标尺上的零; 天平的使用:调平: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是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 物左码右; 横梁重新平衡后读数,m物 = m砝总 + m游 注意:防锈蚀;放损伤;不超量;最后器材复原。2、密度:(1)定义: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叫做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密度。(2)符号:(3)公式: = 密度 单位 kg/ m3 m 质量 单位kg ; V 体积 单位m3 (4)单位: 主 千克米3 ,“kg/ m3”常 克厘米3, “g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探索融合共生的美好-可持续旅游洞察与实践白皮书-VISA
- 专题二十生命的思考(教学设计)-2024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 班本课程实施培训
- 高铁机务段检修工培训大纲
-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问题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的根在这里 11 最亲家乡人教学设计 苏教版
-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我与社会教案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近老师第一课时教案
-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探索生命的器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
- 防疫志愿者培训教材
- 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 高三英语教研组建设(课堂PPT)
- 我国中学导师制的历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中国民主同盟入盟申请表(样表)
- 安全带检测报告(共8页)
- 公司erp项目激励制度
- Excel函数和公式练习
- 国际石油合同讲座1018
- 某核电项目机械贯穿件安装施工管理技术研究
- 基于单片机的接触器控制器设计
- 50t汽车吊性能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