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6).doc_第1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6).doc_第2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6).doc_第3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6).doc_第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永康市城西小学 朱应俐【教材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5课。【设计理念】关注学习起点,遵循文章思路,凸显顺学而导。【教学目标】1能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并用各种方法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2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借助多种方式品味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耐人寻味的境界。3在整体回顾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作者借德国人爱花表达民族风情这种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难点】品味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知作者以小见大的表达。【课前预习要求】1标注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2提出疑难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3收集季羡林的相关资料。【课前谈话】1课件出示季羡林简介。季羡林文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社会活动家精通12国语言1935年-1945年在德国留学十年。师:正因为如此,季羡林早把德国当作了他的第二故乡。上世纪八十年代,作者以学者身份又一次到德国,再次被奇丽景色所吸引,并情不自禁写下来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堂教学构想】教学预设教师预设学情预设一、了解学情,整体把握1齐读课题2交流预习所知情况。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4教师依据学生交流总结,并引导学生质疑。5梳理疑问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师(手指板书):来!一起读课题。师:都预习课文了,谁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师:这是作者在四五十年前看到的。(板书:四五十年前)师:真美!这也是四五十年前看到的。师:这是今天看到的。(板书:今天)师(手指板书):谁能用上这两个时间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不着急,再读读课文。师:谁来说一说?师:你不但用上了这两个时间,并且很完整。师:是的!课文就是写了作者四五十年前和今天在德国所见到的奇丽景色。读了课文,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师随机板书:爱花?境界?美丽?奇特?师:好!爱花?境界?美丽?奇特?这些问题都耐人寻味的。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德国的花。学生读。生1:我知道爱花的民族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生2:我知道在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屋子里。生3:我知道在德国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生4:我知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生1: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四五十年前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看到德国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今天又到德国后,发现这种美丽没有改变。生2:生1: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生3:为什么说美丽没有改变?而且指的东西很多?生3:为什么作者会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生4: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二、欣赏花景,体会表达 1快速浏览,划出所有描写花的句子。 2交流所划出的句子。3欣赏大街上的美丽花色。(1)读熟句子。(2)欣赏作者的语言运用。a.花团锦簇、姹紫嫣红b.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c.花的海洋、家家户户(3)欣赏图片,有感情地朗读。4欣赏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1)引出句子;(2)理解“花的脊梁”;(3)读句子。(4)赏析“莞尔一笑”;5回扣问题,强化认识。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所有描写花的句子。师: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句子?师:在这三处描写花的句子中,你们认为最美的是哪一处?(课件出示句子2)师:自己先欣赏,好好读一读。师:如果说一个词语就是一道奇丽的风景,你的目光会聚集在哪些词语上?说说理由。师:哦!一团团,一簇簇,都挨在一块了,可真多!谁也停在这个词语上?读一读。师:按照你们的说法,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相近的,可是我们平时写作文的时候老师总是强调不要重复,太罗嗦。你觉得这两个词重复了吗?师:花团锦簇的“锦”什么意思?想一想,丝绸锦缎上会有花纹吗?这一团团的花是不是胡乱地堆放在一起呢?想一想,这锦缎,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怎样?风一吹呢?师:姹紫嫣红请关注“姹”和“嫣”,师:再读读这两个词,花团锦簇(平平仄仄),姹紫嫣红(仄仄平平)师:以后再读到这两个词语,跟刚接触时一样吗?我们得把这么美的词语记下来。师:你已经理解了“应接不暇”的意思。前面的“山阴道上”你猜猜什么意思?师(转身问其他同学):你们也是这么猜的吗?师:不轻易下结论是对的。这个词可是有典故的。(课件出示: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王献之)师:在这样的海洋里畅游一定很惬意!师:谁愿意读读这奇丽的景色?师:我们一起到德国大街上看一看。(课件播放:德国大街)师:走在这样的街上你有什么感觉?读出感受。师: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美好的语言!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师:多么奇丽的景色!难怪我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除了大街上看到的花让我吃惊,还有哪里看到的也让我多次吃惊呢?课件出示句子: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师:读读这个句子。师:作者吃惊什么呀?师:一家一户这样养花吃惊吗?几家几户?家家户户呢?怎么读出吃惊来?师:如此让作者吃惊,难怪“我”都忍不住问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师:她刚才神态很到位。什么?师:哦!大家看(做一个微微一笑的表情),我这样能说是莞尔一笑吗?师:哦!女房东为什么会莞尔一笑?师:体会得好!说得更好!师:现在黑板上的哪些问题你有答案了?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寻找描写花的句子。生1: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生2: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生3: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生:第二处。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3个学生)。生1:花团锦簇。这个词语让我感觉到花很多,一朵挨着一朵。生2:生3:姹紫嫣红。我看到花的颜色很多。生:没有。生:华丽的感觉生:很有动感,有一种姿态美。生:女字旁,女人,很漂亮。生:读。有一种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生:应接不暇。让我感到花很多,看都看不过来。生1:山上铺满树荫的道路。生不敢肯定。生:花的海洋。从这个我也看出了花很多。生:读。生:反复诵读,读出感受。生:尝试背诵。生:读句子。生:德国人的养花方式。生:读出吃惊。生:“正是这样!”生:莞尔一笑。生:不能,莞尔一笑多指女性。生1:认为这是应该的。生2: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生3:认为这是很自然的。生:美丽不仅指花,还指人;生:德国人养花都给别人看,这就是“我为人人”,在街上看到美丽的花,就是“人人为我”。生: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所以是“奇特的民族”。三、读写结合,感悟表达 1互文阅读,佐证耐人寻味的境界。 2寻找不变的美丽。3练笔。4联系单元主题,感悟表达方法。5存疑结课。师:其实,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不仅体现在花上。读读这段文字。(课件出示: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决不会沾上一点尘土。季羡林重返哥廷根)师:这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难怪作者说课件出示:美丽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师:我们把这些不变的美丽都写下来。(课件出示:美丽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我依然看见 。我想 。师:同学们,我们见识了德国的民族特点,见识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那作者为什么花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